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胎(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鹿胎,中藥材名。本品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的胎盤及胎盤。將妊娠母鹿剖腹,取出胎獸及胎盤,除盡殘肉、油脂,置烤爐內烤至乾透。功能主治為:益腎壯陽,補虛生精。治虛損勞瘵,精血不足,婦女虛寒,崩漏帶下。①《本草新編》:健脾生精,興陽補火。②《青海藥材》:治婦女月經不調,血虛、血寒,久不生育。③《四川中藥志》:能補下元,調經種子。治血虛精虧及崩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鹿胎
  • 漢語名稱:Lu Tai
來源,性味歸經,功能主治,生產區域,藥材性狀,用法用量,相關配伍,注意事項,相關論述,特別說明,

來源

本品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的胎盤及胎盤。將妊娠母鹿剖腹,取出胎獸及胎盤,除盡殘肉、油脂,置烤爐內烤至乾透。

性味歸經

甘鹹,溫。
①《本經逢原》:甘,溫,無毒。
②《四川中藥志》:性溫,味鹹,無毒。
《四川中藥志》:入肝、腎、心三經。

功能主治

益腎壯陽,補虛生精。治虛損勞瘵,精血不足,婦女虛寒,崩漏帶下。
①《本草新編》:健脾生精,興陽補火。
②《青海藥材》:治婦女月經不調,血虛、血寒,久不生育。
③《四川中藥志》:能補下元,調經種子。治血虛精虧及崩帶。

生產區域

主產黑龍江、吉林、河北、青海、甘肅、雲南等地。

藥材性狀

乾燥的鹿胎,大小不一,全體彎曲,頭大,嘴尖,下唇較長,四肢細長,有2蹄,尾短,脊背皮毛有小白色點,鮮時色淡,乾燥後呈棕紅色。質堅硬,不易折斷。氣微腥。以幼小、無毛、胎胞完整、無臭味者為佳。四川所產的鹿胎,為水鹿、白唇鹿、白鹿的胎獸及胎盤。用木板夾扁後加工乾燥,商品呈扁圓形,棕褐色,外面包裹一層胎盤。

用法用量

內服:入丸散,2~5錢;鮮胎可煮汁熬膏。

相關配伍

①治虛損勞瘵:鹿胎(去穢,煮爛),熟地八兩(人乳、粉山藥各一兩,拌蒸九次),菟絲子十兩(酒煮),杞子八兩(乳浸),制過首烏十兩(乳浸,日曬夜露九次),金石斛六兩(酒炒),巴戟肉五兩(酒炒),黃芪(酥炙)五兩,人參四兩。黃蒿膏丸。(《沈氏尊生書》鹿胎丸)
②治陰虛崩帶,種子:鹿胎、當歸、枸杞、熟地、紫河車、阿膠。為丸劑服。(《四川中藥志》)

注意事項

《四川中藥志》:上焦有痰熱,胃中有火者忌。

相關論述

1.《本草新編》:世人有麋、鹿合而成膏,以治陰陽之虛則可耳。然而用麇、鹿為膏,又不若用鹿胎,加人參、熟地、山茱、山藥、茯神、牛膝、柏子仁、巴戟天、肉蓯蓉、炒棗仁、白朮、甘草、麥冬、沙參、五味子、杜仲、破故紙、黃芪、當歸為全鹿丸之更妙也,用大鹿為全鹿丸者誤。
2.《本經逢原》:鹿性補陽益精,男子真元不足者宜之,不特茸、角、莖、胎入藥,而全鹿丸合大劑參、芪、桂、附,大壯元陽,其胎純陽未散,宜為補養天真,滋益少火之良劑。然須參、芪、河車輩佐之,尤為得力。如平素虛寒、下元不足者,入六味丸中為溫補精血之要藥,而無桂、附辛熱傷陰之患。

特別說明

本詞條僅用於中醫藥知識的科普,對於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