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內容
麗江市衛生事業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
“十一五”期間是我市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麗江,實施文化立市、旅遊強市、水能富市、和諧興市、人才推動和全面開放六大戰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承前啟後的關鍵時期,為認真貫徹落實市委一屆六次全委會精神,實現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十一五”時期衛生髮展的目標任務,促進我市衛生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地健康發展,更好地為保障人民健康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特結合我市衛生事業改革與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麗江市衛生事業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
一、“十五”期間全市衛生事業發展成就及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一)發展狀況及主要成績
2005年底,全市共有全民所有制衛生機構 91個,病床總數2010張,每千人擁有病床數2.27張;有衛生人員3323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782人,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467人。全市共建立了408個村衛生室,共有鄉村醫生、衛生員和接生員951人;社會辦醫機構237個,床位555張,人員899人。嬰兒死亡率為28.78‰,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34.31‰,孕產婦死亡率為95.31/10,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269.39/10萬。人均期望壽命已達到67歲。
1.農村衛生得到加強。“十五”期間,我市各級黨委、政府始終堅持不懈的貫徹黨的農村衛生工作方針政策,重視和加強農村衛生工作,抓住國家和省重視農村衛生工作的機遇,加快農村衛生“三項建設”,並卓有成效地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同時,積極推進農村衛生管理體制和內部運行機制改革,完成了鄉鎮衛生院人員、業務、經費上劃區、縣衛生局管理工作,開展了“鄉村一體化”管理試點,農村衛生人才培養得到加強,隊伍素質不斷提高,農村衛生事業長足進步和發展,基本形成了農村三級醫療衛生保健網、鄉村醫生和合作醫療為“三大法寶”的農村衛生
服務體系,農村缺醫少藥狀況得到較大
改善,使廣大農民民眾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基本的醫療衛生服務,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2.疾病預防控制成效顯著,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十五”期間,已將原來分散設定、服務對象單一的防疫、血防、皮防等機構精簡合併,組建了市、區縣綜合性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負責公共衛生、疾病預防控制的業務處理和技術指導。各級政府加大投入加快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基礎設施建設。傳染病疫情報告,從過去的覆蓋縣級計算機電子表格形式的月報,發展到覆蓋鄉級日報的網路直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從過去的電話或傳真逐級報告,發展到現在的網路直報,傳染病監測報告質量有了明顯提高,及時性得到加強;非典防治實現了零病例;防止了動物禽流感向人間傳播,樹立了麗江旅遊安全的良好形象;結核病控制進程加快;鼠疫防治工作取得好成績;認真落實了《雲南省血吸蟲病綜合治理重點項目方案》、《雲南省血吸蟲病綜合治理重點項目實施規劃》;瘧疾發病穩中有降。“十五”期間,全市無霍亂疫情發生;疫苗可預防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消滅脊灰工作成果得到鞏固;到2005年,全市兒童計畫免疫接種全部使用自毀型注射器,基本達到安全注射要求,計畫免疫覆蓋面達到100%,四苗報告接種率保持在85%以上,B肝疫苗接種率城市不低於95%,農村不低於85%。
民眾性的愛國衛生運動,從過去的“除四害”、打掃衛生,發展到今天以創建“衛生城”和“衛生村鎮”為主要內容的、全社會廣泛參與的活動,發生了質的飛躍。2005年,麗江獲得“全球人居環境優秀城市”、“歐洲遊客最喜愛的中國旅遊城市”等殊榮。
3.愛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新進展。認真落實《雲南省愛滋病防治辦法》和六項配套工程,制定和實施了《麗江市愛滋病防治戰略規劃(2005-2009年)》,為我市愛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各級政府成立了防治愛滋病工作委員會及辦公室,建立健全了組織機構,加強了領導力量;全市進一步加強監測檢測力度,完成了各類重點人群共25499人的篩查;醫療保健機構逐步對入院檢查或分娩的孕產婦開展自願諮詢檢測,及時提供預防母嬰傳播的服務。
4.城市醫療救治體系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有新發展。“十五”期間,利用國債資金新建了市中心血站,無償獻血率由2000年的“零”提高到93.2%,成分輸血率達到99.3%;“十五”衛生專項137個項目計5899.8萬元,醫療救治體系6個項目計1323萬元;全市共完成413個醫療機構的基本分類;全市15所縣以上醫院全部做到了收費公示,並開展了“病人選擇醫生”和“住院費用清單制”以及後勤服務社會化、人事制度和分配製度等項改革;在全市共建成社區衛生服務機構11個;縣及縣以上15家醫療機構100%地參與了藥品集中招標採購;品種覆蓋率達到85%以上,全省參加招標採購的藥品平均降價幅度為27%;制定和實施了《麗江市區域衛生規劃》,多元化、多形式、多層次的醫療服務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5.中醫藥工作取得新的進步。全市共設定了區、縣級中醫醫院4個和49箇中醫科或門診,中醫藥人員增至415人,中醫病床增至140張。在機構建設達到一定規模的基礎上,加強了內涵建設,管理制度日趨完善,服務功能不斷增強,學術和科技水平有了較大提高。
