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喉擬水龜(黃喉水龜)

黃喉擬水龜

黃喉水龜一般指本詞條

黃喉擬水龜(學名:Mauremys mutica)為龜科水龜屬的爬行動物。分布於越南、日本台灣島以及中國大陸的東部、南部、海南、西至雲南等地,常見於丘陵地帶半山區的山間盆地或河流谷地的水域中, 常於附近的小灌叢或草叢中。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浙江舟山群島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黃喉擬水龜
  • 拉丁學名:Mauremys mutica
  • 別稱石龜、石金錢龜,水龜,黃板龜,黃龜,香龜
  • 二名法:Asian Yellow Pond Turtle
  • :脊索動物門
  • 爬行綱
  • 龜鱉目
  • :龜科
  • :擬水龜屬
  • :黃喉擬水龜
  • 分布區域:在我國,主要分布於南方地區;在國外,主要分布於越南等國。
  • 英文名稱:Mauremys mutica
  • 保護級別:瀕危(EN),來自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
物種介紹,外形特徵,分布範圍,生活環境,生活習性,生長繁殖,保護級別,養殖技巧,場地挑選,飼料準備,挑選龜種,幼龜放養,飼養管理,疾病預防,營養價值,研究進展,

物種介紹

黃喉擬水龜是水龜中最原始最古老品種,民間素有“古石龜”之稱,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民間認為該品種龜與金錢龜一樣擁有助飼養者提升財運與事業運的風水功效。這種黃喉擬水龜最大的特徵,就是有一副幾乎是全黒色的底板。因為和三線閉殼龜的黒色底板很相近,(而南方地區只把三線閉殼龜才稱作金錢龜)所以兩廣民間亦稱這種全黒色底板的石龜為正宗“金錢底
”,也是南方部分地區把黃喉擬水龜統稱:“石龜”和“石金錢”的原因之一。這種“古石龜”大都棲息於漂離大陸的沿海島嶼、或半島中近海的一端,數量稀少並不多見。主要分布於東亞、南亞近熱帶及亞熱帶、溫帶的部分低海撥地區。從黃喉擬水龜的自然分布可見這一物種對棲息地的食物、水質及氣候環境等都有很強的適應能力。黃喉擬水龜還具有耐熱、耐寒、耐饑渴的特點,是生命力極頑強的龜種之一。
分布於偏南方亞熱帶一帶的黃喉擬水龜底板黒斑的斑塊,比分布偏北方的溫帶黃喉擬水龜的底板黒斑的斑塊要大些,並成大弧度馬蹄形,而分布溫帶的北種黃喉擬水龜的黒斑塊較小,成無弧度的直排列,且前後黒斑之間多數不連貫。更有些北種黃喉擬水龜的底板,黑斑也逐漸退化成只有小點不明顯的黒斑痕跡,或成完全無黒斑的底板,俗稱“象牙板”。
廣東茂名電白縣的龜鱉養殖業者陳雄黨,龍頭閣二棲爬行動物研究所蔣張林等人,多年致力研究黃喉擬水龜。表示,養殖戶所說的南種是指分布於中國南方的廣東廣西海南越南境內的黃喉擬水龜,分布於北方各省的稱為北種。還有一種叫大青頭,主要分布在台灣福建。價格方面,南種高於大青頭,大青頭高於北種(也叫小青頭)。陳雄黨還指出,南種存在品種不純的問題,業界應該努力提純復壯。南種子2代和子3代有體色變淡的現象,值得注意。
由於黃喉擬水龜的自然棲息地是跨緯度遠距離分布,且分布的範圍非常廣闊,所以自然地形成了南北種群之間比較明顯的差別。這種差異也是龜類及所有兩棲類爬行動物為適應環境而經過漫長的歲月以及不斷進化的結果。

