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鹽城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工作回顧
一、經濟發展質效實現新提升。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836億元,增長10.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18億元,增長14%;固定資產投資2751億元,增長23.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14億元,增長13%。全市經濟發展總體水平加快向蘇北第一邁進。產業轉型升級取得重要進展。紮實開展項目推進年、載體建設年活動,最佳化經濟結構,二三產業比重提高0.5個百分點。大力發展“4+3”新興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500億元。舉辦環保產業博覽會、汽車博覽會。東風悅達起亞汽車產銷64.6萬輛,全市汽車產業銷售突破千億元。成為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套用城市、國家新能源示範城市。實施農業現代化工程,高效設施農業新增面積全省第一,連續三年獲評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成功承辦第十六屆江蘇農業國際合作洽談會。加快建設31個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和100個重點項目,服務業投資增長28.3%。旅遊業快速發展,入境遊客人數蘇北第一。創新驅動戰略加快實施。市區“兩區兩城”標誌性創新高地加速崛起,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城市建設通過驗收。積極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建成省級以上研發機構71個,獲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5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17%。建設省級大學科技園。舉辦第四屆沿海發展人才峰會,引進高層次人才創業項目51個。
二、推動改革開放取得新進展。著力推進行政體制改革。進一步簡政放權,研究出台市縣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方案,取消調整下放市級行政權力事項294項、行政審批事項153項,審批周期縮短52%。基本建成市縣鎮村四級便民服務網路。推進市場體制改革。突出全民創業,放開投資領域,推出首批鼓勵民間投資“百項千億”工程,新增各類市場主體7.9萬家,居全省前列。制訂14家市屬重點國有企業改革方案。加快財稅金融和價格體制改革,完成1.65萬戶納稅人“營改增”試點,產生減稅效應13.3億元。貸款增速全省第一。推進農業農村改革。開展土地確權登記市級試點,推廣聯耕聯種面積213萬畝,新增市級示範家庭農場100家,新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組織1071家。推進可持續發展綜合改革。《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綜合配套改革實施方案》獲得省委省政府批准。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堅持擴大開放與深化改革互動並進,在全省率先試行外商投資企業登記備案制度。韓資工業園在全省特色產業園區考核中名列第一。新批3000萬美元以上利用外資項目30個,進出口總額突破70億美元。港澳台僑和外事工作取得新的成績。
三、沿海開發建設呈現新局面。加快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鹽城港新開工建設萬噸級以上泊位8個,大豐港區三期通用碼頭建成通航,濱海港區10萬噸級通用碼頭開港試航,響水港區一類口岸臨時開放獲得國家批准。連鹽鐵路全線開工建設,徐宿淮鹽高鐵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阜建高速公路、鹽城市區至大豐港高速公路快速推進,臨海高等級公路全線建成通車,新建國省幹線公路102公里。加快重大產業項目建設。列入省沿海開發五年推進計畫的78個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3008億元。領勝科技等36個投資超10億元產業項目開工建設,濱海港區2×100萬千瓦火電項目獲得國家立項。加快載體平台建設。18家重點開發園區在全省整體進位,工業開票銷售、工業投資、註冊外資實際到賬分別占全市的75%、75%、72%,中小企業園項目承載能力進一步增強。市開發區、環保科技城被認定為國家火炬計畫特色產業基地,鹽城高新區創建國家高新區已報國務院審批,黃海經濟區基礎設施框架初步拉開,省級灘涂綜合開發試驗區啟動實施。加快沿海合作開發。在海內外成功舉辦5場有影響力的投資合作洽談會,引進央企45家。各類合作園區加快建設。
