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全文
目錄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挑戰與機遇
第一節 “十三五”期間取得的成效
第二節 面臨的困難與挑戰
第三節 發展機遇
第三章 總體思路
第一節 指導思想
第二節 基本原則
第三節 主要目標
第四章 健康產業總體布局
第五章 重點領域
第一節 持續推進健康醫藥製造業轉型發展
第二節 重點推進健康養老服務業融合發展
第三節 深度推進健康運動業高效發展
第四節 積極推進健康管理業創新發展
第五節 快速推進健康旅遊業提質發展
第六節 加強推進健康藥食材業培育發展
第六章 重點支撐要素
第一節 增強科技創新服務能力
第二節 提升教育培訓服務能力
第三節 創新金融保險服務能力
第四節 提高市場開拓服務能力
第七章 保障措施
第一節 加強組織領導
第二節 突出政策引導
第三節 加大對外宣傳
第四節 健全統計監測
第五節 加強監管督導
第一章 前言
大健康產業是指與維護健康、修復健康、促進健康相關的一系列健康生產經營、服務提供和信息傳播等產業的統稱,具體包括“醫養健管游食”六大細分領域。大健康產業涉及面廣、產業鏈長、融合度高。大力發展健康產業,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維護和保障人民民眾健康的一項重要任務,既是改善民生需要,也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需要,具有重大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省委省政府堅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圍繞“四新”主攻“四化”,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圍繞全方位、全周期、全人群大力發展健康產業,深入實施健康貴州建設,全面提升健康產業服務能力和人均預期壽命水平,努力開創百姓富生態美多彩貴州新未來。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發展大健康產業的決策部署,抓住機遇,加快培育壯大貴州大健康產業,促進其健康快速發展,特編制《貴州省大健康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本規劃依據《“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國務院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務院關於國務院關於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貴州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及省委省政府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遊產業化及衛生健康、養老、體育、林業等規劃檔案精神編制,規劃期限為2021年至2025年,是指導未來一段時期全省大健康產業發展的行動指南。
第二章 挑戰與機遇
第一節 “十三五”期間取得的成效
發展機制逐步健全。大健康產業發展政策和支持措施相繼出台,大健康產業的政策支持體系不斷健全,大健康產業行業規範與標準體系逐步構建,大健康產業立體融合發展的機制與路徑得到有效探索,基本形成“政府主導、部門主管、企業主力、市場主體”的產業發展格局。
發展態勢穩步上升。“十三五”期間,貴州大健康產業實現增加值1382.79億元,年均增長15%;有19家上市企業,其中年產值超1億元的企業83家,超10億元的企業6家,超20億元的企業2家,超30億的企業1家;總體上呈現出發展提速、供給提質、貢獻提高、帶動提升的發展態勢。
跨界融合成效初顯。依託獨特的生態、康養與旅遊資源,推進大健康與大生態、大旅遊、大數據深度融合,推動康復療養、運動健身、健康管理、山地旅遊、養生養老與大健康產業深度對接,初步形成醫養、康養、康旅、體醫等多元融合發展新路徑。成功申報並全力推進遵義桃花江國家級健康旅遊發展示範基地。
發展環境不斷最佳化。省政府先後出台了大健康產業、健康醫藥發展相關規劃,以及服務業創新發展十大工程實施意見,成立了以省長任組長、相關省領導任副組長的服務業創新發展十大工程領導小組,推進大健康、養老、旅遊等服務規劃和政策措施,從體制機制上不斷釋放大健康產業市場活力,全方位推進大健康產業發展。
科技創新持續提升。省內外醫療機構、科研單位和企業跨界聯合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工作,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專項攻關工程、建成國家苗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引進國藥集團、泰康等一批國內醫藥製造業百強企業和大健康產業領軍企業,培育一批龍頭骨幹企業(機構);實施高端人才引進計畫、專業技術人員離崗創業和產學研協同創新等政策,為大健康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第二節 面臨的困難與挑戰
省際發展競爭壓力加大。在廣闊市場前景的激勵下,國內不少省份先後將大健康產業作為戰略新興產業優先發展,以北京為代表的中部地區側重於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以上海為代表的東部地區聚焦於全球化資源整合,以成都為代表的中西部地區產業政策發布頻繁,西北部地區政府引導基金快速發力,長三角、環渤海和粵港澳三大集聚區人才流動各成形態,貴州省大健康產業起步晚、基礎弱、政策不集中,發展大健康市場前景光明但競爭日益激烈。
事業產業融合亟待加快。大健康產業涉及三次產業,健康產業覆蓋面廣、產業構成複雜、涉及部門和主體眾多,我省健康產業配套政策出現“斷層”“分散”,缺乏系統性的設計,沒有形成相輔相成的合力,大力發展健康產業,必須科學界定、清晰把握健康產業的範圍與邊界,處理好健康產業與醫療衛生、養老托育、體育運動、文化教育、基礎設施保障等事業發展關係,以發展健康事業築牢健康產業發展根基,以發展健康產業提升健康事業質效。
科技人才金融支撐不足。健康產業技術基礎薄弱,高新技術缺乏,關鍵共性技術研究投入不夠; 企業、高校與科研院所三者間產學研合作不緊密;嚴重缺乏產業項目規劃、行銷、服務等產業人才和各類科技人才,育人育才環境缺乏系統性和科學規劃。政府、銀行和企業三方合作不夠深入,符合健康產業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缺乏,社會資本引進和利用不合理。
市場主體培育相對滯後。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時期,滿足全生命周期、全人群健康需求的健康養老、健康運動、健康旅遊、健康管理、健康食品、健康醫藥及預防保健、康復護理和“托幼”的嬰幼兒照護等相關產業發展短板逐漸暴露,以“散小弱”為主,總量不足、質量不高,活力未得到激發,產業跨界融合的廣度和深度不夠,新產業、新業態培育不足,為我省健康產業滿足健康需求升級帶來巨大挑戰,也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新考驗。
第三節 發展機遇
