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嘴角鴞

黃嘴角鴞

黃嘴角鴞(學名:Otus spilocephalus):小型鳥類,體長18-21厘米。的茶黃褐色角鴞。眼黃色,嘴奶油色,特徵為無明顯的縱紋或橫斑,僅肩部具一排碩大的三角形白色點斑。主要棲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常綠闊葉林和混交林中,有時也到山腳林緣地帶。夜行性,在夜晚和黃昏活動,白天多躲藏在陰暗的樹葉叢間或洞穴中。以鼠類、蜥蜴、大的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分布於喜馬拉雅山脈、印度次大陸的東北部、中國南部、東南亞、蘇門答臘及北婆羅洲。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黃嘴角鴞
  • 拉丁學名:Otus spilocephalu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鴞形目
  • 鴟鴞科
  • 角鴞屬
  • :黃嘴角鴞
  • 亞種:8亞種
  • 命名人及時間:Blyth, 1846
  • 英文名稱:Mountain Scops-owl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分布範圍,生活習性,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黃嘴角鴞耳羽簇相當顯著,顏色為棕褐色而具窄的黑色橫斑,面盤亦為棕褐色,橫斑黑色,下緣綴有白色。上體包括兩翅和尾上覆羽大都棕褐色,綴以黑褐色蟲蠹狀細紋;後頸無領圈或領圈不明顯;肩羽外翈白色,近尖端處黑色,並在肩部形成一道白色塊斑。小翼羽暗棕褐色,外翈有4道淺黃色斑。初級飛羽暗棕褐色,內翈近基處有淺黃色斑,外翈為淺棕栗色,除第一枚有淺栗色橫斑外,第二至第七枚有白色與栗色相間橫斑,其餘飛羽外翈栗色,內翈暗棕褐色;尾下覆羽暗棕栗色而有細小橫斑。尾棕栗色,有6道近黑色橫斑。下體灰棕褐色,有白色、淺黃白色、灰色和棕色等十分斑雜的蟲蠹狀細斑和暗色縱紋;腹中部近棕白色,到肛區為近白色,亦具灰褐色蟲蠹斑。
虹膜黃色,嘴角黃色,跗蹠灰黃褐色。
大小量度:體長180-210mm;嘴峰♂18-19mm,♀19mm;翅♂140-152mm,♀147-153mm;尾♂75-90mm,♀80mm;跗蹠♂28-29mm,♀28-29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常綠闊葉林和混交林中,有時也到山腳林緣地帶。

分布範圍

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高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泰國和越南。
中國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和雲南等地。
分布圖分布圖

生活習性

留鳥。夜行性,主要在夜晚和黃昏活動,白天多躲藏在陰暗的樹葉叢間或洞穴中。多單獨或成對活動。主要以鼠類、蜥蜴、大的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鳴聲為連續上揚的雙音節哨音,似‘噓、噓-噓、噓-’聲。

繁殖方式

繁殖期在4-6月。通常營巢於天然樹洞或啄木鳥廢棄的洞中。每窩產卵通常3-4枚,有時多至5枚和少至2枚。卵的大小為31-34mm×27-29mm,平均32mm×28mm。

亞種分化

黃嘴角鴞(8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
1
Otus spilocephalus hambroecki
2
Otus spilocephalus huttoni
3
Otus spilocephalus latouchei
4
Otus spilocephalus luciae
5
Otus spilocephalus siamensis
6
Otus spilocephalus spilocephalus
7
Otus spilocephalus vandewateri
8
Otus spilocephalus vulpes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屬中國國家二級保護鳥類。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1995年列入附錄Ⅱ。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