6.繼續醫學教育和衛生科技有了長足進步。各級衛生部門和醫療衛生單位都從戰略高度出發,加快衛生人才培養,注重繼續醫學教育,不斷增強衛生髮展後勁。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都積極套用衛生科技成果和引進、推廣適宜技術,把衛生科技成果迅速轉化為造福患者的手段,在疾病防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市醫學會由過去的虛設或掛靠轉變為獨立的事業單位,對開展學會工作提供了人力、財力保證。市醫學會下設了預防醫學分會和護理分會及9個專業學組。還設定了“醫療事故技術鑑定辦公室”,獨立承擔了醫療事故技術鑑定工作。
7.衛生監督執法體系建設和衛生應急工作得到加強。按照國家的統一要求,市和區、縣兩級全部組建了衛生監督機構,人員編制達到90人,並全部實行公務員管理,明確了執法主體和執行機構的職責,實行公共衛生、健康相關產品、醫療機構、衛生專業人員和采供血的綜合監督執法,從根本上改變了執法分散、效率低下的現象,依法行政的水平不斷提高。
衛生應急工作得到加強,在市衛生局內批准設定了衛生應急辦公室,並制定完善了各項防病救災應急預案;市、區縣都以同級人民醫院為骨幹,各組建了一支設備齊全、技術先進的應急醫療隊,並積極開展各種防病救災和應急工作,僅2004年至2005年應急處置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就達31起,有效地保護了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8.婦幼保健工作取得明顯成效。通過認真貫徹執行《母嬰保健法》和《婦女發展綱要》、《兒童發展綱要》,靠國際合作項目和國家“降消項目”的支持,加強婦幼保健服務體系規範化建設,積極開展婦幼保健工作,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幼兒死亡率明顯降低。
“十五”期間衛生改革與發展實踐中得出的基本經驗是:始終堅持黨的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和法規,深化改革,擴大對外合作與交流,促進衛生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堅持衛生工作為大多數人服務的方針,強化政府職責,實行責任目標管理,增加投入,加強農村衛生、預防保健、中醫藥事業三項戰略重點,搶抓機遇,加快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有效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全力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普遍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堅持“科教興醫”戰略,努力培養愛崗敬業、醫德高尚、醫術精湛、適應不同層次衛生服務需求的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堅持科學發展觀,統籌兼顧,以人為本,從盲目追求規模的擴大、數量的增加,依靠增人、加設機構等外延擴張型的發展,轉變到調整服務結構、提高資源效率、為民眾提供滿意的醫療衛生保健服務上;堅持為人民健康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不渝地抓好衛生行業作風和職業道德建設,抓住民眾意見最大、最不滿意的突出問題,切實解決民眾希望辦、當前能夠辦好的問題,緩解“看病難、看病貴”。這些寶貴的經驗值得在今後的工作實踐中借鑑和堅持。
(二)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1.投入不足,衛生資源配置不合理。
2.農村衛生和中醫藥工作基礎薄弱,人才缺乏,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水平較低。
3.人民民眾對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反映十分強烈,衛生行業作風和職業道德建設任重道遠。
4.公共衛生、衛生監督、疾病預防控制體系還不夠完善,傳染病、地方病和不明原因疾病仍然嚴重威脅人民民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城鄉居民抵禦疾病風險的能力脆弱。愛滋病防治工作形勢嚴峻。防止重大疾病流行蔓延、處置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保證食品安全、醫療安全的任務非常繁重。
5.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中的一些深層次矛盾還沒有真正觸及,體制不適應、機制不完善、政策不到位、投入補償機制不順,工作不協調,社會對衛生事業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足,衛生事業發展不平衡。
二、“十一五"期間面臨的形勢和衛生髮展與改革的指導思想、目標
(一)“十一五"期間衛生改革與發展面臨的形勢和環境分析
未來5年,我國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時期。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也將進入一個十分重要的階段。這一時期,既是我市衛生改革與發展的黃金時期,也是各種困難和矛盾凸現時期。機遇和挑戰並存,各級政府和衛生領域必須抓住機遇,克服困難,加大改革力度,使我市衛生事業得到又快又好發展,著力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1.加快衛生事業發展,著力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再是單純提高經濟水平,而是一次全面而深刻的社會變革過程,其中衛生事業的發展也已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推進,促進健康,減少貧困,發展衛生事業,特別是加強公共衛生建設,建立健全社會醫療保障,將得到進一步的重視和增強。同時也對衛生事業在提高人民民眾生活水平和促進經濟成長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2.堅持科學發展觀及其要求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落實科學發展觀,既是一項長期的戰咯性任務,也是當前一項刻不容緩的工作。要把科學發展觀作為發展衛生事業的根本指導方針,體現在每一項具體工作中。要以人為本,把提高人民民眾健康水平、維護民眾利益作為各項衛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既要實現衛生事業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也要實現城鄉之間、區域之間衛生事業的協調發展,還要實現衛生事業內部預防保健和醫療、中醫和西醫、醫療服務和社區衛生服務的協調發展。
3.人口學特徵的變化及其要求
(1)人口數量不斷增長,健康素質仍有待提高
