鵪鶉屬(鶉屬)

鵪鶉屬

鶉屬一般指本詞條

鵪鶉屬(學名:Coturnix):體型較小而滾圓,羽色多較暗淡,通常雌雄相差不大。體小褐色帶明顯的草黃色矛狀條紋及不規則斑紋,雄雌兩性上體均具紅褐色及黑色橫紋。雄鳥頦深褐,喉中線向兩側上彎至耳羽,緊貼皮黃色項圈。皮黃色眉紋與褐色頭頂及貫眼紋成明顯對照。雌鳥亦有相似圖紋但對照不甚明顯。

常成對而非成群活動。經常活動在生長著茂密的野草或矮樹叢的平原、荒地、溪邊及山坡丘陵一帶,有時也到耕地附近活動。主要吃雜草種子、豆類、穀物及漿果、嫩葉、嫩芽等,夏天吃大量的昆蟲及幼蟲,以及小型無脊椎動物等。分布於歐洲、非洲、亞洲和澳洲等。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該屬物種,繁殖方式,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鵪鶉屬的鳥類體型較小,羽色多較暗淡,通常雌雄相差不大。嘴粗短而強,上嘴先端微向下曲,但不具鉤;鼻孔不為羽毛所掩蓋著。翅稍短圓。尾長短不一,尾羽或呈平扁狀,或呈側扁狀。跗蹠裸出,或僅上部被羽,雄性常具距,但有時雌雄均有;趾完全裸出,後趾位置較高於他趾。
鵪鶉屬鵪鶉屬
代表物種:普通鵪鶉雄性成鳥(夏羽):額部幾全為栗黃色頭頂、枕部和後頸黑褐色,羽端深栗黃色;中央具一條狹窄的白色冠紋。眉紋白色,從前額後達頸部;眼圈,眼先和頰部均赤褐色;耳羽栗褐色。上背為淺的黃栗色,具黃白色羽乾紋;下背至尾上覆羽黑褐色,多具兩端尖的淺黃色羽乾紋;內外翈具黃褐色波狀細橫斑;肩羽亦然。兩翅大部為帶淡黃的橄欖色,雜以黃白色橫斑;第一初級飛羽外翈狹,緣以淡黃色,其它初級飛羽的外翈均具淺赤褐色波狀橫斑;次級飛羽的內外翈亦具同色橫斑,向內轉淺。尾羽黑褐色,白嘴基越眼而達頸側;額頭側及頦具白而略帶淺黃色的羽乾紋和羽緣,並具赤褐色橫斑。頦、喉和頸的前部赤褐色,頰部和眼先的赤褐色連在一起;從頸部開始,伸出一個黑褐寬條,沿中線至喉部中央,擴大成黑褐色錨狀紋,兩側向上延伸,幾與耳羽連線。上胸灰白沾栗,羽乾白色;頸側和胸側黑褐,雜以栗褐色,並具明顯的白色羽乾紋;兩脅栗褐,雜以黑色,具更寬的白色羽乾紋;下胸以至尾下覆羽灰白。
大小量度:體重♂76-106g,♀78-96g;體長♂175-215mm,♀157-210mm;嘴峰♂12.5mm,♀14-16mm;翅♂99-114mm,♀101-116mm;尾♂35mm,♀36-44mm;跗蹠♂27mm,♀26-30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鵪鶉屬的鳥類經常活動在生長著茂密的野草或矮樹叢的平原、荒地、山坡、丘陵、沼澤、湖泊循應府、溪流的草叢中生活,有時亦在灌木林活踏市晚遙動。有時也到耕地附近活動。屬於地棲性鳥類,性善隱匿,平時喜歡潛伏於草叢或灌木叢間,或在其中潛行。