戰略機遇。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宏偉目標,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對健康產業發展作了全面安排部署,更加凸顯了國家對維護國民健康的高度重視和堅定決心。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以及“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以及東西部協作承接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等國家戰略深入實施,必將為貴州省大健康產業創新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和注入強大動力。
政策機遇。黨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關於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一系列大健康產業創新發展的政策措施。《貴州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貴州省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實施方案》以及“四新”“四化”等相關政策檔案的出台,改革、創新、開放、政策等疊加優勢,有利於聚集大健康產業發展所需的人才、資金、技術等要素,為加快發展生態特色食品產業、醫藥製造業、養生養老業、旅遊產業、運動休閒、健康管理服務、中醫康養、森林康養等產業,深入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等帶來基礎保障和強勁動力,將為我省大健康產業發展釋放更大服務需求和廣闊發展空間。
市場機遇。隨著經濟發展質效和民眾對美好生活願望的不斷提升,全國、全省已進入消費需求持續增長、消費結構加快升級、消費拉動經濟作用明顯增強的重要階段,在後疫情時代,公眾健康觀念顯著增強,更加重視生命質量和健康安全,生產生活方式發生深刻變化,呈現出個性化、智慧型化、綠色化趨勢,綠色、低碳、環保、健康理念將成為生活主流。“消費升級”與“生命健康”正成為今後一段時期內人民的核心關注領域,大健康行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將為貴州健康產業的發展提供前所未有的環境機遇,有助於全省以大健康產業為引領,培育未來經濟新的增長點,實現經濟持續健康高效協調發展。
第三章 總體思路
第一節 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思想,圍繞“四新”主攻“四化”主戰略和“四區一高地”主定位,準確把握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趨勢和新需求,大力實施健康貴州戰略,以滿足全方位保障、全生命周期、全人群健康需求為導向,以打造萬億級支柱產業為目標,以推廣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為引領,以實施一批重大工程項目、培育一批做強企業為抓手,著力轉變政府職能、強化創新驅動、突出特色產業、創新發展方式、轉換增長動力,持續推動醫藥、康養、養老、運動、醫療、旅遊、食品及種養殖業等全產業鏈深度融合發展,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培育新的增長點、注入新的源動力。
第二節 基本原則
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體。強化政府保障和維護人民民眾健康權益的責任,發揮政府政策制定、標準建設、行業監管等方面作用,形成覆蓋更全面的現代化大健康產業新體系。
堅持服務優先、業態融合。在深化改革上持續發力,加快“放管服”改革,加速推進大健康產業全產業鏈集群建設,形成空間互補、產業融合、協作共進的集聚發展新格局。
堅持特色發展、創新突破。改革創新發展機制;內外聯動實現關鍵技術、重大產品研發創新突破,激發創新貴州健康產業內生動力,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率。
堅持開放帶動、區域協同。借鑑省外發展經驗,共建創新研發合作、人才共享的跨區域交流平台;立足各市州優勢資源,深挖產品和服務的特色亮點。
第三節 主要目標
到2025年,健全結構最佳化、布局合理、特色鮮明、優勢突出、創新能力較強的大健康產業體系,謀劃一批具有較大增長潛力的重點項目和重大工程,壯大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骨幹企業,努力打造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大健康產業集群,創建國家級大健康產業發展示範區,積極構建全球健康生態圈。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兩個著力點,提供高質量高水平全方位健康服務,提高人均預期壽命。
項目建設擴規模。培育或引進具有較強帶動作用的30個重大項目,建設具有行業示範性的30個示範基地,扶持具有較強競爭力的30個重點龍頭企業。到2025年,全省大健康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15%。
產業融合增效益。推動大健康產業前延後伸、高位嫁接、跨界發展,與大數據、大生態、大旅遊、大農業等產業深度融合,催生新業態,產業競爭力、影響力、滲透力和輻射力不斷增強,產業增加值突破3900億元。
品牌塑造拓市場。引導、鼓勵和支持大健康產業各市場主體爭創中國馳名商標、貴州名牌、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等申報認證,以優勢品牌為依託,大力拓展國內外市場。
科技支撐添動力。加大健康領域科技創新投入,加強企業與國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間產學研的緊密合作,大力扶持和培育健康領域高尖新科技的研發、孵化和產業化,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成果新模式在大健康領域的套用示範。
數字互聯賦新能。加快推進大健康產業與智慧型物聯網技術相結合,加強健康領域的數位化、智慧型化改造,推廣“智慧+”健康平台的套用,以數字互聯經濟賦能傳統大健康產業轉型升級。
專業人才促創新。加快產業發展領軍型高端人才的引進,培養一批本地專家型、學者型、領軍型人才,鼓勵社會資本舉辦培訓學校,建立全省大健康產業專家人才庫。
第四章 健康產業總體布局
充分利用貴州省醫療醫藥、自然資源、文化旅遊等特色資源,銜接國土空間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堅持核心區域和重點區域相結合輻射全域的發展理念,規劃形成“一核、雙翼、外環帶”的空間布局。實現以核心引領、雙翼帶動、輻射外環帶、各功能板塊協同的產業格局,構建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功能完善、全域健康共建的貴州省大健康產業空間布局體系。
產業布局是產業在空間維度上不斷動態演變的一個過程。根據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精神,加快構建以黔中城市群為主體,貴陽貴安為龍頭,貴陽—貴安—安順都市圈和遵義都市圈為核心增長極,其他市(州)區域中心城市為重點,以縣城為重要載體,黔邊城市帶和特色小城鎮為支撐的新型城鎮化空間格局。在“十四五”期間,全省大健康產業以“一核、雙翼、外環帶”產業發展思路。“一核”即以貴陽貴安為核心,充分發揮貴陽作為省會城市的首位度作用,以貴陽貴安融合發展、“強省會”五年行動為重大契機,在貴陽貴安規劃建設省級大健康產業核心園區,進而輻射和擴展到遵義、畢節、安順、黔南等地區。“雙翼”即安順和遵義,重點打造健康+管理、旅遊、康養、養老融合發展區。“外環帶”即黔東南、黔南、黔西南三州和六盤水、畢節、銅仁,持續打造健康養生養老、山地運動、森林康養、溫泉康養、民族藥特色產業帶,在六盤水、興義重點打造康體養生養老產業集聚區,在畢節重點打造亞高原綠色康體養生集聚區,在銅仁重點打造梵淨山生態養生特色發展集聚區。通過“一核”引領、“雙翼”帶動、輻射“外環帶”產業最佳化布局,立足貴州“黔菜”“苗藥”“涼都”“瑤浴”等資源,圍繞“醫養健管游食”抓好品牌創建工作,建設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打造健康醫藥、健康養老、健康運動、健康管理、健康旅遊、健康食藥材、健康文化七大康養品牌,構建大健康產業綜合體。