人口預測結果表明,“十一五”期間我市和全國一樣仍將面臨人口增長的壓力,人口健康素質仍有待提高。因此,必須從現在起,下大力氣,切實加強傳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婦幼衛生、職業衛生以及環境衛生等工作,不斷提高人口健康素質。
(2)人口性別比例失調
有關人口普查結果表明,過去二十多年中,我國男女出生性別比例失調,男女之比已從80年代初的108.5:100上升到2000年的117:100。我市比例失調問題不很突出,但廣大農村性別歧視問題仍然存在,性別比例失調正在逐步加大。要實現201O年我省出生嬰兒性別比保持正常的目標,有關部門需要緊密配合,加緊研究和制定標本兼治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衛生行政部門必須加強對胎兒性別鑑定和選擇性別人工終止妊娠行為的監督檢查,並且要加大打擊力度。
(3)人口老齡化和高齡化
嚴格控制人口政策給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了難得的歷史機遇,也帶來了挑戰,主要體現在人口老齡化方面。自2001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和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分別超過10%和7%,我省60歲以上人口也達14%,我市60歲以上的人口已達12.46%,已進入老齡化的行列。老齡化將導致慢性病和老年病增加,從而致使疾病模式改變。高齡老人對醫療服務和生活服務等的特殊需要,對現行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服務模式帶來了機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戰,對仍處於改革探索中的城鄉醫療保障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4)流動人口數量加大
由於城鎮外來人口的大量增加,按照常住人口統計,城市化正處於加速發展時期。人口流動和城市化對現行醫療服務體系及其管理體制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由於城鄉居民疾病譜構成不同,向城市遷移的人口增加,使得城市醫療服務體系必須應付雙重疾病負擔。其次,現行城鄉醫療服務體系基本建立在戶籍制度基礎上,而流動人口的醫療衛生服務尚未納入正規管理體系。隨著城鄉人口雙向流動,城鄉勞動力統一調配的機制逐步建立,就業方式越來越靈活,人員在城鄉之間、崗位之間流動越來越頻繁,如何按戶籍進行保障制度和醫療服務的規劃設計,轉向適應流動人口流動的需求,促進就業與醫療衛生服務、社會保障的協調發展等,都需要加以考慮和解決。
4.醫療衛生服務購買主體的條件分析及其要求
(1)居民收入增長和分布狀況
城鄉之間人均收入差距的不斷擴大,要求“十一五”期間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既要滿足社會各階層不斷增長的醫療服務需求,更要特別關注低收入群體、農村和貧困地區的基本醫療保障,以及醫療保障制度建設中困難群體的參保資金籌集問題。
(2)城市醫療保障體制現狀和發展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參保率低,大多數人口仍然處於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之外,“十一五”期間多數城鎮人口的醫療費用仍將由個人承擔。個人負擔過重、“看病貴、看病難”問題還會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
(3)農村醫療保障制度的推進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農村醫療救助制度將逐步在全國推行。但上述制度在實施過程中,無論是資金籌集還是服務提供,衛生系統都將面臨很大的挑戰。由於我市貧困面大,需要實行醫療救助的人口多,所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應對農村低收入人群醫療保障覆蓋問題、未來農村人口老齡化問題及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所引發的新的職業疾患和新的衛生問題方面仍面臨很多挑戰。
(4)管理體制改革及其要求
根據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的要求,深化我國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應按照“經濟調節、市場監督、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原則,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同時適應新形勢,改進管理方式和手段,提高行政效能和工作效率。衛生領域,也要按照以上原則明確政府衛生職能,包括規劃功能、服務功能、準入功能、監管功能、經濟調控功能、信息服務功能和促進市場發育的功能。同時,要充分發揮學會、協會等中介組織和學術團體的作用,加強行業自律、質量監督、醫療技術管理和業務指導工作。“十一五”期間,衛生行政部門特別要著重發揮控制醫療服務供給的準入和監管功能,以及調節醫療需求流向的規劃和調控功能,強化對全行業干預和監管,滿足民眾日益增長的基本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需要。
(二)“十一五”期間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總目標
1.“十一五”期間我市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思想是: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衛生改革與發展全局。堅持以人為本,促進衛生事業健康持續、協調發展。堅持政府主導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的原則,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動員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多渠道發展衛生事業。提高衛生服務的公平性,以滿足城鄉居民基本衛生服務需求為重點,突出公共衛生、農村衛生和社區衛生。最佳化衛生資源配置,建立高效、經濟的衛生服務體系。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預防控制重大疾病流行。轉變政府職能,依法行政,加強衛生全行業監管,維護全體公民的健康權益。
