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龍眼村始建於元代。
明代,屬東莞縣第七都。
清末,屬缺口司。
民國時期,屬第五區赤龍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相繼屬第六區、第十區赤龍鄉,北柵大鄉,虎門人民公社龍眼大隊,虎門區龍眼鄉,東莞市虎門鎮龍眼管理區,虎門鎮龍眼行政村、龍眼社區。
行政區劃
龍眼村為東莞市虎門鎮龍眼社區轄自然村,行政區劃代碼沿用龍眼社區行政區劃代碼為441900121015。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龍眼村位於虎門鎮東北部,距虎門鎮政府約4千米,面積3平方千米。該村坐落於丘陵地帶,地勢低洼。大沙河自東北向西北流經村境,村西北有白泥坑水庫。相鄰自然村有北柵
西坊村、
社崗村、
新聯村、
赤崗村。
自然災害
2004年8月,龍眼村受特大暴雨襲擊,村內全面水浸達10小時,路面水深0.5米,最低洼道路水深0.9米。
人口
2015年末,龍眼村戶籍人口2937人,其中男1431人,女1506人;80歲以上56人,最年長者95歲(女)。外來暫住人口3.5萬人。
經濟
1979年初,龍眼大隊黨支部書記張旭森與龍眼居港鄉親、港商張細多次接洽,最終說服張細擱置到廣州市越秀區辦廠的計畫,轉而與龍眼大隊合作開辦虎門龍眼發具廠。龍眼大隊將改作倉庫的張氏宗祠作為廠房。傳統經濟以水稻種植為主,經濟作物有甘蔗、花生、芝麻、黃麻、木薯、莞草、藥材、茨芋等,另有橙、柑、橘、香蕉、荔枝、鳳梨等果樹。從20世紀50年代至改革開放前,村有糖廠和磚瓦廠。1979年,引進中國農村第一家港資企業——龍眼張氏發具廠。之後,隨工商業發展,傳統農業逐漸衰退。
2015年,龍眼村集體經營行業涉及電子、製衣、玩具、運動器材、印刷製品、塑膠五金等。是年,村有外資企業24家,私營、民營企業561家,村集體廠房總面積34萬平方米;各類商鋪542間,總面積5萬多平方米;集體資產總額10.67億元,總收入1.06億元,純收入7767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有商業經營、工資收入、集體經濟分紅、物業出租等。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1990年初,由海內外張氏宗親和龍眼村民捐助,龍眼村集體出資,籌得650萬元,興建具有現代化水平的龍眼學校。1992年,國務院副總理吳學謙到龍眼國小參觀。
2015年末,龍眼村內有龍眼國小、龍眼幼稚園和星新幼稚園。
文體事業
1991年,龍眼村舉辦第一屆運動會,競賽項目有籃球、足球、桌球、羽毛球、游泳、拔河、象棋、田徑等,參賽運動員1050人。
2015年末,龍眼村有籃球場7個,廣場1個,休閒公園1座,老人活動中心(祠堂)1所,文化中心1所,虎門圖書館龍眼分館1所(2015年藏書1.3萬冊)。
基礎設施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東莞縣長張我東組織人力在龍眼村開挖新涌,疏流排澇。1974年,對村東頭大沙河進行全面整治,使水滿之地變成高產良田。1964年,通電。1979年,通電話。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通自來水。1995年,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90年代中後期,通網際網路。
社會保障
1993年,龍眼村村民開始享受生活津貼、醫療保險和土地基金分紅,學齡兒童享受免費幼稚園、國小教育,考入中學和大學的學生享受助學金資助。
交通運輸
龍眼村有省道S358(原國道G107)及廣深珠高速公路從村境穿過。
歷史文化
龍眼村因村東北有條大沙壩由北向南延伸,狀若蛟龍,壩頭兩側有小沙丘對列,酷似龍之雙目而取名龍眼。
龍眼村傳統民居為廣府民居,無存留。
龍眼村世居村民為張姓,其先祖於元代從莞城博廈遷入。
龍眼村村民均為漢族,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東莞虎門話。
民間有龍眼村名來源的傳說。在村東北有一條起源於大嶺山、匯入珠江口的大沙河,自東北向西南蜿蜒流淌,穿越大部分龍眼屬地。緊挨大沙河畔有一條沙洲,類似人工築起來的大壩,在沙洲南端,即沙壩的壩頭,兩邊有一對峙的沙丘。從南往北看,這對沙丘就像龍的眼睛,整條蜿蜒的沙洲就像正在休憩的小龍。傳說,有天小龍跟隨南海龍王鎮守海疆,在一次巡察後來到這有山有水的地方小憩。不料一覺睡過了頭,沒能及時跟隨南海龍王回龍宮,此後便一直留在南海之濱的珠江口。村民認為,就因為有這條小龍的守候,才使世世代代的龍眼人平安、幸福。1988年,村民於村頭建造龍柱以示紀念,也是龍眼村村標,2014年,重建。
風景名勝
張氏宗祠,始建於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於20世紀70年代修繕、擴建,2004年又在原址重建,保留傳統建築特色,三開三進,中為天井,兩側側室和倉房有迴廊相通。
著名人物
利輝(?~1887年),清光緒八年(1882年)兩廣總督曾國荃以其才思敏捷,上奏起補水師總兵。光緒十一年(1885年)中法和議後賞總兵銜。
張我東(1898~1965年),先後任孫中山大元帥府副官、大元帥大本營憲兵司令部軍務處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政務局高級參議、陸軍少將、東莞縣長,曾率民眾抗日自衛隊與日軍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