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設計了農業科技中介組織體系影響因素的邏輯分析框架和農業科技中介組織體系的結構框架,建立了網檔婚淋絡系統模型,運用模型對具體的農業科技中介組織進行了實證分析和評價,並針對農業科技中介系統建立了評價指標體系,提出了完善黑龍江省農業科技中介組織體系的對策與措施。
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言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與意義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綜述
1.2.1 國外研究綜述
1.2.2 國內研究綜述
1.3 研究的內容、思路與方法
1.3.1 研究的內容
1.3.2 研究的思路
1.3.3 研究的方法
2 農業科技中介組織體系的概念界定和理論基礎
2.1 農業科技中介組織體系相關概念
2.1.1 中介
2.1.2 中介組織
2.1.3 科技中介組織
2.1.4 農業科技中介組織
2.1.5 農業科技中介組織體系
2.2 農業科技中介組織體系的理論基礎
2.2.1 技術創新動力模式理論
2.2.2 國家創新系統理論
2.2.3 區域創新理論
2.2.4 制度經濟學理論
2.2.5 系統理論
2.2.6 公共物品理論
2.3 本章小結
3 黑龍江省農業科技中介組織體系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3.1 黑龍江省農業科技中介組織體系的歷史演進
3.1.1 單一的農業科技中介組織階段(1949—1978年)
3.1.2 多元主體的農業科技中介組織體系形成(1978年至今)
3.2 黑龍江省農業科技中介組織體系的發展現狀
3.2.1 政策環境的支持
3.2.2 組織主體的多元化
3.2.3 組織規模的壯大
3.2.4 信息網路平台的建立
3.2.5 服務模式多樣化
3.3 黑龍江省農業科技中介組織體系存在的問題蘭請協
3.3.1 農民技術求助渠道不暢
3.3.2 農業科技研發與現實需求聯繫不緊密
3.3.3 信息傳遞不暢
3.3.4 政府主導農業科技中介服務的低效率
3.3.5 農業科技中介人員專業水平不高
3.3.6 農業科技中介組織資金不足
3.4 本章小結
4 黑龍江省農業科技中介組織體系發展影響因素分精汽恥櫪
4.1 系統內部因素
4.1.1 組織主體因素
4.1.2 系統環境因素
4.2 系統外部因素
4.2.1 農業技術產品特性
4.2.2 農業技術供給
4.2.3 農業技術需求
4.3 本章小結
5 國外農業科技中介組織體系發展的經驗與啟示
5.1 國外農業科技中介組織體系的發展經驗
5.1.1 美國的發展經驗
5.1.2 日本的發展經驗
5.1.3 荷蘭的發展經驗
5.1.4 澳大利亞的發展經驗
5.1.5 印度的發展經驗
5.2 國外農業科技中介組織體系發展的經驗對我國的啟示
5.2.1 體系主體多元化
5.2.2 科研、教育、推广部門緊密結合
5.2.3 人員錄用、培訓和考核制度化
5.2.4 資金籌集多鞏籃影達渠道
5.2.5 發達凳旋危海的農業信息服務體系
5.2.6 服務內容綜合化
5.2.7 突出政府的主導作用
5.3 本章小結
6 不同類型農業科技中介組織的評價
6.1 政府主辦的農業科技中介組織
6.1.1 組織優勢
6.1.2 組織局限甩和市性
6.1.3 適用範圍
6.2 教育科研機構主辦的農業科技中介組織
6.2.1 組織優勢
6.2.2 組織局限性
6.2.3 適用範圍
6.3 農民主辦的農業科技中介組織
6.3.1 組織優勢
6.3.2 組織局限性
6.3.3 適用範圍
6.4 企業主辦的農業科技中介組織
6.4.1 組織優勢
6.4.2 組織局限性
6.4.3 適用範圍
6.5 本章小結
7 黑龍江省農業科技中介組織體系的框架設計
7.1 設計的目標
7.2 設計的基本原則
7.2.1 系統性原則
7.2.2 科學性原則
7.2.3 可行性原則
7.3 黑龍江省農業科技中介組織體系的框架與內容
7.3.1 組織體系的構成
