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體要求
(一)發展思路。
以改革創新為驅動,以特色發展為突破,以統籌推進為戰略,著力構建大健康產業完整產業鏈,傳承創新中醫藥文化,推動建設全國中藥產業發展集聚區、中華醫養文化展示傳承區、中醫藥走向世界示範區。
(二)主要目標。
以滿足人民健康需求和中醫藥服務需求為根本出發點,按照全要素集聚、全產業鏈服務、全方位立體化格局,打造大品牌,建設大園區,形成大產業。
到2020年,逐步形成科學完善的大健康產業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產業特色優勢進一步突出,年產值過10億元企業力爭達到10家,培育形成10個左右具有示範效應的大健康產業基地或健康小鎮,大健康產業力爭達到千億元規模。
二、主要任務
(一)大力發展現代中醫藥產業。
發展目標:2020年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110萬畝;積極引進知名企業落戶黃岡,支持本地醫藥、物流、健康產業企業做大做強。
發展重點:
1.建設優質中藥材生產基地。自2018年起,每年新增中藥材種植面積10萬畝以上,2020年達到110萬畝。建設蘄艾、銀杏、夏枯草、金銀花、福白菊等連片千畝以上的道地中藥材規範化種植基地,加大中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申報力度。推進蘄春縣、羅田縣、英山縣、麻城市等地建立一批中藥材良種繁育基地,加快華中藥用植物園英山石斛園等建設和功能提升。積極支持地方特色中藥材產品開展國際化認證。(責任單位:市農業局、市林業局、市食藥監局、市質監局、市衛計委,各縣市區政府)
2.培育醫藥產業集群。
深入開展“招商引資一號工程”,積極引進世界500強、央企、民營500強、上市公司等優質龍頭企業,以及國內大型中醫藥、生物醫藥企業落戶黃岡,大力發展高性能診療設備、高值醫用試劑及耗材、可穿戴醫療設備等高附加值產業。重點引進國內大型中藥飲片企業,引導飲片加工企業向精深化、差異化、高檔化、品牌化方向聚集發展。加速與武漢東湖高新區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對接,引導支持廣濟藥業、億諾瑞生物製藥、藻上好生物科技、佳成生物科技等企業創新發展、規範發展。支持發展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廣闊市場前景的生物藥物、試劑,做好企業落戶服務工作。(責任單位:市招商局、市經信委、市藥監局、各縣市區政府)
支持黃岡高新區生物醫藥園、白潭湖國際健康城、蘄春健康產業新城李時珍醫藥產業集群、羅田萬密齋醫藥產業園、英山生物醫藥產業園、浠水龐安時中醫藥產業園、武穴醫藥化工產業集群、黃梅小池生物醫藥產業園等健康園區科學快速發展,做強做優。(責任單位:市招商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委、黃岡白潭湖片區籌委會、黃岡高新區管委會,各縣市區政府)
(二)優先發展綠色健康食品產業。
發展目標:到2020年,將“三品一標”在同類農產品中總體占比提高至38%以上,提升品牌公信力和影響力。
發展重點:建設高品質板栗產業帶。大力發展無性系生態有機茶,壯大英山雲霧、紅安老君眉等精品茶葉主產區。以英山為核心,建設大別山茶谷。大力推進羅田甜柿、紅安苕、麻城茶油、黃梅禪茶、武穴佛手山藥、蘄山藥、葉路大蒜、團風苦荊茶、芝麻湖藕等做大做強,形成涵蓋傳統飲食、採摘觀光、農耕文化體驗等為一體的健康食品產業。推進健康食品進餐桌、進商超、進展會、進網站、進景區和對外出口,讓“黃岡味道”走向全國,融入全球。大力開發福白菊、茯苓、梔子、銀杏果(白果)、百合、佛手山藥、金銀花、桔梗、葛根等藥食同源產品,以及天麻、丹參、白及、杜仲、蒼朮、銀杏葉等可用於保健食品的中藥品種,重點包括增強免疫力、降血脂、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功能性食品或藥膳,減肥食品和兒童益智食品,以及各種養生保健用品。(責任單位:市農業局、市林業局、市食藥監局、市商務局、市工商局、市衛計委,各縣市區政府)
(三)全面推進健康養生旅遊產業。
發展目標:拓展形成“中醫藥+養生養老”“溫泉+養生養老”“森林+養生”“地磁+養生”等模式的健康養生旅遊。
發展重點:突出黃岡生態環境優越、中醫藥底蘊深厚、交通條件便捷等優勢,以生態養生、中醫養生、溫泉養生、禪修養生為主題,運用中醫修身健康養生理念以及現代健康理論,大力發展景區森林浴、天然氧吧、中醫藥養生、地磁養生、溫泉療養等健康養生養老服務。依託舉世聞名的《本草綱目》和深厚的鄂東醫學,將研學觀光和深度健康度假結合起來,針對國內外大眾旅遊觀光市場和高端健康養生市場,開發提供健康療養及慢性病、老年病、職業病療養等特色服務和中醫營養飲食、按摩保健、調理保健、季節養生、慢性病預防等特色養生服務,推進研學觀光、健康體驗、本草養生等功能的旅遊產品開發和服務接待設施建設,鼓勵發展中醫養生館、中醫養生街區,開展中醫特色健康體檢和健康管理,為國內外遊客提供地道的中華本草養生體驗。(責任單位:市旅遊委、市民政局、市衛計委,各縣市區政府)
