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尾真鯊

黑尾真鯊

黑尾真鯊,學名:Carcharhinus amblyrhynchos (Bleeker,1856),真鯊科真鯊屬的一種鯊魚。此魚體壯碩,屬中型鯊魚,吻長,吻端寬圓。眼大,前鼻瓣呈短三角形,上頷齒短且具鋸齒緣。胸鰭窄如鉤狀,背鰭兩枚,第二背鰭高大,第一背鰭呈鉤狀。體背灰色,腹部白色,第一背鰭具不規則白色邊緣,尾鰭具寬黑邊緣,故名,第二背鰭、臀鰭、腹鰭尖端黑色。脊椎骨211至221枚。

基本介紹

地理分布,棲息環境,生存習性,形態特徵,繁育狀況,保護級別,

地理分布

分布範圍:印度洋東部、西部;太平洋中東部、中西部、西北部。
黑尾真鯊地理分布黑尾真鯊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國家和地區(海域):澳大利亞、查戈斯群島、印度尼西亞、馬達加斯加、塔希提、留尼旺、塞席爾、密克羅尼西亞、土阿莫土群島、斐濟、巴布亞紐幾內亞、馬來西亞和美國夏威夷。

棲息環境

棲息在0-280米深的熱帶和亞熱帶海洋,常見於珊瑚環礁,以及鄰接岩礁棲息地的瀉湖附近。結群時游於居所周圍。

生存習性

黑尾真鯊屬群居性魚類,白天群體休養,夜間活躍異常。平時游速約0.5公里/小時,看似緩慢,但其敏銳的感覺神經,總是在不斷感知周圍環境,當嗅到附近有食物味道時,立刻加速遊動,行動非常迅捷,此外,當感知獵物在垂死掙扎,其攻擊性會變得越發強烈。
黑尾真鯊
黑尾真鯊還是地盤性動物,和其他鯊魚激烈爭奪勢力範圍,有時會攻擊誤入其領地的潛水人員。在水中遊動時,這些鯊魚拱著背,讓胸鰭完全指向下方,側搖著腦袋像緩慢運動的鐘擺一樣。
以少量頭足類(烏賊和章魚)及甲殼類動物(蝦和龍蝦)為食,這些構成黑尾真鯊主要食物來源。食譜還包括硬骨魚類海豚、刺尾魚、蝴蝶魚以及同類幼鯊。夜間為覓食高峰期。

形態特徵

體呈紡錘型。頭寬扁。尾基上下各具一凹窪。吻短而圓鈍。眼圓,瞬膜發達。前鼻瓣具一短三角形突出;無口鼻溝或觸鬚。口裂弧形,口閉時上下頜緊合,不露齒;上頜齒側扁,三角形,邊緣具細鋸齒,齒尖略外斜;下頜齒較窄而直立,邊緣略具鋸齒,基底寬。噴水孔缺如。背鰭2個,背鰭間無隆脊,第一背鰭中大,起點與胸鰭內角相對,後緣深凹,下角尖突;第二背鰭小,起點與臀鰭起點相對,後緣微凹,后角尖突;胸鰭大型,鐮刀形,後緣幾平直,外角鈍圓,內角圓形,鰭端伸達第一背鰭基底後端;尾鰭寬長,尾椎軸上揚,下葉前部顯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延長,與後部間有一深缺刻,後部小三角形突出,尾端鈍尖。體背側灰色或古銅灰色,腹側灰白;第一背鰭具不規則之白色邊緣;尾鰭具一明顯之寬黑色緣;胸鰭、第二背鰭、臀鰭及腹鰭尖端淡黑色。
最大體長2.6米,重33.7公斤。平均體長短於2米。雄性長1.3-1.5米,雌性長1.2-1.4米。
註:黑尾真鯊圖片來源。

繁育狀況

黑尾真鯊是胎生物種。性成熟期一般在7-7.5歲。胚胎孕育期12個月,雌鯊一次生育1-6隻,新生幼鯊體長約45-60厘米,雙親不提供親代撫育,由它們獨自覓食和自我保護。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9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近危物種(NT)。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