四、統籌城鄉發展邁出新步伐。強化中心城市功能。大市區重點城建項目完成投資350億元。范公路快速路先導段建成通車,新增公車389輛、計程車300輛,開通市區至大豐城際公交,城市公交客運總量突破1億人次。倡導低碳環保出行,推廣套用新能源汽車1237輛,投放城市公共腳踏車6000輛。完善城市服務設施,金融城一期基本竣工,新建改造農貿市場49個。實施“美麗夜景靚麗街區”景觀亮化工程。強化城市建設管理,創成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創建工作順利通過國家綜合評審,城市形象和知名度不斷提升。積極推進城鄉建設。啟動實施新型城鎮化八大類220項重點工程項目,加快縣(市)城、重點中心鎮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抓好36個市級城鄉統籌試點鎮村發展,城鎮化率提高到58.2%。改造提升農村公路1127公里,電力、郵政、通信等設施建設取得新的進展。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實施十大類130項生態文明建設工程,成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推動綠色鹽城建設,新增綠化造林14.1萬畝,林木覆蓋率達25.6%。整治城鄉環境,開展城鄉河道綜合整治行動,強勢推進通榆河沿線環境專項整治。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畫,夏秋兩季秸稈禁燒實現“零火點”,空氣品質全省最好,良好生態成為鹽城的環境品牌。
五、人民民眾生活有了新改善。推進民生幸福工程八大體系建設,全市財政安排民生支出434億元,市政府為民興辦20件實事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新增城鎮就業1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較低水平。大力發展鎮村經濟,開展新一輪扶貧開發,幫扶14.9萬低收入口脫貧。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9.2%、11.6%。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推進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改善薄弱學校辦學條件,新建中國小、幼稚園28所。加強基層醫療衛生、大市區醫療急救體系建設,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實現全覆蓋。實施文化惠民工程,開展第二屆“鹽瀆風”全民讀書月活動,改造提升公共文化場所和革命遺址15個。積極發展新聞出版、廣播電視、檔案等事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成功舉辦沿海濕地國際公路腳踏車賽。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在全國率先推行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並軌和“四個不出村”便民快捷服務,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上調12.8%。在全省率先建立困難民眾保障援助和市區困難民眾托底救助制度,20多萬被征地農民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全市整治老舊小區41個,新建各類保障性住房2.5萬套。啟動實施總投資40億元的飲用水安全保障十項工程,鹽龍湖至城東水廠源水互通工程、城東水廠深度處理工程基本建成。推動城鄉區域供水一體化,新保障55.7萬農村居民飲用水安全。完成32個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提檔升級項目,大市區養老呼叫服務平台投入運營,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實現全覆蓋。老齡、殘疾人、紅十字、慈善等事業進一步發展。全力維護社會穩定。深入開展“五大專項行動”,突出抓好信訪積案化解、安全隱患整治等工作,實現了信訪總量、事故數量和刑事案件發案率“三下降”,司法水平、公眾安全感、法治滿意度“三上升”。紮實做好食品藥品監管、應急管理、消防、民族和宗教事務等工作,連續七年被省評為“平安市”,連續三年被省評為“綜治工作先進市”。
主要任務
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2%,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2%左右,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10%和11%,完成節能減排省定目標。
今年(2015年)重點做好以下八項工作:
一、更加突出質量效益,促進經濟穩健增長。堅持綜合施策、多措並舉,穩定經濟運行,挖掘增長潛力,推動全民創業,促進經濟穩中有進、行穩致遠。
力促現有企業提質增效。加強經濟運行調節,推動生產要素、政策資源、政府服務向實體經濟集聚。繼續實施大企業(集團)培育工程,開展虧損企業扭虧脫困三年行動計畫,力爭企業增長面在60%以上。用足用好支持企業發展若干政策專項和中小微企業應急過橋擔保資金,幫助企業爭取國家和省更多專項扶持。促進金融機構向上爭取信貸規模,拓展融資渠道,力爭新增社會融資規模650億元。落實結構性減稅和降費政策,規範涉企收費,減輕企業負擔。科學配置用地計畫,確保大項目、好項目用地。
增強投資和消費拉動力。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放寬市場準入,積極推行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等多種投融資模式。組織實施“三重”、“八大類”、工業“三百”等重點工程項目,紮實開展“五抓五比”活動,抓洽談簽約、比協定投資額,抓註冊到賬、比資金到位數,抓開工建設、比實物投入量,抓投產達效、比新增長點,抓軟環境建設、比服務效能,新增100個以上銷售超億元的新增長點,固定資產投資突破3000億元,增長18%。大力促進消費升級,加快國家信息消費試點城市建設,積極培育養老、健康、文化、旅遊等消費熱點,合理引導房地產消費需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
大力發展鎮村經濟。以發動全民創業為路徑,強化規劃引領、政策支持和考核激勵,催生“鋪天蓋地”的新增長點,厚實全市經濟基礎。制定完善鼓勵鎮村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實施民間投資“百項千億”工程,搭建全民創業十大服務平台,支持農民、大學生自主創業和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新登記企業2.2萬戶,民營經濟增加值占比提高到70%。加快建設中小企業創業園、農民創業園,開展百家創業園區最佳化升級活動,新建標準廠房200萬平方米。堅持因地制宜,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游則游,在嚴守環保全全底線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農產品加工流通業、生態旅遊業和家政服務業,扶持經濟薄弱鎮村發展,90%以上的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15萬元。
二、深化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經濟轉型發展。堅持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在突出位置,開展“項目載體突破年”活動,大力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構建綠色產業體系,推動產業結構向中高端攀升,樹立新產業經濟標桿。
做大做強新興產業。以建設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試點城市為契機,大力實施“4+3”新興產業培育計畫,推進20個專業特色園區、100個重點項目建設,培植一批競爭力強的行業龍頭企業,新興產業銷售收入增長30%以上。大力發展千萬千瓦風電、千兆瓦級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產業,加快建設國家新能源示範基地,清潔能源發電占全市用電的20%。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加快建設省環保產業基地、省大氣污染防治產業創新基地,著力打造國內領先的環保科技城。
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開展工業轉型升級十大行動,推動汽車、機械製造、紡織、化工等支柱產業提檔升級,提升產業競爭力。深入實施“千百十”工程,完成千萬元以上技改項目500項,技改投資增長25%以上。積極發展智慧型製造、綠色製造,市域信息化發展水平總指數提高到80以上。實施東風悅達起亞汽車第三工廠15萬輛乘用車技改項目,推進三菱扶桑商務客車項目、中車集團軌道客車項目儘快實施,奧新公司15萬輛輕量化電動車一期項目建成投產,為實現汽車整車、零部件和汽車服務業“三個千億”目標打好基礎。推進建築產業現代化,鼓勵建築企業資質升級,建築業產值達到1550億元。
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深入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發展現代園藝業、特色水產業和休閒觀光農業,重點打造百萬畝沿海現代漁業示範帶和國省道沿線現代農業示範帶,提升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水平,新增高效設施農(漁)業面積20萬畝。推進農產品加工集中區建設,招引一批農產品精深加工項目,重點培植中糧肉食、輝山乳業、銀寶漁業、華大水產等100家農業龍頭企業,加工業產值突破2000億元。完善農產品市場體系,推進聯產聯銷,鼓勵出口創匯,推動農業“接二(產)連三(產)”發展,提高農產品附加值,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擴大農業對外合作,打造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合作示範基地。