(四)加快發展醫療服務與養老產業。
發展目標: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內涵豐富、優勢突出、結構合理的中醫藥健康服務和健康養老體系。
發展重點:
1.建立健全中醫養生保健服務體系。在全市所有縣級以上中醫醫院建立“治未病”科和“中醫養生堂”,有條件的綜合醫院、婦幼保健院設立“治未病”科,強化醫療機構“治未病”服務能力。支持社會力量興辦各類規範中醫養生保健機構。推動中醫養生保健機構連鎖發展、做大做強。(責任單位:市衛計委、市工商局,各縣市區政府)
2.規範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根據國家制定的中醫養生保健服務類規範和標準,針對不同健康狀態人群開展中醫健康服務。加強膏方處方、製備人員、穴位敷貼等技術管理,規範“治未病”服務手段。推廣太極拳、八段錦、健身氣功等中醫傳統運動和科學的藥膳食療理念。鼓勵運用雲計算、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等信息技術開發智慧型化中醫藥健康服務產品,為居民提供中醫健康監測、諮詢評估、養生調理、跟蹤管理等高水平、個性化、便捷化的中醫健康管理服務。(責任單位:市衛計委、市體育局,各縣市區政府)
3.不斷提升中醫醫療服務能力。加強各級中醫醫院內涵建設,到2020年底,建設2~3個國家級重點中醫藥專科(專病),建成15個省級、30個市級重點中醫藥專科(專病)。推進縣級中醫醫院標準化建設以及綜合醫院和婦幼保健院中醫藥科室建設。加強基層中醫醫療能力建設,力爭使所有社區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和90%的村衛生室具備中醫藥服務能力,“國醫堂”建設覆蓋率達到100%,示範國醫堂建設覆蓋率達到30%。鼓勵社會資本舉辦肛腸、骨傷、婦科、兒科等非營利性中醫醫院。(責任單位:市衛計委,各縣市區政府)
4.創新中醫醫療機構服務模式。推動醫療服務從注重疾病治療轉向注重健康維護,建立集醫療、康復、養生保健、臨終關懷為一體的服務鏈。支持中醫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組建醫療聯合體,支持縣級中醫醫院探索開展縣鄉一體化服務。推動中醫門診部和中醫診所規範建設和連鎖發展。(責任單位:市衛計委,各縣市區政府)
5.促進中醫特色康復服務機構發展。在三級中醫醫院建設康復中心,二級醫院和有條件的綜合醫院、專科醫院建設具有中醫特色的康復科。促進中醫技術與康復醫學融合,加強康復服務標準化及規範化建設。支持社會資本舉辦具有中醫特色康復服務機構。支持建設中醫特色康復示範單位。(責任單位:市衛計委、市民政局,各縣市區政府)
6.加強中醫藥特色養老機構建設。鼓勵改建轉型或社會資本投入新建以中醫藥健康養老為主的護理院、療養院。鼓勵有條件的養老機構設定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為主的中醫診室。二級以上中醫醫院開設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數量,開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復護理,為老年人就醫提供優先優惠服務。支持二級以上中醫醫院建設中醫特色老年康復中心、老年醫院。按照養老機構設立許可的有關規定,完善養老服務設施,符合條件的,為其辦理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證。依法登記為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的,依照相關規定享受建設、運營補貼。(責任單位:市衛計委、市民政局,各縣市區政府)
7.弘揚中醫藥文化。創作科學準確、通俗易懂、貼近生活的中醫藥文化科普創意產品和文化精品。發展數字出版、移動多媒體、動漫等新興文化業態,培育知名品牌和企業,逐步形成中醫藥文化產業鏈。在健康教育課程中加入《中國公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有關知識。建設好蘄春李時珍中醫藥文化教育基地、羅田萬密齋中醫養生文化基地,打造富有黃岡特色的中醫藥文化品牌。繼續開展中醫藥文化建設示範單位創建工作。強化李時珍墓及李時珍紀念館、萬密齋墓等中醫藥文物古蹟的保護和利用,將具有歷史、文化、科學價值的中醫藥類項目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責任單位:市文廣局、市衛計委,各縣市區政府)
8.大力發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龍頭企業落戶我市,發展“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創新“網際網路+公共衛生服務”,最佳化“網際網路+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完善“網際網路+藥品供應保障服務”,推進“網際網路+醫療保障結算服務”。(責任單位:市衛計委、市食藥監局、市人社局、市物價局,各縣市區政府)
