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興寺(浙江省台州市龍興寺)

龍興寺(浙江省台州市龍興寺)

龍興寺,在臨海城內巾山西麓。始建於唐神龍元年(705年),初名"神龍寺"。二年(706年),改名"中興"。景龍三年(709年),復改名"龍興"。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又改名"開元"。龍興寺入口的牌坊上寫著"神龍古剎"便是此意。屈指算來,龍興寺距今已有近1300年的歷史。該寺在抗戰時期即被毀壞,僅留始建於唐代的千佛塔,而該塔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興寺
  • 時間:744年
  • 毀壞:該寺在抗戰時期即被毀壞
  • 歷史:龍興寺距今已有近1300年的歷史
簡介,歷史,與中日交流,

簡介

龍興寺,在臨海城內巾山西麓。始建於唐神龍元年(705年),初名“神龍寺”。二年(706年),改名“中興”。景龍三年(709年),復改名“龍興”。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又改名“開元”。龍興寺入口的牌坊上寫著“神龍古剎”便是此意。屈指算來,龍興寺距今已有近1300年的歷史。該寺在抗戰時期即被毀壞,僅留始建於唐代的千佛塔,而該塔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臨海龍興寺在弘揚中國佛教天台宗時,就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唐天寶年間,鑒真大師六次東渡扶桑弘法,在其第四次東渡日本前,曾住錫於此。而龍興寺高僧思托又隨鑒真大師“四渡造舟,五次入海”,“始終六渡,經逾十二年”,成為台州第一位赴日本的高僧。思托隨鑒真和尚第六次東渡日本九州後,協助鑒真大師創建了舉世聞名的日本國唐招提寺,並親撰《大唐傳戒僧名記大和尚鑒真傳》。鑒真圓寂後,思托還製作了鑒真乾漆夾蕊座像。思托在日本傳播律宗的同時,積極弘揚創立於台州的天台宗教義、並為天皇以下40人受戒,這為後來日僧入唐求法打開了大門。

歷史

唐天寶年間,鑒真大師六次東渡扶桑弘法,在其第四次東渡日本前,曾住錫於此。而龍興寺高僧思托又隨鑒真大師“四渡造舟,五次入海”,“始終六渡,經逾十二年”,成為台州第一位赴日本的高僧。天寶三年(744年),高僧鑒真第四次東渡日本時,曾駐錫該寺,其徒思托亦即該寺高僧。思托隨鑒真和尚第六次東渡日本九州後,協助鑒真大師創建了舉世聞名的日本國唐招提寺,並親撰《大唐傳戒僧名記大和尚鑒真傳》。鑒真圓寂後,思托還製作了鑒真乾漆夾蕊座像。思托在日本傳播律宗的同時,積極弘揚創立於台州的天台宗教義、並為天皇以下40人受戒,這為後來日僧入唐求法打開了大門。
貞元二十年(804年),日本天台宗創始人最澄於寺之極樂淨土院受菩薩戒。北宋景德中(1003一l007年),更名“景德”。崇寧二年(1103年),加“萬壽”二字。元祐五年(1090年),僧元照於大殿後建戒壇。政和元年(1111年),改名為“天寧”。南宋紹興七年(1173年),又改“天寧”為“廣孝”。十五年(1145年),改“報恩光孝”額。
乾道九年(1173年)毀於火,僧德光、有權重新之。淳熙三年(1176年),曾任參知政事兼權知樞密院事的錢端禮為建僧堂。十年(1183年),宰相錢象祖建佛殿。元時復“天寧”名,大德三年(1299年)重建寺塔。明洪武中(1368—1398年),名僧宗泐奉詔住寺。後漸圮。永樂六年(1408年),僧法等重興。隆慶二年(1568年)為水所淹,僧明國重建。萬曆十三年(1585年),於寺東鑿三塘九井用於防火。崇禎中(1628-1644年),僧破顏在寺後建雨華堂、華嚴樓。
入清以後,寺分成鐘巽、含輝、挹翠、薌林、映幘、彤霞、西爽、雲岫、梧風等九院。鹹豐十一年(1861)毀於火。光緒十七年(1891年)僧芑瓏重建。抗戰期間,寺遭日機轟炸。至建國初,僅乘房屋殿宇三十四間。八十年代初,遷建於巾山西南山腰的南山殿。1985年重建大殿,1988年重建天王殿,1989年重建大悲樓。1998年於舊址全面恢復,建築結構為仿唐建築,復“龍興寺”之名。為臨海市佛教活動場所,住持文峰法師。

與中日交流

唐貞元二十年(804),日僧最澄經日本天皇的準許,率領弟子譯語僧義真,隨日本第十二次遣唐副使石川道益抵中國寧波,9月20日來到台州臨海拜謁台州刺史陸淳。入口牌坊的另一面“貞元風範”,便是此意。最澄抵臨海時,恰遇天台山修禪寺座主道邃大師應陸淳之邀,在龍興寺講授《摩訶止觀》,最澄從之學法,研習教義,最澄曾於10月7日至天台山,11月5日又返回臨海龍興寺。翌年3月2日初夜二更亥時,道邃大師在龍興寺西廂房“極樂淨土院”,為最澄、義真及中國27名僧人同受菩薩戒。3月25日,最澄攜帶陸淳印信離開台州,最澄返回日本後,積極弘揚中國文化,創立了日本佛學界最早的門派——天台宗,並獲天皇敕封,成為日本的第一個佛教門派。嗣後,日本許多僧人經臨海或入龍興寺求學或登天台山求法,成為天台宗高僧。其中有創建臨濟宗的千光榮西和創建曹洞宗的道元。日本天台宗後衍生出日蓮宗、淨土宗、念佛宗等,衍生的各門派都奉其為祖庭,天台宗成為日本佛教的“母宗”。最澄圓寂後,圓仁、圓載、圓珍、慧萼等繼承了最澄的衣缽,相繼入唐求法,為發展日本天台宗和促進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貢獻。為紀念最澄大師在中日佛教文化交流中的貢獻,公元864年,最澄受封“傳教大師”,此為天皇授佛界大師之首。臨海龍興寺無愧為中日佛教交流上的名寺,是日本國天台宗的重要發祥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