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寧縣(鹹寧(中國陝西西安市屬舊地名))

鹹寧縣(中國陝西西安市屬舊地名)

鹹寧(中國陝西西安市屬舊地名)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陝西鹹寧縣,歷史上是和長安縣並列的一個縣。西安唐代分長安縣和萬年縣。後改鹹寧縣。民國的時候取消了陝西鹹寧縣建制,鹹寧縣併入了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鹹寧縣
  • 外文名:Xianning County
  • 地名:廢宮城和外郭城
  • 特點:發展受到一定影響
  • 時間天祐元年(904)
歷史沿革,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民國,建國後,

歷史沿革

陝西省西安市屬舊地名

唐以後,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 天祐元年(904),韓建為佑國軍節度使鎮守長安,廢宮城和外郭城,重修子城(皇城),南閉朱雀門,又閉延禧門、安福門,北開玄武門,是為五代、宋、元時的長安城。

五代十國

後梁開平元年(907),改京兆府為雍州,後又改為大安府。後唐同光元年復為京兆府。後晉、後漢、後周一直沿用,轄有長安、萬年等10餘縣。

北宋時的長安城,人口減少,仍為全國主要的商業都市之一。 長安城周圍地區,宋金兩代仍在城中置京兆府統之,轄長安、萬年(樊川、鹹寧)等14縣(金12縣)。

元初仍置京兆府於長安城中,至元十年(1273)改為安西總管府。皇慶元年(1312)又改為奉元路

明初改奉元路為西安府,"西安"由此得名。明太祖將次子朱木爽封為秦王,鎮守西安。明將五代、宋、元的長安城向北、向東加以擴展,形成今天西安古城的規模。

清代在西安城的東北隅修建了滿城,占有今北大街以東、東大街以北。其他街巷一如明代。清代繼續沿用西安府名,轄長安、鹹寧等15縣,1州,孝義(今柞水)、寧陝(今縣)等2廳。

民國

1913年,民國政府在關中地區設立關中道,轄長安等41縣.1914年撤銷鹹寧縣,併入長安縣,結束了漢代以後一城由兩縣分管的局面。1928年,割長安城及近郊設立西安市。1930年撤市復歸長安縣。1933年再設立西安市,為國民政府行政院的6個直轄市之一。1938年長安縣遷至城南大兆鎮。此後不久西安市再次撤銷。1941年復設西安市,改為陝西省轄市。1947年再次升為全國13個直轄市之一。
1949年5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西安,25日成立西安市人民政府,轄12個區,隸屬於陝甘寧邊區政府。

建國後

1953年升為中央直轄市,
1954年又改為省轄市,同時把原來12個區調整為9個(今7區除閻良,再加上長樂區、阿房區和草灘區)。從此以後西安市的領屬關係再未發生變化,但所轄區縣不斷變遷,直到1983年才穩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