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黃鷹是公認傳承「古龍風格」最逼真、最傳神的武 俠名家,文字之優美、意境之優雅、構想之奇絕、節奏之明快,均直追古龍 盛年時的諸部名著,但可悲的是,很少有人知道黃鷹這個人,對於一個出色的武俠小說家來說,這無疑是一種悲哀,他就像是古龍的影子,一樣的才華橫溢,一樣的“武功卓絕”,一樣的英年早逝。有很多人說,黃鷹如果不是早逝,“梁、金、古”之後的武俠世界絕不會讓
溫瑞安,
黃易專美。但很可惜,這一說法已經無法證實。
70年代末黃鷹被
蕭若元延攬到
香港麗的電視台,1980年,創作電影劇本《
賊贓》,之後又陸續創作出數十部電影劇本,並涉足
出品人、
監製、
導演、
演員等職業;此外,還曾進入“環球出版社”工作,為該社出版的書刊畫插圖。
黃鷹是極好
鬼神的,儘管《驚魂六記》中這所謂的無稽之談屢屢被否定,但他的小說卻屢屢鐘情於此,不厭其煩的運用“鬼神”為噱頭吸引客群,其“殭屍系列”小說,與余無語並列“鬼王”;一手操刀電影《
殭屍先生》以其“
鬼才”風靡了
大江南北。當年拍《殭屍先生》時,一班主創在荒郊野外拍了一個多月,期間雖沒有怪事發生,但映後二十餘年間,卻有三人英年早逝!1991年,
黃炳耀猝死
異邦!而相隔僅一年,黃鷹亦英年早逝。讓人意外的是,兩人死時均不足五十,且均屬猝死,黃炳耀在
德國拍戲時
心臟病發身亡,黃鷹則落到借
高利貸拍戲的慘境,最終竟被債主打成重傷死在家裡,直到屍體發霉才被發現!彼時,距《殭屍先生》映期也不過六七年!
主要作品
小說
⊙ 《驚魂六記》系列(承襲古龍創意):
⊙ 《沈勝衣》系列:
⊙ 《天蠶變》系列:
⊙ 《大帝王傳奇》系列:
⊙ 《大幻天傳奇》系列:
⊙ 殭屍系列:
⊙ 其他小說:
參與電影
故事
《名劍》(1980)、《無翼蝙蝠》(1980)、《粉骷髏》(1981)、《黑蜥蜴》(1981)、《大俠沈勝衣》(1983)、《天蠶變》(1983)、《水晶人》(1983)、《妖魂》(1983)、《
布衣神相》(1984)、《殭屍先生》(1985);
編劇
《賊贓》(1980)、《名劍》(1980)、《
鬼打鬼》(1980)、《粉骷髏》(1981)、《水晶人》(1983)、《
洪拳大師》(1984)、《摸錯骨》(1985)、《
時來運轉》(1985)、《
茅山學堂》(1986)、《
甜蜜十六歲》(1986)、《
流氓英雄》(1986)、《殭屍翻生》(1986)、《
魔高一丈》(1987)、《
義本無言》(1987)、《
賭王》(1990)、《
笑傲江湖》(1990);
出品監製
《魔高一丈》(1987)、《賭王》(1990)、《強屍至尊》(1991,參演);
導演作品
《摸錯骨》(1985)、《茅山學堂》(1986)、《魔高一丈》(1987)。
獲獎記錄
人物評價
1說黃鷹——魏君子(2007-05-08 19:33:58)
不好說。
若計作品改編成影視劇最多的名家,黃鷹應該能進前十。不過,由於黃鷹本身是槍手和編劇,仍然很難提升他在武俠小說領域的地位。
比如《吸血蛾》被
徐克改編成電影《
蝶變》,可《吸血蛾》卻是黃鷹為古龍代筆的《驚魂六記》之一,因是古龍創意,所以大家都把功勞算在
古大俠身上。《天蠶變》堪稱
武俠劇的里程碑,實際卻是蕭若元先與黃鷹、江龍集體創作劇本拍成劇集,後來才由黃鷹寫成小說。幾位編劇創作“雲飛揚”究竟誰出力最多、誰主導創作?曾經一度爭功不休。