第五章 重點領域
第一節 持續推進健康醫藥製造業轉型發展
加快提升全省健康製造業整體實力,推動中醫藥深加工、生物藥、化學藥、現代中藥、高端醫療器械、醫藥流通服務升級發展,加快形成配套體系完整、規模效益突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現代醫藥產業集群。到2025年,力爭全省健康醫藥產業總產值達到2000億元,其中,醫藥工業總產值600億元。
重點發展中醫藥民族藥。進一步完善企業自主創新機制,發揮骨幹企業的創新主導作用,以中醫藥產業園區、中藥民族藥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為龍頭,推動醫藥企業產學研用合作。積極開展院內製劑委託生產及新產品開發,推動中藥配方顆粒和傳統經典名方產品開發和成果轉化。重點發展艾迪注射液、銀丹心腦通軟膠囊、仙靈骨葆膠囊(片)等腫瘤、心腦血管、骨科類重大疾病藥,提高肺力咳合劑、骨康膠囊、抗婦炎膠囊和益肺止咳膠囊等常用藥品的二次開發及市場占有率;支持發展金刺參九正合劑、黃連解毒丸、珍珠滴丸等品種,培育“黔藥”公共品牌和區域品牌。積極培育、支持保健用品行業發展。加快打造全國重要中藥(民族藥)生產加工基地,重點推進國藥西部醫療產業園、貴州百靈擴能技改、瑞和大健康產業園、都勻經濟開發區醫藥產業園、葵花葯業擴能技改等項目建設;積極推進貴州侗鄉大健康示範區、畢節大方中成藥研發生產基地、黔東南高新區醫藥產業園、西秀產業園區新醫藥大健康醫養產業園、錦屏鐵皮石斛全產業鏈深加工等項目建設。
積極發展化學藥生物藥。鼓勵企業與科研院所、醫療機構聯合研發新藥製劑,支持企業開展化學藥仿製藥生物藥質量與療效一致性評價,大力促進化學藥物和生物製品產業發展。加快壯大化學藥,發展化藥中間體、原料藥、仿製藥,推進發展洛鉑白蛋白、替芬泰等新品種。運用現有化學原料藥和中間體成熟的國內外銷售渠道,承接化妝品中間體的工藝改進和生產。加快發展生物藥,布局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病毒治療、治療性疫苗等生物治療前沿技術開發、臨床轉化及產業化;鞏固提升血液製品優勢,培育發展胎盤多肽注射液、人血白蛋白等生物製品,支持發展凝血因子類、特殊因子類產品。開展原研藥、專利藥研發,推進生物資源產品和藥物新品種研發和產業化。積極推動貴陽、畢節、黔西南等地區化學藥發展,重點推進貴陽市化學原料藥產業園、畢節高新區天然藥物化學藥物研發和生產、黔西南高新區醫藥產業園等項目建設。促進貴陽、黔東南、黔南等地區生物藥發展,重點推進國藥集團貴州血液製品生產基地、花溪泰邦生物製品生產基地、長順生物製藥產業園等項目建設。
培育壯大醫療器械製造及保健品產業。加快開發生產醫用氧氣加壓艙、電動輪椅智慧型控制系統以及康復治療、中醫治療等醫療設備,引入小型家用、可穿戴、遠程診療等移動醫療產品。面向公共衛生應急體系建設,有序引導醫療物資生產企業發展醫用口罩、防護服、紅外線體溫計、檢測試劑等應急物資。提升中醫醫療器械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填補中醫醫療器械產品空白,包括開展針灸、刮痧、拔罐等診療活動套用的傳統中醫醫療器械和四診儀、經絡檢測儀、電針治療儀等中醫藥理論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的現代中醫醫療器械。大力發展老人、兒童、殘疾人等重點特殊人群的體育設施製造業和“視健康”產品眼鏡製造業。推進發展新型保健品和功能食品產業,著力開發天麻、杜仲、靈芝、鐵皮石斛、薏仁等食藥同源保健品註冊及深加工。積極推進烏當區國藥西部醫療產業園、遵義大健康科技城、興義醫療器械及醫用材料產品科研設計及生產基地等項目建設。
延伸發展健康醫藥融合產業。依託貴州生態資源、溫泉等特色優勢資源,圍繞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遊產業化、鄉村振興以及流通服務、環境保護等,大力發展健康運動、溫泉養身、藥物調理(藥浴、藥膳、藥蒸等)養生、健康管理、醫療健康大數據等產業,推動健康醫藥和養老養身產業融合發展。支持鼓勵中藥材種植、醫藥製造業與醫藥流通企業協同發展。創新發展中藥材網際網路套用、中醫藥健康融合、中醫藥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中醫藥+N”健康融合產業。培育健康醫療、健康旅遊、健康運動、健康食藥、健康信息與管理等產業,推進健康醫藥與服務業融合發展。積極推進廣奕藥品流通配送網路全覆蓋項目、貴州現代醫藥物流批發交易中心項目;黔南貴州南部獨山醫藥物流中心項目二期項目、中藥材現代物流(交易)中心項目建設。
|
1、醫藥產業園區建設工程:新建國藥西部醫療產業園、息烽化學原料藥產業園項目;穩步推進益佰醫藥工業園、修文醫藥產業園、清鎮醫藥產業園、龍里醫藥產業園、黔東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醫藥製造產業園等具有一定規模的醫藥產業園區建設。 2、重點企業項目建設工程:引進建設國藥集團新冠肺炎特異性免疫球蛋白產業化項目和同濟堂中藥配方顆粒高技術產業化項目;重點建設貴州百靈擴能技改項目、益佰製藥配方顆粒生產線建設項目、新天藥業中藥配方顆粒建設等技改擴能項目。 3、龍頭企業培育工程:培育3個50億級企業(益佰製藥、百靈集團、健興藥業)、6個20億級企業、10個10億級企業以及一批5億級企業和成長型企業。 4、醫藥創新體系平台建設工程:建設標準化生產平台、產業檢測平台、區域性技術研發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產品檢測中心、產業孵化基地等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省級公共技術和中試平台、臨床前藥效評價平台、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科研平台。 5、重點產品提升工程:新增5個新藥大品種、新增新藥及衍生品類100種;培育10個10億元大品種、20個5億元大品種、50個1億元大品種;引導和推動154個民族藥獨家品種市場開拓、品牌培育和技術升級。 |
第二節 重點推進健康養老產業融合發展
大力發展老年體育、保健療養、‘候鳥式’養老等新業態,著力打造一批健康養老知名品牌,加快建設國內一流健康養老示範基地,吸引更多老年群體到貴州旅居養老、健康養老、休閒度假。吸引國內外知名健康養老服務機構落戶貴州,鼓勵支持本土健康養老企業加快發展。加強智慧健康養老服務建設,深化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智慧型終端、移動套用軟體(APP)等在健康養老服務領域的套用。到2025年,建設50個集休閒旅遊、度假養生、康體養老於一體的健康養老基地。
創新推進養老產業融合發展。緊緊圍繞“打造國內一流度假康養目的地”目標,大力促進養老服務與文化、旅遊、餐飲、體育、家政、教育、養生、健康、金融、地產等行業融合發展,創新和豐富養老服務產業新模式與新業態。制定健康養老基地、健康養老示範(區)縣等標準規範。壓實市、縣發展養老產業主體責任,因地制宜謀劃項目,重點發展以健康養老基地、公建民營養老機構(設施)等為產業載體的引領性項目。擴大養老服務供給,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各類養老服務機構,新增一批連鎖化、規模化、品質化養老服務機構,鼓勵養老機構與周邊醫療衛生機構合作,打造一批健康養老基地,培育一批醫養結合基地。