外形特徵

黃喉擬水龜甲長大約15~20cm,頭小,頭頂平滑,橄欖綠色,上喙正中凹陷,鼓膜清晰,頭側有兩條黃色線紋穿過眼部,喉部淡黃色。背甲扁平,棕黃綠色或棕黑色,具三條脊棱,中央的一條較明顯,後緣略呈鋸齒狀。腹甲黃色,每一塊盾片外側有大墨漬斑。四肢較扁,外側棕灰色,內側黃色,前肢五指,後肢四趾,指趾間有蹼,尾細短。
黃喉擬水龜在成長過程中有體色變化,以頭部顏色的變化最快。在活動頻繁的季節如改變黃喉擬水龜的棲息環境,也許只需數周或更短的時間,黃喉擬水龜的頭部顏色就會發生明顯變化。人們還發現:在黃喉擬水龜的原始棲息地 ,棲息在同一處溪流的大約相同年齡段的黃喉擬水龜,它們四肢及甲殼的顏色基本相同。如棲息在布滿黒色鵝卵石的溪流中,黃喉擬水龜的殼色也會漸漸地變成黑色,看上去如同溪流中的一塊鵝卵石,估計“石龜”的外號也是由此而生。
黃喉擬水龜的體色基本形成南深(色)北淺(色)的趨勢。甲殼顏色;南種的大都偏棕黒色、北種棕灰色的較 為普遍。頭色:由南至北的顏色也是由深向淺的走向:深綠、灰綠、淺綠、越往北越偏黃色。當然,同一地域的種群也會有一些差異,這除了龜類遺傳基因的因素外,和棲息地環境,食物及光照等等都有很大的關係。由於氣候環境的關係,黃喉擬水龜的體形大致可分為兩種;南部和北部的黃喉擬水龜體型較細小、分布中 部也就是亞熱帶地區的黃喉擬水龜體型較大。這是因為熱帶夏天高溫炎熱,而溫帶冬天寒冷,每年較長時間的夏眠及冬眠都使生長速度放緩下來。而棲息於亞熱帶一帶的黃喉擬水龜,由於生長周期比南北方的都長,所以個 體的體型都比較大。
黃喉擬水龜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因為底板都緊貼地面,不暴露給天敵,也就失去變色偽裝的迫切性。龜類底板色斑的變化是最小的,過程也最漫長。許多分布範圍較狹窄的種群,底板的色斑基本是完全相同的。所 以鑑別底板斑紋也是人們區分龜類各種群的重要手段之一。南北種群的黃喉擬水龜底板斑紋差異在同種屬的龜中算最大的,這與黃喉擬水龜跨緯度遠距離分布有很大關係。當然形成今天這種差異也是適應環境的需要,是黃喉擬水龜在原棲息地經近百萬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進化才演變成現貌的。

分布範圍

在我國,主要分布於安徽、福建、台灣、江蘇、廣西、廣東、雲南、海南、香港等地;在國外,主要分布於越南等國。

生活環境

野生的黃喉擬水龜棲息於丘陵地帶,半山區的山澗盆地和河流水域中,野外生活於河流、稻田及湖泊中,也常到附近的灌木及草叢中活動,白天多在水中戲游,覓食,晴天喜在陸地上,有時爬在岸邊曬太陽。天氣炎熱時,常躲於水中、暗處或埋入沙中,縮頭不動。怕驚動,一旦遇到敵害或晃動的影子,立即潛入水中或縮頭不動。夜間出來活動、覓食。黃喉擬水龜雜食性,取食範圍廣喜食魚蝦、貝類蝸牛水草等食物,人工飼養一般投餵魚、蝦、肉或家禽的內臟。黃喉擬水龜每年的4月底至9月底活動量大,最適環境溫度為20℃~30℃,15℃左右是龜由活動狀態轉入冬眠狀態的過渡階段。10℃左右龜進入冬眠。3月底,溫度15℃左右時龜雖甦醒,但只爬動,不吃食,到4月份,溫度升至20℃左右才吃食,冬眠後的龜,體重大約減輕50~100克左右。在池中飼養,水位可超過龜殼高度的2倍或更高些。但池中須設一個小島,以供龜休息或曬太陽。

生活習性

黃喉擬水龜抗病力強,能耐饑寒。是水陸兩棲動物,但較多棲息於水中生活。每年4-8月為產卵期,一般一隻身體和營養狀況都良好的雌龜一年可產1 -3次卵,每次1-10枚卵。黃喉擬水龜的食性為雜食性,小魚蝦、肉類、動物內臟及下腳料或次品、、蛙、果皮、嫩草、蕉類、玉米等均可作為食物,但以新鮮肉類最喜歡吃。每年的6-9月食慾最旺,生長最快。黃喉擬水龜一般從4月中旬開始產卵,到8月下旬產卵基本停止,5-6月份是產卵高峰期,7月中旬後產卵明顯減少。龜卵以自然溫度、人工控制濕度的方式孵化較為理想(此法孵出的稚龜生長快、抗病力強),一般經過55天后的孵化,可分批孵出黃喉擬水龜的稚龜。
黃喉擬水龜(黃喉水龜)
黃喉擬水龜餵雜食性,取食範圍廣,動物類可投餵家禽內臟、豬肉及內臟、混合飼料,植物類可投餵瓜果蔬菜。黃喉擬水龜喜在水中覓食,攝食時,先爬近食物,雙目凝視,然後伸長頸脖,咬住食物並吞下。若食物過大,則藉助兩前爪將食物撕碎後再吞食。

