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小型鶉類,體長14~20cm,大小如雛雞。雄鳥夏季額栗黃色,頭頂至後頸黑褐色,具深栗黃色羽端;頭頂中央具1條狹窄的白色冠紋;眉紋白色,從前額起往後直達頸部;眼圈、眼先和頰部均赤褐色,耳羽栗褐色;上背淺黃栗色,具黃白色羽乾紋;下背、肩、腰和尾上覆羽黑褐色,多具兩頭尖的淺黃色羽乾紋,內外翻具細的黃褐色波浪狀橫斑,兩翅多為淡黃橄欖色,雜以黃白色橫斑;第一枚初級飛羽外翈窄,緣以淡黃色,其餘初級飛羽外惻具淺赤褐色波狀橫斑,次級飛羽內外翎亦具淺赤褐色橫斑;尾羽黑褐色,具淺黃白色羽乾紋和羽緣,並具赤褐色橫斑。頰、喉和前頸赤褐色,與頰和眼先的赤褐色連在一起;上胸灰白沾栗,羽乾白色,頸側和胸側黑褐而雜以栗褐色,並具明顯的白色羽乾紋;兩脅栗褐色而雜以黑色,白色羽乾紋更寬而更明顯,下胸至尾下覆羽灰白色。冬季頭頂至後頸栗黃色,羽緣較寬,因而基部黑褐色多被掩蓋著;前背淺黃褐色,後背大多黑褐色,黃白色羽乾紋亦較寬而明顯。須和喉上方羽片變長變尖,多為白色而雜以栗色,喉部黑色錨狀紋不甚明顯,喉下部白色,前頸和上胸之間有一淺栗黃色圈;上胸淺黃色,具白色羽乾紋;兩脅白色,雜以栗黃色寬闊縱紋,並具黑褐色和淺黃色相間的橫斑;腹白色。
雌鳥夏羽與雄鳥冬羽相似,但頰喉羽不變長和變尖,淺黃色,頸側淺灰黃色和具黑色端斑,上胸黃褐色,具黑色斑紋或縱斑。雌鳥冬羽與雄鳥夏羽相似,但頰和喉上方羽毛變長和變尖,淺黃色,背富更多黃褐色,且較深;上胸斑點黑褐色沾栗,胸側和脅亦更黃褐,具寬闊的白色羽乾紋。
虹膜紅褐色,嘴角藍色,附跳淡黃色。
大小度量:雄性體重55~100g,雌性58~109g;雄性體長154~199mm,雌性147~200mm;雄性嘴峰長10~13mm,雌性長10~13mm;雄性翅長90~104mm,雌性長91~104mm;雄性尾長32~43mm,雌性長29~42mm;雄性跗跖長24~31mm,雌性長24~33mm。
棲息環境
棲息於乾旱平原草地、低山丘陵、山腳平原、溪流岸邊和疏林空地,常在乾燥平原或低山山腳地帶的沼澤、溪流或湖泊岸邊的草地與灌叢地帶活動,有時也出現在耕地和地邊樹叢與灌叢中。
生活習性
除繁殖期成對活動外,常成3~5隻的小群。性善隱匿,常在灌叢和草叢中潛行。一般很少起飛,常常走至跟前時才突然從腳下衝出而且飛不多遠又落入草叢中。飛時兩翅扇動較快,飛行直而迅速,常貼地面低空飛行。其叫聲為別具一格的哨音聲如gwa kuro或guku kr-r-r-r-r。主要以植物嫩枝、嫩葉、嫩芽、漿果、種子、草子等植物性食物為食,也吃穀粒、豆類、昆蟲、昆蟲幼蟲等農作物和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常在草地和農田地中覓食,陰天和雨天則終日躲在灌叢或荊棘叢內。
分布範圍
世界
原產地:不丹、中國、印度、日本、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韓國、寮國、蒙古國、緬甸、泰國、越南、俄羅斯、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衣索比亞、蘇丹。
傳入:義大利、留尼旺、美國、維德角、加拿大、墨西哥、古巴、西班牙、南非、法國、德國、瑞士。
旅鳥:高棉、菲律賓、馬來西亞。
中國
繁殖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東北部和河北東北部;越冬和遷徙於中國河北及黃河以南廣大地區,西達青海湖,南達雲南、廣東、廣西、福建、台灣、香港和海南島。
繁殖方式
繁殖繁殖期5~7月。通常到達繁殖地後不久雄鳥就占區和開始求偶鳴叫,雄鳥好鬥,特別是繁殖期間。雌雄鳥不形成固定的配偶關係,而是一雄多雌制,因此繁殖期間雄鳥常常為爭奪雌鳥而發生激烈的爭鬥。營巢於平原草地、農田地邊和荒坡草叢與灌木叢中。巢多利用地上天然凹坑或雌鳥在地上稍微扒一個淺坑即成,內墊有於枯的細草莖草根和草葉。巢的大小為直徑10~15cm。5月初開始產卵,每窩產卵7~14枚,卵淡黃褐色、淺褐色、黃白色或深灰白色,具黑褐色、橄欖色或黃褐色與紅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21~24mm×28~30mm;卵重5~7g。雌鳥孵卵,孵卵期間雌鳥甚為戀巢,有時人至跟前也不飛,孵化期17天。雛鳥早成性。孵出後的當天即能跟隨親鳥活動和覓食。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註:有些學者將此種歸為鵪鶉的一亞種,如日本野鳥協會Wild Bird Society of Japan,1982。)
種群現狀
地區常見物種。2009年,世界約有100000隻野生日本鵪鶉,其中中國有約50%(含10%為旅鳥)。從1970至2009年,總數呈下降趨勢。其主要受到的威脅是農業化使其失去棲息地,這在亞洲最為廣泛;以及偷獵行為,在日本為甚。
保護級別
日本鵪鶉被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列為近危(NT)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