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岩鷚

褐岩鷚

褐岩鷚(學名:Prunella fulvescens)共有6個亞種。小型鳥類,體長13-16厘米。頭褐色或暗褐色,有一長而寬的眉紋從嘴基到後枕、白色或皮黃白色,在暗色的頭部極為醒目。背、肩灰褐或棕褐色具暗褐色縱紋。頦、喉白色,其餘下體淡棕黃色或皮黃白色。主要棲息于海拔 2500-4500米的高原草地、荒野、農田、牧場,有時甚至進到居民點附近。繁殖期間常單獨或成對活動,非繁殖期則多成群。地棲性,在地上、岩石上或灌叢中活動和尋食。以甲蟲、蛾、螞蟻等昆蟲為食,也吃蝸牛等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和植物果實、種子與草子等植物性食物。分布於中國、中亞、阿爾泰、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褐岩鷚
  • 拉丁學名:Prunella fulvescen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雀形目
  • :岩鷚科
  • :岩鷚屬
  • :褐岩鷚
  • 亞種:6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Severtsov, 1873
  • 英文名稱:Brown Accentor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褐岩鷚前額、頭頂、枕褐色或暗褐色,頭兩側黑色,有一長而寬闊的白色或皮黃白色眉紋。背、肩灰褐或棕褐色、具暗褐色縱紋,腰和尾上覆羽淡褐色無縱紋。尾褐色具淡色羽緣。翅褐色,羽緣色亦淡,中覆羽和大覆羽具淡色尖端。眼先、頰、耳羽黑色。頦、喉白色或皮黃白色,其餘下體赭皮黃色或淡棕黃色,腹中部較淡。 虹膜黃色到暗褐色,嘴黑色或暗角褐色,嘴基較淡,腳肉色或黃褐色。
大小量度: 體重♂18-19g,♀14-18g;體長♂148-164mm,♀126-144mm;嘴峰♂10-11mm,♀10-12mm;翅♂73-78mm,♀72-77mm;尾♂66-73mm,♀61-67mm;跗蹠♂19-20mm,♀19-21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海拔 2500-4500米的高原草地、荒野、農田、牧場,有時甚至進到居民點附近,有時也出現於荒漠、半荒漠和高山裸岩草地,尤其喜歡在有零星灌木生長的多岩石高原草地活動,是常見的高原鳥類。

生活習性

遷徙: 褐岩鷚在中國主要為留鳥。在東北西北部額爾古納河繁殖的種群或許為夏候鳥,但在何處越冬尚不清楚。冬季罕見於甘肅西北部武威。
食性: 主要以甲蟲、蛾、螞蟻等昆蟲為食,也吃蝸牛等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和植物果實、種子與草子等植物性食物。
習性: 繁殖期間常單獨或成對活動,非繁殖期則多成群。地棲性,在地上、岩石上或灌叢中活動和尋食,冬季多遊蕩到海拔較低的山谷、溝谷、河谷和湖岸地區。

分布範圍

分布於阿富汗、中國、印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蒙古、尼泊爾、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褐岩鷚分布圖褐岩鷚分布圖
中國新疆西部喀什、天山、崑崙山、阿爾泰山、西藏、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及內蒙古東北部額爾古納河。指名亞種見於中國西北及西藏西部;南疆亞種從新疆羅布泊、青海至甘肅南部;東北亞種於極東北東至內蒙古的額爾古納河;青藏亞種於寧夏、甘肅南部、四川至西藏南部及東南部。通常為罕見或不常見,東北亞種可甚常見於適宜的棲息生境。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4月中下旬雄鳥即開始占區,站在岩石或大的石頭上鳴叫。營巢於岩石下、土堆旁和灌木叢中。巢呈杯狀,主要由枯草和苔蘚構成。每窩產卵4-5枚,卵淡藍色,大小為18-21mm×13-15mm。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學 名
1.
Prunella fulvescens dahurica
2.
Prunella fulvescens dresseri
3.
Prunella fulvescens fulvescens
4.
Prunella fulvescens khamensis
5.
Prunella fulvescens mongolica
6.
Prunella fulvescens nanschanica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褐岩鷚在中國分布不廣,種群數量不豐富。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