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軍雖在桂陵之戰中嚴重失利,但是並未因此而一蹶不振,而仍具有蔚為可觀的實力。到了公元前342年,它又窮兵黷武,發兵攻打比它弱小的兄弟之邦——韓國。韓國自然不是魏的對手,危急中遣使奉書向齊國求救。
韓國得到齊國答應救援的允諾,人心振奮,竭盡全力抵抗魏軍進攻,但結果仍然是五戰皆敗,只好再次向齊告急。齊威王抓住魏、韓皆疲的時機,任命田忌為主將,田嬰為副將率領齊軍直趨大梁。孫臏在齊軍中的角色,一如桂陵之戰時那樣:充任軍師,居中調度。魏國眼見勝利在望之際,又是齊國從中作梗,其惱怒憤懣自不必多說。於是決定放過韓國,轉將兵鋒指向齊軍。其含義不言而喻:好好教訓一下齊國,省得它日後再同自己搗亂。
基本介紹
戰爭介紹,歷史意義,戰場考證,
戰爭介紹
魏惠王待攻韓的魏軍撤回後,即命太子申為上將軍,龐涓為將,率雄師10萬之眾,氣勢洶洶撲向齊軍,企圖同齊軍一決勝負。這時齊軍已進入魏國境內縱深地帶,魏軍尾隨而來,一場鏖戰是無可避免了。仗該怎么打,孫臏胸有成竹,指揮若定。他針對魏兵強悍善戰,素來蔑視齊軍的實際情況,正確判斷魏軍一定會驕傲輕敵、急於求戰、輕兵冒進。根據這一分析,孫臏認為戰勝貌似強大的魏軍完全是有把握的。其方法不是別的,就是要巧妙利用敵人的輕敵心理,示形誤敵,誘其深入,爾後予以出其不意的致命打擊。他的想法,受到主將田忌的完全贊同。於是在認真研究了戰場地形條件之後,定下減灶誘敵,設伏聚殲的作戰方針。戰爭的進程完全按照齊軍的預定計畫展開。齊軍與魏軍剛一接觸,就立即佯敗後撤。為了誘使魏軍進行追擊,齊軍按孫臏預先的部署,施展了“減灶”的高招,第一天挖了10萬人煮飯用的灶,第二天減少為5萬灶,第三天又減少為3萬灶,造成在魏軍追擊下,齊軍士卒大批逃亡的假象。
龐涓雖然曾與孫臏受業於同一位老師——鬼谷子先生,可是水平卻要相差孫臏一大截。接連3天追下來以後,他見齊軍退卻避戰而又天天減灶,便不禁得意忘形起來,武斷地認定齊軍鬥志渙散,士卒逃亡過半。於是丟下步兵和輜重,只帶著一部分輕裝精銳騎兵,晝夜兼程追趕齊軍。孫臏根據魏軍的行動,判斷魏軍將於日落後進至馬陵(今山東郯城一帶)。馬陵一帶道路狹窄,樹木茂盛,地勢險阻,實在是打伏擊戰的絕好處所。於是孫臏就利用這一有利地形,選擇齊軍中1萬名善射的弓箭手埋伏於道路兩側,規定到夜裡以火光為號,一齊放箭,並讓人把路旁一棵大樹的皮剝掉,在上面書寫“龐涓死於此樹之下”字樣。龐涓的騎兵,果真於孫臏預計的時間進入齊軍預先設伏區域。龐涓見剝皮的樹幹上寫著字,但看不清楚,就叫人點起火把照明。字還沒有讀完,齊軍便萬弩齊發,給魏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打擊,魏軍頓時驚恐失措,大敗潰亂。龐涓智窮力竭,眼見敗局已定,遂憤愧自殺。齊軍乘勝追擊,又連續大破魏軍,前後殲敵10萬餘人,並俘虜了魏軍主帥太子申。馬陵之戰以魏軍慘敗而告終結。
歷史意義
馬陵之戰是我國歷史上一場典型的“示假隱真”、欺敵誤敵、設伏聚殲的成功戰例。齊軍取得作戰勝利,除了把握救韓時機得當,將帥之間密切合作,正確預測戰場和作戰時間以外,善於“示形”、巧設埋伏乃是關鍵性的因素。所謂的“減灶”就是這場戰爭中“示形”的主要方式。它實際上就是孫武“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以及“以利動之,以卒待之”等“詭道”原則的實戰體現。
齊國在桂陵之戰,尤其是隨後的馬陵之戰中的大獲全勝,從根本上削弱了魏國的軍事實力。從此,魏國一步步走下坡路,失去了中原的霸權。而齊國則挾戰勝之威,力量迅速發展,成為當時數一數二的強大國家。
戰場考證
馬陵,今鄄城縣東北六十里,有陵,澗谷深峻,可以置伏——晉·虞喜《志林》。
馬陵,今山東范縣西南——郭沫若《中國史稿》
公元前341年,魏攻韓,韓求救於齊。齊派田忌、孫臏擊魏救韓,魏軍在馬陵(今山東濮縣)為齊兵所敗,損失十萬兵,主將太子申、龐涓都戰死——翦伯贊《中國史綱要》。
孫臏判斷魏軍於日落時可到達馬陵(今河南范縣境內),於是設下伏兵——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孫子兵法新注》。
