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軍校網

中華民國10年(1921年)12月,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在廣西桂林會見孫中山。馬林向孫中山提出“創辦軍官學校,建立革命軍”的建議。中華民國13年(1924年)6月,孫中山在廣州黃埔長洲島上創辦的陸軍軍官學校(簡稱“黃埔軍校”)是中國現代史上第一所培養革命軍隊幹部的軍事學校。 黃埔軍校網著重介紹: 黃埔軍校創建的背景、經過; 黃埔軍校校歌、校徽、校訓; 黃埔精神; 黃埔軍校內外景致; 黃埔軍校的老故事; 黃埔軍校各分校情況; 遷往台灣鳳山的黃埔軍校今昔; 黃埔軍校現存相關組織。

建網初衷,黃埔網訓,

建網初衷

大凡被稱之為歷史的東西,都需要一定時間的沉澱。那么,需要多久時間呢?有人說是五十年,剛好三代人,美國國家檔案法規定檔案解密的時間是三十年,亦即基於保護當事人的權益,維護社會運作的安全,三十年內是不可以掀開箱底的。中國人並沒有類似的法律,不過時間有其自然法則,只要人事物時過境遷,過去的恩恩怨怨不再糾纏不清,不再勾起強烈的愛憎情緒;相反地,時間的距離提供了冷靜與沉思,呈現了更多元的對照,歷史自然而然地會出現更多的面貌。
或許這是中國人愛讀歷史、好寫歷史的理由,因為它總是能帶給人思考、想像以及自我內在省思的樂趣。這多少解釋了為什麼近年來熱起了許多重讀民國人物的著作的現象,因為那多少代表了中國人努力再多看一眼自己所走過的路,希望能看得更清楚一些,以便對百年間民族的種種遭遇做更好的理解與聯繫,從而更了解自己今天所站的位置。
1924年的中國,軍閥割據,兵荒馬亂。
此時,黃埔軍校在那個默默無名的長洲島上建立了。
此後,黃埔師生揮戈北上,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北伐戰爭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黃埔師生又對地方軍閥展開了削藩戰爭,這在很大程度上結束了中國長期以來的分裂局勢,使國家逐步走向統一。在抗日戰爭中,黃埔師生前赴後繼血撒疆場,用自己的血肉戰勝了倭寇的入侵,結束了中國近代百年恥辱歷史,一舉使中國成為了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在國共兩黨數次內戰中,黃埔師生為政治信念相互對壘,直接影響了中國現代的歷史走向。國共兩黨、國民革命軍將士、黃埔軍校師生的功過對錯且不細說,但自黃埔軍校創立那時起,中國的確向統一和強大邁進了一大步。不可否認黃埔軍校走出來的著名人物,無論是其數量、成就和影響而言,遠勝於世界上任何著名的軍事學校。
2006年馬上臨近,當今的中國,距黃埔軍校建校整整八十多年了,今天的中國比黃埔建校時已經有了巨大的發展,但台灣仍然孤懸海外。
當年浩蕩的黃埔師生隊伍到現在已經逝去了許多風雲人物,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支隊伍會從我們的眼中慢慢地消失,而當年的黃埔精神和黃埔文化是否會隨著黃埔師生的遠去而沉寂或消亡呢?黃埔軍校師生創造的黃埔精神和黃埔文化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歷史經驗,如果被遺忘,這將是對民族歷史的負債,對民族先烈的負債。
因此中國黃埔軍校網不敢妄言有挽救和審視歷史的能力,但我們抱著對民族的歷史負責,對那些曾經為國為民與外來侵略者殊死搏鬥的勇士負責的態度,在平日裡積極收集黃埔軍校與國民革命軍歷史照片、文物,史料,運用照片、文物的直觀特性、史料的真實性讓近代民國軍事歷史有更多的人情味,以便將沉積於中國民間和歷史箱底的黃埔精神、黃埔軍校文化和國民革命軍歷史整理出來,展示於國人。
中國黃埔軍校網所收集的中華民國軍事人物、事件,主要集中在一九二四年加入黃埔軍校的國共兩黨各位黃埔師生。同時需要說明的是,雖然人物的陳列有其時代的代表性,但我們的能力畢竟有限,無法涵蓋全部黃埔軍校師生人物,無法面面俱到,我們盡己所能努力找出了好照片、人物介紹和事件背景,特別是能夠反映中華民族面臨侵略的時代黃埔師生決然血戰的影像和文字。我們展示的歷史畫卷包含著槍林彈雨的戰場記實,正面或反面的人物形象,客觀的分析和評價,它們都述說著黃埔軍校時代的點點滴滴,並且多少希望能以這種形式的歷史照片和人物、事件編寫,帶給我們民族更多寬容與自在的文化氣息。
在此,我們希望黃埔軍校師生的子孫後代,都能夠從中國黃埔軍校網找到自己的“根”!並且了解自己的先輩當年“愛國家、愛百姓、不要錢、不要命”的高風亮節,知我黃埔、愛我中華、大家都來弘揚黃埔精神,都來尊從孫中山先生的“適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遺教,都來推動國共第三次合作,完成祖國統一大業! 同時我們期盼您們能對網站投稿,將您們對歷史的回顧和見解寫下來,為搶救黃埔軍校文化、弘揚黃埔精神貢獻力量。