生活習性

性善隱匿。多成小群活動。是一類候鳥,常棲居於氣候溫暖的地方,是稚科中遷徙能力相對較弱的一種,翼羽短,不能高飛、久飛,往往晝伏夜出,喜夜間遷徙群飛,遷徙時多集群。日本農林部曾有人給一些野鶉帶上特殊標記,然後放回自然界去。以調查其活動情況,結果證實了鵪鶉的趨溫性。中國國內兩種野生鵪鶉每年6-7月份在新疆西部,內蒙古東部繁殖,然戶去懂後向南遷徙越冬。根據初步的調查與考證,兩種野生鵪鶉的南遷路線可能有三條:從內蒙古和新疆直接南遷,分別到達遼寧、河北黃河沿岸和西藏呂都地區越冬;從昌都地區繞青藏經四川、陝西、河南一帶繼續南遷到達長江中下游地區;從昌都陵享危槳地區經雲南、貴州遷至東南沿海地區。每年3-4月份遷飛回新疆、內蒙古等地繁殖。遷飛距離在400-1000千米左右。當然也有留在當地繁殖或局部遷移的鵪鶉喜歡在當地溫暖、濕潤的水草上築巢。
除繁殖期外,多成小群活動。除遷徙時外,一般很少起飛,飛行時呈直線,常貼地面作直線低空飛行。叫聲為響亮、清晰如滴水般的三音節哨音,常被形容為wet my lips,常在清晨、黃昏或夜晚時鳴叫。被驅趕時發出刺耳的哨音。每年4月初至4月中旬遷到繁殖地,秋季於9月中旬至9月底離開繁殖地。遷徙時成群,多在夜間進行,白天則躲在草叢,灌叢中休息。
主要吃雜草種子、豆類、穀物及漿果、嫩葉、嫩芽等,夏天吃大量的昆蟲及幼蟲,以及小型無脊椎動物等。

分布範圍

原產地: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道爾、安哥拉 、亞美尼亞、奧地利、亞塞拜然、巴林、孟加拉國、白俄羅斯、比利時、貝寧、不丹、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布吉納法索、維德角、查德、中國、葛摩、剛果民主共和國、象牙海岸、克羅地亞、賽普勒斯、捷克共和國、丹麥、吉布地、埃及、厄利垂亞、愛沙尼亞、衣索比亞、法羅群島、芬蘭、法國、甘比亞、喬治亞、歡拳才德國、加納、直布羅陀、希臘、幾內亞促船、幾內亞比索、匈牙利、印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愛爾蘭、以色列、義大利、約旦、哈薩克斯坦、肯亞、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拉脫維亞、黎巴嫩、賴索托、賴比瑞亞、利比亞、列支敦斯登、立陶宛、盧森堡、馬其頓、馬達加斯加、馬拉威、馬里、馬爾他、茅利塔尼亞、馬約特島、摩爾多瓦、蒙古、黑山、摩洛哥、莫三比克、緬甸、納米比亞、尼泊爾、荷蘭、尼日、奈及利亞、挪威、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波蘭、葡萄牙、卡達、羅馬尼亞、盧安達、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塞爾維亞、獅子山、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南非乘束鴉、南蘇丹、西班牙、蘇丹、史瓦濟蘭、瑞典、瑞士、敘利亞、塔吉克斯坦、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多哥、突尼西亞、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干達、烏克蘭、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英國、烏茲別克斯坦、西撒哈拉、葉門、尚比亞、辛巴威、波札那、蒲隆地、喀麥隆、中非共和國查德、剛果、赤道幾內亞、厄利垂亞、加彭、肯亞、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索馬里、南蘇丹、孟加拉國、高棉、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泰國、越南、日本、韓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韓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蒙古、緬甸、俄羅斯聯邦、澳大利亞。
偶見:模里西斯、留尼旺。
旅鳥:塞席爾。
鵪鶉屬分布圖鵪鶉屬分布圖

該屬物種

鵪鶉屬(6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及年代
1
Coturnix coromandelica
Gmelin, 1789
2
Coturnix coturnix
Linnaeus, 1758
3
Coturnix delgorguei
Delegorgue, 1847
4
Coturnix japonica
Temminck & Schlegel, 1849
5
Coturnix novaezelandiae
Quoy & Gaimard, 1830
6
Coturnix pectoralis
Gould, 1837

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5-7月。營巢於草地、農田或荒坡草叢、灌叢中的地面上。雄鳥和雌鳥不形成固定的配偶關係,而是一雄多雌的婚配製度。通常到達繁殖地不久雄鳥就進行占區和開始求偶鳴叫,雄鳥在繁殖季節十分好鬥。營巢於平原草地、農田地邊或荒坡草叢、灌叢中。巢多利用地面凹處的淺坑,內墊乾枯的細草莖、草根、草葉和羽毛等。每窩產卵7-15枚,卵呈白色或橄欖褐色,散布有褐色或銹色斑點,大小為25.6-33×19-25毫米,重5.6-7克,孵化期15-17天。

種群現狀

該屬有些物種已經有人工飼養,野生種群雖然分布範圍廣,但因為棲息地被人類活動所占據,分布區域碎片化,被認為有一個適度數量減少的趨勢,下降的原因是因為棲息地喪失、降水量減少、旅遊影響、道路發展,致使生存環境發生改變。

