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學史,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生長繁殖,科學分類,雁形目,雨燕目,夜鷹目,鴴形目,鸛形目,鴿形目,佛法僧目,鵑形目,雞形目,潛鳥目,鶴形目,鷹形目,鷗形目,雀形目,鵜形目,鴷形目,鸊鷉目,鸌形目,鸚形目,鴞形目,咬鵑目,隼形目,企鵝目,科學研究,
動物學史 較一致的看法是鳥類的直接祖先是一種小型
恐龍 的意見(奧斯特羅姆,1967),認為由假鱷類演化為恐龍中的虛骨龍類,然後再進一步演化為始祖鳥,而演變為新鳥類。
以前認為古鳥亞綱的始祖鳥是侏羅紀發現的鳥類,2004年時被認為是一種恐龍。從已發現的標本可以清楚地看到始祖鳥具有羽毛;後足對趾型;腕掌骨和跗跖骨癒合;骨盤結構、鎖骨、喙部、下頜關節方式以及眼等許多特徵與鳥類相似。始祖鳥具槽生齒,有具尾椎的長尾;
脊椎 雙凹型;前翅掌指骨游離並具爪;腦、胸骨、
肋骨 及後肢等特徵又與爬行類接近。所以始祖鳥被認為是
爬行動物 與鳥類之間的中間環節。
除始祖鳥外的其他鳥類全屬於新鳥亞綱,其身體結構與的鳥類更為接近,其中白堊紀的一些口中具槽生齒的鳥類,構成齒頜超目,包括黃昏鳥目及魚鳥目。新鳥亞綱其餘成員的口中均不具有真正的牙齒。從白堊紀開始出現,在
始新世 開始繁榮,共34目。近年來在
白堊紀 地層中又發現一些已絕滅的不具牙齒的鳥類化石,但大都比較零散。這些新頜鳥類有4個目。近雞鳥目發現於加拿大艾伯塔省晚白堊世地層,1940年被定名為近雞鳥,1971年又報導了第二個種,這一目與
雞形目 、
雁形目 關係較密切。戈壁鳥目發現於蒙古戈壁省的晚白堊世地層,1974年定名為戈壁鳥,推測可能是平胸類的早期代表。1981年根據在南美晚白堊世地層採集的部分鳥化石,建立了反鳥屬,並認為它在進化及分類上應處於齒頜超目與古鳥亞綱之間,建立了反鳥目。1982年在蒙古又發現一個新的早白堊世鳥化石——傍鳥,並建立新的傍鳥目,指出它有可能是最早的突胸鳥類,和鴞形目較接近。1984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
甘肅省 玉門市 附近早白堊世地層中發現了鳥類化石。
第三紀 早期的化石記錄較少,始新世和漸新世突胸類有較大發展,平胸鳥只有鴕鳥目和隆鳥目開始出現,已發現近40個已絕滅科的化石。第四紀是鳥類極繁盛的時期。大多數現生種都來源於這個時期。平胸類分布於
南半球 ,但是隆鳥類和鴕鳥類的代表在始新世見於中東及歐洲。現生鴕鳥屬的化石曾發現於摩爾達維亞的中新統和廣泛發現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蒙古、歐洲和非洲的上新統和更新統。現生種的化石則見於蒙古、阿拉伯和阿爾及利亞的更新統。不過自達爾文的物種起源,100年後中國科學家季強在1997年發現了3塊化石,其中尾羽鳥化石最具說服力,在1998年開美國會議,最終以壓倒性得以說鳥是由恐龍進化來的,為鳥類起源得以最終結束。
2024年,中美科研機構套用基因組和化石數據對現代鳥類的起源進行追溯,獲得了顛覆性發現——現代鳥類的起源實際可以追溯到恐龍時代。
形態特徵 鳥綱體均被羽,恆溫,卵生,胚胎外有羊膜。前肢成翅,有時退化。多營飛翔生活。心臟是2心房2心室。骨多空隙,內充氣體。呼吸器官除肺外,有輔助呼吸的氣囊。其主要特徵是全身披覆羽毛,前肢變為翼,能在空中飛翔;
