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鹽並鹽課提舉司,鹽務管理機構。清襲明制,設白鹽井提舉一員。雍正九年(1731)設白石谷大使一員。乾隆十六年(1751)裁歸白鹽井提舉兼管。嘉慶五年(1800)又裁雲龍井大使,改歸白鹽井提舉兼管。
白鹽並鹽課提舉司,鹽務管理機構。清襲明制,設白鹽井提舉一員。雍正九年(1731)設白石谷大使一員。乾隆十六年(1751)裁歸白鹽井提舉兼管。嘉慶五年(1800)又裁雲...
白鹽井鹽課大使,鹽官名。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裁撤白石谷井大使,鹹豐二年(1852)裁撤安豐井大使,均歸白鹽井大使管理。光緒十五年(1889)移駐喬後井,遂改為喬...
明清時期產鹽極盛。20世 喬後井,遂改為喬後井大使。紀80年代末尚年產鹽3 000噸。 白鹽井鹽課提舉司 鹽務管理機構 [1] 。參考資料 1. 宋良曦,林建宇,黃健...
表8—3白鹽井鹽課提舉司提舉名錄表8—4民國元年至20年黑井鹽場歷任場長名錄表8—5白鹽井統一鹽政以來歷任主管名錄表8—6一平浪鹽礦黨委領導幹部名錄表8—7一平...
又於四川、廣東北海和黑鹽井、白鹽井、安寧井、五井、察罕諾爾設鹽課提舉司,遼東設煎鹽提舉司,其職掌與都轉運鹽使司同,掌地方鹽政,聽命於巡鹽御史或鹽法道臣...
明代白鹽井鹽課提舉司提舉名錄清代白鹽井鹽課提舉司提舉名錄民國白井統一鹽政以來歷任主管名錄民國鹽豐縣長名錄大姚縣石羊鹽廠領導名錄大姚縣石羊鹽廠勞動模範、先進工作...
鹽源場,井鹽產場。位於四川鹽源縣境內。產地向分白鹽井、黑鹽井二處,場署駐白鹽井。產鹽始於漢代。明代置鹽課司。清代以廠統井,置鹽源廠。民國初年改廠為場,...
洪武二年(1369)正月十三日,置廣東海北鹽課提舉司(建文中改都轉運司),洪武三年在察罕腦兒設鹽課提舉司,後漸增設各處。計有四川、廣東海北、黑鹽井、白鹽井、...
閏鹽古道分為幹線和支線(其中一些線路自漢代以後逐漸開闢為官方驛道)。幹線始於今西昌馬道,經鹽源、寧蒗,抵麗江。幹線首段西白線(西昌至鹽源白鹽井):自西昌馬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