2.“十一五”期間衛生改革與發展的總目標是:到2010年,在我市建立健全適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適應人民民眾健康需求和承受能力的比較完善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提高衛生服務水平和質量,保障醫療安全,縮小城鄉之間、不同區域之間、不同人群之間享有衛生服務水平的差距,提高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和可及性,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健康水平。
3.2010年的主要指標
健康指標
(1)平均預期壽命在2005年的基礎上增加1歲,達68歲。
(2)嬰兒及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下降20%,為19.70‰和 24.50‰。
(3)孕產婦死亡率下降為50/10萬。
工作指標
(1)法定報告傳染病總發病率降至全省平均水平。實現性病的年發病率穩中有降,高危人群的高危行為明顯改變,各類人群愛滋病平均流行率上升速度有所減緩;以區、縣為單位,實施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覆蓋率維持在100%的水平。
(2)計畫免疫五苗接種率以鄉鎮為單位爭取達到並維持在90%以上;新生兒B肝疫苗首針及時接種率以縣為單位達90%以上;以市為單位,3歲以下兒童B肝表面抗原攜帶率降到2%以下;血吸蟲病流行縣(區)達到傳播控制標準,不發生或極少發生暴發疫情。
(3)95%以上的縣(區)要實現消除碘缺乏病目標,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等重點地方病的發病水平要明顯降低。
(4)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到70%,孕產婦保健覆蓋率以縣為單位達到90%,兒童保健覆蓋率以縣為單位達80%,新生兒疾病篩查覆蓋率達50%。
(5)以縣為單位初級衛生保健合格率達到80%以上,絕大多數縣實現與小康生活水平相適應的初級衛生保健目標。基本完成縣級醫院、預防保健機構和鄉鎮衛生院房屋、設備的改造和建設任務;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基本覆蓋全市農村居民,經濟發達的農村地區可以探索多種形式的醫療保障方式;全市40%以上鄉村醫生要具備執業助理醫師及以上執業資格。
(6)力爭達到每千人口擁有衛生技術人員3人左右,執業醫師1.50人左右,執業護士1.4人左右,90%以上醫生達到大專以上學歷水平;從事全科醫學的醫科畢業生達到同期畢業生總數的50%;衛生管理人員崗位培訓率和持證上崗率達到100%。
(7)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70%,農村衛生戶廁普及率達55%。血吸蟲病疫區農村衛生戶廁普及率達100%。省級衛生城市達到2個。
(8)無償獻血率達95%,自願無償獻血率達85%,成分血使用率達95%以上。
三、“十一五"期間的重點工作及保障措施
(一)實施區域衛生規劃,加強全行業監管
市和區、縣兩級應根據國家出台的《區域衛生規劃指導意見》和省的《衛生資源配置標準》結合當地財政經濟狀況和民眾醫療衛生需求,制定區域衛生規劃,規劃應明確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類別醫療衛生資源的規模、布局、結構和發展目標,報經當地政府批准後認真組織實施,對轄區範圍內的醫療衛生資源進行設定和調整。
1.衛生機構的調整和配置
(1)市政府所在地城市醫療衛生機構的設定。市級設定一所由市政府舉辦的與全市服務人口相適應的三級綜合醫療機構,並以該院為依託,另設兩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一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一所婦幼衛生機構、一所衛生監督機構、一所采供血機構、一所醫學會辦事機構。此外,根據城市疾病構成,居民醫療服務需求和跨地區衛生服務的特點,可設定2-3所有一定專科特色的社會其他部門和私人舉辦的醫療機構;2所部隊衛生機構。在市區,由古城區政府舉辦的衛生機構,設定一所二級綜合醫院,中醫院一所、婦幼保健院一所,衛生監督所一所,疾控中心一所。市區的營利性社會辦醫機構,按屬地管理原則,由古城區衛生局嚴格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等法規要求規劃設定,要嚴格實行辦醫的準入制度。
(2)農村醫療衛生機構設定。玉、華、永、寧四縣縣級醫療衛生機構設定要儘可能綜合。根據四個縣的自然、經濟、交通和服務人口情況,設一所二級綜合醫院、一所衛生監督機構、一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一所婦幼保健院,除江東三縣各設定一所中醫醫院外,一般不設其它專科醫院。現有的縣級綜合醫院、中醫醫院、婦幼保健院可繼續保留;對效益不佳和特色不突出的現有中醫醫療機構可與綜合醫院合併發展中醫科;對現有的衛生防疫、皮膚病和血吸蟲防治機構合併組建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增設一所衛生監督機構;以縣級綜合醫院、中醫院為依託,以街道辦事處為單位每單位設一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並建立和完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市、縣、區級綜合醫院、中醫醫院的雙向轉診制度,使之逐步達到“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的要求。同時,要加強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健康教育陣地建設。按屬地管理原則,由各縣衛生局嚴格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規劃設定轄區內的營利性社會辦醫機構。
(3)按照合理布局、功能齊全、設施先進、設定規範的要求,利用國債項目,加快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體系建設,按省定標準,市級依託市人民醫院,建立一所緊急醫療救援中心和一所傳染病救治機構;一區四縣依託綜合力量較強的縣級醫療機構各建立一所本級緊急救援機構和一所傳染病或相對隔離的傳染病區,以提高醫療機構應急救治和傳染病收治能力。
(4)鄉(鎮)級:每個鄉鎮設定一所衛生院或中心衛生院,縣城所在地的鄉鎮除繼續保留原有衛生院外,不再新設衛生院。村級:每個行政村可設1—2個衛生室,衛生院所在地的村(辦事處)可不設衛生室。
2.床位配置
床位配置標準。醫院床位是指各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設定的正規床位,不含觀察床、新生兒床、待產床和簡易床。醫療機構每床建築面積、每床淨使用面積和設備必須符合國家《醫療機構標準(試行)》的規定。
醫療床位的配置總量標準(張/千人口)按二類區域要求配置。到2010年,全市醫院床位數達到3500張(下限)—3800張(上限)。後五年按前五年增長幅度遞增。
床位配置的結構標準是:嚴格控制市、縣、區綜合醫院和專科醫院床位的增長;城市綜合醫院和專科醫院床位數占全市床位數的比例不超過35%-40%.
