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風景
海豐地勢由於北高南低,河流均由北向南流注入海,海城東部的
龍津河,發源於銀瓶山,流至小金籠山(鹿境)合赤岸河大小液河之水匯為三江。在運輸並不發達、運輸渠道相對單一的古代,河不僅為一個城市增色,更是
內陸城市必不可缺少的載體。
龍津河緩緩南流,河邊座落著
彭湃故居、準提閣、海豐農會舊址等歷史遺蹟。
據史料記載,解放前,
龍津河上只有一座石橋,始建於明代天順七年(1463年),全長80米,它不僅為龍津河增色添彩,還為賞聽漁歌和觀覽水景者添置了好去處。連線
海豐縣城一條重要的古街——大街。
而現在的龍津河上,先後建起了
龍津橋、北橋、南橋和三環橋。兩岸綠樹成蔭,花團錦簇。入夜的龍津,被燈火裝點得美輪美奐,
如詩如畫。
龍津漁唱
過去的龍津河水清且深,魚多蝦眾,因而漁船穿梭網捕,時可聞魚唱水歌。尤其是在傍晚的時候,很多漁民都喜歡在龍津河上邊打漁邊唱歌,以表達自已豐收的喜悅心情,再加上兩岸有很多附和的人,加在一起就構成了一幅很美麗的圖畫,故曰"龍津漁唱",尤其是夜晚,唱韻更美,故曰“龍津晚唱”。是
海豐的古八景之一。很多的海豐文人,對龍津河和河上的美景,傾注了詩情畫意,賦予詩歌以記之。
人們把龍津河與它的下游麗江一帶合為麗江流域。我們非常驚訝地發現,八處美景有一個規律性的遇合:
銀瓶飛瀑、蓮峰疊翠、萬壽曉鐘、龍津漁唱、麗江月色、長沙夜雨、
海門潮聲七處景色都分布在麗江流域,而更令人驚奇的是,龍津漁唱剛好在七景的脈絡中位於最中間的位置。這是巧合還是古人有意安排,現在是很難究了。
污染及整治
污染
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龍津河碧藍明鏡,水質清澈見底,水草搖曳,魚蝦成群,常可見少年兒童捲起褲管在淺水區捕魚的情景。然而由於政府當局重視不夠再加上人們的環保意識的減弱,龍津河在近幾十年之內遭遇了巨大之變。
首先是生活源污染。兩岸的居民數目較多,然而卻沒有固定的垃圾排放場所,索性將垃圾投入龍津河中,更有甚者,在裡面大小便。不僅如此,人們還在龍津河的四周開閘道,使龍津河的水位降低,更加污濁。由於兩岸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各類養殖場廢棄物直接排放到水裡,導致龍津河水質污染,河道淤積嚴重,龍津河變成了名副其實的臭水溝、嚴重影響了民眾的生產、生活和健康,龍津河污染成了海豐人心頭之痛。彎彎龍津河蜿蜒的流淌著,遠看是一副美不勝收的美景,可近前來看到的卻是嚴重遭受污染的發黑河水,一近就感惡臭撲鼻而來,垃圾、水浮蓮、淤泥四處遍布,令人感嘆!龍津河污染成了海豐人心頭之痛。
龍津河途經海豐縣城建成區北起二環路北橋(攔河壩)南至二環路南橋(龍山),全長2.85公里,自然河床寬30至50米。由於年久失修,該河在篤志圍村以南河道淤積嚴重,兩岸垃圾成堆,河水嚴重污染,浮蓮雜草叢生,水質黑臭,水量乾涸,變成了一條“死河”。
整治
雖然近幾十年來海豐經濟社會日新月異高速發展,可是也不能以一時經濟的發展而犧牲環保,犧牲海豐的母親河龍津河,那樣愧對子孫。同時海豐是一片紅色的土地,黑色的龍津河實在不相符合,治理龍津河刻不容緩!清除母親河上的污垢、臭水,還母親河潔淨,還父老鄉親一條流動的綠帶,是守土一方的責任,也是對子孫後代的負責。
可多年來政府當局雖然陸陸續續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整治,可一直收效甚微,幸2010年見海豐縣委縣政府有意大力整治龍津河,且計畫投入大花費進行綜合整治,才讓人頗為欣慰,海豐的母親河龍津河終有望重見曙光!