生長繁殖

雄性龜個體重達250克性成熟,背甲較長,腹甲凹陷,個體大,此凹陷愈明顯,尾較長,泄殖孔離腹甲後緣較遠。雌性個體重達300克性成熟,背甲寬短,腹甲平坦,尾短小
在自然界,黃喉擬水龜的交配期為4--10月底,交配時間多在夜晚或清晨。交配前雄龜顯得很興奮,常尾隨雌龜之後,以頭部撞觸雌龜的肩部,雌龜不動時,雄龜爬上雌龜的背,前爪勾住雌龜的背甲前緣,尾部伸出交接器,進行交配。龜的產卵期為5--9月,7月為盛期,產卵時間多在夜晚。產卵前,龜先用後肢挖洞穴,洞穴口大底小,一般洞穴直徑40毫米,洞深80毫米。然後將尾部對準洞穴後肢伸出,腳掌張開接卵。卵產完後,又用後肢撥土,將洞穴填平。黃喉擬水龜每次產卵1--5枚,卵呈白色,長橢圓形。卵長徑40毫米,短徑21.5毫米。卵重11.9克。養殖大亨劉飛說:“黃喉有南北之分,北喉有大小青之分,小青能長2斤多則為罕見,而大青則平常的多”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養殖技巧

場地挑選

養龜場地,要選擇水源充足,水質良好的地方,土質保水性能良好(如粘壤土或壤土),排灌方便,環境安靜,背風向陽,避免在交通線、工廠等外界影響大的地方養龜。不同階段的龜,宜建不同龜池。
稚(幼)龜池的建造:稚(幼)龜池主要用於培育稚龜及幼龜。稚龜:是指當年孵化出的龜苗,直至過冬前這一生長階段的龜苗,統稱稚龜。幼龜:過完冬後,直至長成500克龜前生長階段的龜。稚龜適應環境的能力和生命力都較弱,幼龜介於稚龜和成龜之間,不大不小,也須精心培育,因此稚龜、幼龜應該有專門的池來培育。稚龜池一般為水泥結構,池底與運動場呈30度坡度使之四分之三為水池(水深20-30 厘米),四分之一為運動場(陸地部分)。稚龜池四面牆面必須光滑,50厘米以上的高度,嚴防稚、幼龜“疊羅漢”逃走。龜池上方拉遮光網遮陽。黃喉擬水龜喜歡水,平時多在水中生活,水池因此可適量放置水浮蓮(約占水面三分之二)。水浮蓮既可為稚幼龜提供隱蔽場所,又可吸收水中的部分有害物質,夏天還可吸收大量的太陽輻射熱能,有效降低水溫。運動場是龜活動及攝食的地方。稚龜池的大小視養殖規模而定,從5平方米到10平方米等規格均可。稚龜池要有良好的進、排水設施,進、出水口有防逃欄柵,龜池上方加蓋鐵絲網嚴防老鼠等敵害的侵襲。稚龜入池前,必須用40 ppm 高錳酸鉀溶液消毒龜池(1 ppm 相當於每立方米水體用藥1克的濃度,下同)。稚龜的放養密度為每平方米20隻稚龜左右。
成龜池的建造:成龜多指500克以上、接近或達到性成熟的龜。成龜對環境的適應性強,生命力旺盛,不易死亡。成龜池的建造可參考稚龜池的方法,不同之處是成龜池必須由水池、運動場(陸地)和沙地三部份組成,其中水池占整個龜池的一半面積,運動場和沙池各占剩餘面積的一半。水深要求30厘米以上。成龜池可用來養殖成龜和親龜。龜池四周可以種植少量遮陽植物。

飼料準備

黃喉擬水龜的飼料來源豐富,因此可以因地制宜,在龜池周圍種植蕉樹等綠色植物,既可遮陽,又可作為龜的植物飼料;有條件的地方,可繁殖福壽螺,螺肉是龜較喜歡吃的肉類飼料之一。養龜地方靠近屠宰場時,可利用動物內臟等下腳料餵龜。如果採用配合飼料餵龜,應充分準備好原料及加工所需的設備、製作技術等。