體溫 恆定且高,可達40℃。適應飛翔,骨骼變輕。家鴿的骨骼可代表現代鳥類骨骼的一般特徵,但與原始的鳥類骨骼相比它又是很特化的了。胸部有
龍骨突 (carina);薦椎2個;腰椎2個,與最後一個胸椎癒合,向後還和部分的尾椎癒合,形成鳥類所特有的癒合薦椎;尾椎4~6個,最後尾椎向上翹起,稱為
尾綜骨 。
鳥綱(圖2)
生活習性 食性
鳥類的食性可分為食肉、食魚、食蟲和食植物等類型,還有很多居間類型和雜食類型。有些種類的食性因季節變化、食物多寡、棲息地特點以及其他條件而異。
遷徙
鳥類在不同季節更換棲息地區,或是從營巢地移至越冬地,或是從越冬地返回營巢地,這種季節性現象稱為遷徙。鳥類因遷徙習性的不同,可分為
留鳥 、
夏候鳥 、
冬候鳥 、
旅鳥 、
迷鳥 等幾個類型。鳥類的
遷徙 通常在春秋兩季進行。秋季遷徙為離開營巢地區,速度緩慢;春季遷徙由於急於繁殖,速度較快。
生長繁殖 鳥類
性成熟 期為1~5年。很多鳥類到性成熟表現為兩性異型。繁殖期間絕大多數種類成對活動。有些種類多年結伴。有的種類一雄多雌。少數種類一雌多雄。成對生活的鳥類雌雄共同育雛,一雄多雌的鳥類大都由雌鳥育雛,一雌多雄的鳥類由雄鳥育雛。
體內受精 ,卵生,具有營巢、孵卵和育雛等完善的繁殖行為,因而提高了子代的成活率。
蜂鳥
鳥類在繁殖初期有發情活動,雌雄相遇時,雄鳥(少數為雌鳥)表現出特種姿態和鳴聲。有些種類,特別是一雄多雌的種類,雄鳥間常發生格鬥。發情末期或發情結束時開始占據巢區。
2~13天(如小型鳥類)到21~28天(雉、鴨),但有些大型猛禽的孵卵期長達2個月。雛鳥有早成雛、晚成雛和居間類型。大多數鳥類每年換羽1次,也有1年2次,甚至多達4次的(如
雷鳥 )。
科學分類 雁形目 Anseriformes
雨燕目 Apodiformes
雨燕目鳥類頭骨呈雀齶型或裂齶型;嘴形扁短,尖端稍曲,基部寬闊,無嘴須;翼形尖長,第5片飛羽存在或缺如;尾形多變,大多呈叉狀,尾羽10枚;腳短,跗蹠大多被羽;四趾均向前,或則後趾能向前轉動;唾液腺發達;尾脂腺裸出;體小,雌雄相似。雛鳥晚成性。
本目鳥常在空中飛行,飛翔力強,飛行速度快而敏捷,以空中飛捕昆蟲或花蜜(蜂鳥)為食;巢營於岩壁、建築物或樹上。雨燕科的鳥多結群營巢於岩洞、懸崖峭壁的岩隙和樓、塔等建築物的屋檐或頂部蔽風雨處。唾液腺發達,用唾液粘合巢材,巢多固著岩壁或建築物上。每窩產卵兩枚或3枚,卵殼多呈白色。
常結群飛翔,捕食飛蟲。飛翔速度極快而敏捷,多在林區、耕作區和居民點上空飛行。
雨燕科鳥類中許多種類的巢,俗稱“燕窩”,是傳統的滋補品。雨燕對抑制蚊、蠅、蚋等
衛生害蟲 及森林和農業害蟲很有益處。
夜鷹目 Caprimulgiformes
夜鷹目鳥類的頭骨為索齶型或裂齶型,嘴短弱,嘴裂闊;嘴須甚長;鼻孔呈管狀或狹隙狀。翼長而尖,具10枚初級飛羽,第二枚通常最長;缺第五枚次級飛羽。尾呈凸尾狀,尾羽10枚。腳和趾大小居中或稍弱,跗蹠短,被羽或裸出;外趾僅具4枚趾骨;中爪具櫛緣。尾脂腺裸出或退化。眼形特大。體羽柔軟,色呈斑雜狀。雌雄無甚差別。
通常棲于山林間,為夜行性鳥類,白天大都蹲伏在多樹山坡的草地或樹枝上,有時至洞穴中,黃昏出動。食物以昆蟲為主,有益於農林業。卵產在地面或岩石上,常僅2枚。雛屬晚成性。
本目鳥類除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南部及某些大洋中的島嶼之外,幾遍布全世界。但油鴟科鳥類僅分布於南美熱帶區,蟆口鴟科僅分布於東洋界和澳洲界,林鴟科僅分布於澳洲。
鴴形目 Charadriiformes
