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崗村(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博涌社區轄自然村)

社崗村(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博涌社區轄自然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社崗村,隸屬於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博涌社區,位於虎門鎮中心區,距虎門鎮政府約3千米,總面積約2.5平方千米。該村坐落於丘陵地帶,海拔較低,地勢東北高、南部低。村內有背底山、出水山、隔江山、虎尾山、分離山、柳眉山,官涌河流經村西,村北有白坑水庫。相鄰自然村有白沙村新聯村龍眼村王屋村博美村。2015年末,社崗村戶籍人口1450人。

社崗村始建於宋末元初。明代,屬東莞縣第七都。清末,屬缺口司。民國時期,屬第五區赤龍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屬東莞縣第六區、第十區博涌鄉,北柵大鄉,虎門人民公社鎮博營,博涌生產大隊,虎門區博涌鄉,東莞市虎門鎮博涌管理區,虎門鎮博涌行政村、博涌社區。

2015年,社崗村集體經營以輕工業為主,行業涉及塑膠製品、建築材料、家具、燈飾、五金交電、汽車、製衣、鞋業等。是年,村總收入2800餘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有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集體經濟分紅、房產出租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崗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博涌社區
  • 地理位置:虎門鎮中心區
  • 面積:2.5 km
  • 電話區號:0769
  • 人口數量:1450 人(2015年末戶籍人口)
  • 車牌代碼:粵S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人口,經濟,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體事業,基礎設施,交通運輸,歷史文化,風景名勝,

歷史沿革

社崗村始建於宋末元初。
明代,屬東莞縣第七都。
清末,屬缺口司。
民國時期,屬第五區赤龍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屬東莞縣第六區、第十區博涌鄉,北柵大鄉,虎門人民公社鎮博營,博涌生產大隊,虎門區博涌鄉,東莞市虎門鎮博涌管理區,虎門鎮博涌行政村、博涌社區。

行政區劃

社崗村為東莞市虎門鎮博涌社區轄自然村,行政區劃代碼沿用博涌社區行政區劃代碼為441900121017。

地理環境

  • 位置境域
社崗村位於虎門鎮中心區,距虎門鎮政府約3千米,總面積約2.5平方千米。該村坐落於丘陵地帶,海拔較低,地勢東北高、南部低。村內有背底山、出水山、隔江山、虎尾山、分離山、柳眉山,官涌河流經村西,村北有白坑水庫。相鄰自然村有白沙村、新聯村龍眼村王屋村博美村
社崗

人口

2015年末,社崗村戶籍人口1450人,其中男755人,女695人;80歲以上57人,最年長者96歲(女);海外留學人員5人。外來暫住人口1.5萬人。祖籍該村的港澳台同胞36人。
社崗村
社崗村

經濟

1984年,引進第一家外資企業。1992年,社崗南國酒店建成開始營業。1993年,建成南國工業區,並開始招商。1998年,連升路興業裝飾材料市場建成營業。2002年,社崗農貿市場建成招商營業。社崗村傳統經濟以種植水稻、莞草為主,兼種植花生、番薯、木薯、蔬菜、果樹等,主要手工業有織席、織蝦籠、紡長繩等。20世紀90年代初期,村里先後建南國酒店、汽車專賣店、南國工業區,並逐漸形成商貿區。90年代後,隨著工業化的推進,傳統農業逐漸衰退。2013年,萬達集團在社崗轄區動工興建萬達廣場。
2015年,社崗村集體經營以輕工業為主,行業涉及塑膠製品、建築材料、家具、燈飾、五金交電、汽車、製衣、鞋業等。是年,村總收入2800餘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有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集體經濟分紅、房產出租等。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5年末,社崗村內有宇華學校。

文體事業

2013年,萬達集團在社崗轄區動工興建萬達廣場。2015年末,社崗村有標準燈光籃球場,桌球室以及廣場、舞台、花園、康樂文體中心等。

基礎設施

1964年,社崗村通電。1968年,建成虎門第一座水輪泵。1987年,通自來水。1991年,普及電話。1998年,通網際網路。2001年,村道全部實現水泥硬底。

交通運輸

1968年,建成虎門第一座水輪泵。1974年,村投資建成由社崗至太平的社崗大道,全長1345米。2015年,社崗村有省道S256和鎮道連升路、濱海大道從村境穿過,廣深、沿江、惠江高速交匯口亦在村境內。

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社崗村因社崗村後背山建有社壇而名為“社岡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將社岡村改為“社崗村”。
  • 傳統民居
社崗村傳統民居為廣府民居,無存留。
  • 世居村民
清康熙八年(1669年),清廷允許村民遷回原籍。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0月,日軍艦炮擊虎門,村民向內地、山間疏散。社崗村世居村民主要為葉姓,其先祖葉順於南宋中期由福建省仙遊縣遷至廣東南海大瀝顏峰村,後遷東莞厚街赤嶺,宋末元初期間遷至社崗。
  • 本地方言
社崗村民均為漢族,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東莞虎門話。
  • 當地風俗
社崗村主要宗族活動有立村誕,形成於清代。社崗立村後,村民在後背山立舍壇一座,並設“通天感應舍壇土地神位”,每年農曆八月初五為社崗立村誕。此後每年的農曆八月初五、八月十五中秋節、臘月三十、正月初一、正月十五元宵節,家家戶戶準備三牲酒禮、糖果、粉果、水果、油、燭、紙、香前往大舍壇拜神靈,祈求保佑。“文化大革命”期間,舍壇被破壞,活動停止。1974年,村民捐款按照舊舍壇形狀重建,該活動恢復。另有南海太公誕,每年清明節前後由村民組織到赤嶺、社崗兩地拜祭祖墳。
民俗有補天磯,為紀念女媧娘娘補天功績,將正月十九定為“補天磯日”。是日,村民採摘新鮮艾葉,磨碎,加麵粉、糖煎成薄餅——村民稱之為“鍋餐”,與針線、鏡子、尺放於神台祭天,並在家裡所有的門上插桃枝、大蒜,表示天神能用“鍋餐”將天補好,祈求保佑家人平安。清康熙元年(1662年),清廷實行禁海令,村民被迫向內遷移,致很多民眾露宿野外。
  • 古樹
社崗村內有近500年的水井4口,有國家三級保護古樹2棵,分別是荔枝樹252年,細葉榕152年。

風景名勝

  • 私塾聯聖堂
社崗村有私塾聯聖堂,始建於民國十二年(1923年),占地面積約80平方米,青磚木材建築,前棟建水泥混凝土涼台,已成危房,待修繕。
  • 葉氏大宗祠
葉氏大宗祠為三間兩廊兩進建築,位於社崗村中坊二巷8號左側,面積約220平方米,始建於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於1999年修繕,2009年,村民捐款100餘萬元重建。
社崗村(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博涌社區轄自然村)
葉氏大宗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