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目

鸚鵡目

鸚鵡目是鳥綱中的1目。體型中等;頭圓,喙堅硬;嘴短厚而強壯,上喙下彎明顯且具鉤,嘴基具明顯蠟膜;對趾型;多數尾細長。雌雄大多數同色或差異較小。

鸚鵡目分布於新熱帶界、東洋界和澳洲界。在中國見於西南地區和海南。棲息環境多樣,從荒漠灌叢到熱帶雨林,大多數為樹棲性,性情活潑而聒噪,多數喜集群活動。植食性,主要以植物的果實、花蜜、種子為食。營巢於樹洞或地面洞穴和岩縫中,絕大多數為留鳥,有的在非繁殖期集大群遊蕩。窩卵數1-11枚,大多數物種雌鳥孵卵,孵化期約為21天左右,幼鳥為晚成鳥。

鸚鵡目全世界共3科88屬398種,中國僅4屬10種。為羽色艷麗的典型熱帶攀禽。大多數為著名的觀賞鳥。舌肉質而柔軟,許多種類經馴養後能模仿人的語調。全部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個別種類被列為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認定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基本介紹

動物學史,命名,化石,分類,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下級分類,繁殖方式,保護現狀,

動物學史

命名

鸚鵡目(Psittaciformes)的中文名稱一直以來稱“鸚形目”。科學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第三版),將傳統分類系統中的隼形目(Falconiformes)分立為鷹形目(Accipitriformes)和隼形目(Falconiformes)。基於這個變動,此書將中文名舊稱“鸚形目”改為鸚鵡目,避免與鷹形目同音。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及農業農村部公告(2021年第3號)《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021年2月5日)版也將”Psittaciformes“的中文名”鸚鵡目“作為該目標準名稱。
“Psittaciformes”(鸚鵡目)這個學名來自古希臘語,意為鸚鵡”ψιττακός“(鸚鵡嘴),其起源不明。一個關於鸚鵡的準確書面參考文獻,被認為是公元前5世紀的希臘歷史學家克特西亞斯(Ctesias),在印度對一種被稱為紫紅頭鸚鵡Psittacula cyanocephala)的鳥類的命名後記錄了”Psittacus“的名字,這是一種長尾小鸚鵡。老普林尼(公元23/24-79年)在他的《自然史》(Natural History)(第10卷,第58章)中指出,印第安人稱這種鳥為“siptaces”。

化石

南美和大洋洲擁有著如此眾多的種類,暗示著鸚鵡目起源在岡瓦納大陸。然而鸚鵡科的化石記錄稀少,它們的起源更多只是推測。南美洲和澳大利亞的鸚鵡目多樣性表明該目可能是在岡瓦納演化而來的,以澳大利亞為中心。然而,化石記錄中鸚鵡的稀缺性給證實這一假設帶來了困難。在新生代早期,北半球的化石遺蹟數量較多。分子研究表明,鸚鵡大約在5900萬年前在岡瓦納大陸進化。新熱帶鸚鵡的三個主要進化枝起源於大約50百萬年(範圍57-41百萬年)。
在懷俄明州奈厄布拉勒縣的蘭斯克里克(Lance Creek)的沉積物中,發現了一塊長15毫米的下喙碎片類似於現存的吸蜜鸚鵡類。這塊碎片被認為是最古老的鸚鵡化石,據推測起源於白堊紀晚期,大約有7000萬年的歷史。然而,其他研究表明,這塊化石並非來自鳥類,而是來自一種長有鳥喙的非鳥類恐龍,因為該化石的幾個細節實際上並非只屬於鸚鵡。鸚鵡,它與已知最早的明確鸚鵡化石不同。所以仍不清楚該標本是否應歸入鸚鵡類。
鸚鵡目
來自懷俄明州始新世綠河組的假定鸚鵡親屬的化石頭骨
一般認為鸚鵡目是在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K-Pg滅絕),66百萬年前期間存在的。它們可能是廣義的樹棲鳥類,沒有現代物種特有的破碎喙。基因組分析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證明鸚鵡是雀類的姐妹群,形成進化枝“Psittacopasserae”,它是獵鷹的姐妹群。
歐洲有著更豐富的始新世(5千8百萬到3千6百萬年前)的化石記錄。第一個無爭議的鸚鵡化石可以追溯到公元50年左右的熱帶始新世的歐洲。最初,在丹麥早始新世毛皮地層發現的名為“Mopsitta tanta”(丹麥藍鸚鵡)的新鳥類可追溯到54百萬年前,被指定為鸚鵡目。然而,相當不起眼的骨頭並不是明確的鸚鵡嘴狀,它可能更像是屬於喙鳥屬(Rhynchaeites),在相同的沉積物中發現了它的腿化石。
在英國和德國發現了幾具相當完整的類鸚鵡狀的鳥類骨骼。這些可能不是祖先鸚鵡和現代鸚鵡之間的過渡化石,而是與真正的鸚鵡和鳳頭鸚鵡平行進化的譜系。
南半球在同時期沒有像北半球那樣豐富的化石記錄,而且直到中新世中期(大約2千萬年前)都還沒發現類似鸚鵡的化石。然而到了中新世中期,就發現了確鑿無疑的鸚鵡化石,其上頜與現存的白鳳頭鸚鵡甚至無法區分。
現代鸚鵡的最早記錄可追溯到大約23-20百萬年。化石記錄主要來自歐洲,包括可以清楚地識別出屬於解剖學現代鸚鵡的骨骼。南半球不包含早於早中新世20百萬年左右的已知鸚鵡狀遺骸。