鸛形目 Ciconiiformes
鴿形目 這一目包括一些為一般人非常熟悉的種類,如原鴿(Columba livia)、岩鴿(C.rupestris),斑鳩(Streptopelia spp.)等,另一些卻相當罕見的種類,如綠鳩(Treron spp.)、皇鳩(Ducula spp.)等。它們的英文名為“pigeon”和“dove”;二者幾乎是互動使用的;一般說來,“pigeon”指體形較大的鳩鴿,而“dove”卻為較小的種類,可是例外的情況也很不少。
國內外馴養的家鴿,一般公認是源自原鴿,簡直可視為一種家禽。由於它的體形優美,安祥從容,性好結群,又善與人相處,在中東地區早就把它與宗教上的一些傳說聯繫起來,因而被推為和平的象徵。多被馴養在廣場上,供人觀賞,並點綴大自然。經馴化的家鴿現已培育出不少品種,其中最馳名的,當推信鴿,以它具有突出的回歸性,可供傳遞信息,又可用來放飛競技,這些都是眾所周知的。
佛法僧目 Coraciiformes
佛法僧目 是非雀形目鳥類中較大的類群之一,有193種,除兩極及某些海洋島嶼外遍布全世界;我國只有25種,約占世界的13%,少數種類廣布全國,多數分布於南方。本目鳥類形態結構也是較多樣性的,所以有9個科之多,各科特化程度高;生活環境亦多樣化,水、陸、空甚至土中都有它們的蹤跡,故與人的關係也較密切,一些種類還屬我國珍稀鳥類。為國家保護對象。
體形為中大形至小形,大者和老鷹差不多,小者比麻雀大不了多少;羽色大都艷麗,以藍、綠色占優勢,部分為黑、白色,其他色則較少;羽毛結構著生緊密,副羽及盲囊有存有缺;尾脂腺裸露或被羽;雌雄同色或異色。
群棲或獨棲性,生活環境多樣,從高山至平原,江河湖泊周圍;大森林至居民點附近的園林、田野;從水上、土穴中、陸地至空中都是它們賴以生活的環境。善久站;也善於飛翔,有像蝴蝶一樣紛飛於高空(追逐飛蟲),有突然急拍翅定位於空中一點(徘飛)(窺視水面餌物),然後又俯衝落水(捕獵物),空中飛行常是持久性的。取食除以上述飛行方式獲得外,還有像鶲類一樣從枝頭突衝出空間攫食飛蟲;有的於枝頭啄食野果,有的在地面啄食落果或追逐蟲、蟻。鳴聲一般簡單,缺乏婉轉的歌聲。
在洞穴中繁殖,在天然的樹洞或在堤岸、山坡、墳墓、山路邊的土壁等環境挖隧道為巢穴產卵;卵每產1—8枚,一般白色,無斑;雛屬晚成性。孵卵,育雛大都由雙親分擔(犀鳥例外),孵卵經18—24天(犀鳥類28—40天)出雛,雛鳥須雙親餵養3—4周(犀鳥4—8周)時間。大多數為留鳥,少數有遷徙。
本目鳥類共有193種,分屬於9科。中國有5科26種。從整個目來說分布遍於界,但每個科的分布則不一樣,他們分布的廣、狹與種類的數量多、少無必然聯繫。
本目分布最廣的是翠鳥科,最狹的是鵑鴗科,剛好是種數最多和最少的二個科,不過亦可見另一個種數最少的戴勝科,分布範圍大大廣於數量較多的犀鳥科及其他一些科的情況,可見分布廣、狹與種類多少無大關係。從各地理區看:熱帶二個區包括了所有的科,其中又以舊熱帶區占優勢,可見熱帶地區為本目鳥類的分布中心。
本目鳥類大都羽色艷麗、舉止優雅,有它們裝點大自然,美景會更怡人。其中一些種類被動物園飼養觀賞(如犀鳥),另一些種類的羽毛可作飾物,其彩色羽毛或皮張作為出口商品(如翠鳥類)。本目絕大多數種類都吃蟲,蜂虎類幾乎純吃蟲,不少種類還特別喜吃白蟻,可見它們在抑制林木和農作物蟲害方面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況且它們數量多、分布廣,效果顯而易見。