推動港口功能升級。理順鹽城港管理體制,擴大港口吞吐量,力爭躋身億噸大港。提升大豐港區發展定位,最佳化港口規劃,全面展開15萬噸級通用碼頭、貨櫃碼頭、郵輪碼頭等四期工程前期工作。推進濱海港區中電投煤炭碼頭和南區液體散貨碼頭建設,北區通用碼頭投入運營。開工建設響水港區2個5萬噸級、射陽港區2個3.5萬噸級碼頭。加快四個港區深水航道建設,推進濱海港區疏港航道、大運河至通榆河船閘改造工程,開展淮河入海水道航道工程前期工作,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提升河海聯運能力。鼓勵有條件的港區申報一類開放口岸。
推動臨港產業升級。堅持高輕新、基地化發展方向,加快實施列入省、市沿海開發計畫的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濱海港區2×100萬千瓦火電、三峽新能源海工裝備等項目,推進賽歐帕克幹細胞、明月海洋生物等項目,發展壯大綠色石化、清潔能源、新型材料、海洋生物等產業。開發建設臨海高等級公路經濟帶,推動形成支撐沿海新一輪發展的綠色經濟走廊。強化沿海戰略資源保護和綜合開發利用,大力推廣綠色開發模式。成立市級能源投資發展公司,合作開發沿海風光資源。
推動載體平台升級。堅持產城融合發展,實施臨海城鎮培育行動計畫,試行“區鎮合一”體制,做優沿海城市形態,打造精品港口城鎮,完善功能配套,為產業發展和人氣集聚提供支撐。提升港區重大項目承載功能,支持有條件的沿海經濟區爭創國家級、省級開發區。加快灘涂綜合開發試驗區、滬蘇(大豐)產業聯動集聚區和各類合作園區建設。
五、增強中心城市功能,紮實推進新型城鎮化。著眼以人為本、惠民利民,以低碳生態環保理念,推進城市轉型發展和城鄉統籌發展。
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進一步最佳化大市區空間布局,推進“南移東擴”,組織實施十類百項城建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08億元,切實增強中心城市輻射帶動能力。完善城市路網,全面開工建設城市內環高架快速路系統,年內完成投資25億元,實施世紀大道東延、東進路西延、鹿鳴路改造等道路工程。新增一批新能源計程車、公車和公共腳踏車,更加方便市民低碳出行。強化公共配套,建成美術館,改造城市規劃展覽館,建設提升聚龍湖商務中心、躍進河商業街區。規劃建設城市文化娛樂中心、體育休閒中心和市博物館,突出抓好國際化社區、學校和醫院建設,提高城市國際化水平。加強智慧城市網路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公共區域實現免費WiFi(無線網路)全覆蓋。做美城市環境,推進老舊小區整治、城中村和棚戶區改造,完成投資45億元。提高住宅小區物業管理覆蓋率。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積極創建省優秀管理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
推進城鎮化健康發展。堅持規劃引領、示範帶動,最佳化城鎮化布局,完成專項規劃編制任務,推進“多規合一”,加快城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六個一體化”,城鎮化率達到60%。提高縣(市)城建設管理水平,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的工業強鎮、商貿重鎮、旅遊名鎮和衛星城鎮,促進農村人口就地城鎮化。突出抓好13個全國重點鎮、30個市級重點中心鎮、200個新型農村社區和3000個規劃村莊建設,36個統籌城鄉發展試點鎮村全部達到市級示範標準。
突破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搶抓國家鐵路新一輪建設和規劃修編的重大機遇,全力爭取連線大上海和杭州灣的“鹽通蘇嘉”高鐵列入國家專項規劃,鹽城往南京方向的高鐵連線線列入省專項規劃,紮實做好項目前期工作。開工建設鹽城至淮安往北京方向的高鐵,加快建設連鹽鐵路和沿海鐵路大通道,縮短鹽城到上海等中心城市的時空距離,推動鹽城縣縣通高鐵,早日邁向“高鐵時代”。
抓緊編制大市區連線“一港四區”的快速鐵路網中長期規劃,籌建市鐵路投資發展基金。開工建設南洋機場新航站樓,加快完成跑道延伸工程,加密最佳化航線航班,大幅提高空港客貨運能力。做好寧鹽高速公路項目前期工程,推進省道331、233等幹線公路建設,阜建高速公路建成通車,鹽城市區至大豐港高速公路基本建成。改造農村公路500公里、橋樑160座,鎮村公交開通率達35%,進一步改善農村居民出行條件。
