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興寺(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龍興寺)

龍興寺經幢位於杭州市下城區延安北路燈芯巷口,原龍興寺內。據宋《鹹淳臨安志》記載,龍興寺創建於南朝梁大同二年(536),當時邑人鮑侃舍宅建寺,稱為“發心寺”。據《龍興寺志》記載,唐神龍三年(707),改為“龍興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興寺
  • 地理位置:廣東省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 占地面積:20平方公里
  • 歷史:七百多年
地圖信息,
龍興寺位於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湖寮鎮莒村,據舊《大埔縣誌》記載,龍興
寺始建於宋末元初,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明朝崇禎十四年改建,康熙三年募化重修。為舊時大埔莒村八景之一,曾有當地文人作《古寺晨鐘》,詩曰:雲千古寺寄仙蹤,寶鼎焚香透九重。紙帳夜寒人悄悄,夢魂驚聽五更鐘。“龍興寺”門聯為:自有金經開覺路;何須玉帶鎮山門。“龍興寺”小院為鵝卵石鋪砌天池。左右有小廂房。入下廳、但見牆壁青磚少許,表面剝落,天頂梁桷均被香火薰黑。有一塊寬約二十公分,長越三米的木板釘在棟樑上側方一根橫樑上。乃是:“大清道光二十六年丙午歲里人信生陳仍光、陳尚光,信士何冬秀、何銀秀,住持尼眾勤榮眾重建”。
寺中上堂有楹聯一對:
法法法無邊,法那山,法法威靈五色無相,
樹樹樹菩提,樹這樹,構樹空中不滅不生。
三寶大佛兩邊又有一聯曰:
遂遂何為人心自有善惡;
如如佛性自古亦無去來。
寺中有四塊古碑,三塊較大,依次為元朝“龍興寺碑記”(初建)。明朝崇禎年間“龍興寺碑記”(重修)。終因年代久遠,小字被日月風霜剝蝕,只能辨認十之一·二。陰刻文字已近被歷史老人磨平。而嘉慶癸亥年冬月尼僧劉通賢立石之“龍興寺碑記”(產業),字跡依稀可辨。最小的一塊是《通鄉公議》碑。乃於清嘉慶十四年(1809)己巳秋月合鄉議立石,全文是:“莒鄉貢生陳秉忠、何鑾,監生廖翰協、陳延芳,生員何大猷、何松年,鄉耆陳資述、何胖如、何迪有,學口為公議管理,以保護佛產事緣。本鄉龍興寺由來既舊,或各姓施出之業,或各尼折置之產,原與別寺無乾,前後鐫石載明,今尼僧名集傅,年近古稀,招徒不一,恐有滋弊之端,經延口口到寺公議,凡施置產業俱付一徒名照合管理,永不得借端典賣,另亦不得借名混爭。倘有不法郎要鳴公管,或不法仔眾裁奪,後有招徒,再行酌議,謹勒此石,永焉鑒照。”
現任住持釋斯芳是中國佛教協會會員,原籍大埔湖寮黎家坪,國中畢業後崇尚佛教,先後在興寧神光寺及墨池寺、梅州千佛塔寺、潮州開元寺禮佛學習,並在福州崇福寺進修兩年,獲得佛教中專畢業學歷。

地圖信息

地址:莒村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