經濟建設和生態保護成為擺在領導案頭的頭等大事。“不能以一時經濟的發展而犧牲環保,愧對子孫。治理龍津河刻不容緩!清除母親河上的污垢、臭水,還母親河潔淨,還市民一條流動的綠帶,是守土一方的責任,也是對子孫後代的負責。”
整治龍津河是海豐縣委、縣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一項順民心、得民意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各相關部門要立足我縣實際,從長遠來考慮,通力協作,多方徵求意見,通過集思廣益,達成共識,進一步完善龍津河整治方案,使整治工程更加科學合理、切實可行,讓龍津河早日重現龍津漁唱的美景。
據悉,海豐縣委縣政府對龍津河綜合整治高度重視,計畫把整治龍津河作為建設宜居城市、構建和諧社會一項重大的民心工程,並按照“總體規劃、分期實施、沖截結合、標本兼治”的原則,全面開展整治。同時計畫把龍津河整治工程是海豐縣的城市名片工程。工程完成後,將進一步最佳化縣城自然生態人居環境,促進人與水和諧相處,美化、亮化城市生態人居景觀,成為縣城集“防洪、商貿、文化娛樂、觀光休閒”於一體的城市景觀新亮點。
關於海豐的龍津河的綜合整治工程計畫總投資約1.38億元,分三年二期進行治理。第一期整治工程投資約8000萬元,主要是引水沖污、清淤清障、美化綠化和截污排污。第二期整治工程投資約5800萬元,啟動公平水庫引水沖污工程,計畫鋪設長12公里、口徑1.5米的引水管道,新建提水泵站l座和調節水閘1座,引入公平水庫水進行沖污。
從這次整治的預算和海豐縣委縣政府所表示出來的決心,可見,海豐縣委縣政府想對龍津河動一次大手術,希望破解多年的頑症,並引入了鮮活的水源,使水質將得到徹底改觀。
龍津河整治方案
1、查堵源頭。在整治河段打壩抽水,對河岸邊現有的排污口進行清查封堵。
2、建設管網。建設污水管網對整治河段沿岸企業、住宅小區、學校、飯店排水統一收集送污水處理廠,擴建城市污水處理廠。
3、暢通水系。組織人員對河流截污、清淤和疏通河道,暢通水系,確保河流水質明顯改善。
4、硬化河岸。完成整治河流兩岸硬化工程招投標,建設兩河石埠子工程。
5、嚴格執法。加大對污染源的監督檢查,全面監管周邊污染源的治理情況,對污水不排入污水收集管網的企業,一律給予上限處罰,依法足額徵收超標排污費。形成長效的機制。
整治歷史
1、1992年,海豐縣通過縣財政撥款和社會集資方式,投入850萬元,完成了龍津河治理第一期工程,主要項目為兩岸篤志圍村至新橋、東岸茗園路至新橋的拆遷、路基平整以及兩岸護堤420米、西截污溝400米的建設等。
2、1996年5月,龍津河二期整治作為當時的一項“民心工程”付諸實施,工程包括引水沖洗、清淤竣深、築堤立欄、截污溢洪、兩岸築路、園林綠化等6個部分,總投資2760萬元,於1997年全線竣工。經過兩次整治後,龍津河恢復了“龍津漁唱”美名:碧水蕩漾、漣漪綿綿,兩岸鬱鬱蔥蔥、群樓屹立,河光燈色相互輝映,成了人們的一處憩息休閒寶地。1998年8月,該處被省命名為“環保教育基地”。
3、2010年10月啟動龍津河第三期整治工程——至今:
據悉,海豐縣委縣政府對龍津河綜合整治高度重視,計畫把整治龍津河作為建設宜居城市、構建和諧社會一項重大的民心工程,並按照“總體規劃、分期實施、沖截結合、標本兼治”的原則,全面開展整治。同時計畫把龍津河整治工程是海豐縣的城市名片工程。工程完成後,將進一步最佳化縣城自然生態人居環境,促進人與水和諧相處,美化、亮化城市生態人居景觀,成為縣城集“防洪、商貿、文化娛樂、觀光休閒”於一體的城市景觀新亮點。
關於海豐的龍津河的綜合整治工程計畫總投資約1.38億元,分三年二期進行治理。第一期整治工程投資約8000萬元,主要是引水沖污、清淤清障、美化綠化和截污排污。第二期整治工程投資約5800萬元,啟動公平水庫引水沖污工程,計畫鋪設長12公里、口徑1.5米的引水管道,新建提水泵站l座和調節水閘1座,引入公平水庫水進行沖污。
其他
海豐端午節賽龍舟的資料:
扒龍船:五月節扒龍船(後門是五月初九)是應節的頭等大事喔,以前是幾年一次,但隨著海豐各項事業取得全面地發展,在2005年成功舉辦龍舟賽後,今年也將繼續共舉這一盛事。到端午節那一天,海豐縣城萬人空巷,到龍津溪一睹海豐各地方代表隊的英姿。有海城的“牛踏稻”,各鄉鎮的“割索扒”,後門的則標青插成四角形,稱“四點金”。龍船由龍頭、船身和龍尾三部分組成。新船下水要祭龍頭。比賽之前,要舉行開賽儀式:龍舟和槳手要祭拜伯公老爺,也有拜祭媽祖的,目的只有一個——“旗開得勝”。由於龍津河道所限,龍船長度有10米左右,7對槳手,一個舵手和一個擂手。往年主席台設在老橋頭到新橋中間位置,參賽奪標的兩船尾部相接在起點,隨著裁判員一聲令下,龍舟則聞聲起鼓,健兒們奮臂划槳,力爭上遊。鑼鼓手統率全船,划槳的只管划槳,掌舵的把穩方向。奪標進入高潮時,擊槳激起的水花能把整個船都罩住,岸上觀看的民眾不見龍舟,只見一團團“雲龍”在江面飛奔。兩船在向相反方向前進了幾百米後各自到新老橋底轉彎折回,誰率先到達原先起點位置是為贏。得頭標者,嗩吶伴奏,遊河(海)、遊街,並演“頭標戲”慶賀。選手們開開心心互相道賀,民眾快快樂樂一飽眼福,政府更是借著這個機會打造了一個招商引資黃金平台。
海豐有一首耳熟能詳的童謠: 寒悲巡,叫勻勻 叫到五月節,人扒船 扒到我姐門腳過,過金卦 金卦索索赤,嫁後壁 後壁無多尼,嫁海乾 海乾無綠豆,嫁科鱟 鱟未爬, 嫁科蝦 蝦未跳, 嫁科鸚哥鳥 鸚哥鳥食酒檸檸, 會讀經 讀經文, 會做船 做船溜溜走, 會台狗 台狗步,會種芋 種芋肥,會擔瓷 擔瓷翹扁擔,會鉸衫 鉸衫長短龜,會台龜 台龜大細胚,會織綾 織綾子, 偷插老公仔三合米 科老公仔掠到貢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