當然本目鳥類亦有對人不利的一面,如蜂虎類喜吃蜂,其中就包括吃蜜蜂,這對養蜂業不無影響,魚狗類會到魚塘啄食魚苗損害養魚業。不過這不是重要的方面,像蜂虎類多在山區生活,城鎮附近所養的蜂就不會受害,況且從剖胃檢驗所見,蜂虎所吃的蜂大多是野蜂。至於翠鳥科鳥類的吃塘魚量也是微乎其微的,漁民能碰到它們啄食到塘魚的機會也是極其少的,其實翠鳥類取食魚、蝦的主要場所不在魚塘,魚類也不是它們惟一的食物。所以對於蜂虎的為害養蜂業、翠鳥類的為害漁業等問題都不應提得過重。
本目鳥類除犀鳥科僅限於熱帶至南亞熱帶地區外各科鳥類幾乎都廣布各氣候區。
鵑形目 Cuculiformes
這一目可分為2個亞目,即鷦鵑亞目(Musophagai)與鵑亞目(Cuculi);前者只分布於非洲,而後者則除高緯度地區及一些海洋島嶼以外,廣布全世界。
鵑形目 體形一般似鴿而瘦長,有的似鴉而短小。國內種類中,最大的
褐翅鴉鵑 (Centropus sinensis)全長約520毫米,體重約420克;最小的紫金鵑(
嘴長度適中,嘴形一般細長而側扁,有時較粗壯,如鴉鵑等,嘴峰稍向下曲,基部無蠟膜,先端通常無鉤;翅形短圓或尖長,初級飛羽10枚;尾一般與翅等長或較翅長甚,多為凸形,尾羽8—10枚;跗蹠短弱,或稍粗長;足呈對趾型:外趾能反轉。
頭骨索齶型(desmogathous),缺基翼突,犁骨(vomer)退化或缺,齶骨(palatine)在中線處會合,因而把前蝶骨的吻狀突(pre-sphenoidal rostrum)隱蔽著。
羽無副羽((aftershaft);尾脂腺裸露。雌雄兩性羽色大都相同;幼鳥羽色與成鳥不同。
此科在我國的種類,除了寥寥幾種以外,都是樹棲,而且是寄生性的。它們春季遷來時,常隱棲于山地或平原的密林間,不易察見。叫聲宏亮,有的兩聲一度,有的四聲一度,相當單調,經常久鳴不休,有時徹夜鳴叫。
嗜食昆蟲,尤其是體質柔軟的毛蟲,更特殊的是,專吃其他食蟲鳥類不常吃的大毛蟲。
樹棲性杜鵑不自營巢,而產卵於雀形目小鳥的巢中,讓寄主孵育。卵的大小和色澤等,均隨所選寄主種類的卵而變異,這是一種寄生的適應。但有時也見到杜鵑的卵與寄主種類所產的卵顯然不同,這大概是由於沒有能夠找到適當寄主的巢,而偶置於此。杜鵑的模仿性很強,不但在卵方面,能仿似寄主所產的,而且杜鵑本身也能逐代演變,而摹擬寄主。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烏鵑(Surniculus lugubris)之仿效其寄主黑卷尾(Dicrurus macrocercus)這兩種不但在體形和羽色等,彼此相似,而且烏鵑的尾竟然仿擬里卷尾形變叉狀,與一般杜鵑不同。寄生性杜鵑,由於不自營巢孵卵育雛,雌雄兩性親鳥均較孤獨,縱在繁殖期中也很少成對地過活,交配雜亂。
地棲性杜鵑都自營巢繁殖。國內種類常用乾草、菖蒲、樹葉、蘆葦、細枝等構成球狀巢,結構粗陋輕鬆,易於破散,均置於草叢、灌木叢、矮密竹叢中,離地面僅1米許處。雌雄親鳥都參加孵育工作。
無論是寄生性或非寄生性種類,雛鳥均為晚成性。剛孵出的幼雛全身裸露。在羽毛形成之前,不經絨羽階段。
雞形目 Galliformes
潛鳥目 Gaviiformes
鶴形目 Gruiformes
鷹形目 Accipitriformes
鷗形目 Lariformes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鵜形目 Pelecaniformes
鴷形目 Piciformes
