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欖

黃欖
黃欖原產我國,可供鮮食或加工,是著名的亞熱帶特產果樹。福建是我國橄欖分布最多的省份,廣東、廣西、台灣、四川 、浙江等省亦有栽培。據統計,僅福建省橄欖種植面積就有二十多萬畝,採摘面積五萬多畝,產量二萬多噸,平均畝產不足400公斤,與柑桔、枇杷、龍眼相比,差距仍很大。
我國栽培的橄欖屬於橄欖科橄欖屬,栽培種主要有白欖和烏欖兩種,雲南等地尚分布有少量的野生種。橄欖有二千多年栽培歷史,經長期自然和人工的選擇和馴化栽培,形成了眾多的遺傳資源,現有絕大多數品種都是從實生類群中選出的農家種,其後代變異大,中間性狀多,品種資源極為豐富。
福建省農科院果樹所對閩清、閩侯、莆田、仙遊、福安等橄欖主產區的種質資源進行了初步調查,並發現了“四季欖”等具有特異性狀的重要種質資源。
這種具有魔力般的植物就是原產熱帶非洲的神秘果,它含有一種變味蛋白酶(又稱神秘果素),雖然並不能真正地改變食物的味道,但可以改變人的味覺,所以人們吃過神秘果後再吃任何酸的食物都覺得是甜的。在食品工業上,人們常用神秘果來作調味劑。神秘果屬山欖科常綠小灌木,樹形美觀,枝葉繁茂,我國從20世紀60年代引種,現已在許多地區作為園林觀賞植物栽培;每年9月份開白色小花,10月份結果,11月份果實由綠色變成紅色而成熟。
橄欖又名青果,學名:Canavium album Raeuseh 英文名:Chiner oive。橄欖是南方特有的亞熱帶常綠果樹之一,屬於橄欖科(Burevaceae),橄欖屬(Canavium)。橄欖果別名青果,因果實尚呈青綠色時即可供鮮食而得名。又稱諫果,因初吃時味澀,久嚼後,香甜可口,餘味無窮,比喻忠諫之言,雖逆耳,而於人終有益。
橄欖富含鈣質和維生素C。我國是世界栽培橄欖最多的國家。主要分布在福建、廣東(多屬烏欖),其次廣西、台灣,此外還有四川、雲南、浙江南部。世界栽培橄欖的國家有越南、泰國、寮國、緬甸、菲律賓、印度以及馬來西亞等。
二、良種介紹
檀香: 主產閩侯縣、閩清縣,鮮食的良種,暢銷國內外。果較小,果皮深綠色,肉帶黃色,質脆,清香可口,晚成熟品種。
茶橄欖:主產廣東省廣州市,果實狹長,果皮深綠色,間有灰斑點,肉質細緻,脆甜,無澀味。10--11月成熟。
油橄欖:主產廣東增城,果基尖,有6條溝紋,果頂平圓。品質優,核小,肉厚,味甘香,含油量多,是提取橄欖油的良種。“寒露”前後成熟。
三方:果較大,果實橫切面呈三角形,基部肥大且圓,蒂痕三角形,有三條溝紋,果肉較厚,品質一般。“處暑”前後開始成熟,“秋分”前後採收,比較高產穩產。
三、加工和綜合利用
橄欖營養豐富,含有17種人體所需要的胺基酸,果肉富含鈣質與維生素C,果實常常加工成:拷扁欖、大福果、十香橄欖、去皮酥、鹹橄欖、玫瑰橄欖等等。
橄欖樹生長力強,適應性廣,河灘、洲地、山丘、坡地以及房前屋後、零星雜地均可種植,是農民脫貧致富的好樹種。它樹姿優美,四季常青,還可以綠化環境,淨化空氣。
橄欖是福州特產,早在唐朝就被列為貢品。初吃福州橄欖,只覺又苦又澀,而回味後卻覺得清香、甘甜。福州橄欖產地主要分布在閩江下游兩岸,以閩侯、閩清兩縣的產量最多。
橄欖別稱為“青果”。這是因為一般水果初生時是青色的,熟時變了顏色;而橄欖從生到熟,始終保持青翠的顏色。橄欖又稱為“忠果”、“諫果”,這是因它先苦後甜的特別韻味有同於古代忠臣苦諫的性格而稱名的。橄攬還被稱為“福果”。這是海外華僑起名的。此既說明了福州歷史上橄欖產量多,也表達了僑胞對鄉土(福州)的眷戀之情。
“桃三李四橄欖七”,橄欖需栽培7年才掛果,成熟期一般在每年10月左右。新橄欖樹開始結果很少,每棵僅生產幾公斤,25年後才顯著增加,多者可達500多公斤。橄欖樹每結一次果,次年一般要減產,休息期為一至兩年。故橄欖產量有大小年之分。
橄欖有“蜜漬”、“鹽藏”等多種加工辦法。福州橄欖品種很多,主要有檀香、惠圓、長營、羊矢等10余種,近年來福州的飯店酒樓中,把生橄欖捶扁,用紅糟醃後上桌,風味獨特,很受歡迎。
油橄欖
油橄欖又名齊墩果,為木犀科、齊墩果屬常綠喬木,與普通橄欖不同科.栽培品種有較高食用價值,含豐富優質食用植物油--油橄欖油,為著名亞熱帶果樹和重要經濟林木。
【性能】味甘、酸,性涼。歸肺、胃經。能清肺利咽,生津止渴,解毒
【套用】
1. 用於肺胃熱盛,咽喉腫痛。如《王氏醫案》青龍白虎湯,以本品與鮮蘿蔔煎湯服。亦可單用本品噙含。
2.用於胃熱口渴,或飲酒過度。可用本品絞汁或熬膏服
3.用於食用河豚等魚所致的胃腸不和,嘔逆腹瀉等。如《隨息居飲食普》方,以本品絞汁煎濃湯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