完善城鄉綜合養老服務體系。逐步建成縣區綜合性護理型養老機構—街道嵌入式護理型養老機構—社區養老服務站的設施體系,每個縣具有1所醫養結合功能的縣級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老齡人口密集、養老服務需求較大的街道應設定嵌入式養老機構,新建補建一批社區養老服務站,新建城區、新建居住區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達標率要達到100%。推動鄉鎮(街道)養老服務中心、社區養老服務站、農村互助養老點等街道嵌入式養老機構和區域性農村敬老院標準化建設。改造一批縣城中心敬老院、社會福利院和鄉鎮敬老院,實現生活照料、文化娛樂、心理疏導、醫療康復、托養護理、長期照護等個性化、多元化養老服務覆蓋所有的鄉鎮(街道)。
鼓勵發展居家養老服務模式。建立以居家康養為主導的服務模式,探索推動家庭養老床位與智慧康養服務床位有機結合。依據老年人照護需求和居住空間條件,為符合條件的生活困難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家庭實行適老化、智慧化升級改造。鼓勵支持企業研發生產可穿戴、攜帶型監測、居家養老監護等智慧型養老設備以及適合老年人的日用品、食品、保健品、服飾等產品用品,推進康復輔助器具進社區、進家庭。同步健康城鄉養老服務。統籌城鄉養老資源配置,依託智慧醫養,推進城鄉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智慧化建設。
積極發展居家康養服務產業。鼓勵全科醫師、家庭醫生、社區養老護理人員依託智慧醫養,探索上門巡診實施路徑、開展養老照護、康復保健、緊急救助等居家醫養服務,特別保障失能失智、重病、高齡老年人的迫切需求。逐步探索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對通過長期護理保險失能評估的失能參保人員,按照規定政策享受長期護理保險相關待遇。
深化醫養結合產業發展。完善醫養結合保障制度、管理機制、服務體系。鼓勵醫養結合機構提供個性化、專業化、多元化、品質化、智慧型化健康養老服務。推進貴州智慧醫養建設,以醫助養,智慧養老。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相協同。鼓勵社會資本興辦醫康養結合機構,培育一批技術成熟、服務規範、信譽良好的中醫康養保健集團或連鎖機構。
促進智慧醫養服務建設發展。建立“貴州智慧醫養研究院”,指導貴州智慧醫養標準化建設,以大數據賦能、優質醫療助力,使養老服務更加精準、高效、便捷、多元、規範。推動中醫藥服務與智慧醫養相結合。支持智慧養老裝備製造產業發展,鼓勵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在老年監護、康養器材上的套用。著力培養掌握養老照護、康復保健、醫療護理、智慧管理標準化技能的複合型養老服務人才。進一步推進醫、護、養、康行業服務互聯融合,為廣大老年人提供一鍵式回響、一站式處理、一體化服務。
|
1、養老服務制度建設工程:定期發布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建立老年人能力和需求綜合評估制度,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健全特殊困難老年人養老服務制度。 2、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工程:推動養老服務機構、社區及家庭適老化、智慧化升級改造。在全省提質改造一批標準化養老機構,配置康復護理設施設備;改造提升一批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打造一批農村區域養老服務中心;老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區補建一批養老服務設施,“一刻鐘”居家養老服務圈逐步完善。 3、醫養結合發展工程:加強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的簽約服務,探索推廣嵌入式醫養結合服務模式,到2025年,每個縣(市、區)有1所以上具有醫養結合功能的縣級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有1所以上面向普通老年人的綜合性護理型養老服務機構(養護樓),完成裝修配套並投入運營。 4、養老服務雲平台建設工程:推動建設全省智慧養老雲平台,2021年起,以“金民工程”養老服務模組為基礎,實施全省養老服務雲平台項目,推進養老機構備案、等級評定、失信懲戒等工作。到2024年,覆蓋全省的養老服務雲平台全面建成並投入使用。 5、健康養老基地建設工程:緊緊圍繞“打造國內一流度假康養目的地”目標,創新和豐富健康養老產業新模式與新業態,制定健康養老基地評定標準。到2025年,全省建成不少於50個健康養老基地。 |
第三節 深度推進健康運動產業高效發展
圍繞“盤活存量資產、拓展增量資源、打造品牌賽事、培育龍頭企業、發展體育康養”,積極發展以山地戶外運動為特色的健康運動和康養醫療產業,推進“體育+”多產業融合發展;加強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協同聯動,促進康體運動普及和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務。力爭“十四五”末,體育產業總產值達到600 億元,體育產業增加值達到 270 億元。
推進山地康體運動產業發展。依託“山地公園省•多彩貴州風”旅遊形象品牌,重點發展山地騎行、路跑越野、極限運動、洞穴探險、戶外攀岩、汽車露營、溯溪漂流、冰雪運動等特色戶外運動產業;拓展“體醫融合”理念,深度開發運動康復、運動療養等特色健康運動養生旅遊項目;以體旅融合理念為引領,發展健康與體育運動、旅遊深度融合的戶外運動休閒健身產業,打造一批健身休閒旅遊綜合服務體,形成各具特色、陸水空協同發展的體育旅遊產業格局。
發展民族文化特色康體運動產業。充分挖掘具有精彩表現形式和獨特文化內涵的武術、鬥牛、賽馬、龍舟、獨竹漂、射弩、陀螺、毽球、搶花炮等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建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資料庫,開展優秀民族民間民俗體育項目進校園、巡迴展演、傳承人命名等活動;加強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基地建設;推進民族民間民俗體育活動與旅遊、文化、教育、康養等多業態融合,推進體育公園、體育特色小鎮、體育旅遊示範基地、汽車房車露營基地建設,推出10條特色體育旅遊黃金線路,構建多彩貴州精品體育旅遊線路網。
促進康體運動普及和全民健身智慧化發展。持續推進“六個身邊”工程建設,打造全民覆蓋、城鄉均衡的康體運動健身網路,依託現代信息技術,完善“貴州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平台”功能,推進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智慧化,完善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有序組織舉辦全民健身系列賽事、開展社會體育指導員進基層、進農村活動,加強青少年體育技能培訓,開展學生體質健康監測,推動老、弱、病、殘、孕(幼)等特殊人群康復體育和健身運動廣泛開展,持續開展全民運動健身模範市(州)、縣(市、區)創建活動。
