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東平(1910.5.16—1941.7.28),現代作家,原名丘譚月,號席珍,廣東海豐人。他的作品具有七月派作家的現實主義風格,充滿對生活的苦難和人的心靈的直視力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丘東平
- 別名:丘譚月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廣東省惠州府海豐縣梅隴馬福蘭村
- 出生日期:1910.5.16
- 逝世日期:1941.7.28
- 職業:革命作家,詩人
- 主要成就:戰地文學開拓者
- 代表作品:《一個連長的戰鬥遭遇》,《第七連》
資料介紹,簡介,抗戰,成就,後世緬懷,著作書目,
資料介紹
簡介
丘東平,1910年生於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梅隴馬福蘭村農商之家,其少年時代是在大革命的風潮激盪中度過的,求學期間即熱衷於社會活動,曾參加由彭湃領導的海陸豐農民起義,起義失敗後亡命香港、九龍一帶,做過漁販、水手以及當地天主教會報紙的校對,並開始向當地報刊投稿。
1924年考進海豐縣立陸安師範,翌年入乾訓班學習,結業後參加農運和青年團工作,主編出版團的刊物《海豐青年》。1926年任今汕尾市海豐縣農民自衛軍大隊秘書,1927年參加武裝起義並加入共產黨,建立蘇維埃政權後任東江特委書記彭湃的秘書。
根據海陸豐農民革命的鬥爭生活,丘東平寫了第一篇作品《通訊員》,在1932年10月《文學月刊》發表,引起文壇注意,周揚在編輯後記中肯定該文是篇很動人的故事。 1934年魯迅和茅盾應美國友人伊羅生所託,在選編中國作家短篇小說集《草鞋腳》一書時收入《通訊員》,並評價東平及其創作。
抗戰
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後丘東平逃亡香港,做過海上漁船短工,擺過小攤販,當過天主教會報紙的校對。1932年初,1932年前後,丘東平由大哥丘國珍引薦,到十九路軍翁照垣旅當文書,參加了上海“一·二八”戰役和後來的福建倒戈反蔣事件。這一時期其處女作《梅嶺之春》發表於其與人合辦的《新亞細亞月刊》(香港)創刊號上,但為他帶來聲譽的則是發表於左聯主辦的《文學月報》上的短篇小說《通訊員》。其早期小說多以作家在海豐的經驗和在十九路軍的經驗為素材,或以略帶表現主義風味的筆法刻劃根據地的新生活新人物,或揭示中國軍隊的嚴厲而腐朽的生活,為30年代左翼文壇帶來了新鮮的空氣。1934年 1月參加福建事變;閩變失敗後重回上海,和“左聯”作家一起從事革命文學活動,在陳望主辦的《太白》雜誌社任技術編輯,繼續寫作一批反映海陸豐農民運動和“一二八”松滬抗戰的短篇小說與戰地報告。是年底往日本,在東京參加“左聯”組織工作和創作活動,其作品受到郭沫若的讚揚。郭在《東平的眉目》一文中說:“我在他的作品中發現了一個新的時代的先影,我覺得中國的作家中,似乎還不曾有過這樣的人”。1934年底丘東平赴日留學期間,參加了左翼東京分盟,曾向郭沫若請教,郭寫了《東平的眉目》寄託其矚望,認為其作品有“一個新的時代的先影”。
1936年初丘東平回到上海,參加革命文藝創作和政治活動。同年6月與魯迅等63人發表《中國文藝工作者宣言》,主張堅決抗戰。1937年隨葉挺到新四軍軍部戰地服務團工作。翌年春隨軍挺進大江南北,後隨陳毅轉戰於江南敵後,任政治部敵工科長兼陳毅的對外秘書。在創作上塑造了人民軍隊的藝術形象。翌年以一支隊的黨代表出席新四軍首次黨代會。
全面抗戰爆發後,東平參加了上海“八·一三”抗戰,同時執筆同草明、邵子南、歐陽山、於逢合作創作了中篇小說《給予者》,隨後又北上濟南,南到漢口、南昌等地,活躍在抗戰的最前線。1938年春,加入新四軍,成為人民軍隊的一員。1938—1939年是他創作最活躍、最有成就的時期,其代表作《一個連長的戰鬥遭遇》、《第七連》等近十篇小說和戰地特寫,都發表在胡風主編的《七月》上,這些作品充分體現了民族的抗戰意志,“展開它,我們就象面對著一座晶鋼的作者底雕像,在他底燦爛的反射裡面,我們底面前出現了在這個偉大的時代受難的以及神似地躍進的一群生靈”。(胡風《〈第七連〉題記》)1940年,丘東平到蘇北解放區任魯藝華中分院教導主任,曾擔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華中分會領導工作
成就
1941年春,在江蘇鹽城成立魯迅藝術學院華東分院,劉少奇兼任院長,丘東平為教導主任。同年成立蘇北文藝界協會,丘東平任理事。教務之暇,努力創作,寫完《茅山下》前五章,先出單行本。是年夏,日軍瘋狂掃蕩熬埠區,軍部決定疏散,魯藝分院化整為零,師生派往地方政權和武裝隊伍參加戰鬥。7月23日傍晚,丘東平等3位領導率師生200餘人,從鹽城東北向西南一帶移動,翌晨在北秦莊遭日軍襲擊,丘東平在掩護教師和學員衝出火力網時,以身殉國。年31歲。
後世緬懷
丘東平的作品大多發表在胡風主編的《七月》雜誌上,解放後,因為胡風冤案事件,丘東平長期被冷落,作品很少出版,現代文學史不再提及。丘東平犧牲後,他的妻子在家鄉和和丘東平母親同住,土改時分到兩畝地,兩女性難以耕種乃雇一人耕種,被視為地主婆而批鬥,丘東平妻子受不了這個委曲而自殺。胡風冤案平反後,丘東平才有所介紹,這位英勇的天才逐漸被人們認識。。2010年,廣東海豐縣舉行了丘東平百年誕辰紀念會。(《文匯讀書周報》2011年3月25日第七版,彭小蓮文章)
為紀念丘東平,北秦莊當時曾命名東平鄉、東平村,該地中學改名為東平中學,他犧牲前站立的那座橋命名為東平橋。生前好友編輯其文集各有胡風編的《東平短篇小說集》《第七連》、周而復編的《茅山下》、彭柏山編的《東平選集》、於逢編的《沉鬱的梅冷城》等。
著作書目
《沉鬱的梅冷城》(短篇小說集)1935,天馬;重編本,1983,花城
《將軍的故事》(小說)1937,北新
《長夏城之戰》(短篇小說集)1937,上海一般書店
《第七連》(報告文學)1937,聯華書店
《紅花地之守御》(短篇小說集)1940,一般書店
《茅山下》(短篇小說集)1944,韜奮書店
《東平短篇小說集》1944,南天
《火災》(中篇小說)1948,上海潮鋒出版社
《東平選集》1953,新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