本目包括鶲鴷亞目(Galbulae)和鴷亞目(Pici)兩個亞目,有鶲鴷科(Galbuli-dae)、噴鴷科(Bucconidae)、須鴷科(Capitonidae)、響蜜鴷科(Indicatoridae)、鵎鵼科(Ramphastidae)和
啄木鳥科 (Picidae)等6個科,約400種(391—401種)。除澳洲外,遍布全球。分布於我國的只有須鴷科和啄木鳥科兩科,有37種,約占十分之一。
本目鳥類上顎骨主要為蜥齶型,偶或索齶或雀齶。嘴直強而呈錐形。翼的外形適中或短,第5枚次級飛羽存在。尾為平尾或楔尾,尾羽10—12枚。腳短而強,足呈對趾型,趾端具銳爪。雛鳥為晚成性。尾脂腺被(冉羽)。副羽形小或缺。舌長而能伸縮自如,舌尖具逆鉤,善鉤取樹木枝幹中蠹蟲;巢營於樹洞中。雌雄羽色相差不多。
棲息於森林或疏林中,在樹上覓食,但有的種類完全或部分在地上覓食。食物為動物性,尤以昆蟲為主,但有的種類以植物為主,響蜜鴷科鳥類的食物較特殊,覓食蜂臘。善攀樹幹。巢營於自然洞穴或挖掘洞穴中,響蜜鴷科一些種類有巢寄生性。卵一般白色。雛鳥為晚成性。
本目鳥類除馬達加斯加、澳洲及一些高緯度島嶼外,全世界都有分布。但是除
啄木鳥科 廣布於全世界外,其他各科僅分布於熱帶地區,須鴷科廣布於新舊大陸熱帶地區,響蜜鴷科分布亞非大陸熱帶。
本目的鳥類大都以蟲為食,尤其是啄木鳥類是眾所周知的吃蟲鳥,善啄取木材中的害蟲為食,被稱為“森林醫生”。至於古書所記載的其身體可入藥治病,缺乏科學依據,未可置信。
鸊鷉目 Podicipediformess
鸌形目 Procellariiformes
鸚形目 Psittaciformes
這一目的鳥,通稱為鸚鵡或鸚哥,是馳名古今中外的一類艷麗的觀賞鳥;可是它們在國內的自然界,甚至在整個北半球卻非常罕見。由於物稀為貴,人們對其尤感愛惜,大多從南半球輸入國內,飼為籠鳥,或養在動物園或公園內,供人欣賞。
鳥類中沒有一類像鸚鵡這樣輪廓鮮明地與其他種類區別開,而獨成一個單獨的目。這一目的種類都具有特殊性狀並高度特化。它們的體形大小,雖彼此差距很大,全長自約10厘米以至100厘米左右,但它們的結構和體態卻非常近似,不易誤認。
鸚鵡體形大小不一。我國所產最大的,當推大緋胸鸚鵡(Psittacula derbiana),全長達500毫米左右;最小者為
短尾鸚鵡 (Loriculus vernalis),全長不及150毫米。
頭骨為索齶型(desmognathous)。齶骨發達,形成下垂的側扁板;無基翼突。嘴很短厚;上嘴基部具蠟膜(cere),端部向下曲成鉤狀;嘴鉤內具有銼狀結造;這樣的嘴端特徵,不但適於輔助攀登樹枝,而且也與啄食果實等行為相適應;上嘴與頭骨的連線,猶如鉸鏈一樣,故能活動自如,這點是鸚鵡與其他各類的鳥顯著不同的獨特性狀。舌多肉而柔軟,並具一個角質匙狀端。胸椎(dorsal vertebra)的椎體,為後凹型(opisthocoelous),這是與其他鳥類不同的特殊性狀。翅羽稍長,或短而略圓;初級飛羽10枚,第五枚次級飛羽缺,飛行有力,但難於堅持長距離的飛翔。尾長短不一,呈凸尾或圓尾狀,尾羽通常12枚。跗蹠短健,而被以細鱗;足呈對趾型:即2—3兩趾向前,1—4兩趾向後,適於攀樹。尾脂腺被,但在幾個屬卻完全退化。
羽毛稀疏而硬,具有副羽(aftershaft)。體羽常為綠色,或綠藍或紅色等,殊形艷麗,而閃光亮。雌雄羽色相差不多;幼鳥與雌性成鳥相似。
絕大部分的鸚鵡為樹棲鳥類,皆具對趾足而適於攀樹,並能利用其下曲而具鉤的嘴端作為第三足,以助攀爬。多棲於林間;有些種類,特別是產於澳大利亞的,則主要棲於地面,並在地上覓食,但它們亦自由自在地停歇和攀登於樹枝間,並在這裡營巢繁殖。
