鸕鶿捕魚

鸕鶿捕魚

鸕鶿捕魚是中國勞動人民傳承千年的古老技藝,這項技藝在江西省著名的風景名勝區龍虎山中的漁民中也世代相傳著。一葉扁舟出沒於龍虎山的丹山碧水之中,矯健的魚鷹、迅捷的魚兒、黝黑的漁夫、碧綠的江水、兩岸的群山,構成了一幅完美動人的和諧畫卷。龍虎山的鸕鶿捕魚具有自己獨特的歷史傳承,這項工作需要勇氣、技藝、人與鷹的無間合作,是龍虎山的野性、力量與傳統的象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鸕鶿捕魚
  • 地理標誌:江西龍虎山風景名勝區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國家:中國
特色,現狀,

特色

竹筏原本停靠於龍虎山無蚊村上游。只聽音樂起後,筏子出發,六筏呈一字排開,到達指定演出地點後,圍成扇面。鸕鶿捕魚好戲此時精彩上演。只見“牧鷹人”(漁人)發令,魚鷹們便一頭扎進水裡,僅一會兒功夫,第一隻魚鷹鑽出了水面,喉嚨里塞滿了魚。捕魚時,魚鷹們的脖子上,通常套有一根麻織的細繩子,以防它們私吞大魚。眼疾手快的“牧鷹人”一手抄回子、把魚頭抄進去,一手抓鷹把魚扔進艙里;順手拿出一條小魚填進魚鷹嘴,用手一抻皮條的活扣、將其皮囊解開,小魚便進了其胃中……

現狀

為了將這項古老的捕魚技術能夠傳承並發揚光大,江西龍虎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已經將龍虎山中所有有這項捕魚技藝的漁民召集起來,從2009年開始每年舉辦一次大規模的鸕鶿捕魚大賽,在豐富該景區旅遊內容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將中國這項古老的捕魚技藝不斷保留。
魏塘橋港村河面寬廣,港澤交錯,許多村民為了生活訓養鸕鶿,以捕魚補貼家用。
鸕鶿,也叫魚鷹,俗稱“羅羅鳥”,當地人又稱之為捉魚鳥。每年冬天繁殖後代,繁殖前的鸕鶿臉是紅色的,經過交配後約一個星期,它們的臉轉為黃色,然後下蛋。鸕鶿蛋與鴨蛋大小及顏色相似,一隻鸕鶿一次下蛋約15個左右,少的也有3、4個。此時的鸕鶿性格兇殘。橋港村漁民採用母雞孵小鸕鶿,孵小鸕鶿的時間一般為26天,小鸕鶿出生後約2至3小時才能餵食,首次餵食必須餵小泥鰍的頭,因為小泥鰍頭有骨頭可以把小鸕鶿的喉管擠大便於下次餵食。一個星期後小鸕鶿體重增至300克,身體開始長毛,到了15天食量猛增至200克/天,體重達700克,長到一個月的鸕鶿食量約300克,體重有1500克,二個月的鸕鶿每天吃魚500克,體重約2000克,三個月後鸕鶿羽毛長齊,可以開始學習捕魚,鸕鶿捕魚方法有四種:一是用漁網把魚圍住,然後讓鸕鶿把魚趕進網叫用網;二是把鸕鶿放到江中沿江而下叫放漂;三是在某處深潭停留不走讓它捕魚叫放潭;最後一種是漁火,是晚上工作,鸕鶿跟著漁夫的燈光流動性捕魚。
橋港村的漁民一般採取的方法是放漂和放潭兩種。吳友根、吳海生兩兄弟在早上四、五點鐘將鸕鶿從棚里趕到小船上然後駕一葉漁舟開始一天的勞作,他們先用荷包草做的繩子將鸕鶿的頸部綁住,防止鸕鶿消化掉捕到的魚。然後用竹竿將鸕鶿驅趕下水,鸕鶿們靈巧地騰空躍起,一會兒紛紛鑽入水中,搜尋著湖水下的魚兒,待捕到魚後,先貯藏在喉囊中,漁夫伸出竹竿,鸕鶿便跳躍其上,竹竿再那么往漁舟上一搭,鸕鶿就上了船。待鸕鶿抖落毛上的水珠,漁夫用手抓住其喉囊,輕輕一捏,囊內的魚便逐條轉個方向,順著魚鰭的方向把魚擠出來。經過幾個小時的勞作,船艙里逐漸堆積起大大小小的魚,鸕鶿疲乏了,漁夫就喚回鸕鶿駕船返航,把船停泊到棲息地,用早已準備好的小魚犒勞辛苦工作的鸕鶿們,這時,飢腸轆轆的鸕鶿聞到了魚味,都爭先恐後地圍在他們身邊搶奪食物。
吳友根、吳海生兩兄弟用鸕鶿捕魚已經傳了5代,從他們的曾太祖父開始就馴養鸕鶿來捕魚。爺爺吳阿榮傳給了父親吳長生,哥哥吳友根自小跟隨父親學習鸕鶿捕魚的技巧,從20歲開始,獨自一人帶著鸕鶿駕船出去捕魚,至今已有50多個年頭。弟弟吳海生年輕時跟隨哥哥吳友根學習鸕鶿捕魚技術,至今也有30多年。
解放初期,橋港村漁業十分興盛,全村有30多人馴養鸕鶿來捕魚,張籪抓魚的漁民也很多。目前,橋港村還以鸕鶿捕魚的只剩下吳友根、吳海生、吳德根、包富根四人。由於工業的發展,河水污染加劇,橋港村附近的河裡,魚、蝦越來越少,這對吳友根、吳海生等以鸕鶿捕魚為生的人來說是越來越艱辛了,他們每天要帶著鸕鶿划船2、3個小時,到比較偏遠、污染比較少的河裡去捕魚,每天捕魚所得的錢勉強維持自己的基本生活。隨著年齡的增大,吳友根、吳海生兩兄弟祖傳的鸕鶿捕魚法也面臨失傳的困境。子女們都不願意學習這門手藝。再過幾年,吳氏兄弟都要“退休”了,鸕鶿也面臨“下崗”。和鸕鶿共同生活了這么多年,吳氏兄弟和鸕鶿之間有著深厚的感情,他們為鸕鶿的未來擔憂,希望鸕鶿捕魚能長久傳承下去。
鸕鶿捕魚成功鸕鶿捕魚成功
龍虎山鸕鶿捕魚龍虎山鸕鶿捕魚
鸕鶿捕魚後鸕鶿捕魚後
漁民帶著鸕鶿去捕魚漁民帶著鸕鶿去捕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