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皺鰓金龜

黑皺鰓金龜

黑皺鰓金龜,是農業有害生物,為地下害蟲,分布較廣,常在局部地區猖獗成災。幼蟲主要為害高粱玉米等作物,齧食幼苗地下莖和根部,使小苗滯長、枯黃,甚至全株枯死。成蟲為害幼苗莖、葉,大豆受害最重。喜食灰菜刺兒菜莧菜野生植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黑皺鰓金龜
  • 拉丁學名:Trematodes tenebrioides Pallas
  • 別稱:無翅黑金龜、無後翅金龜子
  • :動物界
  • 昆蟲綱
  • 鞘翅目
  • 鰓金龜科
  • 分布區域中國蒙古等國家和地區
  • 拉丁綱名:Insecta
  • 拉丁目名:Coleoptera
  • 拉丁科名:Melolonthidae
形態特徵,地理分布,生活習性,危害特點,防治措施,

形態特徵

黑皺鰓金龜成蟲,體中型,長15毫米至16毫米,寬6.0毫米至7.5毫米,黑色無光澤,刻點粗大而密,鞘翅無縱肋。頭部黑色,觸角10節,黑褐色。前胸背板橫寬,前緣較直,前胸背板中央具中縱線。小盾片橫三角形,頂端變鈍,中央具明顯的光滑縱隆線,兩側基部有少數刻點。鞘翅卵圓形,具大而密排列不規則的圓刻點,基部明顯窄於前胸背板,除會合縫處具縱肋外無明顯縱肋。後翅退化僅留痕跡,略呈三角形。
黑皺鰓金龜幼蟲,體長24毫米至32毫米。頭部前頂剛毛每側各3根,成一縱列,也有各4根的。

地理分布

蒙古、俄羅斯吉林遼寧青海寧夏內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山西陝西河南山東江蘇安徽江西湖南台灣武威蘭州榆中縣)、定西臨洮縣)、天水平涼慶陽
黑皺鰓金龜幼蟲圖黑皺鰓金龜幼蟲圖

生活習性

黑皺鰓金龜在關中平原兩年完成1代,以成蟲、3齡幼蟲和少數2齡幼蟲越冬。越冬成蟲於翌年3月下旬氣溫上升到10.4℃時零星出土,4月上中旬氣溫升到14℃時大量出土,發生期約50天。4月下旬開始產卵,卵於5月下旬開始孵化,6月下旬達孵化盛期。大部分幼蟲於8月份發育為3齡,秋季危害到11月下旬,以後下潛越冬。翌年3月上旬當10厘米深處地溫上升到7℃以上時開始活動,地溫11℃時,絕大部分幼蟲上升到地表危害。6月上旬開始化蛹,6月下旬開始羽化。成蟲白天活動,以中午12時至下午2時活動最盛。卵多產於大豆、小麥、玉米、高粱、馬鈴薯等作物田中。該蟲在陝西榆林沙區2年1代,以成蟲或幼蟲在深層沙土中越冬。成蟲3月下旬始出現,5月上旬至6月中旬為活動高峰期,引時交配、產卵最盛。6月下旬,卵大量孵化,至10月下旬進入越冬期。翌年3月上旬、中旬,幼蟲開始上升活動,6月下旬至7月初老熟,7月下旬大量化蛹,8月中、下旬進入羽化盛期。羽化後,當年不出土,於10月中旬在深沙層越冬,翌春上升地面取食活動,交尾產卵完成世代。
黑皺鰓金龜卵圖黑皺鰓金龜卵圖

危害特點

大皺鰓金龜食性甚雜,成蟲取食小麥、玉米、高粱、穀子、馬鈴薯、大豆、棉花、麻類、甜菜、蔬菜等,幼蟲取食小麥、大豆、玉米、花生等農作物根部。主要為害楊、旱柳、檸條、沙蒿,能嚴重危害玉米、高粱、穀子等禾本科作物和豆類、花生以及塊根、塊莖類作物。成蟲於早春大量取食植物嫩芽、葉和嫩莖,幼早取食根皮或截根,均能致植株死亡,引起大片缺苗。
黑皺鰓金龜蛹圖黑皺鰓金龜蛹圖

防治措施

1、成蟲活動期,噴5%西維因粉劑,每隔20天噴1次,連續2至3次。
2、人工捕捉成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