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市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是麗水市於2021年發布的規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麗水市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
- 發布時間:2021年
《麗水市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是麗水市於2021年發布的規劃。
《麗水市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是麗水市於2021年發布的規劃。發展歷史2021年8月,麗水市發布《麗水市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1規劃內容《規劃》提出重點構建“美麗中國先行示範區、全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示範...
表1 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指標表 註:本表中的指標項和具體目標最終將根據國家有關規劃修改調整。規劃任務 推動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 1. 最佳化產業布局 全面建立以“三線一單”為核心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建成和完善“三線一...
把河流治理作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重要載體,把中小河流治理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與美麗鄉村創建、美麗城鎮建設、產業結構調整、空間布局最佳化等緊密結合,在防洪減災、水環境整治、水生態保護與修復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成效...
浙江省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 浙江是海洋大省,海域面積26萬平方千米(領海和內水面積4.4萬平方千米),海岸線6600千米,海島4350個,海島數量和海岸線長度均居全國第一,擁有杭州灣、象山港、三門灣、樂清灣等眾多海灣。海洋是...
《規劃》對接中央、省級各項重要改革部署和政策精神,緊緊圍繞麗水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吸收了共同富裕示範區、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碳達峰碳中和、山區26縣跨越式高質量發展、跨山統籌等政策舉措。“十四五”時期,麗水將堅決扛起新發展...
貫徹實施《千島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水資源與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規劃》,加強新安江流域水生態保護。加強水土保持管理,實現人為水土流失常態化監管。切實保障河湖生態流量。完善生態流量確定技術標準,分區分類確定河湖生態流量目標,制定重要河湖生態...
浙江省應對氣候變化“十四五”規劃 全球氣候變暖趨勢不斷加劇,人類生存環境面臨嚴峻挑戰。中國一直是全球氣候治理進程重要的推動者和踐行者,堅定不移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020年9月以來...
因此,產業最佳化問題仍將是德清縣“十四五”時期源頭解決污染、高質量綠色發展的重大課題。(5)生態環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方面 生態修復與保護管理制度長期分散在不同的行業主管部門,統一規劃等頂層設計不足,監測評估能力也比較薄弱。全縣...
提升海洋生態保護與資源利用水平 最佳化海洋空間資源保護利用 1.加強海洋空間資源保護修復。堅持開發和保護並重,發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海岸帶保護利用規劃的戰略引導和剛性管控作用,構建陸海一體開發保護格局。強化海洋“兩空間內部一紅線”管控...
自然保護地存在布局不合理、自然保護地體系不夠完善等問題。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任重道遠,種質資源保護開發利用不足。優質生態產品供給有待豐富。優質生態產品不夠豐富,不能滿足人民民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全省綠化造林空間不足,...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簡稱“十四五”規劃),“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民生福祉達到...
浙江省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 “十四五”時期,我省將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開啟高水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加快構築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美好家園,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為更好推進“十四五”時期社會發展...
《規劃》指出,“十四五”期間,我市將持續推進智慧財產權體制機制創新,全方位打造高質量的智慧財產權創造體系、高效益的智慧財產權運用體系、高水平的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高效能的智慧財產權服務支撐體系,構建“產學研用金、才政介美雲”十聯動知識...
浙江省空氣品質改善“十四五”規劃 為持續改善“十四五”時期全省環境空氣品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浙江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深化生態文明示範創建 高水平建設新時代美麗浙江規劃綱要(2020-2035年)》《浙江省國民經濟...
嚴格實行取水許可和計畫用水管理,加強區域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強化節水評價,控制水資源開發利用強度。加強主要流域源頭地區生態保護和飲用水水源保護,嚴格控制水環境敏感區域高耗水、高污染項目。社會民生領域 圍繞打造人民幸福美好家園...
2022年1月,廣東省印發《廣東省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以水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在污染減排、環境擴容兩方面發力,統籌水資源保護、水生態建設和水環境治理,並計畫實施四大類共49個重點工程,推動...
“十四五”水安全保障共八方面重點任務:一是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二是加強重大水資源工程建設,提高水資源最佳化配置能力;三是加強防洪薄弱環節建設,提高流域防洪減災能力;四是加強水土保持和河湖整治,提高水生態環境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