老實說,替人
捉刀代筆,將賣座影視劇改成小說,都是捷徑,但能玩轉這兩招,也算黃鷹的
餬口絕技。況且黃鷹也有代表作,便是《大俠沈勝衣》,雖然筆法技巧、人物塑造、
推理懸念仍不脫古龍之風,但水準已不在古龍之下,尤其“沈勝衣”這個人物有血有肉,改編成影視劇亦是大獲成功,早已與
楚留香、
陸小鳳、雲飛揚並列為武俠人物長廊中的經典形象。
只是,黃鷹早年做慣了
槍手,後來又常年做編劇,縱然寫了不少佳作,或許賺了不少錢,但名頭卻仍不夠響亮。十幾年前武俠小說《大俠沈勝衣》在內地大賣,很多讀者包括小弟如醉如痴,卻都以為是古龍作品呢。
當然,黃鷹的成就不僅局限在武俠小說領域,他做編劇亦是高手。當年他被蕭若元從台灣請到香港麗的(
亞視前身)做編劇,一部《天蠶變》打響名堂,之後他進
洪金寶的寶禾公司,寫出《殭屍先生》、《殭屍翻生》兩個劇本,結果票房大賣,更引領了長達數年的港台殭屍片熱潮。見此良機,黃鷹自然又順勢將劇本改成
殭屍小說,居然贏得“鬼王”之譽。
不過,黃鷹的野心遠不止於編劇本寫小說。既然殭屍片正火,黃鷹又是金牌殭屍編劇,順理成章編而優則導,首部執導作品《中國第一具殭屍》(上映改名為《茅山學堂》),創意夠,但整體水準就稀鬆平常,太耽於兒戲胡鬧,不脫當時殭屍片俗套,遠不如他後來改成的同名小說好看過癮。之後又導了一部《魔高一丈》,倒是搞足了血腥噁心的殭屍片慣有場面,也有驚有險,無奈殭屍片熱潮已過,賣座平平。
對於“殭屍片”,黃鷹坦承:“無可否認,個人對這種令人又驚又笑的電影片種的確還有一份偏愛,也所以,難怪
曾志偉在七年前便以‘鬼王’笑稱。這許多鬼鬼怪怪那兒來的資料,很多人都奇怪,無疑只憑空想、
穿鑿附會是不可能的了,事實個人在這方面的資料收集已做了十多年,由讀書時期已開始,藏書的豐富可以說無人能及,有許多絕版書籍,現在根本不可能買到的了,這許多資料,再加上個人的胡思亂想,推而廣之,自然更加多姿多彩。”有這份偏愛和
博學,再加當時得令,黃鷹開闢武俠領域之外的鬼怪題材,並浪得一時之名,亦不足為怪。只是,從1985年到1992年,8年間拍了上百部殭屍片,你再有才,也有盡時,觀眾也早該疲勞了。
本來黃鷹可以繼續做編劇的,徐克籌拍《笑傲江湖》就找過他寫劇本;他也可以繼續寫武俠小說的,古龍早逝,他學古龍又最得神韻,若能沉心奮筆,90年代之後的武俠文壇絕不會讓溫瑞安、黃易專美。再者,即便今日讀黃鷹之殭屍鬼怪小說,仍然好看抵死,較之近期網路興起之
玄幻魔怪題材絕不遜色。可惜,黃鷹當時醉心電影,眼見《
金裝鬼打鬼》、《
新殭屍先生》相繼開拍上映,以為殭屍鬼片即將復興,勘不透這是港片蜂擁濫拍即將搞壞市場的
迴光返照,居然借高利貸去拍電影,結果被追債人打成重傷,最後慘死家中,直到一個星期後屍體發臭才被發現!
更慘的是,對於黃鷹的死因,媒體發布的訊息是“
腦溢血”,根本無人追究幕後真相。黃鷹的身後事更是慘澹,妻子早已離去,只剩老母獨愴,生前是武俠名家、一代鬼王,死後葬禮卻是門前冷落,與之前同是“金牌編劇”的黃炳耀(與黃鷹、
司徒卓漢曾合編《殭屍先生》)葬禮門若庭市、群星雲集的熱鬧相比,當真是天壤之別!也難怪
蔡瀾先生髮不平之聲了!
黃鷹死後7年,真實死因才被他的“
伯樂”蕭若元揭出真相。然斯人已逝,世上又有幾人會記得黃鷹是誰呢?寫此文時,搜遍網路,居然找不到一張黃鷹本人照片,悲!
