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高原生態建設環境效應研究》是2010年氣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田均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土高原生態建設環境效應研究
- 作者:田均良、孫鴻烈
- 類別:環境科學
- 出版社:氣象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09月01日
- 頁數:166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02949570
《黃土高原生態建設環境效應研究》是2010年氣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田均良。
《黃土高原生態建設環境效應研究》是2010年氣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田均良。內容簡介《黃土高原生態建設環境效應研究》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西部環境和生態科學”研究計畫擬定的相關科學問題為核心,結合黃土高原特點...
特別是蘋果基地建設過程中果園面積擴大和生產力水平提高對流域水分循環要素及其消長規律、水文生態環境效應產生的影響,探討了黃土高原植被生態建設與水資源的相關問題,提出了解決黃土高原生態建設和果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土壤乾燥化問題的相關措施與方法,是作者數十年在黃土區進行生態水文試驗研究的結果,是一部...
《黃土高原植被恢復的土壤環境效應研究》是2020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安韶山等。內容簡介 本書是關於黃土高原植被恢復與土壤相互作用研究的集成,是作者主持和參與的多項科研項目的凝練與總結。本書主要涉及黃土高原植被恢復特徵、土壤有機碳固定、土壤團聚體穩定性及抗侵蝕能力、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徵及其對植被恢復...
《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地區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研究》是2003年黃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健翎。內容簡介 《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地區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研究》以黃土高原地區為背景,就黃土高原地區的生態環境狀況,針對水土流失基本規律,詳細闡述了生態工程建設的指導思想、總體布局;提出了治理水土流失的植被工程建設、...
《黃土高原荒溪近自然治理的土壤-植被水文生態作用研究》是依託山西大學,由王兵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植被是黃土丘陵溝壑區水土流失治理的關鍵,而土壤水分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深入研究土壤-植被之間的水文生態效應影響機制及合理表征二者之間的動態關係,對該地區水土流失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
1 黃土高原的形成 2 黃土高原地形、地貌 3 黃土高原自然資源 4 黃土高原存在的生態環境問題 第三章 黃土高原生態建設研究主要觀點綜述 1 關於氣候變化 2 關於生態植被的地帶性劃分 3 關於生態植被的非地帶性特徵 4 關於生態植被演替 5 關於植被類型選擇 6 關於人工植被建設 7 關於降水量等值線 8 關於生態植被...
《黃土高原土壤侵蝕治理的生態環境效應》是2005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姚文藝、李占斌、康玲玲。內容簡介 該書主要研究了流域地貌動態發育過程與侵蝕產沙時空變化特徵;對黃土高原不同類型區的綜合治理措施組合體系進行了總結,研究了水土保持措施對洪水過程的影響;從多方面系統地研究了流域治理對農業生態環境因子...
定量刻畫了降雨、土壤生物結皮、植被類型及其配置、坡面整地工程及其與植被耦合的水土效應,同時基於國家和全球相關數據,系統集成和量化評估了大尺度梯田格局對土壤保持、水源涵養、生物固碳、糧食安全和生態恢復的服務效應與巨觀影響, 研究可為黃土高原及類似地區生態保育、土地整治、植被恢復、水蝕防控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
《黃土高原乾旱區水綠雙贏空間模式與生態增長機制研究》是依託同濟大學,由劉濱誼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中文摘要 黃土高原地區生態環境建設既是中國長遠發展與當地民生的當務之急,也是中國風景園林學/景觀學科未來60年的首要研究領域,對於中國國土區域乃至全球範圍的可持續發展都具有重大戰略意義。項目以黃土高原乾旱...
這是一部從生態經濟協調的角度重新審視黃土高原治理與開發的好書,具有較高的學術性、實踐性和政策性,提出的不少新觀點、新見解、新建議值得政府決策部門關注,值得學術界同行參考研究。《甘肅黃土高原生態環境建設與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分為序篇、戰略篇、行業篇、專題篇四篇,其中,序篇收集了科學院和中國工程...
這兩條流域為研究黃土高原溝道工程治理的環境效應提供了獨特的研究材料。近年來,課題組從淤地壩入手,指出了黃土高原由於長期的植被恢復,淤地壩建設面臨無沙可淤和空壩的問題,提出未來黃土高原淤地壩建設的重點應放在多沙粗沙區,尤其是晉陝蒙接壤的粗泥沙來源區;定量研究了治溝造地對流域地形地貌和水文環境的改造...