3.衛生人力資源配置
衛生人力資源以執業醫師(含執業助理醫師)和執業護士為基礎,按照《執業醫師法》和《護士管理辦法》的要求,建立和完善衛生人力的準入制度。
(1)執業醫師配置總量按二類區域配置標準要求。到2010年,全市執業醫師總量為1600人(下限)——2000人(上限)。後五年按前五年增長幅度遞增。
執業護士配置總量,按二類區域配置標準要求。到2010年,全市執業護士總量為1200人(下限)——1600人(上限)。後五年按前五年增長幅度遞增。
(2)醫技人員:應具備醫學或其它相關專業中專以上畢業學歷。醫療機構醫師與醫技人員的配置比例為:1:0.5。
不同層次醫療機構可根據需要適當調整醫技人員的配置比例。
(3)疾病控制人員:應具備與業務崗位一致的中專及其以上畢業學歷的專業人才,按每萬人口3.5—4人配置。
婦幼保健人員應具備與業務崗位一致的中專及其以上畢業學歷的專業人才,按每萬人口2—2.5人配置。
(4)衛生監督人員:應具備與業務崗位一致的中專及其以上畢業學歷的專業人才,按每萬人口1.5—2.0配置。
4.大型醫療設備配置
(1)設備配置的原則
①分級原則:按照衛生機構不同層次及需要配置;
②適宜原則:應以當地居民衛生服務需要及經濟承受能力選擇適宜技術和適宜設備。
③資源共享原則:新技術、新設備、大型高檔精密設備,應堅持資源共享和集中使用,提高使用效益;
④條件具備原則:配置設備,要有技術人員和配套條件的保證。
(2)本規劃所指的大型醫療設備配置標準是指:核磁共振、進口CT、彩色B超、500毫安以上X光機等。
核磁共振儀:市人民醫院利用外國政府貸款引進核磁共振儀一台。
CT:按《區域衛生規劃》要求配置。
彩超及500毫安以上X光機,到2010年以前,原則上市醫院3台。各區、縣人民醫院各一台。市疾控中心配置500毫安X光機一台。
(3)利用國債項目,建立市、區、縣愛滋病初篩實驗室和遠程可視醫療。
(4)不論何種醫療資金來源、何種購置渠道和方式購入大型醫療設備,均應嚴格按衛生部和省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取得省衛生廳大型醫療設備配置同意準入後方準購置。
在市政府支持下,建立全市醫療損害風險社會保障體系和醫療損害處理社會管理機制,確保醫療機構的正常運轉及醫學發展,建立醫療服務風險、醫療服務質量監控體系。
市和區、縣衛生行政部門要轉變職能,綜合運用法律、法規、政策、信息發布等手段,加強對醫療衛生全行業監管。充分發揮規劃、服務、準入監管、經濟調控、信息發布等功能,保障衛生事業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
(二)加強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建設,以初級衛生保健為 龍頭,全面加強農村衛生工作
1.建立健全鄉鎮衛生院上劃縣管理制度,大力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建立和完善農村醫療救助制度。
在完成鄉鎮衛生院上劃縣管理任務的基礎上,建立健全鄉鎮衛生院管理制度,加強衛生院管理,深化內部運行機制改革,積極推行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使鄉鎮衛生院真正承擔起三級衛生網樞紐的職責。
積極、穩妥地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擴大覆蓋面。要建立有效的合作醫療管理體制和社會監督機制,完善籌資,支付和補償機制,加強資金安全運行、醫療機構醫療行為的監督。隨著經濟發展,在各級財政投入增加,農民籌資增加的基礎上,適時調整補償範圍和補償比例,減輕農民醫療費用負擔。經濟條件較好地區,可以探索多種形式的醫療保障方式。
建立農村醫療救助基金,完善醫療救助制度。在各級政府每年撥出專款的基礎上,鼓勵和倡導企業、社會團體和個人捐資,設立農村醫療救助基金,協調有關部門管好基金,用好基金,減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情況發生。
2.努力實施初級衛生保健規劃,加強婦幼衛生工作。
按照省制定的初級衛生保健規劃,積極推進初級衛生保健工作,加強檢查、考核和評審,完成規劃確定的任務。
充分發揮各級婦幼保健機構的組織、管理、指導和服務功能,做好婦幼保健綜合服務。認真落實國家對西部地區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政策,加強高危孕產婦管理,提高新法接生率,住院分娩率,降低嬰兒死亡率和孕產婦死亡率。積極防治兒童常見病和多發病,加強兒童疾病綜合管理和兒童生長發育監測等工作。
3.以加強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為目標,努力實施好國債建設項目。
抓住國家和省實施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的有利時機,同級政府安排專項資金給予配套,加快我市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確保新一輪農村衛生建設任務圓滿完成。根據國家制定的建設標準和規範,按照填平補齊、改擴建為主的原則,加強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改善農村衛生機構服務條件,統籌規劃、合理配置、綜合利用農村衛生資源,建立起以公有制為主導、多種所有制形式共同發展的社會化農村衛生服務網路。
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國債建設項目包括:縣級人民醫院、縣級中醫院、縣級婦幼保健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所。國家對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的原則是:利用國債資金繼續加強貧困縣、邊境縣、少數民族自治縣、愛滋病防治重點縣的農村衛生設施建設,要求西部省區按總投資的20%配套。所有農村衛生建設項目投資做到閉合,不得留有缺口。