分類

鸚鵡目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中分為二個科:鸚鵡科(Psittacidae)和鳳頭鸚鵡科(Cacatuoidea)。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2019年版中分為三個科:鳳頭鸚鵡科(Cacatuidae)、吸蜜鸚鵡科(Loriidae)和鸚鵡科(Psittacidae)。
鸚鵡目
學界對於鸚形目的分類意見不一,某些學者認為應該將吸蜜鸚鵡獨立作為該目的一個科——吸蜜鸚鵡科(Loriidae)而非歸入鸚鵡亞科當中,還有人認為應該把鳳頭鸚鵡類和吸蜜鸚鵡全部歸入廣義的鸚鵡科中(此時,鸚形目只包含鸚鵡科一科)。大多數的看法認為,鳳頭鸚鵡科(Cacatuidae)比較特殊,因此應該獨立成科。其特性如下:
在鳥類傳統分類系統中,中國鳥類學家鄭作新同意此種觀點,鄭光美同意僅立一科。而在鳥類DNA分類系統中,採用的是分為三科的做法。
中文百科的該鸚鵡目詞條,採用截止2021年IUCN列出的分類,按照鳳頭鸚鵡科和鸚鵡科二科的分類方法。下面各級分類均以此分類為準編輯調整。

形態特徵

鸚鵡目鳥類多為中小型鳥類。體羽較鮮艷,很多種類是著名的觀賞鳥。嘴短厚而強,上嘴鉤曲,兩側緣有缺刻,嘴基部具臘膜。上嘴與頭骨的連線猶如鉸鏈一樣,能活動自如。胸椎為後凹型。舌多肉質而柔軟,並具有一角質匙狀端,善於模仿人言和其他鳥鳴。腳為對趾型,前後各2趾。跗跖短健,爪尖銳而彎曲,適於在樹上攀緣。
鸚鵡目
鸚鵡的總長包括尾長從8-100厘米不等。該目中體形最大的當屬紫藍金剛鸚鵡,體長可達100厘米,最小的是藍冠短尾鸚鵡 ,體長僅有12厘米。這些鸚鵡形態各異,體型大小和羽毛顏色各不相同,如金剛鸚鵡,脖短,身體結實,具粗壯的腳和厚實的喙,使它們顯得笨重。鸚鵡寬大的翅膀通常是尖的;尾巴的長度和形狀變化很大,如金剛鸚鵡的尾巴非常長和尖,而有些種類的尾巴短而圓或方形;在許多物種中,中央尾羽非常長,總長度超過身體。在五種扇尾鸚哥(Prioniturus)中,中央尾羽比其他種類更長,呈匙形,羽軸中部裸露;鸚鵡沒有分叉的尾巴。鸚鵡的尖翅和長尾通常存在於飛行距離很遠的物種中;圓形的翅膀和鈍尾巴是比較熟練的攀岩者的典型特徵。大多數鸚鵡飛行時翅膀敏捷,儘管它們通常很快就會疲勞。
鳳頭鸚鵡體型大到中等,喙結實,羽冠明顯。它們的羽毛顏色通常比鸚鵡科的少,主要是黑色或白色的羽毛,飾以鮮艷的羽冠或尾巴。鸚鵡科比鳳頭鸚鵡科的體型更大、更結實,但也有非常小的種族。強壯的喙稍細長,有時較長,沒有明顯的羽冠。
鸚鵡通常有五顏六色的羽毛。大多數鳥的羽毛呈綠色,頭部、翅膀或尾巴等部分顏色鮮艷,但它們之間有許多不同的圖案,這是這些奇妙鳥類的特徵。

