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利津水文站始建於1934年6月,1937年11月因抗戰停測。解放後,1950年1月重新設站,現歸黃委會山東水文水資源局管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河利津水文站
- 始建於:1934年6月
- 因抗戰停測:1937年11月
- 重新設站:1950年1月
黃河利津水文站始建於1934年6月,1937年11月因抗戰停測。解放後,1950年1月重新設站,現歸黃委會山東水文水資源局管理。
黃河利津水文站始建於1934年6月,1937年11月因抗戰停測。解放後,1950年1月重新設站,現歸黃委會山東水文水資源局管理。...
清鹹豐五年(1855),黃河復來境內入海後,黃河三角洲繼續向渤海推進。據利津水文站1949~1988年實測資料統計, 黃河輸至河口的泥沙年均10億噸左右,其中約24%沉積在...
《黃河志·卷三·黃河水文志》是1996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利津水文站斜坡式自記水位計白家川水文站職工觀測蒸發黃河水資源保護水質監測中心站職工進...
黃河自然斷流指黃河最下游一個水文站利津水文站測得的徑流量不足1m³/S。斷流始於1972年,在1972~1996年的25年間,有19年出現河乾斷流,平均4年3次斷流。1987...
1995年,地處河口段的利津水文站,斷流歷時長達122天,斷流河長上延至河南開封市以下的陳橋村附近,長度達683km,占黃河下游(花園口以下)河道長度的80%以上。1996年...
1999年3月1日黃河水量統一調度工作開始,3月11日利津水文站按計畫恢復過流,至12月31日,利津斷面僅斷流8天(含4天間歇性斷流)。2000年,黃河花園口站實測徑流量...
聯繫利津黃河河務局、縣氣象局、縣鹽務局、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一千二管理站、利津水文站。中共利津縣第十二屆委員會委員、副縣長、縣政府黨組成員:師輝(2012年...
黃河東營段上起濱州界,自西南向東北貫穿東營市全境,在墾利縣東北部注入渤海,全長138公里。黃河水徑流量年際變化大,年內分配不均,含沙量大。據利津水文站1950-...
利津水文站今年第12次恢復過流解決黃河斷流問題刻不容緩關於山東引黃供水與黃河斷流情況的調查報告勿讓黃河成為傳說黃河今年沒斷流山東沿黃限制引水...
黃河三角洲濕地是世界上暖溫帶保存最完整、最年輕的濕地生態系統,已有4238公頃...據黃河利津水文站資料顯示: 黃河濕地公園之鳥類(14張) 1995年黃河斷流120天;...
這是黃河水所特別具有的“假潮”現象。2007年11月18日,黃河利津水文站監測到1440m^3/s的當年最大假潮流量。參考資料 1. 郝瀛 主編.中國土木建築百科辭典·...
聯繫利津黃河河務局、縣氣象局、縣鹽務局、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一千二管理站、利津水文站、縣菸草專賣局、縣郵政局及駐利津保險、通訊機構。 [1] ...
如黃河下游利津水文站,1955年伏汛期洪峰流量為5760 m/s,相應水位12.00 m,而該年凌汛洪峰流量僅為1960 m/s,其水位達15.31 m。冰塞、冰壩,可使局部河段...
黃河東營段上起濱州界,自西南向東北貫穿東營市全境,在墾利縣東北部注入渤海,全長138公里。黃河水徑流量年際變化大,年內分配不均,含沙量大。據利津水文站1952~20...
據黃河近海河段的利津水文站實測徑流量,1950~1959年年均480億立方米,1960~1969年年均492億立方米,1970~1979年年均311億立方米,1980~1989年年均286億立方米,1991...
黃河下游最後一個水文站——利津水文站流量小於1立方米/秒時即稱 “黃河斷流”。...... 黃河下游最後一個水文站——利津水文站流量小於1立方米/秒時即稱 “黃河...
根據黃河利津水文站實測資料分析,進入黃河三角洲的水量,多年平均入境水量為198.27億立方米,其中3月~6月為26.09億立方米,7月~10月為126.79億立方米,11月~2月...
黃河是境內主要客水水源,1950~1999,利津水文站年徑流量平均為352億立方米,年際間豐枯變化較大,一年之內水量分布不均,多年平均流量為1264立方米每秒。自2001年...
其二,河流來水來沙量減少,以黃河三角洲為例, 黃河泥沙是黃河三角洲迅速形成的主要動力。據利津水文站一九五零年至一九九九年50年的資料統計,其多年平均徑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