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榴

鳳榴

鳳榴(學名:Acca sellowiana (O.Berg) Burret)是桃金孃科野鳳榴屬植物。常綠小喬木,高約5米;枝圓柱形,灰褐色。葉片革質,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6-8.5厘米,寬3.4-3.7厘米。花直徑2.5-5厘米;花瓣外面有灰白色絨毛,內面帶紫色;雄蕊與花柱略紅色。漿果卵圓形或長圓形,直徑約1.5厘米,外面有灰白色絨毛,頂部有宿存的萼片。

原產於南美洲的巴西南部、阿根廷北部、巴拉圭和鳥拉圭西部的山野;紐西蘭、日本、澳大利亞、法國和中國等國均勻有引種栽培。適宜生長在溫暖的亞熱帶氣候的環境。

植株可供觀賞用。可用於濱海鹽鹼地綠化美化,也可用於生態林建設中,其花、果均可食用,是很好的引源植物和鳥嗜植物,有利於增加生物多樣性,維護森林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栽培技術,主要價值,觀賞,生態,食用,

形態特徵

常綠小喬木,高約5米;枝圓柱形,灰褐色。葉片革質,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6-8.5厘米,寬3.4-3.7厘米,頂端圓形或有時稍微凹或有小尖頭,上面乾時橄欖綠色,下面灰白色,初時上面有灰白色絨毛,以後變無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短絨毛,側脈在下面顯著,凸起,每邊有7-8條,以45度開角斜行,在離邊緣2-3毫米處匯合成邊脈;葉柄長5-7毫米,有灰白色絨毛。
花直徑2.5-5厘米;花瓣外面有灰白色絨毛,內面帶紫色;雄蕊與花柱略紅色。漿果卵圓形或長圓形,直徑約1.5厘米,外面有灰白色絨毛,頂部有宿存的萼片。

生長環境

鳳榴適宜生長在溫暖的亞熱帶氣候的環境。生長期要求有充足的陽光及較高的空氣濕度。能忍受-10℃的低溫,但越冬最適溫度為4-10℃。對土壤要求不高,但在肥沃、排水良好、微酸性(pH6-6.5)的土壤上生長較好,較耐鹼性土壤。
鳳榴鳳榴

分布範圍

鳳榴原產於南美洲的巴西南部、阿根廷北部、巴拉圭和鳥拉圭西部的山野。法國是最早引種鳳榴的國家,於1890年從烏拉圭引進鳳榴,種植在東南沿岸的里維埃拉地區。美國1900年從法國引入,種植在加利福尼亞州。後來斯里蘭卡、葡萄牙、義大利、以色列、哥倫比亞等國家也進行栽培。紐西蘭1908年引入。日本分別於1931-1932、1934年從美國引入“庫麗菊”(Coolidge)等幾個品種,但只是作為觀賞果樹;1979-1980年從紐西蘭引入“勝利”(Triumph)、“門墨士”(Mammoth)等品種,開始作為生產性果樹,種植在關東中部的太平洋沿岸、四國、九州等西南部溫暖地區。紐西蘭、日本、澳大利亞、法國等國家有專門果園種植鳳榴。中國雲南、湖南、四川、福建、廣東等地均有栽培。在全球亞熱帶氣候溫暖地區廣泛種植。

栽培技術

鳳榴適應性強,耐寒、耐熱、耐旱、耐鹽鹼,作為生態景觀樹種栽植,能適應各種立地條件,可比較粗放地管理。作為果樹栽培鳳榴,應種植於腐殖質豐富、排水良好、有效土層深厚的肥沃土壤。缺水會引起落果,所以要保證果品的優質,必須定期灌溉,特別是在花期和果熟期;同時在根部覆土覆草以保護根部,也能提高水分管理效果。鳳榴花多,疏蕾可以抑制生理落果,促進果實肥大。生產優質果品要求光照充足;半陰地坐果率極低,品質差,尤其糖度低。中國尚無施肥標準方面的研究報導,上海地區探索鳳榴施肥標準時可以借鑑日本的經驗,按溫州蜜柑的施肥標準進行施肥,再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主要價值

觀賞

鳳榴枝條密生,極耐修剪,適於做花壇、花境、果籬及綠籬等;鳳榴的枝葉經修剪後,會釋放芳香氣味,有益於人體健康,適合城市綠地、公園、居住區等栽培,豐富城市景觀;鳳榴花朵美麗,適宜庭院綠化或盆栽。

生態

鳳榴四季常綠,適應性強,極耐鹽鹼,可用於濱海鹽鹼地綠化美化,尤其是針對中國上海鹽鹼地適宜植物材料匱乏,鳳榴的引入是一個很好的補充。鳳榴也可用於生態林建設中,是很好的引源植物和鳥嗜植物,有利於增加生物多樣性,維護森林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食用

鳳榴的花瓣可食用,且口感較甜,營養豐富。果實具有鳳梨和草莓的混合濃郁的香味,香甜可口,味甜或略帶酸味,可以直接用來鮮食;還可加工成果酒、果汁、果醬、果凍、蜜錢、酸辣醬、冰淇淋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