六、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彰顯綠色發展特色。以綠色發展倒逼結構調整、踐行生態文明、提升城鄉品質,引領鹽城全面走向綠色發展新時代。
大力發展綠色經濟。開展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發展綠色能源、節能環保、生態休閒旅遊和綠色農業,推動綠色增長。推進30項重點節能技改工程和150項重點減排工程,加快淘汰落後工藝、落後產能,強化節能減排年度考核。按照新環保法和新安全生產法的要求,開展化工園區安全環保專項整治,推進綠色轉型。開工建設市區靜脈產業園。建成省生態市和國家環保模範城市,省級以上重點園區全部建成省級生態園區。全市綠色發展綜合指數提高到70.7。
強化城鄉環境治理。繼續開展“931”城市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實施城郊結合部、背街小巷、建築工地整治等158個項目。全面完成5930個村莊環境整治任務,確保通過省級考核驗收。深入實施“碧水藍天”工程,著力解決民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推進城鄉河道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畫,疏浚整治市區核心區河道38條、農村大中小溝1.2萬條,完成投資15億元。加大大氣污染防治力度,整治燃煤鍋爐450個,加強建築揚塵治理、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保持空氣品質全省第一。
建設綠色美麗家園。實施全市綠化造林十大工程、市區園林綠化十大工程,提升公園綠地景觀效果,創成全國綠化模範城市。積極申辦省第十屆園藝博覽會,啟動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工作,參加國際花園城市競賽活動。加快沿海五個萬畝林場建設,完善生態防護林體系。開展綠色村莊達標創建活動,建設高標準農田林網。全市新增成片造林10萬畝,新撫育森林15萬畝,新增城市綠地760公頃,林木覆蓋率達到26%,讓鹽城水更淨、天更藍、地更綠、環境更優美。
七、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堅持問題導向,更大力度破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激發改革推動力,增創開放新優勢。
突破重點領域改革。加快實施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綜合配套改革,制定實施計畫,狠抓落地見效,著力構建產業最佳化升級、資源科學開發、生態環境保護、城鄉一體發展、社會治理創新五大機制,積極爭取建立實驗區建設部省聯席會議制度。完成市縣政府機構改革和公車改革任務,穩步推進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改革。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動市級投融資平台向實體化、市場化方向轉型。擴大“營改增”範圍,開展小微企業轉貸方式創新試點,啟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質押融資試點。嚴格執行新預算法,推行預決算公開,加強財政資金績效審計,規範政府性債務管理。全面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擴大產權交易平台試點。推進海域使用權制度改革。尊重基層首創精神,鼓勵支持各地結合實際,大膽探索,大膽實踐。
建設園區開放高地。堅持低碳綠色循環發展,調整完善園區發展規劃,從體制機制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園區環境提升入手,促進各級各類園區轉型升級,加快建設開放型經濟高地。搶抓中韓自貿區建設機遇,推進中韓(鹽城)產業園建設,全力推動形成兩國政府(商務部門)主導、地方與企業參與、市場化建設的開發機制,打造國際合作創新園和生態園。深化兩岸兩地產業合作,打造台資產業集聚和創新發展高地。積極推動黃海經濟區與市開發區深度融合,藉助國家級開發區平台優勢,加快鹽田開發和沿海園區建設,打造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示範區。發揮綜合保稅區平台作用,爭取一批跨國公司在我市建設生產製造和物流基地。強化全天候招商、產業鏈招商和專業化招商,重點面向世界500強企業、央企、大型民企,精心組織“春夏秋冬”四季招商戰役,凝心聚力抓項目、鍥而不捨抓項目、殫精竭慮抓項目、攻堅克難抓項目,力爭突破更多大項目、好項目。擴大外貿出口,發展跨境貿易,進出口總額增長10%。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快企業國際化步伐。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加大對開發園區考核力度,促進進位爭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