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澤戲劇服裝製作技藝
- 類型:手工技藝
- 地區:中國浙江
- 領域:風俗
歷史發展,製作類別,製作工序,價值,
歷史發展
文化大革命期間,戲劇服裝成了“封建的東西”而停辦,庫存的戲劇服裝均在烈火中燒毀,製作人員流散到社會。1980年以後,戲劇藝術得到恢復,作為越劇之鄉的嵊縣率先恢復了演出,但是經過文化大革命的摧殘,一切都得重新開始, 各個演出劇團的戲劇服裝短缺,需求量很大,黃澤鎮漁溪村的李伯汀、李梅慶邀集一班人利用倖存的村辦劇團服裝,依樣畫葫蘆,翻版製作,在漁溪村辦起了戲劇服裝店。1990年以後,嵊州的越劇事業重新走上了發展的軌道,湧現出130多個民營職業劇團,單1995年一年便演出8500多場次。眾多的劇團,頻繁的演出,需要大量的戲劇服裝。李伯汀、李梅慶抓住這一機遇,擴大了戲劇服裝的規模,邀請了在這方面有專長的人才加盟,李伯汀的兒子李能昌挑起了大梁,使黃澤戲劇服裝走上了產業化之路。
製作類別
黃澤戲劇服裝主要製作三個大類:戲衣、盔頭和靴鞋。
戲衣,是戲劇藝術舞台上各行角色身上穿的衣服,包括蟒、靠、官衣、開氅、褶子等。蟒即蟒袍,是帝王后妃以及將相上朝、升堂、出巡時穿著的禮服,華麗而高貴;靠,是武將穿戴的盔甲式服裝,威武而雄壯;官衣、是文官的禮服,莊重而豪華;開氅,是武將的便服,鮮艷而亮麗;褶子,是平民的服裝,種類繁多,常見的為花色褶子和素色褶子。其他還有裙襖、宮衣、箭衣、太監衣、龍套衣等。
盔頭,是戲劇藝術舞台上各行角色頭上所戴的裝飾物和帽子,包括冠、盔、帽、巾等。冠為帝王、貴族的冠戴,豪華而富麗;盔為武職人員的冠戴,英武而氣派;帽的成分最雜,上至皇帝百官,下至兵丁百姓,形形式式都有,其中運用最廣泛的是文職官員所戴的紗帽。而巾則多為軟帽,屬於便服的行列,運用最多的是書生所戴的文生巾。
靴鞋,是戲劇藝術舞台上各行角色所穿的鞋子,由於它位於戲劇服裝之末,因此又稱“末服”。根據角色的不同身份,靴鞋可分為“靴”和“鞋”兩個類別。靴有厚底方靴、薄底方靴、清代官靴、朝方、花靴、豹皮靴、繡花快靴等。鞋有男子穿的雲頭鞋、便鞋、草鞋,女子穿的彩鞋和旗鞋。
在製作戲劇服裝的同時,黃澤戲劇服裝企業根據客戶的需求還兼制刀槍把子和道具。
製作工序
戲劇服裝的製作工序主要有製圖、裁剪、盤邊、繡花、打膠、貼錫泊、上彩、裝配等,其中最基礎最重要、最費時間的是繡花。隨著科技的進步,繡花工序已經從傳統的手工繡花中解放出來,現今除了縫紉機製作外,還引進電腦繡花機,從而大大縮短了這道工序的時間。
盔頭的製作頗有特色,硬盔用紙板鏤刻成花紋,背襯鐵紗及硬紙,用“火烙鐵”烙成帽形,再進行上膠,瀝粉、貼箔、點翠、插絨球、配廣珠、掛須穗而成。軟巾用布疊成,帽面大多用金銀彩線裝飾成刺繡紋樣。
靴鞋的製作以高靴為多,高度在23寸之間。在靴鞋的頭部,不管是生還是旦,都要繡上花紋。
價值
黃澤的戲劇服裝以越劇戲裝為主,溶歷史文化、服裝文化、民族文化於一體,以淡雅、柔美、簡潔、清新為主要特色,用無反光性的縐緞作面料為主,兼用絲絨、仿其紗、珠羅紗等,款式和佩飾,借鑑傳統人物畫和民間年畫、人物畫,按舞台演出要求設計製作。製作方式主要以分散加工、企業集中裝配、戲劇服裝商品為集散地。傳統戲劇服裝製作,生產出的不但是商品,更是工藝品,它是古代服飾的美化和藝術的再創造,是非物質文化的遺存演變的主要表現形式。既有所有劇團需要購置的使用價值,又有美化舞台演出的審美價值,還有解決農村人員就業和提高農民經濟收入的實用價值,對歷代服飾的演變,可供研究的史學價值。
黃澤的戲劇服裝已銷往全國各地,在李能昌為龍頭的黃澤漁溪戲劇服裝帶動下,全村湧現出李秋明、張靜曉、李少峰、李華英、張望青、李玉千等10多家個私企業與加工點,他們除生產戲劇服裝外,還製作戲帽、刀槍把子和戲劇道具,開展服裝戲具一條龍服務,根據市場需求生產,產品遠銷北京、上海、天津、武漢、香港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有的企業還在黃澤鎮上開設門市部。整個漁溪村的從業人員達250多人,年銷售額超過500萬元,使漁溪村成了戲劇服裝生產的專業村。
2007年5月,“黃澤戲劇服裝製作技藝”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