(1)通過實施縣級人民醫院建設項目,完善縣醫院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兩個功能,提高服務能力,使其具備作為全縣醫療和業務技術指導中心的條件,滿足農民民眾的就醫需求。
(2)通過實施縣級中醫院建設項目,改變縣級中醫院業務用房不足,房屋破舊、設備陳舊簡陋的現狀,使其就醫環境、基本功能與承擔的任務相適應,為基層中醫醫院繼承發展中醫、民族醫藥提供必要條件,基本滿足農村居民對中醫藥基本醫療服務的需求。
(3)通過實施縣級婦幼保健院建設項目,改變縣級婦幼保健機構房屋短缺、破舊、設備不足的現狀,使其達到婦女兒童預防保健基本服務的條件,完善縣級婦幼保健機構的公共衛生服務功能。
(4)通過繼續實施和抓好鄉鎮衛生院建設項目,使全市所有鄉鎮衛生院的業務用房達到國家建設標準,改變鄉鎮衛生院房屋破舊的面貌,充分發揮其在農村三級衛生網中的樞紐作用,為2010年基本建立起適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奠定基礎。
(5)繼續實施好村衛生所(室)建設項目,切實解決農村民眾“看病貴”、“看病難”問題。
對村衛生室建設的總體規劃是:除鄉鎮衛生院所在地的村外,每個村委會設立1個衛生室,業務用房面積達到60— 80平方米,每個村衛生室建設補助5萬元。通過實施該項目,在“十一五”末,使所有村衛生室的業務用房面積達到60—80平方米,在解決農村民眾“看病貴”、“看病難”問題上發揮重要作用。
(6)廣泛開展民眾性愛國衛生運動,以創建衛生城市為龍頭,帶動衛生鎮、衛生村創建工作開展。通過國家血防農村改廁項目實施,完成血防疫區普及農村衛生戶廁任務。其餘區縣要由當地政府協調農業、林業、水利、衛生等部門,統籌安排好解決人畜飲用水,建立沼氣廁,一般農村衛生廁等資金,完成農村改水改廁任務。
(三)深化城市醫療服務體制改革,強化社區衛生服務,建立較為完善的城市兩層衛生服務體系。
1.深化城市醫療服務體系改革,提高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保障醫療安全。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轉變職能,著力推進城市醫療服務體制改革。打破醫療機構的行政隸屬關係和所有制界限,綜合運用法律、法規、政策、信息發布等手段,加強對醫療機構的監督、指導、檢查和評價,認真實施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定規劃,對區域內醫療機構和衛生資源進行統一規劃管理。
政府所屬醫療機構要完善運行機制,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不斷提高醫療質量,把社會效益、民眾利益,構建和諧醫患關係放在第一位,健全醫院的質量、安全、服務、費用等各項管理制度,探索建立醫院科學管理的長效機制,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水平,保障醫療安全,不斷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醫療服務需求。
要深化人事分配製度改革。改進醫療機構管理者的選拔任用辦法和管理方式,規範任職業績評估標準和激勵約束機制。按照公開、公平、競爭、擇優的原則,實行人員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完善職工收入分配激勵機制,加大醫療機構內部分配自主權,調動職工積極性。
積極推進醫療機構後勤服務社會化改革。
認真做好乾部保健對象的醫療保健工作。
繼續貫徹落實城市衛生支農的相關政策,認真加強城市支援農村衛生工作。
2.鼓勵社會資源投入,發展醫療服務事業。
鼓勵社會組織或個人,用資金、實物、土地使用權,智慧財產權及其他財產作為投資,按照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定規劃舉辦非營利性、營利性、慈善性醫療機構和參與公立醫療機構的改制。公立醫療機構的改制,必須先試點後推廣,積極穩妥地進行。改制中必須妥善解決職工安置,社會保障及離退休人員待遇等問題,切實維護職工權益,確保社會穩定。
3.調整醫療服務結構,大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
調整城市醫療服務結構的重點,是大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構建城市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的機構分工合理,密切配合,互為補充,雙向轉診的新型城市兩層醫療服務體系。社區衛生服務發展納入社區建設總體規劃,統籌協調實施,加大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基礎設施、設備、人才培養的投入力度,建立穩定的經費保障制度,政府應按社區服務人口數定額補助社區預防保健經費並安排必要的工作經費,對符合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機構範圍並作為首診機構。要實行屬地化管理,區(縣)級政府負責協調區域內各方面力量,幫助解決社區衛生服務發展中的問題和困難,並加強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監督管理,規範服務行為,為廣大居民民眾提供方便、快捷、經濟、安全的社區衛生服務。