黃埔網訓

“四維八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的國粹,我們的根。丟掉了自己的根,就有亡國滅種的危險。
國父孫中山先生創中華民國,作為國服的中山裝,其所寓意義即是:前身四個口袋錶示國之四維(禮、義、廉、恥)、門襟五粒紐扣是區別於西方三權分立的五權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袖口三粒紐扣表示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後背不破縫表示國家和平統一之大義。服飾的設計中寓有治國的大道理。蔣介石委員長同樣是效仿中山先生,將四維、八德作為民眾新生活運動的大綱。毛澤東主席在建國初年就開始懲治腐敗,曾說過這種足以振聾發聵的話:“治國就是治吏,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將不國。如果臣下一個個都寡廉鮮恥,貪污無度,胡作非為,而國家還沒有辦法治理他們,那么天下一定大亂,老百姓一定要當李自成。國民黨是這樣,共產黨也會是這樣。”
中華民族歷來講究“四維八德”。它構築了炎黃子孫道德準則的基石,是中華民族傳承了幾千年的美德,是我們可以驕世的國粹。細細品思,它們當中沒有一點糟粕。它從來都不是封建倫理,它是中國人文精神中的精髓。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中華民族飽經滄桑而巍然屹立,就在於她的人民有著優秀的文化傳承,在血液中流淌著仁義的精神,在心靈的深處凝結著純正的榮恥觀。古聖和先賢,為我們建立一個美好的精神境界。“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志士氣節,“人不能低下高貴的頭顱”先烈情操。激勵著無數人為正義、為自由、為尊嚴而前赴後繼。今天國運的昌盛、人民的幸福,民族的尊嚴,都是與中華文明息息相通的榮辱觀聯結在一起。因此,人們的具有正確的榮恥感絕不是一件小事,它關係到一個國家的生滅,關係到一個民族的存亡。舉國之人皆知可為和不可為的道德標準,國人皆有榮恥心,中華民族才會避免蒙受恥辱。
春秋時代齊國的管仲把禮義廉恥稱為國之“四維”。他認為“禮”就是不能越出應有的節度,即思想行為不能超出貴族等級制的道德規範;“義”,就是自己不推薦自己,即使自己的思想行為符合統治階級的道德標準;“廉”,就是不隱瞞自己的缺點錯誤,即廉潔不貪;“恥”就是不與不正派的人在一起,即要知羞恥。他認為“禮、義、廉、恥”與法相比,比法更為重要,把它們認作支撐國家大廈的四根柱子。《管子-牧民》:“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此寥寥二十四個字,道盡四維的重要性。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禮不愈節,義不自進,廉不蔽惡,恥不從枉。故不逾節則上位安,不自進則民無巧詐,不蔽惡則行自全,不從枉則邪事不生。”四維-禮義廉恥,立意美善,字字金珠,能濟世弘道、勵志淑人,故代代相承,做為教民正俗的圭臬。另在管仲《國頌》文中,更直截了當的提出:「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讀至此處,能不奮身而起,以四維安邦,以良心報國嗎?
“維”的意思,大致與“綱”相同,所以古人經常“綱維”連用。社會的安定與進步,要靠道德的引領。禮、義、廉、恥,是道德的四大綱紀。人一生不做壞事,不是懾於法律,而是出於人的良知,當這樣的教育成為大眾的普遍意識之時,國家才會有長治久安。