打造康體運動系列品牌。加強與國內外體育組織合作,持續推進“一市一品牌”賽事活動建設,藉助新技術實現多種媒體資源互聯互通,構建全媒體傳播渠道,建立新媒體康體傳播平台;繼續辦好國際山地旅遊暨戶外運動大會、持續提升環雷公山超100公里越野跑、晴隆“二十四道拐”汽車越野賽、紫雲格凸河攀岩聯賽等一批體育自主IP賽事的影響力;繼續打造“多彩貴州”“全景貴州”“奔跑貴州”“探秘貴州”“翱翔貴州”等品牌賽事。
大力培育康體運動消費市場。依託“一雲一網一平台”,培育和壯大康體運動市場主體,建立康體運動產業孵化平台,打造一批富有特色的山地戶外體育旅遊休閒示範項目,引進一批優質體育組織、集團公司,爭取國家體育大數據中心落戶貴州,開發科技含量高、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康體運動產品,積極申報國家級體育產業基地;指導遵義市推進國家體育消費城市試點工作,形成可複製經驗帶動全省體育消費升級;推動可穿戴式運動設備、智慧型運動器材等智慧型終端產品研發和製造。
|
1、體育產業數位化升級工程:升級最佳化貴州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各市(州)子平台,發展線上線下賽事活動。 2、運動休閒特色小鎮健康發展工程:建設一批城市綠道、健身步道、騎行道、全民健身中心、社區文體廣場等場地設施,加強與大健康、大旅遊、養老服務等優質項目相銜接,培育一批運動休閒特色小鎮;充分發揮貞豐三岔河運動休閒特色小鎮、都勻·國際足球小鎮等省級小鎮的示範引導作用,深入開展省級運動休閒特色小鎮創建培育工作。 3、體醫融合發展工程:支持運動康復醫院、運動健康促進中心建設,鼓勵大型綜合醫院增設運動康復科室;成立省級運動損傷康復中心;加快康養醫療基地建設,在滿足各級運動隊需求的同時面向社會提供服務。 4、體養融合發展工程:依託武陵山優良生態資源,積極培育山地休閒、康體養生、溫泉療養、武術修身等體養融合項目;以烏蒙山山體資源為核心,打造一批高品質的冰雪運動基地、溫泉養生小鎮、戶外體驗基地等體養融合項目。 5.體旅融合發展工程:積極發展以山地戶外運動為特色的旅遊產業,重點打造“長征之路”“霞客之路”“陽明之路”“茶馬古道”等特色走廊。共同推進體育特色小鎮、城鎮(景區)體育旅遊示範基地、生態體育公園、汽車房車露營地建設。發布“貴州省體育旅遊精品項目”,支持成立各類體育旅遊孵化平台。 |
第四節 積極推進健康管理業創新發展
以醫療機構健康大數據為基礎,以“網際網路+”信息技術為支撐,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抓手,推進健康管理業創新發展,積極發展網際網路健康諮詢和健康管理服務。到2025年,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25%,國家級、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創建分別達20%、35%。
推行疾病預防健康宣教新模式。樹立以“疾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打造強勢宣傳陣地和健康研究平台,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內外聯動實現關鍵技術、重大產品研發創新突破,積極創新服務新模式。推進健康教育素質工程覆蓋所有教育階段,鼓勵各年齡段在校學生參加以傳播健康知識和技能為主題的訓練營、研學等課外活動。加強基層衛生醫療機構對二類疫苗預防保健功效的宣講。動員全社會廣泛參與健康促進行動,促進民眾開展健康自我管理,積極創建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示範社區、省級健康科普基地及省健康教育與健康管理研究院,形成“以點帶面”示範效應,穩步提升全省居民健康素養水平。
開展全人群多樣化健康管理。樹立從注意“治已病”向注意“治未病”轉變,以健康大數據為基礎,積極探索集健康體檢、健康教育、健康風險評估及健康干預為一體的大數據健康教育、健康管理服務平台,構建“村-鄉-縣-三甲醫院”鏈式健康管理,實現地區三甲醫院健康信息互聯互通,制定全人群多樣化慢性病健康管理方案;加強心理健康管理,鼓勵舉辦各類心理健康服務機構;積極引導社會資本注入,發展健康體檢、健康諮詢、母嬰照料、托育等專業健康服務機構;鼓勵和支持專業健康體檢機構向全面的健康管理機構發展,加快推進健康管理新技術、新項目開發和引進;不斷提升多元化健康管理服務理念.
推進“網際網路+智慧醫療”發展。大力發展國家衛生健康委“網際網路五個1行動,持續推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服務向縱深發展,在健康行業深化“五個一”服務行動。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5G、區塊鏈等新興信息技術,積極發展可穿戴設備、智慧型健康電子產品和健康醫療移動套用服務;構建覆蓋診前、診中、診後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醫療服務模式,實現臨床診療與患者服務的有機銜接;將遠程醫療協作與城市醫療集團、縣域醫共體和跨區域專科聯盟等有機融合,有效支撐分級診療,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促進健康醫療大數據提質改革,構建國家西部大數據醫療信息運營中心。
支持社會辦醫發展。支持社會力量在各類專科以及康復、護理、健康管理等領域發展專業化服務,獨立設定醫學檢驗、病理診斷、醫學影像、消毒供應、血液淨化及具有濃郁中醫(民族醫)特色的各級各類中醫(民族醫)醫療機構、專科醫院;鼓勵社會力量以名醫、名藥、名科、名術為服務核心,提供流程最佳化、質量上乘的中醫(民族醫)醫療、養生保健、康復、養老、健康旅遊等服務;鼓勵投資者建立專科醫療集團,設立有專科優勢的大型綜合醫院;鼓勵社會辦醫療機構建立方便快捷的就醫流程,營造舒適溫馨的就醫環境。(衛生健康委、發展改革委、中醫藥局負責)
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發展。樹立從依靠衛生健康系統向社會整體聯動轉變:強化個人全程健康管理理念,積極創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推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在全省分區域、分階段逐步實現全覆蓋;鼓勵簽約醫生根據不同家庭的個性化需求,拓展和深化重大疾病風險預警、一般疾病跟蹤隨訪等服務內容,發展特色高端家庭醫生服務;加快實現人人有檔案、有家庭醫生,有全面服務的一站式家庭健康管理服務模式;鼓勵專科醫院組建技術指導與支持團隊,不斷提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滿意率。
|
