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陽縣,西漢置。治所在今河南濬縣東。
黎陽縣,西漢置。治所在今河南濬縣東。
今黃山市屯溪區黎陽鎮的舊時街市,與屯溪老街隔江相望。屯溪老大橋(原名鎮海橋)作為他們之間的唯一通道橫跨其間。老大橋往南,走過一座橫跨在名為河底溪的小溪上的...
黎陽縣,西漢置。治所在今河南濬縣東。...... 黎陽縣,西漢置。治所在今河南濬縣東。北魏為黎陽郡治所;宋為浚(州治所。元廢入州。東漢置黎陽營於此,為當時軍事...
黎陽縣,又名“犁陽”。東漢建安十二年(207),分歙縣西鄉設,以原歙縣黎陽鄉命名。...... 黎陽縣,又名“犁陽”。東漢建安十二年(207),分歙縣西鄉設,以原歙縣黎...
河南省濬縣的古稱。西漢高祖時置縣,稱黎陽縣,北魏時期改黎陽縣為黎陽郡。自古以來為兵家重地。...
黎陽鄉是古黎陽縣的故地,鄉名源於縣名。...... 黎陽鄉是古黎陽縣的故地,鄉名源於縣名。中文名稱 黎陽鄉 行政區類別 鄉 面積 2.99平方公里 人口 2708人 ...
黎陽鎮,歷史悠久,公元207年設犁陽縣,晉改犁陽為黎陽。“兩江交匯,三省通衢”的地理位置,使黎陽千年來成為皖浙贛邊陲商業中心和新安江的碼頭重鎮,有“明清的屯溪,...
黎陽關,古關名。故址在今河南濬縣東。北齊移石濟關於此,改名白馬關,北周改為黎陽關,唐又稱白馬關。...
黎陽郡,中國古代行政區名。西漢高祖時於今濬縣置黎陽縣。北魏孝昌年間,分汲郡置黎陽郡,下轄三縣,治所黎陽城(今濬縣城)。隋開皇初黎陽郡廢止。黎陽郡自北魏孝昌...
黎陽倉:糧倉名。建立於隋朝文帝時期並一直沿用至北宋,位於衛州黎陽縣(今河南濬縣)西南大伾山麓(今河南濬縣東二里大伾山北),為國家性的官倉。黎陽倉歷來地位重要...
1965年,為了國防安全和三線建設的需要,在貴州大山深處新建了黎陽機械廠。為了滿足從全國各地匯集到黎陽機械廠的幹部職工子女上學,黎陽機械廠在工廠對面的小山上新建了...
到了漢代建縣時, “縣取山之名,取水之陽”以為名,這就有了黎陽縣。黎陽縣城始創於漢高祖之初,依黎山東北建邑設治, “城憑山為基,東阻於河。”唐代大...
澶淵縣,中國古代行政區名。春秋襄公二十年(前553年),諸侯盟於澶淵。隋開皇十六年(596年),割臨河、內黃、頓丘三縣,置澶淵縣,屬汲郡。唐武德四年(621年),以...
休寧縣,隸屬於安徽省黃山市,位於安徽省最南端,與浙、贛兩省交界,屬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全縣總面積2151平方公里,轄10鎮11鄉、157個行政村,2012年總人口...
公元前510 年,齊桓公在鶴壁西牟山側設中牟邑,公元前425 年,趙國遷都鶴壁中牟(山城區鹿樓鄉故縣一帶),歷時39 年。[8] 朝歌宮城示意圖 西漢初年,置黎陽縣(...
岑參詩作,此詩的韻腳有點難懂,也許“縫衣”二字是後人抄錯了,或是岑參自己搞錯了,不敢枉評。北風漫捲,大雪紛飛的隆冬季節,黃河黎陽渡口白雪皚皚,詩人卻在征途...
熙寧六年,廢衛縣為鎮,入黎陽縣,改屬河北西路衛州。元年(1086年),復置通利軍,分黎陽縣復置衛縣,屬衛州。政和五年(1115年),軍升為濬州,號浚川軍節度,旋...
犂陽營:地名。犂,通“黎”。犁陽,即“黎陽”。濬縣古稱“黎陽”。商代稱黎,西漢初年置黎陽縣,明初稱謂濬縣至今。境內現有名勝古蹟280餘處,其中國家級保護...
封用黎陽土,書因計吏船。欲知夫婿處,今督水衡錢。中婦織流黃註解 編輯 ...西漢高祖時置縣,稱黎陽縣,北魏時期改黎陽縣為黎陽郡。自古以來為兵家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