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市補助,加快社區衛生服務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建立起以社區為依託,家庭為基礎,專業為主導的城市社區醫療衛生網,滿足城市民眾的基本醫療、預防、保健需求。
4.加強市級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
按照“政府主導、單位建設、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原則,加快市人民醫院的建設和發展,使之與三級醫院的地位相適應,更好地發揮好全市醫療救治中心和業務技術指導中心的作用。十一五期間,採取“以政府投入為主,單位貸款、政府貼息和單位部分自籌”的辦法,多方統籌資金,新建第二住院大樓,緩解“住院難”問題,努力滿足人們不斷增長和不同層次的醫療保健需求。
繼續加強中心血站建設,保證用血安全。爭取上級支持進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配備大型採血車及送血車。
新建集保健、醫療、科研、培訓等為主要功能的、門診住院為一體的市婦幼保健院綜合業務大樓,建設資金採取“以政府投入為主、單位適當自籌、引入社會資金”等辦法解決。同時,要改善市婦幼保健院設備狀況,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保護母嬰健康。充分發揮各級婦幼保健機構的組織、管理、指導和服務功能,做好婦幼保健綜合服務。加強高危孕產婦管理,提高新法接生率、住院分娩率,降低嬰兒死亡率和孕產婦死亡率。
(四)以控制愛滋病、結核病、B肝、血吸蟲病及鼠疫、霍亂、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傳染病為重點,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及基礎設施建設。
對傳染病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治療,以發病危險性較高的地區為重點,降低發病數和死亡數,遏制疫情上升趨勢。
建立政府領導,多部門合作和全社會參與的愛滋病性病預防控制體系,在社會普及愛滋病、性病的流行與預防知識。繼續認真落實《雲南省愛滋病防治辦法》及六項配套工程,完成愛滋病防治三年規劃確定的任務,努力遏制愛滋病快速蔓延的勢頭。
加強鼠疫、霍亂、“非典”、禽流感等烈性傳染病防控,認真抓好瘧疾防治工作,努力完成國家下達的血吸蟲病防治,結核病防治任務。貫徹落實國務院《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繼續抓好計畫免疫工作及疫苗針對傳染病的防控工作,加強地方病、寄生蟲病、職業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慢性病防治網路和監測網路,加強慢病防治工作,加強疫情報告及病原監測工作,加強對新發傳染病的防控研究。建設項目總體規劃是:在現在實施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項目的基礎上,由省級投入對市級疾控中心和縣級疾控中心的實驗室進行改造,按照國家各級疾控中心設備裝備標準對我市的各級疾控中心進行補充裝備,並對全市計畫免疫冷鏈設備進行必要的更新補充。
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及健康促進工作。加強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營造有益於健康的環境,傳播健康相關信息,提高人們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倡導有益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促進全民健康素質的提高。
(五)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建設,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認真完成“十五”期間六項的疾病預防控制、醫療救治、信息網路國債項目建設任務,並加強實驗室檢驗檢測能力建設,保證其正常運行,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1.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機構及指揮中心信息平台,確保突發事件發生時指揮系統有效運轉,指揮、處置得當。
2.繼續完善應急預案及監測預警系統,各級衛生部門,應認真組織學習各級政府頒布的應急預案,並在實踐中完善預案。在鄉鎮衛生院已配備計算機的基礎上,加強人員培訓,做到持合格證上崗。實現全市疾控機構、醫療機構、鄉鎮衛生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路直報,及時、準確分析監測信息,發出預警報告。
3.加強應急隊伍建設,提高素質。應按平戰結合、防治結合、中西結合、統一管理、協調運轉的原則,組織培訓應急隊伍,制定管理制度,做到合理分工、職責明確、裝備到位,保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置。
4.落實應急物資儲備、供應及經費保障,確保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時應急物資能及時到位、經費得到保障。