2黃鷹已入白雲-諸葛慕雲的黃鷹情結
2003年9月,我無意中進入
舊雨樓,猶如躍進了武俠的海洋。沒有想到國內外有這么多的武俠愛好者。
特別發現許多曾被疏忽的武俠名家,均在舊雨樓中受到了應有的重視。不讓金庸專美於前,更為感動。
月前在溫古知心區,看了幾篇關於黃鷹先生的文章,不禁也回了幾份貼,抒發一下我對他的少許認識,提供一些小小資料。
十五年前,我第一次出國,因我愛書成痴,所以家人均不讓我帶書出國。
而我卻在臨行前的一個晚上,在一名好友手中“半搶半借”的拿了一本港版小說-“沈勝衣之相思夫人”。(據說那位朋友還為此陪了人家20元人民幣,那時候的20元是很貴的了)。
八十年代末,正是古語小說風行大陸的時候,我看了一頁“相思夫人”,就被黃鷹的文風所吸引了,驚嘆曰:竟有如此和古龍筆法相似之人。
一本百十來頁的港版小說,竟讓我看了一個月,不是我看的慢,而是我不捨得看,怕看完就沒得看了。舊雨樓諸君,要知道十五年前得德國不像
舊金山和
巴黎有
唐人街。在德國是沒有什麼
中國書店得,而且那時候出國真得是“此去天涯路漫漫,回首不知那時幾許身”了。
少年時代得我初到他鄉得前期只有面對“相思夫人”,才能略溫相思之情。當然,那時思鄉多於相思!
後來時間稍長後,曾托相熟得港人在香港買黃鷹作品,未果。
九三年回國內偶看錄像“天蠶再變”,才知這也是黃鷹先生的作品。正好在舊書場上“淘到”盜版的“天蠶神功”6冊。馬上廢寢忘食的看了起來。那時我認為(現在仍一樣)雲飛揚的童年頗有
楊過的色彩。不知黃鷹先生有否得到金庸先生的啟發。“天蠶神功”結尾處是很草率的,寫到雲飛揚的死交代的也不清楚。反面人物
獨孤無敵寫得很有氣魄。可與
臥龍生的李滄讕,溫瑞安的
嚴倉北比美。
獨孤無敵是個梟雄,可是黃鷹先生把獨孤無敵到後來,失去了梟雄的氣魄似乎因壞而壞了。有可能黃鷹先生編這部書的時候,是為電視劇的劇情著想。在我的印象中“天蠶變”第一次拍攝是集體創作的,然後有
蕭笙請黃鷹改成小說,蕭笙先生也曾為此寫過一篇文章,時日久遠。我也記不清了。總之,“天蠶變”是黃鷹名著之一,從今日的眼光看,黃鷹先生那時的筆法尚未到圓熟境界。我那時(93年)看完書,就對身邊好友說:“黃鷹寫此書結構很龐大,橋架也搭得好。但別人說寫人、寫景入木三分,而黃鷹只得二份”。
2000年代,少壯派武星
吳京飾演了新一代的雲飛揚“
金蠶絲雨”,暫不論製作如何,但在整部片頭片尾未曾註明黃鷹原著,對製作方的這一做法我是深表反感的。
九四年有一位好友來信問我“粉骷髏”“十三殺手”是否古龍作品?他那時正迷上古龍小說,我心想難道中國內地出了黃鷹的作品嗎?立即來信告訴他這是黃鷹的作品,並全部買下寄往德國。終於在相識“相思夫人”六年以後,再一次於“沈勝衣”重逢。那時讀“相思夫人”是惜讀如金。這次是“
風捲殘雲”“如饑似渴”,苦等六年的書籍終於出現在面前。舊雨樓諸君都是愛書之人,換做你們會怎樣?(後來,有位朋友的父親在德國KOELN,開了家小說出租店,我把全套"沈勝衣"送給他,"以壯聲勢",當然,"相思夫人"除外.)