鸚鵡是熱帶鳥類,向南廣布於南半球,甚至到較冷地區,如南美的巴塔哥尼亞(Pata-gonia)及大洋洲的塔斯馬尼亞(Tasmania);向北大多僅限於亞熱帶的個別地區。這一類的分布中心是在南美洲的亞馬孫河流域(Amazon basin)及馬來群島和澳大利亞(Australasia)。
鴞形目 Strigiformes
咬鵑目 Trogoniformes
咬鵑目是1個較小的目,只有1個科,39種,我國僅有3種,還不及總數的十分之一,且個別種類分布範圍甚狹、數量也稀少,可見作為這個類群來說,與人類利害關係並不重要。但它們畢竟是鳥類成員的一部分,與其他鳥類一道在自然界起作用,咬鵑類就是擔當著果、蟲兼吃鳥類這個集團成員之一的角色起著維護自然生態平衡的作用;也因有美麗的羽色更兼起美化大自然的作用。對人還是有益無害的。
咬鵑目體形相對於其他非雀形目的鳥類來說是屬小型的,全長230—370mm,與八哥的大小差不多,只是尾形較長;羽色華麗,羽毛稠密、鬆軟、副羽發達;尾脂腺裸露;背羽域明顯,自頸至尾脂腺,但不分支;雌雄異色。嘴形寬、短,先端具鉤和齒突,嘴基及鼻孔為羽須所掩;頭大、頸短;翅短圓,具10片初級飛羽,無中覆羽;尾長而寬,形平或凸,尾羽12片;腳短弱,跗蹠被羽,趾呈異趾型,即第3、4趾向前且並連著大部分,第1、2趾向後而又於基部並連。
頭骨屬裂齶型,基翼突存在;胸骨後緣具4個缺刻,劍突長而末端各分叉;烏喙骨相接觸。屈拇趾長肌下達第1、2趾;深屈趾肌達第3、4趾,兩肌有韌帶相連;棲肌缺如。盲囊存在,但短。
咬鵑目為樹棲性、不喜結群的鳥類,善爬而不善走、跳;飛行力不強,雖快速但飛不遠,飛行路線起伏不定,取食方式有在樹枝頭啄食野果,有在棲息點突然襲擊飛過的昆蟲,也有在空中追捕飛蟲。叫聲單調,平時不愛鳴叫。繁殖於林間枯朽樹木的天然洞穴或蟻巢、蜂巢中,不作巢。卵一窩2—4枚。雛鳥屬晚成性。孵卵、育雛由雙親共同負擔。
咬鵑目常年棲居同一區域而不遷徙。咬鵑類屬熱帶型鳥類,分布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包括東洋界(華南、南亞至東南亞),熱帶界(非洲)和新熱帶界(中、南美洲)。全世界共有1科8屬39種,其分布情況概述如表3和表4。
咬鵑在我國為一群數量不多的鳥類,單從這個類群看對人利益關係不顯著,但對鳥類整體來說,它們是兼吃野果、蟲、鳥類成員的一部分,一道起著維護自然界生態平衡的作用;既作為二級能量消費者起消滅
森林害蟲 的作用;也作為一級消費者消耗植物的果實,但在後一方面並不是消極的能量消費者,而是起著散布植物種子、擴大植物分布區、促進森林更新的作用,有助於能量的擴大再生產。
隼形目 Falconiformes
隼形目為肉食性大中型猛禽。嘴粗大強壯,上頜比下頜長,上頜向下彎曲呈鉤狀,嘴基具皮質性蠟膜,鼻孔開於蠟膜上,鼻孔無羽毛覆蓋。翼強健,善飛翔,常在高空翱翔。腳強而有力,趾具銳利彎曲的爪,可與喙共同殺死獵物並將捕獲物撕裂。幼鳥為晚成雛。雌鳥體型比雄鳥大。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
企鵝目 Sphenisciformes
科學研究 2016年,中國科學家發現,宋徽宗《芙蓉錦雞圖》畫中的錦雞是對900年前鳥類雜交的忠實記錄,也是迄今為止關於鳥類雜交的最早記錄。這一相關成果發表在了國際鳥類學期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