《黃土丘陵區生態恢復的生態經濟過程及效應評價》是2012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黨小虎。內容介紹 黃土丘陵區是黃土高原的主要組成部分(占總面積的48%),大都屬於生態退化與貧困交織地區,退耕還林(草)等大規模的生態建設活動在保持水土、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也加劇了該地區緊張的人地關係,使農民生存面臨很多問題。以往...
同時,從景觀組成、結構、分布格局、空間關係等方面出發,全面研究了黃土高原的植被、土壤和土壤侵蝕景觀;在系統介紹景觀生態規劃與管理理論和方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了黃土高原景觀生態規劃與管理的原則、目標和主要內容。本書可為環境科學、生態學、地理學、城鄉建設、自然保護和環境規劃與管理以及相關套用學科的科研、...
2. 通過為“973”計畫—“中國主要水蝕區土壤侵蝕過程和調控研究”項目主動提供服務,得到了“973”項目的信任,現已承擔項目數據匯交、項目管理平台建設任務和“水土流失環境基礎數據平台建設” 專題。3. 黃土高原生態環境研究與建設。圍繞黃土高原生態環境研究與建設這一主題國家實施了一系列重大研究計畫,這些研究計畫...
介紹了生態經濟學基本原理和研究背景,生態經濟綜合區劃理論與實踐。通過歷史文獻資料的收集整理,闡述了當前黃土高原進行生態經濟分區的必要性,並簡要闡述了論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創新點; 第二部分黃土高原生態經濟基礎資料庫(LPEEDB)建設。基於GIS設計與實現的理論和方法,利用Visual Basic6.0語言平台、MOGIS組件庫...
《西部生態環境脆弱區土地利用變化與生態安全定量分析》是依託陝西師範大學,由任志遠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土地利用變化及環境效應與生態安全,是當前國內外地學研究熱點問題之一,本項目擬以中國西部生態環境脆弱區陝北黃土高原為例,對這一地區近50年來土地利用變化的環境效應與生態安全進行定量分析。主要...
本項目選擇地中國人類聚居環境中具有重要影響的黃土高原小流域為研究突破口,通過多學科綜合融貫研究,在小流域相對完整的生態系統中整合自然生態系統、農工業生產系統和人居環境系統,建立具有黃土高原獨特的小流域人居環境體系,提出生態化建設最佳化模式和綜合評價方法,並選擇典型性的小流域進行示範性規劃建設,在理論與...
圍繞“景觀格局與生態過程及其生態服務功能”這一核心科學問題,長期從事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景觀生態學及生態恢復的環境效應等方向研究,主要學術貢獻有:(1)利用137-Cs示蹤技術和黃淤地壩沉積物解譯了典型黃土丘陵小流域土壤侵蝕環境變化特徵;(2)開展了黃土高原多尺度(坡面-小流域-區域)植被恢復的土壤固碳...
《黃土高原種植業生態效率:格局·機制·調控》成果對科學認知種植業碳排放與生態效率演變規律,因地制宜制定和完善種植業綠色低碳發展政策,促進生態脆弱區種植業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具有指導意義。圖書目錄 目錄 前言 第1章緒論1 1.1研究背景與意義1 1.1.1理論背景及意義1 1.1.2現實背景及需求3 1.2研究...
六、黃土高原地區土壤碳的主要研究進展 第三章 研究區域基本特徵 一、黃土高原概況 (一)黃土高原範圍 (二)自然地理環境 (三)社會經濟特徵 (四)生態環境特徵 二、黃土丘陵溝壑區的類型及其特徵 (一)晉陝黃河峽谷丘陵區 (二)陝北、隴東、寧東南低山丘陵溝壑區 (三)寧南隴中梁峁丘陵溝壑區 三、陝西省...
《黃土高原生態建設環境效應研究》,2010年,氣象出版社 《西北黃土高原綜合考察研究》,2010年,科學出版社 中文期刊論文 [1] 丁康,徐學選,陳文媛,Shahmir Ali Kalhoro. 長武塬邊坡不同植被下土壤團聚體及入滲特徵[J].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17,39(12):44-51.[2] 陳天林,丁康,徐學選. 我國水土保持科技示範園...
[8] 黃土高原生態建設環境效應研究, 北京:氣象出版社, 2010(撰寫第五章內容)代表論文 [1] Zheng Fenli, Chi-hua Huang and L.D. Norton. 2000. Vertical hydraulic gradient and run-on water and sediment effects on erosion processes and sediment regimes. Soil Sci. Soc. Am. J. 64(1):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