“沈勝衣”絕對是武俠小說界“里程碑”式的人物。平心而論,以武俠小說人物而言,除了金庸、
梁羽生、古龍、溫瑞安筆下的一些經典人物外,其他名家筆下的人物讓人讀後不忘懷的少之又少。而“沈勝衣”絕對是其中的一個。
相信黃鷹先生在塑造“沈勝衣”這個人物時是借鑑了古龍筆下的角色。但給予了“沈勝衣”個人的血與肉,使他成為一個活生生的人。“沈勝衣”有一些些“楚留香”的影子,有一些些“
陸小鳳”的影子,但絕對不同於這二個人。“沈勝衣”就是“沈勝衣”。
當年環球出版社曾做廣告語:黃鷹筆下“沈勝衣”創武俠新人物,刮武俠新旋風,也真的颳起了旋風。
台灣方面請了當年的武俠偶像
張振寰飾演“沈勝衣”,長髮披肩、瀟灑出眾。他那時的鼻子似乎沒現在這么大,扮像很俊美。台灣拍的電視片集是一集一個故事,很忠於原著。當年
上海有錄像帶借的,如果是現在就不一定了。香港方面,當年的“麗的”也拍了“沈勝衣”,仍是徐少強主演。論身手,徐少強過張振寰。論瀟灑,張版的“沈勝衣”似乎更勝一籌。這是我一家之言而已!徐少強版的“沈勝衣”在上海有買。徐少強版的主題曲是由
張國榮先生唱的。當時張國榮先生出道未久,嗓音卻像成名後一樣,低沉纏綿。
“沈勝衣”在七八十年代曾改編成
廣播劇,其主題曲“舊侶難忘”有一代歌霸
羅文演唱,在
香江曾傳誦一時。
廣東人大都信鬼神,鬼古小說在港台
通俗小說占一席重要位置,大陸近幾年是開放了許多網際網路上、DVD上、書籍中恐怖故事占了很大比例。九十年代初,絕對是禁止的。我曾從國外寄予一本慕容羽軍的鬼古給朋友,卻讓郵局開封收了去,這是事實。鬼古文學的地位當然比武俠文學更低。但仍有許多作家為此付出努力。香港的
張宇、余過(四人夜話)、詞人
林夕的“
似是故人來”就是一部非常感人的鬼古。
新加坡的黃卓倫的鬼古系列在
明窗出版,也有很多的銷路。
倪匡也寫過“香港鬼故事”,
諸葛青雲也寫了“台灣艷鬼集”。二位武壇前輩既有
珠玉在前,本就充滿突破性的黃鷹更不甘後人,幾經周折,終於創出了“殭屍系列”與余無語並列鬼王。黃鷹的二部殭屍小說在舊雨樓都有的讀,在此不多述了。“殭屍先生”出版後曾受倪匡的好評。看過的朋友如果注意黃鷹先生在此的筆法,其流暢程度更勝早期的武俠小說。其聲口之“溜”更使人有如看電影似的暢快。八十年代寫的“殭屍小說”現在讀來仍是一瀉到底、流暢無比。
殭屍小說的社會地位我們不論,但我們不可否認他給予我曾經帶來的樂趣。就象孩提時代騎的
木馬,你現在不可能再去騎了。但你永遠無法忘記它當年為你增添的樂趣。
殭屍小說更為
香港電影開闢了另一條
光明大道。除了以黃鷹劇本改編的“殭屍先生”和黃鷹自編自導的“魔高一丈外”,
洪金寶的“
人嚇人”、“
鬼打鬼”,
午馬的“凶屋叔叔”,
林正英、
元彪的“
殭屍家族”,都是黃鷹版“殭屍”的衍延品。天皇巨星
林子祥、
譚詠麟、鐘正濤都出演過殭屍片集。那時真是大小殭屍滿天飛。年前我在上海坊間發現大量“殭屍劇場”的老片。可知當年由黃鷹掀起的“殭屍熱”之勝不讓美國的“ZOMBI(
活死人)”專“美”於前。
黃鷹其實是個很有理想的人。這從他作品的自序,後記中能看出。自序和後記最能體現作家的本身思想。他一直想將他的小說、電影事業更上一層樓。九十年代,他參與了
許冠傑版的“笑傲江湖”編劇,在這之前也編了
周潤發客串的江湖片“義氣血”,似乎沒有得到重視。
2000年的某一天,我讀了蔡瀾先生的文章,知道黃鷹先生過世了(後來據說是在美國遇車禍),過世時黃鷹先生全盛時代已過。
靈堂很冷清,蔡瀾先生是個很重感情的人。他去了,黃鷹先生的白髮母親哭得傷心,這是必然的,我也一樣。我一直珍藏著那本陪我孤寂歲月的“相思夫人”。過去的歲月往往是珍貴的歲月。在一味崇拜金庸的今天,不要忘記黃鷹也為武壇耕耘過。
從黃鷹先生的作品中,不難看出他喜歡
李商隱的詩,就像古龍偏愛
柳永的詞一樣。
結束前我也作一首小詩,不管作的好不好,只為了對這位前輩表示一份敬意、一份懷念。
黃鷹已入白雲去,
天蠶至此絲方盡,
蠟炬依舊照汗青。
去世爭議
關於黃鷹的死亡原因,官方訊息稱是死於腦溢血。時隔七年後,1999年蕭若元接受周刊採訪時揭出真相——90年代,黃鷹拍攝“殭屍電影”資金不濟借了高利貸,後來卻血本無歸,因而被追債的人打死在家中。
香港金像獎主席
文雋,也證實了其借高利貸被打致死這一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