(五)加快推進運動健身產業。
發展目標:加快體育休閒業發展,打造並持續推廣國家級全民健身賽事品牌,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戶外運動設施建設,促進黃岡健康體育發展,爭取 2020年體育服務業規模達到4億元。
發展重點:推進健康運動與旅遊的融合發展。深入推進“體育+旅遊”戰略,大力發展大別山水城綜合體、大崎山國際礦山公園、龍感湖水上運動產業集聚區等山地戶外運動基地和水上運動基地建設,建設一批山地戶外營地、徒步騎行服務站、自駕車房車營地、運動船艇碼頭、航空飛行營地等健身休閒設施。以健身走、馬拉松、登山、騎行、滑雪和汽車運動等項目為重點,培育和打造一批富有大別山特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精品品牌賽事活動。藉助禪宗文化,打造黃岡“禪宗源頭”健身休閒線路。藉助紅色文化,以“挺進大別山”為主題,開闢“重走革命路”定向越野、馬拉松等賽事活動。(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旅遊委,各縣市區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市政府成立黃岡市大健康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明確各相關部門工作職責(見附屬檔案)。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強力推動大健康產業發展,協調解決大健康產業改革發展過程中的重大問題。
(二)強化政策保障。
積極與省直部門對接,爭取在大健康產業項目立項、建設用地指標、科研平台搭建、高新企業認定、資金扶持、出口退稅等方面爭取相應的扶持政策。加強用地保障,對列入健康產業發展的重點園區和重大項目,依法優先安排土地指標。調劑林地定額,保障李時珍醫藥工業園等園區項目建設所需,積極向上級爭取林地定額支持。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特別是進一步梳理食品、醫療、養老等行業的行政審批事項和審批許可權。鼓勵各地採取PPP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建設醫療、養老、體育健身、康復等設施,擴大醫療、養老、體育健身、康復等政府購買服務範圍。研究出台公立醫院優先使用優質道地藥材,試點推進蘄艾產品及艾灸進醫保等。(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國土資源局、市林業局、市衛計委、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體育局、市稅務局,各縣市區政府)
(三)強化資金保障。
統籌資金建立產業引導資金,以市場為導向,大力支持黃岡市大健康產業發展。加強銀企合作,完善政府、銀行、企業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組織健康行業企業、種植大戶召開銀企對接會,滿足企業及農民信貸需求。爭取國家精準扶貧資金以及相關產業基金對黃岡大健康產業的支持,創新金融平台產融結合,實現大健康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有機結合。(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金融工作局、市發改委,各縣市區政府)
(四)加強人才保障。
把大健康產業類人才納入全市人才工作規劃,加快引進一批大健康產業發展領軍型高端人才到我市發展創業。引導和支持高校和職業院校開設大健康產業類相關學科專業,推動設立大健康人才培訓培養基地,大力培養護士、營養師、按摩師、理療師、養老護理員、健康數據分析師等專業技術人才,以及中藥材種植方面的技術能手等實用型人才,為大健康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衛計委、市食藥監局,各縣市區政府)
(五)建立考評機制。
各地各部門要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工作方案,明確時間進度,落實責任,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進行。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制定考評辦法,對工作推進不力、沒有按計畫完成任務的單位進行通報,對不作為、慢作為,甚至是推諉扯皮的單位和個人,將向紀檢監察部門提交問題線索,嚴肅追責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