1、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程:通過對全人群的健康管理、健康監測、運動損傷救護、運動與康復等方面,打造“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大、中小院校及社會職場健康教育特色課程體系,探索“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教學模式。制定多階層、多群體健康教育與健康管理標準;建立完善健康素養監測體系、健康科普專家資源庫,關注“一老一小”及婦女等特殊人群,推行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 2、“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服務工程:創新5G+急診救治、健康管理、智慧型疾控等場景套用,將5G技術改造提升衛生健康網路基礎設施套用於醫療健康、社區管理、農民工健康保障網等體系,推進全科醫學、老年醫學融合貴州省健康管理中心試點建設;打造“大數據+科普”專業傳播平台;提質升級四級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健全網際網路診療收費政策,逐步將符合條件的網際網路診療服務納入醫保支付範圍,建立利益分配機制。 3、慢性病管理示範工程:堅持正確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針對慢性病早期篩查,慢性病風險預測、預警與綜合干預等因素進行定期檢測,為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種以及高危人群開展慢性病監測和干預的健康管理服務,爭創我省2個以上國家級慢性病綜合防治示範區。 |
第五節 快速推進健康旅遊業提質發展
加快發展以民族和山地為特色的康養旅遊業,打造溫泉省、橋樑省、索道省等旅遊品牌,推動“旅遊+多產業”融合發展。高起點、高水平布局開發和推介一批體驗性強、參與度廣的中醫藥、康復療養、運動健身、休閒養生等健康旅遊路線和產品,到2025年,建成30個康養旅遊項目,1個國家健康旅遊示範基地,10個省級健康旅遊示範基地,1個國家級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8箇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企業。
深化保健養生功能的健康旅遊產品開發。立足貴州民族醫療優勢,與健康管理、康復理療、智慧醫療等新理念、新技術有機融合,深度挖掘貴州省生態環境資源、食藥資源和人文資源的康養價值,開發森林自然療法、亞健康調養、職業病康復、特定病種康養等服務項目和實體型高端醫療園區。以中青年的健康養生調理和養老旅遊為突破口,開發更多體驗性強、參與度高的醫養、中醫藥、養老、藥食、體育、教育、溫泉等結合健康旅遊線路和旅遊產品。拓展針對慢性病調養、養老養生、亞健康調理、職業病康復、兒童孤獨症及心理精神障礙等特定病的健康旅遊療養系列產品。
打造各具特色的健康旅遊產業品牌。全面提升“山地公園省·多彩貴州風”文化和旅遊品牌形象,以休閒養生、運動健身、康復保健、健康養老等業態為重點,積極構建大健康全產業鏈,培育高水平綜合健康旅遊市場主體,重點建設黔中綜合健康養生圈、貴州侗鄉大健康產業示範區;引進一批國內外一流健康旅遊品牌,重點引進靜港醫療、阿斯帕赫、華大基因、清華醫療等頂級技術品牌,MCS養老、Hintsa健康管理、頤養社區、親和源、安縵等運營品牌,融創醫養、保利健康、泰康醫養、仁愛醫養等品牌性戰略投資商,打造貴州省本土民族醫藥、山地旅遊等優勢旅遊產業品牌,提升我省健康旅遊市場競爭力。
全面提升森林(溫泉)康養基地專業服務能力。立足貴州各地森林(溫泉)康養資源基礎、區位條件、知名度優勢,依託森林康養基地內森林“五感”體驗等多感官活動。因地制宜建設和布局一批功能顯著、設施齊備、特色突出、服務優良的森林(溫泉)康養基地、森林康養(溫泉)小鎮和森林(溫泉)康養示範縣,重點建設包括康復療養、養生養老、休閒度假等一體森林康養服務項目。打造修身養性、調試機能、延緩衰老為目的的全鏈條式“康、養、護”服務體系,努力形成“以疾病預防為優勢、功能康復為重點、優質服務為特色”的森林(溫泉)康養服務體系。構建產品豐富、標準完善、融合發展的森林(溫泉)康養管理體系;依託森林(溫泉)生態標誌產品建設工程,建立標桿融合發展示範點,培育一批特色鮮明的優質森林(溫泉)康養品牌;著重打造“森林康養 貴州樂享”公共品牌,將貴州建成全國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的新高地及國內知名森林康養勝地。
|
1、旅居康養產業集聚區建設工程:大力推進城市康養社區建設,建立集醫療、養生、養情、養花、養心、休閒功能一體化康養小鎮。實施鄉村生態康養示範工程,打造一批康養民族村寨。重點發展康養旅遊、候鳥式養老、保健品開發、健康管理、康復護理、醫療保健、花旅康養等業態,打造一批融健身休閒、醫療養生、旅居養老為一體的康養基地和康養示範區。 2、避暑康養旅遊產品培育工程:以康養社區規劃建設和民宿建設為重點,規劃建設個性化、差異化的避暑項目,培育集度假休閒、遊憩觀光、文化創意、鄉村旅遊、鄉村民俗、生態農業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休閒避暑康養產品。 3、森林康養產品培育工程:以森林康養示範縣(區)、森林康養基地為重點,規劃建設個性化、差異化的森林康養項目,推進森林生態、森林景觀資源、食藥資源、文化資源與醫學、養生學有機融合,培育集保健養生、康復療養、健康養老、休閒度假、特色林業、林下經濟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森林康養產品;全省提升建設森林康養試點基地70個,森林康養步道300公里,森林康養年服務200萬人次以上。 4、溫泉康養旅遊產品培育工程:加強溫泉開發建設和產品轉型升級,推進醫療護理、養生保健、康復療養深度融合,實施100個溫泉旅遊重點項目工程,打造15個省級溫泉旅遊度假地,打造一批全國一流的溫泉保健療養品牌,推進“溫泉省”建設。 5、中醫藥健康旅遊產品培育工程:推進集中醫藥科研創新孵化、中醫藥高品質康養、中醫藥對外交流為一體的省級中醫藥服務綜合示範區建設。建成國家級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1個,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企業8個。 6、健康養老旅遊產品培育工程:大力發展旅居養老、休閒度假型候鳥養老旅遊等新業態,重點打造一批健康養老知名品牌,建設50個集休閒旅遊、度假養生、康體養老於一體的健康養老基地。 7、八大旅遊功能區差異化提升工程:構建貴陽(貴安)、安順“集散地+避暑度假”黔中旅遊城市群。重點推進遵義“長征紅色文化+名酒文化”、六盤水“避暑康養+冰雪運動”、黔西南“戶外運動+度假康養”、安順黃果樹-龍宮“生態觀光+度假康養”轉型升級。全力推進畢節“山地旅遊+度假康養”、銅仁“山地旅遊+溫泉康養”旅遊功能區。到2025年,以市、縣為單位,建成15個以上旅遊目的地城市。 |
第六節 加快推進健康食藥材業發展
充分發揮食藥材資源優勢,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力爭到2025年,全省食藥材種植面積450萬畝,建設“定製藥園”50萬畝,打造一批專業鄉鎮和專業村,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創響一批區域公共品牌。
提升中藥民族藥食材研發供給水平。加強種質資源收集保護與開發利用,通過良種聯合攻關,選育一批具有良好推廣性能的專用品種;圍繞天麻、黃精、薏苡等特色品種核心產區,建設一批良種繁育基地,提升優質種子種苗覆蓋率,推廣生態種植、野生撫育和仿野生栽培技術,加強生產投入品管控,建立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建設“生態化、規模化、標準化”基地,保障“綠色、優質、營養、安全”食藥材持續供給。
加快“藥食同源”健康產品創新突破。一是加強食療產品開發與創新,深入挖掘具有區域特色的藥膳文化,重點對天麻、黃精、薏苡、靈芝等食用歷史悠久的特色食藥材保健功效進行研究,開發一批營養均衡、品種豐富、樣式新穎美觀、功效明確的新型產品;加快推動科研成果轉化,開展現有產品提檔升級,滿足多元化消費者產品需求,提高產品附加值,提升市場占有率。二是強化拳頭產品市場培育,通過“東部企業+貴州資源”“東部市場+貴州產品”“東部總部+貴州基地”“東部研發+貴州製造”等模式開展精準招商,引進一批批戰略投資者、大型龍頭企業,壯大“藥食同源”經營主體隊伍,孵化一批成長性較好的龍頭企業,打造一批年產值超過億元的產品。