保護級別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
絕滅(EX)——1種;近危(NT)——1種;無危(LC)——4種。
除繁殖期外,多成小群活動。除遷徙時外,一般很少起飛,飛行時呈直線,常貼地面作直線低空飛行。叫聲為響亮、清晰如滴水般的三音節哨音,常被形容為wet my lips,常在清晨、黃昏或夜晚時鳴叫。被驅趕時發出刺耳的哨音。每年4月初至4月中旬遷到繁殖地,秋季於9月中旬至9月底離開繁殖地。遷徙時成群,多在夜間進行,白天則躲在草叢,灌叢中休息。
主要吃雜草種子、豆類、穀物及漿果、嫩葉、嫩芽等,夏天吃大量的昆蟲及幼蟲,以及小型無脊椎動物等。

分布範圍

原產地: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道爾、安哥拉 、亞美尼亞、奧地利、亞塞拜然、巴林、孟加拉國、白俄羅斯、比利時、貝寧、不丹、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布吉納法索、維德角、查德、中國、葛摩、剛果民主共和國、象牙海岸、克羅地亞、賽普勒斯、捷克共和國、丹麥、吉布地、埃及、厄利垂亞、愛沙尼亞、衣索比亞、法羅群島、芬蘭、法國、甘比亞、喬治亞、德國、加納、直布羅陀、希臘、幾內亞、幾內亞比索、匈牙利、印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愛爾蘭、以色列、義大利、約旦、哈薩克斯坦、肯亞、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拉脫維亞、黎巴嫩、賴索托、賴比瑞亞、利比亞、列支敦斯登、立陶宛、盧森堡、馬其頓、馬達加斯加、馬拉威、馬里、馬爾他、茅利塔尼亞、馬約特島、摩爾多瓦、蒙古、黑山、摩洛哥、莫三比克、緬甸、納米比亞、尼泊爾、荷蘭、尼日、奈及利亞、挪威、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波蘭、葡萄牙、卡達、羅馬尼亞、盧安達、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塞爾維亞、獅子山、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南非、南蘇丹、西班牙、蘇丹、史瓦濟蘭、瑞典、瑞士、敘利亞、塔吉克斯坦、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多哥、突尼西亞、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干達、烏克蘭、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英國、烏茲別克斯坦、西撒哈拉、葉門、尚比亞、辛巴威、波札那、蒲隆地、喀麥隆、中非共和國查德、剛果、赤道幾內亞、厄利垂亞、加彭、肯亞、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索馬里、南蘇丹、孟加拉國、高棉、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泰國、越南、日本、韓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韓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蒙古、緬甸、俄羅斯聯邦、澳大利亞。
偶見:模里西斯、留尼旺。
旅鳥:塞席爾。
鵪鶉屬分布圖鵪鶉屬分布圖

該屬物種

鵪鶉屬(6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及年代
1
Coturnix coromandelica
Gmelin, 1789
2
Coturnix coturnix
Linnaeus, 1758
3
Coturnix delgorguei
Delegorgue, 1847
4
Coturnix japonica
Temminck & Schlegel, 1849
5
Coturnix novaezelandiae
Quoy & Gaimard, 1830
6
Coturnix pectoralis
Gould, 1837

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5-7月。營巢於草地、農田或荒坡草叢、灌叢中的地面上。雄鳥和雌鳥不形成固定的配偶關係,而是一雄多雌的婚配製度。通常到達繁殖地不久雄鳥就進行占區和開始求偶鳴叫,雄鳥在繁殖季節十分好鬥。營巢於平原草地、農田地邊或荒坡草叢、灌叢中。巢多利用地面凹處的淺坑,內墊乾枯的細草莖、草根、草葉和羽毛等。每窩產卵7-15枚,卵呈白色或橄欖褐色,散布有褐色或銹色斑點,大小為25.6-33×19-25毫米,重5.6-7克,孵化期15-17天。

種群現狀

該屬有些物種已經有人工飼養,野生種群雖然分布範圍廣,但因為棲息地被人類活動所占據,分布區域碎片化,被認為有一個適度數量減少的趨勢,下降的原因是因為棲息地喪失、降水量減少、旅遊影響、道路發展,致使生存環境發生改變。

保護級別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
絕滅(EX)——1種;近危(NT)——1種;無危(LC)——4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