四維的含義
禮是什麼?
禮是文明禮貌,知書達理,為人的素養。就是人與人交往時的最合於道理的行為方式。所以《左傳》上說:“禮者,理也。”社會要走向和諧,就要克服混亂無序的狀態,人人懂得互相尊重、彼此謙讓,這就需要禮來引導。
禮是做人的道理、處事的條理,故有禮為賢士:執禮為恭人。禮應從「坐立、進退、辭讓、對答」做起,表現在「尊親、敬長、敦戚、睦鄰」的行為上。
今正是我們青年人出禮門、步禮路、執禮節、奉行「國民禮儀範例」的時候,願同胞勉之。
義是什麼?
義是公道正義,講誠信,重友情,大義秉公,光明磊落,作風正派,不搞陰謀詭計。人見到合理的事情,即使與自己沒有直接的關係,甚至很危險,也應該挺身而出,以維護公道,聲張正氣,即後人常說的“見義勇為”。
義是倫理不墜的支柱,是充盈精神的源頭;所以要植義於心,高擎正義之火炬,消滅妖氛於無形。
廉是什麼?
廉是清廉,高尚,無私無欲,不貪不占,潔身自好,奉公為民。古代的士,都把清廉作為重要的操守來對待。清廉與否,是官聲好壞的主要指標。官員負有領導社會的責任,如果不能清廉自守,一心奉公,就會成為社會的蛀蟲,危害一方。
廉確能提升人品、清明吏治,況金錢乃身外物,生未帶來、死不攜去,何苦做金錢奴!設網自縛呢?倘能崇尚勤儉、廉約節用,豈不快活!
恥是什麼?
恥是羞恥心,是做人的最起碼的底線,否則,就不配做人。孟子說人有四種善端,“羞惡之心”是其中之一,即對於害人、害己的壞事,有厭惡之心,羞於去做,哪怕打死也不能去做。這是有是非觀念的表現。
故知恥為君子,不知恥為小人;知恥必忠必孝,不知恥不仁不賢。
故我們青年人勢須以無恥二字以誓心,雪恥二字而奮鬥—抱冰踏火,為民前鋒,刷清塗在中華歷史上的血污!振我國魂、隆我國運!
八德的含義
忠是忠於事業,忠於職守,忠於民族,忠於國家。
孝是孝敬父母,孝敬老人。
仁是寬厚,具有仁愛之心,寬於待人,善於待人,不雞腸小肚,不妒賢嫉能。
愛是敬愛兄長,順從長上;在事業中,尊重領導,服從組織,嚴守紀律。
...................
而眼下,社會迂腐,道德沉淪,寡廉鮮恥,威信掃地;相當多的青年人失去信仰,自私自利,利慾薰心,爾虞我詐,為富不仁,恃強凌弱,致社會風氣敗壞。面對這一嚴峻形勢,大力倡導“四維八德”,尤顯迫切,尤顯重要,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唯有弘揚我們的國粹,繼承和發揚祖先的美德,提倡“四維八德”,方可以淨化人心,淨化社會,扭轉每況愈下的頹局。
“四維八德”像一面面鏡子一樣,提醒著我們,照射著我們,時時檢查我們自己,純化心靈。“四維八德”簡潔明了,含義十分清晰,極具震撼力和制約力,直指靈魂深處,省卻了許多難以記憶的繁縟條文和累贅陳述,讓人們在耳濡目染中,將這八個大字牢記心中,化作行為,真正做到“慎獨”。
隨地吐痰、亂丟垃圾、擅闖紅燈,對某一個個人來講,可能不算什麼大事。但假如人人不守規矩,按自我意志行事,我們的社會就會陷入混亂。這些“小事”關乎整個社會的道德建設,一旦道德體系崩潰,其他就無從談起,經濟的發展也就偏離了本義。科學發展,以人為本。以往數十年的經驗告訴我們,構築文明的和諧社會,實現科學的、可持續的發展,須臾不能放鬆社會道德的淨化,不能離開公民道德素質的提升。一旦我們能夠“有恥”和“自律”,就會自覺自愿地按照社會規範和法律,調整自己的行為,社會才能有真正意義上的和諧與發展。
中國黃埔軍校網認為“四維八德”是我們的祖先對於如何做人、做事的精闢總結,是留給後人的寶貴財富,有千條理由萬條理由繼承和發揚光大,沒有一條理由可以把它忘卻了,丟失了!若有幸得以大力提倡,則人們的情操必會趨於高尚,社會必會趨於和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