7.3.2 體系內部農業科技中介組織的職能定位
7.3.3 體系內部農業科技中介組織間的聯繫
7.4 黑龍江省農業科技中介組織運獄坑行的保障機制
7.4.1 準入機制
7.4.2 利益驅動機制
7.4.3 考核評價機制
7.4.4 風險責任機制
7.4.5 協調聯結機制
7.4.6 信用機制
7.4.7 契約機制
7.5 黑龍江省農業科技中介組織體系績效評價
7.5.1 構建農業科技中介評價指標體系
7.5.2 複雜網路評價
7.6 本章小結
8 完善黑龍江省農業科技中介組織體系的對策與措施
8.1 發揮農業技術推广部門的公益職能
8.1.1 剝離經營性職能
8.1.2 建立區域農技服務站
8.1.3 人員錄用培訓考核制度化
8.2 加強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建設
8.2.1 對負責人的組織建設培訓
8.2.2 組建村級農技推廣協會
8.2.3 規範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管理
8.3 強化教育科研單位的中介職能
8.3.1 結合學科拓寬服務領域
8.3.2 建立撤出機制以規避風險
8.3.3 加強科技中介經營陛職能
8.4 扶持企業發展農業科技中介
8.4.1 鼓勵龍頭企業的科技中介服務
8.4.2 培育商業性農業科技中介公司
8.4.3 建立審查監管制度
8.5 加強環境系統的建設
8.5.1 法律環境的支持
8.5.2 政策環境的支持
8.5.3 信息環境的支持
8.5.4 金融環境的支持
8.6 本章小結
9 結論
附錄
參考文獻
後記
4.3 本章小結
5 國外農業科技中介組織體系發展的經驗與啟示
5.1 國外農業科技中介組織體系的發展經驗
5.1.1 美國的發展經驗
5.1.2 日本的發展經驗
5.1.3 荷蘭的發展經驗
5.1.4 澳大利亞的發展經驗
5.1.5 印度的發展經驗
5.2 國外農業科技中介組織體系發展的經驗對我國的啟示
5.2.1 體系主體多元化
5.2.2 科研、教育、推广部門緊密結合
5.2.3 人員錄用、培訓和考核制度化
5.2.4 資金籌集多渠道
5.2.5 發達的農業信息服務體系
5.2.6 服務內容綜合化
5.2.7 突出政府的主導作用
5.3 本章小結
6 不同類型農業科技中介組織的評價
6.1 政府主辦的農業科技中介組織
6.1.1 組織優勢
6.1.2 組織局限性
6.1.3 適用範圍
6.2 教育科研機構主辦的農業科技中介組織
6.2.1 組織優勢
6.2.2 組織局限性
6.2.3 適用範圍
6.3 農民主辦的農業科技中介組織
6.3.1 組織優勢
6.3.2 組織局限性
6.3.3 適用範圍
6.4 企業主辦的農業科技中介組織
6.4.1 組織優勢
6.4.2 組織局限性
6.4.3 適用範圍
6.5 本章小結
7 黑龍江省農業科技中介組織體系的框架設計
7.1 設計的目標
7.2 設計的基本原則
7.2.1 系統性原則
7.2.2 科學性原則
7.2.3 可行性原則
7.3 黑龍江省農業科技中介組織體系的框架與內容
7.3.1 組織體系的構成
7.3.2 體系內部農業科技中介組織的職能定位
7.3.3 體系內部農業科技中介組織間的聯繫
7.4 黑龍江省農業科技中介組織運行的保障機制
7.4.1 準入機制
7.4.2 利益驅動機制
7.4.3 考核評價機制
7.4.4 風險責任機制
7.4.5 協調聯結機制
7.4.6 信用機制
7.4.7 契約機制
7.5 黑龍江省農業科技中介組織體系績效評價
7.5.1 構建農業科技中介評價指標體系
7.5.2 複雜網路評價
7.6 本章小結
8 完善黑龍江省農業科技中介組織體系的對策與措施
8.1 發揮農業技術推广部門的公益職能
8.1.1 剝離經營性職能
8.1.2 建立區域農技服務站
8.1.3 人員錄用培訓考核制度化
8.2 加強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建設
8.2.1 對負責人的組織建設培訓
8.2.2 組建村級農技推廣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