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喉岩鷚

黑喉岩鷚

黑喉岩鷚(學名:Prunella atrogularis)是岩鷚科、岩鷚屬小型鳥類,體長15-16厘米。頭頂、臉頰、頦、喉黑色,眉紋皮黃色,上體包括兩翅和尾灰褐色,背具褐色縱紋,下體皮黃色,腹白色。

黑喉岩鷚主要棲息于山地針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中,尤其喜歡在雲杉林等針葉林棲息,也出現於闊葉林、次生林、灌叢,以及城市和村莊附近的果園與小塊叢林中。在繁殖期間單獨或成對活動,其他季節多成小群。主要為地棲性,常在林下灌叢和地上活動,有時亦見站在樹上或灌木頂枝上,但一見人,立刻下到地面。主要以昆蟲、植物果實和種子為食。主要分布於中國、烏拉爾、阿爾泰、中亞、伊朗和巴基斯坦等地。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近種區別,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保護現狀,

形態特徵

雌雄羽色相似。眼先、耳覆羽、頭側以及頦和喉黑色,前額至頭頂暗褐色,一條寬闊的眉紋赭白色或皮黃色。後頸、背、肩棕褐色,在枕部常常綴有灰色,均具寬闊的褐色或黑褐色中央縱紋,腰和尾上覆羽褐色或橄欖褐色無縱紋。尾褐色具有窄的淡色羽緣。兩翅黑褐色,外翈具棕黃褐色羽緣,翅上覆羽褐色具淡赭色羽緣,中覆羽和大覆羽外翈具白色尖端,形成短的翅斑,最內側次級飛羽深褐色。頸側、胸、兩脅赭皮黃色,或胸赭黃色、兩脅褐赭色,羽毛基部黑色,兩脅具暗褐色或褐色軸紋,腹、肛周和尾下覆羽白色到淡皮黃色。秋季換羽後上體淡色羽緣較寬,整個上體羽色變得較淡和較灰,眉紋幾乎變為白色,喉亦綴有白色羽緣,因而黑色喉不甚明顯。春季換羽後完全變為黑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或暗角褐色,基部肉色或角黃色,腳黃褐色或肉色。
大小度量
性別
體重
體長
嘴峰
跗蹠
雄性
18-21克
155毫米
8-11毫米
68-79毫米
58-64毫米
21毫米
雌性
19.5克
67-76毫米

近種區別

相似種褐岩鷚Prunella fulvescens)和棕眉山岩鷚Prunella montanella)喉均不為黑色,野外不難區別。

棲息環境

黑喉岩鷚主要棲息于山地針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中,尤其喜歡在雲杉林等針葉林棲息,也出現於闊葉林、次生林、灌叢,以及城市和村莊附近的果園與小塊叢林中。在中國西藏棲息於3600米以上的山地。

生活習性

行為:在繁殖期間單獨或成對活動,其他季節多成小群。主要為地棲性,常在林下灌叢和地上活動,有時亦見站在樹上或灌木頂枝上,但一見人,立刻下到地面。喜歡出入於河岸,性活潑,喜匿藏,遇 危險時常躲藏在灌叢中。
遷徙:黑喉岩鷚在中國為夏候鳥,每年4-5月遷來中國新疆和西藏部分山區森林中繁殖,10月開始南遷。
叫聲:輕聲的“trrt”及微弱而清晰的顫音“si-si-si-si”。
食性:主要以昆蟲、植物果實和種子為食。

分布範圍

存在(居住地):中國(新疆西部喀什、天山、中部烏魯木齊、博格多山、北部準噶爾盆地,西藏)、印度、吉爾吉斯斯坦、蒙古、尼泊爾、巴基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存在(繁殖地):哈薩克斯坦、俄羅斯(東亞部分、中亞部分、歐洲部分)、塔吉克斯坦。
存在(非繁殖地):阿富汗、伊朗。
遊蕩(非繁殖地):科威特、阿曼。
遊蕩:芬蘭、法國、德國、以色列、瑞典。
黑喉岩鷚
黑喉岩鷚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主要營巢于海拔3500米以上的山地針葉林中,巢呈杯狀,由枯草莖、枯草樹、樹皮纖維、苔蘚、松針等材料構成,多築於灌木上或樹上。每窩產卵4-5枚。卵淡藍色,大小為17.4-21.3毫米×13.4-16.8毫米。這些卵由雌性單獨孵化,孵化器為11-14天,雛鳥由雌雄共同餵養,但雌性餵養的更多(62%的食物被雌性帶回巢中,而雄性則只有38%)。大約10天大的雛鳥每小時要餵食11-16次。雛鳥在孵化後11-14天起飛。

亞種分化

2亞種
中文名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分布範圍
Prunella atrogularis atrogularis
Brandt,1843
分布於中國(新疆和西藏)、阿爾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地。
黑喉岩鷚新疆亞種
Prunella atrogularis huttoni
Moore,F,1854
中國未見有分布,分布於烏拉爾山、葉尼塞河和伊朗等地。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種群現狀:在歐洲,估計繁殖種群數量為1500-2100對,相當於3000-4200隻成熟個體(國際鳥類聯盟2015年)。歐洲占全球數量的比例5%以下,因此,估計該種群數量處於10000-9999隻成熟個體之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