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署名。掌管食鹽產運銷的機構。元代設有廣東、廣海二鹽課提舉司。明代分設四川及廣東海北等七處,另遼東稱煎鹽提舉司。各置提舉、同提舉、副提舉等官。下轄各鹽倉、鹽場和各鹽課司。清代沿置,設雲南石膏等三處,設提舉以掌司事。...
黑鹽井鹽課提舉司,官署名。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置,治所在雲南楚雄府(今屬雲南),及各鹽課司、各鹽倉大使、副使等職。沿革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置,治所在雲南楚雄府(今屬雲南),及各鹽課司、各鹽倉大使、副使等職。職責 掌黑鹽井食鹽生產、稅課、運銷之政。品級 設提舉一人,從五品,同提舉一人...
鹽課提舉司提舉 鹽課提舉司提舉,簡稱“鹽提舉”,官名,始置於元,清制,於雲南之石膏、黑鹽、白鹽三井設鹽課提舉司提舉各一人,秩從五品。明清時鹽課提舉司主官,掌鹽井之政,直接督察所屬鹽井之產銷事務。
四川鹽課提舉司,官署名。明朝初年置,掌四川食鹽生產、稅課、行銷之政。設提舉一人,從五品,同提舉一人,從六品,副提舉無定員,從七品。沿革 四川鹽課提舉司,官署名。明朝初年置,及各井鹽課司、各鹽倉大使、副使等職。職責 掌四川食鹽生產、稅課、行銷之政。品級 設提舉一人,從五品,同提舉一人,從六...
五井鹽課提舉司 五井鹽課提舉司 鹽務管理機構。五井即雲南諾鄧井、山井、師井、大井、順盪井。明洪武十六年(1383)置,治所在諾鄧井。萬曆四十二年(1614)裁。
白鹽井鹽課提舉司 白鹽並鹽課提舉司,鹽務管理機構。清襲明制,設白鹽井提舉一員。雍正九年(1731)設白石谷大使一員。乾隆十六年(1751)裁歸白鹽井提舉兼管。嘉慶五年(1800)又裁雲龍井大使,改歸白鹽井提舉兼管。
安寧鹽課提舉司,官署名。明朝置,治所在雲南安寧州(今雲南安寧縣),掌該處食鹽生產、稅課、運銷之政 沿革 官署名。明朝置,治所在雲南安寧州(今雲南安寧縣),掌該處食鹽生產、稅課、運銷之政。設提舉一人,從五品,同提舉一人,從六品,副提舉無定員,從七品,及各井鹽課司、各鹽倉大使、副使等職。職責...
廣東海北鹽課提舉司,官署名。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置,掌廣東海北食鹽生產、稅課、行銷之政。設提舉一人,從五品,同提舉一人,從六品,副提舉無定員,從七品,及各場鹽課司、各鹽倉大使、副使等職。沿革 廣東海北鹽課提舉司,官署名。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置,及各場鹽課司、各鹽倉大使、副使等職。所產...
察罕腦兒鹽課提舉司,官署名。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置於陝西察罕腦兒,掌該處糧鹽生產、稅課、運銷之政。設提舉一人,從五品,同提舉一人,從六品,副提舉無定員,從七品。沿革 察罕腦兒鹽課提舉司,官署名。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置於陝西察罕腦兒。及各食課司、各鹽倉大使、副使等職。品級 設提舉一人,...
鹽課司土副使 鹽課司土副使,官名。明代在內地井鹽、礦鹽產地,設鹽場、鹽井鹽課司大使、副使,隸鹽課提舉司。沿革 在少數民族產鹽區亦以當地歸附的土民頭目任鹽課司土副使,為管鹽的世襲小土官,亦有不許世襲者。雲南省劍川州彌沙鹽井、浪穹縣順盪鹽井、山井鹽井均設此官。職責 管鹽。
遼東煎鹽提舉司 遼東煎鹽提舉司,官署名。明朝設定於遼東地區,掌食鹽生產、運銷之政。設提舉,正七品,同提舉,正八品,副提舉,正九品,及各鹽場鹽課司,各鹽倉大使.副使等職。
官名。始置於元代,設於產鹽各省區。明清相沿,其全稱為“都轉鹽運使司鹽運使”,簡稱“運司”。其下設有運同、運副、運判、提舉等官,有的地方則設“鹽法道”,其長官為道員。這些官員往往兼都察院的鹽課御史銜,故又稱“巡鹽御史”。他們不僅管理鹽務,有的還兼為宮廷採辦貴重物品,偵察社會情況,是...
