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melanoma)是2002年公布的醫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黑[色]素瘤
- 外文名:melanoma
- 所屬學科:醫學
- 公布時間:2002年
黑[色]素瘤(melanoma)是2002年公布的醫學名詞。
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melanoma)是2002年公布的醫學名詞。公布時間 2002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醫學名詞 第七分冊》第一版。
卡介苗(BCG)能使黑色素瘤患者體內的淋巴細胞集中於腫瘤結節,刺激病人產生強力的免疫反應,以達治療腫瘤的作用。BCG可用皮膚劃痕法、瘤內注射和口服。對局部小病灶用BCG作腫瘤內注射,有效率可達75%~90%。近幾年試用干擾素、白細胞介素...
顱內黑色素瘤,是一種較為少見的顱內惡性腫瘤。臨床病程進展迅速,惡性程度較高。顱內黑色素瘤的血運豐富,易侵犯血管引起瘤內出血和廣泛血行播散轉移。體表惡性黑色素瘤的發病率大約是1.8/10萬,其中約半數可向顱內轉移,成為繼發性...
外陰惡性黑色素瘤常來源於結合痣或複合痣。儘管有一些外陰惡性黑色素瘤家族史的報導,但有關家族性外陰黑色素瘤的材料幾乎缺如,有皮膚黑色素瘤家族史者患外陰惡性黑色素瘤的年齡早於無家族史者,二者相對應的年齡為44.8歲和49.7歲。
皮膚惡性黑素瘤的臨床症狀,包括出血、瘙癢、壓痛、潰瘍等,一般來講,黑素瘤的症狀與發病年齡相關,年輕患者一般表現為瘙癢、皮損的顏色變化和界限擴大,老年患者一般表現為皮損出現潰瘍,通常提示預後不良。皮膚惡性黑素瘤的皮損表現與解剖...
《黑色素瘤》是2014年5月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郭軍,本書全面闡述黑色素瘤流行病學、診斷、分期、手術、放療、全身治療及未來發展趨勢,提出中國黑色素瘤規範化治療的理念,倡導多學科協作的診治模式。詳細解析擴大切除、前...
高齡患者或患有全身疾患者;患者惟一有視力的眼所患的小的或中等大的緩慢生長的脈絡膜黑色素瘤均可定期隨訪,每3~4個月檢查1次,包括螢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眼底照相、超音波、視野、視力等眼部檢查及全身體檢,注意腫瘤大小、...
具有吸收紫外線,保護組織免受輻射損傷的作用,而消化道內黑色素極少,其黑色素母細胞一般認為是神經嵴組織移行於食管或食管上皮的“基底細胞”分化而成。原發性食管黑色素瘤是發生於食管黏膜上皮基底層中的成黑色素細胞的惡性腫瘤,臨床...
睫狀體黑色素瘤是一種發生於睫狀體部位的惡性腫瘤,其組織來源於睫狀體基質內黑色素細胞的惡變。病因 具體病因不清。可能與家族、種族及內分泌因素等有關。臨床表現 腫瘤較小時一般無任何症狀,常規眼部檢查也難以發現。瘤體增大時,可...
惡性黑素瘤(malignant melanoma)亦稱黑色素瘤(melanoma)或黑色素癌 (melanocarcinoma)。惡性黑素瘤可發生於皮膚亦可發生於黏膜。具有一定的種族特性,白種人最易發生皮膚惡性黑素瘤,而黃種人(例如日本、中國)以及黑人(例如烏干達)則以...
眼黑色素瘤,是成人最常見的原發球內惡性腫瘤。好發於40~60歲,單側發病。85%發生在脈絡膜,9%在睫狀體,6%在虹膜。臨床表現 臨床症狀可有視野缺損、視敏度減弱、疼痛或炎症。鑑別診斷 需與脈絡膜血管瘤、脈絡膜轉移瘤、脈絡膜...
顱內原發性黑色素瘤,頭痛、嘔吐、視力障礙等顱內高壓症狀,癲癇發作、精神異常、偏癱、失語、復視、面部麻木或疼痛、耳鳴、眩暈、飲水嗆咳、行走不穩等神經系統症狀,以病程發展的速度。詢問有無醬油色尿液排出。疾病分類 普通外科,腫瘤科...
自發消退的部位可見灰白色或藍灰色色素脫失區。顯微鏡下,表皮成分由不典型黑色素細胞構成,單個或呈巢狀分布。侵襲期的瘤細胞大小和形狀有變異可為上皮樣、梭形、痣樣或混合型。3.結節性黑色素瘤 常見於40~50歲中年人,男女之比...
非痣樣良性黑素上皮瘤;黑素棘皮瘤;黑棘皮瘤 分類 皮膚科 > 皮膚腫瘤 > 黑素細胞腫瘤 腫瘤科 > 皮膚腫瘤 > 黑素細胞腫瘤 ICD號 L98.8 流行病學 良性表皮黑色素細胞腫瘤多發生於老年人。沒有其他相關內容描述。病因 病因尚...
本病眼底像有時與脈絡膜黑色素瘤相似。螢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術(FFA)在鑑別診斷上極為重要。出血灶處脈絡膜螢光被遮蔽而呈境界清楚的無螢光區,動脈及靜脈期也只能見到視網膜動靜脈爬行於無螢光區表面,與本病多湖狀螢光斑及腫瘤面有...
惡性黑色素瘤在歐美的發病率一直比較高,在我國發病率相對較低,據統計僅 0.8人/10萬 人口,但近年來由於大氣污染、臭氧層破壞及電離輻射等多方面的因素,導致其發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但由於患者往往對其嚴重性認識不足,常常在就診...
黑色素瘤抗原(melanoma antigen,MAGE)是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三大相關抗原之一。黑色素瘤抗原(melanoma antigen,MAGE)自首次在惡性黑色素瘤檢測到MAGE-1後,隨後關於MAGE家族的報導日漸增多,MAGE通常在正常成熟組...
外耳道黑色素瘤臨床不多見,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以中年或老年患者最多,男女發病率無顯著差異。以慢性刺激、凍瘡、痤瘡、燙傷、強烈日光和放射線照射等可能為致病誘因,表現局部發癢、燒灼感等,早期手術切除術治療,施行外耳截除術合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