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Carcharhinus amblyrhynchos
命名者 (Bleeker, 1856)
中文名 黑印白眼鮫
科中文名 白眼鮫科
科號科名 020 Carcharhinidae
模式種產地 off Cosgrove Reef, Florida Keys, USA 大陸名 黑尾真鯊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黑印白眼鮫
- 拉丁學名:Carcharhinus amblyrhynchos
- 別稱:黑尾真鯊
- 界:動物界
- 分布區域:印度至太平洋
基本信息,型態特徵,棲所生態,漁業利用,
基本信息
棲息環境 大洋、深海、礁區、近海沿岸、舄湖 俗名 大沙
棲息深度 0 - 0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有毒魚類 否 觀賞魚類 否
最大體長 255 cm 經濟性 是
台灣分布 西部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參考文獻 台灣魚類志(沉等, 1993)、中國動物志-圓口綱及軟骨魚綱(朱等, 2001)、FAO Species Catalogue, Vol.4 Sharks of the world
英文俗名 Shortnose blacktail shark, Shark, Whaler shark, Blacktail reef shark, Black-vee whaler, Bronze whaler, Grey whaler shark, Longnose blacktail shark, Grey reef shark, Grey shark, Gray reef shark
型態特徵
體呈紡錘型。頭寬扁。尾基上下各具一凹窪。吻短而圓鈍。眼圓,瞬膜發達。前鼻瓣具一短三角形突出;無口鼻溝或觸鬚。口裂弧形,口閉時上下頜緊合,不露齒;上頜齒側扁,三角形,邊緣具細鋸齒,齒尖略外斜;下頜齒較窄而直立,邊緣略具鋸齒,基底寬。噴水孔缺如。背鰭2個,背鰭間無隆脊,第一背鰭中大,起點與胸鰭內角相對,後緣深凹,下角尖突;第二背鰭小,起點與臀鰭起點相對,後緣微凹,后角尖突;胸鰭大型,鐮刀形,後緣幾平直,外角鈍圓,內角圓形,鰭端伸達第一背鰭基底後端;尾鰭寬長,尾椎軸上揚,下葉前部顯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延長,與後部間有一深缺刻,後部小三角形突出,尾端鈍尖。體背側灰色或古銅灰色,腹側灰白;第一背鰭具不規則之白色邊緣;尾鰭具一明顯之寬黑色緣;胸鰭、第二背鰭、臀鰭及腹鰭尖端淡黑色。
棲所生態
棲息於大陸棚、島嶼斜坡或附近開放性海域的中大型鯊類。通常巡遊於珊瑚礁區,亦常出現於深海底層或位於強洋流附近而較淺的舄湖區。主要以礁區的魚類、烏賊、章魚、螃蟹、龍蝦或其它蝦類為食。通常成群覓食,掠捕速度快。性兇猛,對人類有潛在性危險。胎生,一胎可產下1-6尾幼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馬達加斯加島,東至土木土群島,北至中國沿海,南至澳洲。本省西部海域有產。
漁業利用
主要以底拖網、流刺網及延繩釣捕獲,經濟價值高。肉質佳,可加工成各種肉製品;鰭可做魚翅;皮厚可加工成皮革;肝可加工製成維他命及油;剩餘物製成魚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