《王廷輔除廣東鹽課提舉有不堪其事之慮賦此勉之》是明代詩人顧清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古人重立事,今人重致身。功業苟有托,富貴安足論。迢迢越王州,連峰入青雲。豈無近要途,跋此高嶙峋。榷海已非古,嚴征重疲民。廟選及吾子,此意良已勤。刑罰有至教,催科有深仁。金谷誠瑣末,乘田彼何人。新...
鹽課提舉司系都轉運鹽使司下屬機構,職掌如都轉運使。洪武二年(1369)正月十三日,置廣東海北鹽課提舉司(建文中改都轉運司),洪武三年在察罕腦兒設鹽課提舉司,後漸增設各處。計有四川、廣東海北、黑鹽井、白鹽井、安寧、五井、察罕腦兒等。司設提舉一人(從五品)、同提舉一人(從六品),、副提舉無定員...
福建鹽務官制,唐代劉晏治江淮鹽設十監,福建居其一,閩鹽設官始於此。宋代設轉運、發運諸使兼管鹽務。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立福建市舶司兼辦鹽課,二十四年改設福建轉運鹽使司,二十九年改為福建鹽課提舉司,此後更變無常。明代設福建都轉運鹽使司,各場設運鹽分司,後改為鹽課司。清沿明制,仍設都轉運...
寧紹、溫台分司,隸屬於山東都轉運鹽使司的膠萊、濱樂分司,隸屬於河東都轉運鹽使司的解鹽東場、西場、中場分司。又於四川、廣東北海和黑鹽井、白鹽井、安寧井、五井、察罕諾爾設鹽課提舉司,遼東設煎鹽提舉司,其職掌與都轉運鹽使司同,掌地方鹽政,聽命於巡鹽御史或鹽法道臣。各場則設鹽課大使。
梅鷟(約1483-1553),明學者。字致齋,旌德(今屬安徽)人。武宗正德八年(1513)舉人,官南京國子監助教、鹽課司提舉。著《尚書考異》、《尚書譜》,力功古文之偽。在目錄學方面,撰《南雍志·經籍考》(亦名《明太學經籍志》、《南雍書目》)。《南雍志》凡二十四卷,記南國子監掌故之書。其中《經籍考》二...
潮州分司運同鹽官名。衙署駐潮州府(治今廣東潮州)。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改廣東鹽課提舉司為潮州運同,四十五年(1706)裁撤,雍正二年(1724)復設。掌分司潮、嘉、汀、贛鹽法之政令,督潮屬各場大使,促征鹽課,杜禁私販。潮州分司運同鹽官名。衙署駐潮州府(治今廣東潮州)。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改廣東鹽...
在主要產鹽區置都轉運鹽使司,非主要產鹽區置茶鹽轉運司或鹽課提舉司管理地方鹽務。並置批驗所批驗鹽引。鹽場則設官負責監製、收買鹽戶食鹽和支發鹽商食鹽。其賣引法為戶部主印引,鹽司主賣引。鹽司按銷鹽狀況確定引額,由戶部按額印造,頒發各區鹽司收管。賣引用鹽司鈐印,據行鹽區域和規定的引價,...
兩廣鹽務官制, 漢代在南海郡番禺、蒼梧郡高要設定鹽官。唐代置巡院十三,嶺南為其中之一。宋開寶三年(970)設轉運使,開寶六年置判官,太平興國三年(978)置都轉運使。元至元時置』一東、廣海鹽課提舉各一名。明代設廣東、海北鹽課提舉各一員,其下設同提舉、副提舉及各場鹽課司。清初定廣東提舉一員,鹽課大使...