齊田盼伐魏,戰於馬陵(今山東范縣西南)——田珏張習孔《中國歷史大事編年》。
這時,齊軍已退到齊國境內。經孫臏計算,魏軍這天晚上將到達馬陵(今河南范縣西南)——可愛的山東叢書《悠久的古代歷史》。
威王十六年,(田嬰)與田忌、孫臏在馬陵(今河南范縣西南)大破魏軍——山東人民出版社《山東歷史人物辭典》。
齊軍設伏於馬陵(今河南范縣西南)——鄭雲山等《中外史地知識手冊》。
莘縣,春秋時衛莘邑。漢置陽平縣,隋改莘縣。以縣北古莘亭得名。……古蹟有馬陵古戰場遺址。建有魯西北烈士陵園——1999年版《辭海》。
公元前341年,齊軍用孫臏計,詐敗,魏軍緊追。追至馬陵(今河南范縣西南),天黑道狹,齊軍萬弩齊發,大敗魏軍——《文史知識辭典》。
公元前341年,齊軍師孫臏率軍屯駐馬陵、道口(今莘縣大張家鄉馬陵和櫻桃園鄉道口)——《山東各地概況》。
馬陵,在山東濮縣北三十里——《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
馬陵,在(濮)州北三十里——《大清一統志》。
馬陵,在舊治北三十里。……龐涓所死之地,至今堤歧交錯,行者多失道——《濮州志》。
馬陵,在縣西南三十里。……舊志謂即孫臏擒龐涓處——民國二十四年《續修范縣縣誌》。
馬陵堤,在縣東南十八里,接濮州界。……龐涓死於樹下,即此——《觀城縣鄉土志》。
今日范縣:春秋有范邑,為晉國大夫士會的封地。漢置范縣,因范邑得名。196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決定,將山東省之范縣、壽張2縣金堤河以南地區和范縣縣城附近劃歸河南省,取名范縣。197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決定,將范縣東部的9個公社劃出,成立台前縣。范縣今歸河南濮陽管轄。
位於范縣城西南的馬陵,今屬莘縣大張家鎮。認定其為齊魏馬陵之戰古戰場,有以下依據:
1、郭沫若、翦伯贊、譚其驤、何建章、張習孔等史學大家以及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台灣三軍大學等科研單位對此早有定論,特別是1999年修訂出版的《辭海》明確地將“馬陵古戰場遺址”置於“莘縣”條目之下。在沒有新的有力證據出現的情況下,此說是不宜改變的。
2、莘縣的馬陵一帶戰國時期是齊魏交界處,也是齊攻魏最便捷的路徑。齊魏兩國直接交戰,決不會繞道別國來個大迂迴,也不會涉過黃河跑到北面去。
3、孫臏是鄄人,他的家距馬陵只有60華里,對這一帶的地形非常熟悉,這是他決定在馬陵設伏的主要原因。如果在800里外的陌生地域作戰,他是不可能如此胸有成竹的。
4、莘縣一帶如今是平原,古代卻是土丘起伏,溝壑遍地,故古地名中多見“丘”字,如廩丘、認定莘縣馬陵為馬陵之戰古戰場的主要依據頓丘、牡丘、犬丘、帝丘、茌丘等。土丘經大水多年沖刷,形成許多數丈深的大溝,這就是老百姓所說的“葫蘆道”。在這種大溝兩旁設伏,強弩最易發揮作用。後來黃河向南改道,在黃水的淤積下,溝壑漸趨平緩,但直至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溝壑仍未完全消失,車馬行其中,遠近皆不可見,抗日軍民把這些深溝當作天然的交通壕與日寇周旋。據說,距馬陵約7華里的道口村是馬陵道的入口,一旦進入馬陵道,便難辨別方向,故素有“迷魂陣”之稱。范縣舊志所載詠馬陵詩中有“茅屋多斜曲,歧路幾迴旋”和“兩岸陰森一路低,險同函谷塞丸泥”等句,描寫的就是這種特殊地形。
5、馬陵的“陵”字,本義是土丘,並由此演變為土堆的墳墓。“陵”字的本義是對馬陵一帶古地貌的最好詮釋。莘縣南部一帶至今仍有許多村以“山谷”為名,這是此地當年並非平原的又一力證。
6、《水滸》中所描寫的野豬林就在馬陵之北約18華里處。當地舊志記載,古時這裡大岡起伏,林木叢生,是荒涼險惡的去處。要知馬陵當時的險要,此條可為旁證。馬陵舊有黃桑岡,據說即是龐涓自刎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