龍華碑

龍華碑

龍華碑,雕造於隋代,其碑文字型是我國的隸書向楷書轉化時的字型,其書法研究價值和雕刻的技藝手法在國內占有重要地位,同時還具有重要的考古價值。堪稱博興縣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華碑
  • 雕造於:隋代
  • :97
  • :20厘米
簡介,發現,

簡介

《龍華碑》為螭首豎式,分為首、身、座三部分(座佚失),形制宏豐。集雕塑、繪畫、書法於一體。碑額刻工精美,高97、最寬處124、厚20厘米,採用長方立軸彈性對稱,用360度圓雕技法刻四龍盤繞之形。正面兩龍的頸部有一寬頻,寬頻上飾回紋與斜線三角形。寬頻上、下各有一陰線玄紋。上玄紋承托火焰寶珠,寶珠徑為3.5厘米,通高11.5厘米。左右兩端同。站立的兩腿爪粗壯勁健有力,總高34厘米,腿上有兩結節,分別在22厘米、14厘米處。左右兩邊同。正中間深浮雕兩弧組成圭首尖部,尖部兩側各刻一對稱捲雲紋,之上兩強健之爪自然托起寶珠,寶珠之上有對稱的螺旋形焰火紋,通高約21厘米,寬約13厘米。在盤繞之形的陽部雕著螺旋形焰火,有的焰火超出龍身飛向空中。陰線刻龍鱗與腹紋,鱗片的大小、疏密設計巧妙。側看每邊二龍四隻角,各長35厘米(惜下殘15厘米)。四龍刻12爪,正、背各藏2爪。碑額中間圭首形平面,高57、寬36厘米。上端三角處刻變化蓮紋組成的舍利塔剎圖案,高9厘米、呈尖首形。其下 平面的長方形部分被介格平均分為3行12字,章法縱式,陽刻飛白篆書“奉為高祖文皇帝敬造龍華碑”,字高約11.5厘米,寬約7.5厘米,點、畫成蓮蕾狀。碑身殘高143、寬106、厚18.5厘米。碑文正文27行,行存50字,字徑高約3厘米,寬約2.7厘米,可讀字1242個。正文之後,有小字題名11行,字徑約2厘米,殘存字329個,計1571字,皆為楷書。“以銘詞轉韻計之,疑每行73字”。若按此推測《龍華碑》殘前總共有字2200餘。碑身當高210厘米,通高應是300餘厘米(不包括座)。

發現

近年在博興縣城東北十公里處的陳戶鎮崇德、張官、馮吳、趙樓村附近,出土了大量的銅、陶、石佛造像,其成像時間最早的是北魏太和二年(478年)。據史料記載和文物考證,這裡即是龍華寺遺址。北魏時期,龍華寺香火極盛,後毀於北周武帝滅佛。隋統一全國後,佛教被奉為國教,乃重修龍華寺,並於大業四年(608年)修建龍華塔,《龍華碑》就是建塔碑記。
龍華寺在隋末王薄起義時,再次被毀,唐代重修,規模已不及隋代。至宋代又毀於金兵入侵。到明末清初,曾經重建,直至抗日戰爭前期尚存,終因戰亂兵燹以及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今已坍塌成為廢墟,《龍華碑》也長期埋於地下。道光二十年(1840年)《博興縣誌》載:“龍華寺在城東北二十里崇德社。隋時敕建也,有半截碑,篆額曰‘奉為高祖文皇帝敬造龍華碑’”,說明當時已是殘碑。後又埋於地下,直至民國十二年復出。解放前夕曾充石料用於黃河防汛被截回置於原處,直到1952年才運到縣文化館,後因館址變更又為草垛覆蓋,未料因禍得福,使其免遭“十年浩劫”之難。1979年藏縣圖書館,後移博物館。2002年5月開館展出,引起了國內外考古、碑林、書法、美學各方面諸多專家的高度重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