推進康養醫養基地快速發展。充分發揮我省氣候、生態、環境、人文等健康休閒養生資源優勢,在特色食藥材主產區和旅遊區實施一批生態農產品種(植)養殖、旅遊觀光、食療、中醫民族醫保健等元素的滋補養生基地建設項目,促進食療(養)與文化、旅遊、教育、體育、商務等深度融合,著力培育“天麻+”“黃精+”“苗醫(藥)+”等新業態,加快形成一批融合旅遊觀光、農業體驗、中藥材養生等元素的休閒觀光度假產品。
促進特醫食品和功能性食品開發。重點圍繞免疫調節、營養素補充等功能類型,加快推進一批“健”字號、“特醫配”、“特需”食品的配方研發與註冊申報;做精功能性果蔬產品、多肽類功能性食品等生物技術食品的開發;加強功能性食品、化妝品生物功能材料的研發;實施一批藥膳、藥酒、藥茶、保健品等藥食兩用產品加工項目,加快發展功能性營養健康飲品深加工,規範特醫食品和功能性食品市場;引入一批國內外大型企業,培育壯大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高水平特醫食品企業或功能性食品企業;加快品牌打造和市場化推介力度。
|
1、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工程:建設貴州中藥資源種質庫(種子庫、基因庫、離體庫、活體保存圃),加強中藥種質資源的基礎研究和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推進貴州省中藥材區域性良種(苗)繁育基地建設,強化中藥材種業標準化示範項目建設。 2、中藥材集約化種植工程:持續加強中藥材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種植和生產,強化道地藥材示範基地建設;健全完善涵蓋中藥材信息編碼等溯源要素,推動中藥材質量安全和追溯體系的建設。 3、食藥產品研發工程:加強食藥材產品研發技術創新,重點圍繞貴州省特色食藥材開發食療產品、營養品、保健品、特醫食品和功能性食品,研發中成藥新產品、食療保健品、食物營養品、醫藥中間體、美容化妝品。培育壯大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高水平特醫食品企業或功能性食品企業。 4、全國重要中藥(民族藥)生產加工基地:以黔南、黔東南、貴陽為重點,以貴州龍里經濟開發區、黔東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貴州烏當經濟開發區為主要載體,大力推動中藥材精深加工,布局發展中藥民族藥產業,打造中藥民族藥生產加工基地。 5、打造綠色有機食品類旅遊商品品牌:建設一批規範化、標準化、規模化種植及良種繁育基地,擴大三品一標種植規模,加快推進“三品一標”認證,大力打造茶葉、刺梨、薏仁、山藥、火龍果、花椒、核桃、茶油、曬醋、鐵皮石斛、蟲茶、藍莓、食用菌等特色食品品牌。引導和鼓勵企業利用天麻、鐵皮石斛、金銀花、刺梨、薏苡等藥食兩用藥材,打造一批綠色健康有機食品類旅遊商品品牌。 |
第六章 重點支撐要素
第一節 增強科技創新服務能力
完善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深化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大健康產業的突破與套用;推進生命科學、中西醫藥、生物工程等多領域技術融合創新;加快圍繞大健康產業的研發設計、檢驗檢測、智慧財產權、創業孵化、科技諮詢等科技服務業的發展;推進圍繞大健康產業發展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和套用;建設大健康產業協同創新中心、研發數據和公共資源平台,提高全產業鏈創新能力,實現創新驅動發展。
培育多元科技創新主體。發揮貴州益佰製藥、神奇製藥,聖濟堂等醫藥龍頭企業,貴州醫科大學、貴州中醫藥大學等醫學院校,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貴州省人民醫院等具備研發能力的醫療機構及民間祖傳藥方所有者的創新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建設醫藥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民間機構共同參與的產學研合作平台,鼓勵和引導新型研發機構發展,充分發揮科技類社會組織作用,激發各類創新主體活力,全面提升創新主體能力。
推動科研成果轉移轉化。統籌利用國家、省、市相關科技計畫(專項、基金等),加快形成自主智慧財產權,實現創新成果智慧財產權化、商品化和產業化;聚焦科研成果轉移轉化難點問題,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機制,強化科技成果轉化市場化服務;支持智慧財產權與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建設,建立健全技術轉移組織體系;構建創新創業孵化生態系統,推進眾創空間、大學科技園向專業化、特色化方向發展,完善創新創業孵化體系。
第二節 提升教育培訓服務能力
深入推進產教融合。依託高等院校、三級醫療機構特色和優勢,支持醫學、運動、康復、健康信息化、健康管理、旅遊行銷、農產品種養殖等專業人才培養,重點擴大全科醫生、老年醫學、康復治療、中醫養生等緊缺人才培養及招引規模;加大學校、醫療機構及支持大健康企業科技投入,推動全省“大健康+產學研用”融合發展;引導社會資本舉辦大健康產業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或增設健康產業服務相關專業和課程;支持校企合作建設培育大健康產業實用技術技能人才的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培訓機構、創業孵化中心;支持教育培訓機構開展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業務培訓。
暢通人才職業發展通道。健全大健康產業職業技能培訓與職業技能等級認定(鑑定)機制;實現大健康產業各領域的醫、技、護、管都有專業崗位和技術職稱;創新用才機制,搭建“廣、寬、精、通”的各類人才成長立體通道;創新育才方式,完善貫穿人才整個職業生涯的終身培訓體系,完善人才成長再學習,再培訓和再教育工作機制;創新成才文化,營造人才健康成長的良好生態環境和文化氛圍。
持續促進就業創業發展。全方位多角度地積極開發養老護理、公共營養、母嬰護理、保健按摩、康復治療、健康管理、健身指導、托育服務等多種就業崗位;充分利用網路、校園招聘會、專場招聘會等載體宣傳就業創業政策、發放就業創業資料;大力支持高校畢業生創業,大健康產業生態圈中的小微企業,符合條件的,可申請創業擔保貸款。
第三節 創新金融保險服務能力
建立融資服務體系。做好項目儲備,全力爭取中央及地方的資金支持。設立健康產業引導基金,並利用市場機制推動金融機構和產業資本共同設立健康產業投資基金;推進與國內外大健康領域知名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合作,共同發起組建股權投資基金。完善健康產業各領域融資協調機制,拓寬企業貸款種類和範圍;積極開展政銀企合作,創新符合健康產業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鼓勵金融機構針對大健康企業開發對口的金融產品。
加快發展健康保險。鼓勵商業保險公司開發覆蓋特需醫療、前沿醫療技術、創新藥、高端醫療器械套用以及疾病風險評估、疾病預防、運動健身等干預性服務的醫療險產品;積極開發與健康管理、養老等服務相關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鼓勵發展與基本醫療保險相銜接的商業健康保險;依託‘一雲一網一平台’,完成高水平公立醫院及其特需醫療部分與健康保險公司的對接平台,實現醫、險定點合作共贏。