挑選龜種

黃喉擬水龜抗病力強,容易飼養,但引種不當,也易導致不必要的損失。對龜種或龜苗的要求是:肉眼觀察其無傷殘,活動旺盛,反應靈敏;避免經過長途運輸,以防擠壓受傷。買龜之前,必須先消毒龜池(用40 ppm 高錳酸鉀溶液浸泡30分鐘),然後排乾池水,曝曬龜池2-3天,藥效消失後再注入新鮮水。剛買回來的龜,必須休息2小時以上,適應當地氣溫及環境後,再進行消毒,然後放入龜池內飼養。
幼龜最好從養殖處購買,因為養殖戶馴養的龜已適應人工飼養環境,成活錄高。如從市場收購,宜在5~8月,並逐個檢查龜的體質狀況及口中是否有鉤。一般來說,健康的幼龜應具備三個條件:①反應靈敏,兩眼有神,四肢肌肉飽滿、富有彈性,能將自身撐起行走而不是腹甲拖著走;②體表無創傷和潰爛;③將龜放入深水中,龜能下沉。

幼龜放養

幼龜入池前,需用2毫克/升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放養密度為5~8隻/立方米,雌、雄比以3∶1或3∶2為宜。

飼養管理

1.投餌:黃喉擬水龜為雜食性,取食範圍廣。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可投餵小魚、家禽內臟等動物的肉,也可投餵混合飼料,但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期。首次投餵應將新鮮餌料和混合飼料摻和在一起,捏成團,放在水邊,連續投餵數次後,待大部分龜適應後,可直接投餵混合飼料。黃喉擬水龜在水中覓食,故食物宜放在水邊的食台上投餵的數量以龜吃不剩為宜,一般為龜體重的5%。投餵時間因季節而異,4、5、10月宜在中午前後,6~9月宜在上午8~9時或傍晚6時左右,7月是龜產卵旺季,應增加投餵量。
2.水質管理:小面積飼養池每周換水,大面積池塘應每2~3天排出部分老水,加入新水,並每周用20毫克/升呋喃唑酮或10 毫克/升石灰水交替潑灑。
3.日常管理:日常管理中應做到勤巡查、勤記錄。巡查可以了解龜的活動生長進食情況,每天早晚各1次,隨機抽查2~3隻龜的健康情況,並對氣溫、水溫、活動、患病、進食等一一記錄。

疾病預防

1.選擇健康的個體。
2.勤換水、刷箱體,保持水質。每次換水時用鹽擦刷箱體,換水後可放入少量的鹽(鹽的比重以人口嘗感覺不出鹹為準)。絕對反對鹽的比重過大!或者龜受病後“泡鹽水”!就象人受傷後,沒有用鹽水泡創面的。龜 體創面可定期用鹽水清洗後,然後再放入清水中或乾養。
3.每次換水時,可用牙刷輕輕擦拭龜背、腹甲,既有清潔龜體的作用,也可增強人、龜之間的互動。紅黴素軟膏是好東西!也可定期用它擦拭龜甲,對防治腐、爛甲有奇效,總而言之,寵龜疾病的預防關鍵在水質

營養價值

成龜的含肉率平均為23.4%,內臟平均占體重的14.0%,骨骼平均占體重的39.4%,血液和體液平均占體重的18.4%,脂肪塊變動較大,平均占體重的5.0%;肌肉中各物質質量分數平均為:水分79.7%,灰分1.0%,粗脂肪0.3%,蛋白質18.2%;在肌肉16種胺基酸中,必需胺基酸質量分數平均為6.69%,胺基酸總量平均為14.9%;在測出的18種脂肪酸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平均占64.77%,高度不飽和脂肪酸平均占22.91%。

研究進展

黃喉擬水龜(MauremysmuticaCantor)在國內分布較廣,生長適宜溫度為20~32℃。在人工養殖條件下,黃喉擬水龜性成熟年齡可以提前,孵化率可達84.2%。養殖溫度適宜時黃喉擬水龜生長較快,疾病少,容易養殖。人工養殖黃喉擬水龜占地面積小、飼養管理方便、經濟效益高,可以發展成為調整最佳化農村產業結構和增加人民收入的新興產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