5.加強縣級急救站建設,對急救中心車輛及急救設備進行裝備。按新增2輛急救車,每輛30萬元,常規急救設備50萬元的規劃,對市急救中心車輛及急救設備。按每縣急救設備50萬元的規劃加強縣級急救站建設。通過建設,保證突發事件及平時急救任務的完成。
(六)加快衛生執法監督體系建設。
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和決策、執行、監督相協調的要求,進一步加快衛生監督體制改革進程,建立衛生執法監督新體系。根據責權統一原則,按行政區域劃分管理職責,切實解決職能交叉,權責脫節,執法力量薄弱和多頭執法等問題。加強衛生執法監督條件、技術手段和隊伍建設,全面提高衛生執法監督水平。總體建設規劃是:將1個市級,5個區縣級衛生監督機構納入建設規劃,按市級投資360萬元、2400平方米;縣級每個投資80萬元、800平方米的規模進行建設。通過實施該項目,改變各級衛生監督機構無業務用房,基本無設備的現狀,為建設職責明確、行為規範、執法有力、保障到位、覆蓋城鄉、功能完善的衛生監督體系奠定基礎。
(七)加強中醫藥工作,發展中醫藥事業。
認真落實中醫藥政策,堅持繼承與發展並舉。努力建設中醫藥特色優勢突出、臨床療效顯著、隊伍結構合理、服務功能完善的中醫醫療服務體系,充分發揮中醫藥在農村和社區服務中的作用。
在“十一五”期間,按照“院有專科、科有專病、病有專藥”的要求,加快中醫專科專病建設。
在全市範圍內挑選一批骨幹送到省外進行高層次專科培訓,使之成為我市中醫專科學科帶頭人。
組織實施鄉村醫生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班推廣工作。
積極進行民族藥研製、開發,力爭選出一批療效確切的民族藥品種。
(八)堅持科技興醫、加強各類人才培養
1.完善鄉村醫生培訓體系。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承擔組織領導責任,省級主要負責編制計畫,制定規範和培訓市級師資;市級負責制定本地規劃,檢查指導,培訓縣級師資;縣級負責具體組織培訓鄉村醫生,確保“十一五”期間和2015年前鄉村醫生培訓任務的完成。鄉村醫生培訓的學歷目標是用十年左右時間實現中專學歷水平和大多數鄉醫獲執業助理醫師資格。在鄉鎮衛生院建立電化教育為基礎的鄉村醫生課堂,五年中實現每鄉鎮一間教室,一個電視機,一個機頂盒。縣級建立鄉村骨幹醫生培訓基地和學歷教育實習基地。骨幹醫師培訓基地為每個村衛生室培訓一名骨幹醫師;學歷教育實習基地成為有教室(兼示教室)、有示教實驗手段的教學點。
2.健全繼續醫學教育體系,探索和建立衛生技術人員全員繼續醫學教育機制。規範住院醫師、專科醫師培養,有目標、有組織、有計畫、有步驟地加強在職衛生人員的畢業後教育、繼續教育。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建立健全管理機構,保證有專兼職人員管理,並認真培訓管理人員;各級具體業務單位均需編制計畫,申報和組織項目實施,建立衛技人員業務培訓檔案;大力推廣電子化管理手段,加強質量監控評估;全面實現繼續醫學教育與衛技人員的職稱晉升、執業醫師再註冊、履職考核、年度考核掛鈎。
3.抓好重點學科建設。主要以市級單位實施,打造一批追趕國內先進水平的學科。突出優勢領域和特需項目的培育,使之能爭取省和國家重點攻關項目,並取得突破;努力做好減少青少年藥物依賴和控制及愛滋病防治科研工作,加強適宜技術推廣,提高醫療服務水平。
4.採取送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加強知名專家和各類學科帶頭人的培養,提高衛生專業人才水平。
5.加快衛生信息網路建設;重視電子計算機特別小型機和微機處理在衛生管理中的套用,為領導管理者迅速提供準確的決策依據,不斷提高管理技術水平和工作效率,追趕先進水平,以適應衛生管理現代化的需求。
(九)堅持政府主導、繼續完善醫療衛生機構經濟補償機制,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減輕民眾過重的醫藥費用負擔。
各級政府應充分認識和理解衛生事業屬公益性事業,是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醫療衛生改革不能走市場化道路,應由政府主導,要調整支出結構,增加衛生投入,特別是增加公共衛生事業的投入,繼續完善並落實財政對醫療衛生事業的經濟補償政策,建立有利於衛生事業發展的經濟補償機制,避免醫療機構片面追求經濟效益,以醫療機構的創收來解決生存、發展和職工福利,導致醫藥費用過快增長,民眾負擔過重問題的發生。落實國家提出的“四降一升”和我省提出的“六制並舉”措施,遏制醫療費用過快增長的勢頭,減輕民眾負擔,認真解決好“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十)加強衛生行業作風建設,營造健康和諧發展氛圍。
加強行業作風建設,提高醫德醫風水平,是深化改革,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保證,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全市衛生系統要以“樹立行業新風,最佳化發展環境”為主題,以轉變工作作風,強化服務意識,樹立衛生行業新形象為主線,以建設一支政治堅定、公正廉潔、紀律嚴明、作風優良、業務精通、技術精湛的衛生隊伍為目的,加強行業作風建設。要整治亂收費、拿回扣,收紅包,開單提成等不正之風,要建立教育、制度、監督三者並重的長效機制,有效遏制行業不正之風,真正樹立“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保證衛生事業健康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
(文章來源:麗江市衛生局政府信息公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