深化招商引資模式。以建鏈、強鏈、補鏈、延鏈為導向,強化產業鏈招商;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推動國際國內重點大健康相關企業總部、分支機構、研發中心落地貴州;探索建立大健康產業招商推介會、聯合會等平台,通過項目建設、產業鏈條合作、參股合資、品牌管理、平台運營等方式,推動貴州地區大健康產業協同創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錯位發展。
第四節 提高市場開拓服務能力
融入國家戰略。搶抓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健康中國三大國家戰略疊加機遇,引導支持大健康產業企業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行動等國家戰略。廣泛開展與韓國、日本、歐洲等合作空間,在全球範圍內最佳化配置資源,開展跨國生產與經營。爭取到2025年,全省參與國際合作的大健康產業企業超過100家。
引進龍頭企業。聚焦大健康產業重點領域和重要環節,發揮貴州中醫藥及生態環境優勢,圍繞500 強、央企、民企、獨角獸、製造業單項冠軍、高新技術等優強企業,梳理擬招商企業清單,加強與大健康產業專業委員會等大健康社會組織的聯繫,開展龍頭企業精準招商行動,引進更多投資主體。到2025年,全省引進大健康產業龍頭企業100家以上,將貴州打造成全國知名的大健康產業發展高地。
培育市場主體。深入實施貴州省“個轉企”“企轉規”“規轉股”“股轉上”的市場主體培育“四轉”工程,千方百計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探索建立大企業和高成長型中小企業培育機制,實行梯度扶持、梯度培育,著力培育一批成長性強、發展前景好、輻射帶動力大的本地領軍、單項冠軍、種子、獨角獸企業。爭取到2025年,省級重點培育營業收入100億元以上企業10個,各市(州)累計重點培育營業收入10-50億元企業30個,全省規上大健康企業超過2000家。
第七章 保障措施
第一節 加強組織領導
加強黨對健康有關產業發展工作的領導,按照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於成立和調整有關議事協調機構建立有關工作機制的通知》(黔委廳字〔2022〕35號)要求,市州政府和省直有關工作部門要主動履職、通力協作,研究制定與大健康有關的重大戰略和政策,聚焦健康產業跨區域、跨領域和跨部門重大問題,確保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有效落實。省直有關部門及各市縣要把推動健康產業發展作為一項重要任務,認真對照本規劃制定的目標任務,加強聯動、通力協作,細化任務清單,明確責任分工,確保各項工作落地見效。加強與新國發2號檔案、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全省“十四五”規劃綱要及省級各項專項規劃等有效銜接,確保目標同向、實施同步和工作同力。
第二節 突出政策引導
研究制定支持有關健康產業發展的政策,納入省高質量發展政策體系;構建項目環評、落地、建設等高效推進機制,對健康產業優質(重點)項目在市場準入、經營許可、人才引進、資金支持、用地保障、財政稅收等方面給予政策扶持和傾斜。鼓勵在技術、業態、模式和體制創新等領域先試先行,探索及總結典型經驗做法,形成可複製推廣的制度成果,開展理論研究、規劃引領、制定標準、研發、推廣及評估產業技術。
第三節 加大對外宣傳
拓寬宣傳陣地,豐富宣傳方式,提高宣傳的針對性、時效性;利用開設健康專欄、舉辦健康講座等方式,普及和傳播健康知識,倡導正確的健康消費觀念;嚴格規範藥品、保健食品、醫療機構等宣傳報導行為,打擊虛假宣傳和不實報導,營造良好的健康消費環境。搭建行業交流平台和會議推動平台,積極申辦國家級、省級大健康產業發展大會、發展峰會、博覽會等,參加國內外重要的大健康產業交易會,提高行業影響力。
第四節 健全統計監測
積極推進健康產業各領域部門統計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部門間信息交換共享機制,逐步形成多部門、多領域協同推進的健康產業分類部門統計調查體系;最佳化完善健康產業部門統計聯網直報系統,加強調查員業務培訓;加快健康產業部門信息資料庫建設,及時、全面、準確地做好數據發布;強化產業部門統計監測分析,編制產業發展年鑑,完善預測預判機制,加大對重大問題的深入研究,及時分析和掌握健康產業發展動態。
第五節 加強監管督導
加強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引導企業、相關從業人員增強誠信意識和開展誠信服務;完善信用公開機制,依託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完善失信約束制度,依法依規實施失信約束措施;完善監督管理機制,支持健康產業商會、協會、學會、聯盟等行業組織發揮協調、服務和監督作用,適時定期開展規劃督導和評估,動態調整規劃指標、目標及重點任務。
內容解讀
《規劃》指出,大力發展健康產業,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維護和保障人民民眾健康的一項重要任務,既是改善民生需要,也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需要,具有重大意義。發展健康產業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緊緊圍繞“四新”主攻“四化”主戰略和“四區一高地”主定位,以滿足全方位保障、全生命周期、全人群健康需求為導向,推廣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為引領,持續推動醫藥、康養、養老、運動、醫療、旅遊、食品及種養殖業等全產業鏈深度融合發展。
《規劃》從“醫養健管游食”六個方面安排部署了推動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具體工作任務:一是持續推進健康醫藥製造業轉型發展。加快提升全省健康製造業整體實力,重點推進中醫藥民族藥、化學藥生物藥、醫療器械製造及保健品產業升級發展,延伸健康醫藥融合產業創新發展,加快形成我省現代醫藥產業集群。二是重點推進健康養老產業融合發展。完善城鄉綜合養老服務體系,促進智慧養老服務、居家養老服務、居家康養服務建設發展,推進養老融合產業、醫養結合產業深度發展。三是深度推進健康運動產業高效發展。培育康體運動消費市場,打造康體運動系列品牌,推進山地康體、民族文化特色康體運動產業發展,促進康體運動普及和全民健身智慧化發展。四是積極推進健康管理業創新發展。支持社會辦醫,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發展,推行疾病預防健康宣教、“網際網路+智慧醫療”新模式,開展全人群多樣化健康管理。五是快速推進健康旅遊業提質發展。打造特色健康旅遊產業品牌,深度開發具有保健養生功能的健康旅遊產品,提升森林(溫泉)康養基地專業服務能力。六是加快推進健康食藥材業發展。提升中藥民族藥食材研發供給水平,促進特醫食品、功能性食品、“藥食同源”健康產品創新突破,推進康養醫養基地快速發展。《規劃》對每一項任務都明確了具體落實措施、完成時間節點,使《規劃》更具有操作性,更突出貴州特色。
《規劃》要求,堅持黨對健康產業發展工作的領導,各地區、各部門要把推動健康產業發展作為一項重要任務,認真對照目標任務,加強聯動、通力協作,細化任務清單,明確責任分工,確保各項工作落地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