”《景泰雲南圖經志書》卷五:“五井鹽課提舉司,在浪穹縣西北三百里,洪武十六年建置。內有吏目廳,所屬鹽課司五:諾鄧井鹽課司、大井鹽課司、山井鹽課司、師井鹽課司、順盪井鹽課司。”雲龍井在唐代已經由當地白蠻所開採,後一直由白族開採至今。《雲龍井圖說》:“雲龍州名也,地處極邊,與僳僳野人接壤...
從此,黑井先民采鹵而食;青銅器時代,他們掘池儲鹵,用原始的薪炭法製鹽;南詔時期,掘池汲鹵,用釜煎鹽,黑井鹽成為專供王室的貢鹽;元代,中央置威楚路提領管黑鹽井鹽運使司。但在這兩千年中,黑井僅僅開挖了兩三口鹽井。明洪武年間,黑井設正五品的鹽課提舉司,直隸於省。中央從應天府遷來64名身份非同...
三官鎮在歷史上是四川製鹽重鎮。在漢初平年間(190~193)已有大鹽井(寶馬井),並在明洪武二十年(1387)設福興鹽課司,是四川鹽課提舉司下轄的17個鹽課司之一。清雍正八年(1730),在寶馬井設立復興(鹽)廠,隨上、中、下納稅。建制沿革 地名由來 三官場原名三官堂,又名三官塘。在明嘉靖二十一年(...
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明政府在全國置七個“鹽課提舉司”,雲南有四個,其中之一的“五井鹽課提舉司”衙門舊址。後來提舉司衙門外遷,這裡就演變成了諾鄧黃氏家族私宅區,族人將原提舉大門改造成登載本家科舉功名的“題名坊”。清代黃氏門中共出兩進士、五舉人及上百名秀才,清康熙、乾隆年間舉人黃桂曾被譽為...
從開寶四年(971年)宋軍平嶺南起,廣南開始榷鹽。一方面統購民鹽,不給鹽本,而“與免役或折稅”,另一方面,實行官運官賣的政策,但從史料可見海南時常有官商客販之間變通的作為。明代,海南鹽業經濟進入全面發展的時期。明朝廷依據各鹽產區之地位,設有都轉運鹽使司和鹽課提舉司,其下設分司及鹽課司,通過...
陝甘鹽務官制 陝甘鹽務官制, 漢武帝創行專賣時,隴西西縣、三水、獨樂、龜茲設有鹽官。唐代置榷稅使。明代設鹽課提舉司。清代設場大使而受命於督撫鹽道。自乾隆以來,鹽歸民運,大使之官始廢。其後,甘肅收統捐和陝西征加價,都設局辦理。
待詔 司諫 通事舍人 正字 詹事府彔事 司務 學彔 典籍 鳴贊 序班 司晨 漏刻博士司牧局大使 牧監副 圉長 大醫院吏目 提舉司吏目 鹽課司吏目 州所吏目 副教授 染造大使 織染局大使 府倉大使 司庫司大使 司獄副使 巡檢副使 茶馬副使 教坊司韶舞 司樂 按察司檢校 府照磨 宣撫司照磨 典儀 副教授 草場...
表8—1黑鹽井鹽課提舉司提舉名錄 表8—2琅鹽井鹽課提舉司提舉名錄 表8—3白鹽井鹽課提舉司提舉名錄 表8—4民國元年至20年黑井鹽場歷任場長名錄 表8—5白鹽井統一鹽政以來歷任主管名錄 表8—6一平浪鹽礦黨委領導幹部名錄 表8—7一平浪鹽礦行政領導幹部名錄 表8—8一平浪鹽礦三總師名錄 表8—9黑井鹽廠黨政...
副千戶 儀衛、副招討、宣撫司副使、安撫使安撫 清朝 文職京官:翰林院侍讀、翰林院侍講、鴻臚寺少卿、司經局洗馬、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員外郎 文職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鹽運司副使、鹽課提舉司提舉 武職京官:四等侍衛、委署前鋒參領、委署護軍參領、委署鳥槍護軍參領、委署前鋒侍衛、下五旗包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