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標誌

黃河標誌

黃河,中華民族母親河。

黃河標誌和吉祥物是2020年11月3日面向全球徵集,黃河標誌和吉祥物優秀作品發布會在鄭州舉行,備受各界關注的黃河標誌和吉祥物全球徵集活動首次揭曉優秀應徵作品靈感來自於指紋和仰韶文化彩陶紋。

2021年10月30日,黃河標誌和吉祥物在黃河博物館正式發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河標誌和吉祥物
  • 發布時間:2021年10月30日 
黃河標誌及吉祥物的標識、含義,黃河標誌的含義,黃河吉祥物的含義,六個“河寶”,發布歷程,創作靈感,圖形構造,

黃河標誌及吉祥物的標識、含義

黃河標誌的含義

黃河標誌,九層渦形紋路組成,整體呈“幾”字,內嵌“人”字。“九”層紋,代表流域九省區。總體黃色,代表黃河、黃土、黃種人。據悉,作品靈感來自指紋(按指紋,一諾千金)和仰韶文化(彩陶渦形紋)。
黃河標誌
黃河標誌
黃河標誌整體圖形呈天圓地方之勢,由九層渦形指紋組成的“幾”字形代表奔騰不息、百折不撓的黃河精神,內嵌“人”字則寓意黃河是充滿活力、孕育文明的母親河,彰顯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人文理念,凸顯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人本思想。該標誌總體呈現黃色系,代表黃河、黃土、黃種人,九層渦形代表黃河流域九省區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乾,在新時代新征程中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其設計靈感來自指紋和仰韶文化彩陶紋,寓意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極具生命力的指紋與仰韶彩陶渦形紋相融合,象徵母親河注入炎黃子孫的血脈,象徵亘古不變的基因傳承,寓意中華文脈源遠流長、生生不息、薪火相傳。
黃河標誌
黃河吉祥物

黃河吉祥物的含義

黃河吉祥物優秀作品是一組承載深厚文化底蘊和洋溢時代精神的動漫形象,組合名為“河寶”,凸顯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六個吉祥物分別取名“黃小軒”“河小洛”“寧小陶”“天小龍”“夏小鯉”“平小牛”,融合了黃帝文化、河洛文化、仰韶文化、中華龍文化、鯉魚吉祥文化以及鎮河鐵牛和三牛精神,囊括黃河流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遺產、自然生態和精神標識,同時與“黃河寧、天下平”主題口號以及黃河標誌相呼應。

六個“河寶”

“黃”——少年軒轅“黃小軒”。
軒轅黃帝是人文始祖。寓意“開創”——胸懷萬民、功峻德崇。
“河”——少年河洛郎“河小洛”。
“河洛郎”為中原南遷後裔。“台灣四大族群”中,河洛郎人數最多,兩岸同根同源。代表“智慧”,身上紋路融入“河圖洛書”、二里頭遺址以及河洛古國等元素。
“寧”——仰韶彩陶娃“寧小陶”。
仰韶文化是黃河文化早期代表。“寧小陶”身上有仰韶彩陶紋。代表“勤勞”,質樸厚重、樸實無華。
“天”——少年應龍“天小龍”。
“黃河巨龍”、“龍的傳人”。應龍又稱黃龍,是幫大禹治水的神龍。代表“勇敢”,敢於鬥爭、英勇不屈。
“下”——黃河鯉魚“夏小鯉”。
鯉魚是黃河代表性物產、傳統文化吉祥物。夏都在河南。“鯉”與“禮”諧音。代表“仁義”。
“平”——鎮河鐵牛“平小牛”。
鎮河鐵牛是治水歷史見證。代表“奉獻”。讓人想到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鬥老黃牛的“三牛精神”。

發布歷程

2020年11月3日,黃河標誌和吉祥物面向全球徵集。
2020年12月26日,組委會在鄭州舉辦了黃河文化符號設計論壇,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劉慶柱先生、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嘉琪先生以及2022北京冬奧會吉祥物設計團隊授課。截至2021年2月3日,共收到來自12個國家的應徵作品1829件。
2021年7月5日上午,黃河標誌和吉祥物優秀作品發布會在河南鄭州舉行,黃河標誌和吉祥物全球徵集活動首次揭曉優秀應徵作品,古老的黃河文化即將跨入超級IP時代。
2021年10月30日下午,黃河標誌和吉祥物在黃河博物館正式發布。

創作靈感

黃河標誌金獎作品設計靈感來自於指紋和仰韶文化彩陶紋,寓意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極具生命力的指紋與仰韶彩陶渦形紋相融合,象徵母親河注入炎黃子孫的血脈,象徵亘古不變的基因傳承,寓意中華文脈源遠流長、生生不息、薪火相傳。按指印是中國人最莊重的承諾表達方式,將指紋元素導入黃河標誌,寓意黃河兒女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集體宣誓保護傳承弘揚好黃河文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

圖形構造

黃河標誌整體圖形呈天圓地方之勢,構圖穩健有力。由九層渦形指紋組成的“幾”字形代表奔騰不息、百折不撓的黃河精神,內嵌“人”字則寓意黃河是充滿活力、孕育文明的母親河,彰顯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人文理念,凸顯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人本思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