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鯽子魚

黃鯽子魚

黃鯽子魚,Setipinna taty (Valenciennes,1848),俗名麻口前、毛口國、黃鰶、雞毛鰳、黃雀、赤鼻、黃尖子、白赤、茫口、簿鯽、薄口、油扣,鯷科黃鯽屬的一種魚。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國南海、東海、黃海和渤海均產之。常年可捕獲,以春秋兩季為旺汛,產量集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黃鯽子魚
  • 拉丁學名:Setipinna taty (Valenciennes,1848)
  • 別稱:麻口前,毛口國,黃鰶等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鯡形目
  • 亞目:鯡亞目
  • :鯷科
  • :黃鯽屬
  • :黃鯽
  • 分布區域: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
形態特徵,生物學特性,經濟價值,

形態特徵

體扁薄,背緣稍隆起,一般體長15厘米,體重20一30克。頭短小、眼小。吻突出,口裂大而傾斜。上頜稍長於下頜,兩頜、犁骨齶骨和舌上均有細牙、體被薄圓鱗,易脫落,腹緣棱鱗,無側線、胸績上部有一鰭條延長為絲狀,背鰭前方有一小刺,臀鰭長,尾鰭叉形,不與臀鰭相連。吻和頭側中部呈淡黃色,體背是青綠色,體側為銀白色。背絡、胸鰭和尾鰭均為黃色,臀鰭淺黃色。

生物學特性

棲息於水深4-13米以內淤泥底質,水流較緩的淺海區。適溫5-28度,肉食性,主要攝食浮游甲克類,還攝食箭蟲,魚卵,水母等。產卵期南海2-4月,東海以北5-6月。卵浮性,球形。有洄游特性。

經濟價值

鮮銷、制鹹魚乾魚粉。產量較大,其個體小而肉薄,味鮮美,但刺多,含脂肪高,鮮食以乾炸或乾煎食用最佳,且宜於加工成乾製品,在春季的曬乾品為白色,秋季的曬乾製品呈淡黃色。其鹹乾品的回食用方法也多以油煎或火烤,所以南方各地又稱黃鯽為烤子魚。 黃鯽為中國重要食用魚類之一。肉質細嫩,肉味甜美,營養價值很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質13克、脂肪11克,並含有大量的鈣、磷、鐵等礦物質。黃鯽魚藥用價值極高,其性味甘、平、溫,入胃、腎,具有和中補虛、除濕利水、補虛贏、溫胃進食、補中生氣之功效,尤其是活黃鯽氽湯在通乳方面有其他藥物不可比擬的作用。黃鯽氽冬瓜,黃鯽熬蘿蔔,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可以祛病益壽。條小的黃鯽可做酥魚。據分析,每100克黃鯽肉含蛋白質13克,脂肪1.1克,糖0.1克,硫胺素6.6毫克,核黃素0.07毫克,尼克酸2.4毫克,鈣54毫克,磷203毫克,鐵2.5毫克。臨床實踐表明,黃鯽肉對動脈硬化、高血壓和冠心病均有療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