棲息環境

主要生活在樹木繁茂的地區。大多數鸚鵡棲息在森林裡,但也有一些生活在草原上。在森林棲息物種中,許多沿著森林邊緣和地面覓食。有些鸚鵡生活在山區,尤其是喜馬拉雅山和安第斯山脈。紐西蘭的啄羊鸚鵡Nestor notabilis)是山區居民,但在森林覆蓋的山谷中獲取大部分食物;它要么在高海拔森林中築巢,要么在林緣附近築巢。許多澳大利亞的橙腹鸚鵡屬(Neophema)和金肩鸚鵡屬(Psephotus)的成員,都生活在乾燥開闊的草原上,通常是樹木遍布棲息地的地方。虎皮鸚鵡和稀有的夜鸚鵡Pezoporus occidentalis)也是澳大利亞的草原鳥類。

生活習性

鸚鵡大多有集群生活的習性,常十餘只至數十隻成群活動,善攀緣,且能嘴、腳並用攀緣,上下攀緣均甚靈巧。快而常成直線飛行。大部份被人看見都是低飛於樹林間或是前往鄉村地區,到了目的地就會棲息於高大的樹枝上,飛翔的時候相當吵雜,只有覓食的時候會很安靜;有的物種有遷移的習性,遷移的地點完全視食物充足與否決定。
野生鸚鵡有盥洗清潔的生活習性,它們會在沙堆或水平面上擺動身體,讓沙子或水淋浴在身上,再透過陽光照射將身上的羽毛弄乾。
鸚鵡在取食過程中,常以強大的鉤狀喙嘴與靈活的對趾形足配合完成。對趾型足,兩趾向前兩趾向後,適合抓握,在樹冠中攀援尋食時,首先用嘴咬住樹枝,然後雙腳跟上;當行走于堅固的樹幹上時,則把嘴的尖部插入樹中平衡身體,以加快運動速度;吃食時,常用其中一足充當”手”握著食物,將食物塞入口中。
大多數鸚鵡主食樹上或者地面上的植物果實、種子、堅果、漿果、嫩芽嫩枝等,兼食少量昆蟲。吸蜜鸚鵡類則主食花粉、花蜜及柔軟多汁的果實。
但也有特例,如生活在澳洲紐西蘭地方山區灌木叢中的一種深山鸚鵡,它們體形大,羽毛豐厚,獨具一付又長又尖的嘴。除了具有其它鸚鵡的食性外還喜食昆蟲、螃蟹、腐肉。甚至跳到綿羊背上用堅硬的長喙啄食羊肉,弄得活羊鮮血淋淋,所以當地的紐西蘭牧民也稱其為啄羊鸚鵡
分布在新熱帶地區(南美洲、中美洲、加勒比和佛羅里達南部)、非洲熱帶地區(撒哈拉以南非洲和馬達加斯加)、印度至馬來亞地區(南亞和東南亞至東亞南部)以及澳大利亞生態區(紐西蘭、澳大利亞、巴布亞紐幾內亞和太平洋島嶼)。
鸚鵡目主要是熱帶地區的鳥類。它們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熱帶和南溫帶地區,包括馬達加斯加,許多太平洋島嶼和西印度群島。在亞洲,它們幾乎遍布整個印度,但向北僅延伸到喜馬拉雅山和中國南部。在北美,有一種厚嘴鸚鵡Rhynchopsitta pachyrhyncha),曾經向北遷徙到美國西南部的最南端。然而,在20世紀初之前,卡羅萊納長尾鸚鵡Conuropsis carolinensis)居住在美國東部的大部分地區;它因人類的迫害而滅絕。在南半球,許多鸚鵡分布在塔斯馬尼亞島和紐西蘭,在南美洲,火地島上發現了一種鸚鵡,而在非洲最南部的部分地區則沒有。
鸚鵡目(2科 96屬 421種)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數量
鳳頭鸚鵡科
Cacatuidae
Gray, 1840
22
1
Cacatua
Vieillot, 1817
13
2
Callocephalon
Lesson, 1837
1
3
Calyptorhynchus
Desmarest, 1826
2
4
Eolophus
Bonaparte, 1854
1
5
Nymphicus
Wagler, 1832
1
6
Probosciger
J. F. Gmelin, 1788
1
7
喙黑鳳頭鸚鵡屬
Zanda
Mathews, 1913
3
鸚鵡科
Psittacidae
Rafinesque, 1815
395
1
Agapornis
Selby, 1836
9
2
環頸鸚鵡屬
Alexandrinus
(Newton & Newton, 1876)
3
3
Alipiopsitta xanthops
(Spix, 1824)
1
4
Alisterus
Mathews, 1911
3
5
Amazona
Lesson, 1830
36
6
Anodorhynchus
Spix, 1824
3
7
紅翅鸚鵡屬
Aprosmictus
Gould, 1843
2
8
Ara
Lacépède, 1799
9
9
錐尾鸚哥屬
Aratinga
Spix, 1824
6
10
Barnardius
Bonaparte, 1854
1
11
Belocercus
(Boddaert, 1783)
1
12
Bolbopsittacus
Salvadori, 1891
1
13
中南美小鸚哥屬
Bolborhynchus
Bonaparte, 1857
3
14
Brotogeris
Vigors, 1825
8
15
Chalcopsitta
Bonaparte, 1850
4
16
Charmosyna
Wagler, 1832
15
17
Conuropsis
Salvadori, 1891
1
18
馬島鸚鵡屬
Coracopsis
Wagler, 1832
4
19
Cyanoliseus
Bonaparte, 1854
1
20
Cyanopsitta
Bonaparte, 1854
1
21
Cyanoramphus
Bonaparte, 1854
7
22
無花果鸚鵡屬
Cyclopsitta
Reichenbach, 1850
6
23
Deroptyus
Wagler, 1832
1
24
紅肩金剛鸚鵡屬
Diopsittaca
Ridgway, 1912
2
25
Eclectus
Wagler, 1832
5
26
Enicognathus屬
Enicognathus
Gray, 1840
2
27
Eos
Wagler, 1832
6
28
Eunymphicus
Peters, 1937
2
29
錐尾鸚鵡屬
Eupsittula
Bonaparte, 1853
6
30
Forpus
Boie, 1858
8
31
Geoffroyus屬
Geoffroyus
Bonaparte, 1850
4
32
Glossopsitta
Bonaparte, 1854
3
33
Graydidascalus
Bonaparte, 1854
1
34
Guaruba
Lesson, 1830
1
35
Hapalopsittaca屬
Hapalopsittaca
Ridgway, 1912
4
36
Lathamus
(White, 1790)
1
37
Leptosittaca
Berlepsch & Stolzmann, 1894
1
38
回聲鸚鵡屬
Lophopsittacus
Newton, A, 1875
2
39
Loriculus
Blyth, 1850
13
40
Lorius
Vigors, 1825
6
41
馬斯卡林鸚鵡屬
Mascarinus
Lesson, 1830
1
42
Melopsittacus
Gould, 1840
1
43
Micropsitta
Lesson, 1831
6
44
和尚鸚哥屬
Myiopsitta
Bonaparte, 1854
2
45
Nannopsittaca屬
Nannopsittaca
Ridgway, 1912
2
46
Necropsittacus
Milne-Edwards, 1873
1
47
Neophema
Salvadori, 1891
6
48
Neopsephotus
Mathews, 1912
1
49
Neopsittacus
Salvadori, 1875
2
50
Nestor
Lesson, 1830
3
51
Nicopsitta屬
Nicopsitta
Braun, 2016
2
52
藍蓋鸚鵡屬
Northiella
(Gould, 1838)
1
53
Ognorhynchus
Bonaparte, 1857
1
54
Oreopsittacus
(Meyer, 1874)
1
55
Orthopsittaca
(Boddaert, 1783)
1
56
Palaeornis
(Linnaeus, 1766)
2
57
Pezoporus
Illiger, 1811
2
58
Phigys
(Suckow, 1800)
1
59
Pionites
Heine, 1890
4
60
Pionopsitta
(Scopoli, 1769)
1
61
Pionus
Wagler, 1832
9
62
Platycercus
Vigors, 1825
6
63
Poicephalus
Swainson, 1837
10
64
Polytelis
Wagler, 1832
3
65
藍翅金剛鸚鵡屬
Primolius
Bonaparte, 1857
3
66
Prioniturus
Wagler, 1832
10
67
輝鸚哥屬
Prosopeia
Bonaparte, 1854
3
68
Psephotellus
Mathews, 1913
4
69
Psephotus
Gould, 1845
1
70
煙色吸蜜鸚鵡屬
Pseudeos
Blyth, 1858
1
71
Psilopsiagon
Ridgway, 1912
2
72
Psittacara屬
Psittacara
Vigors, 1825
12
73
虎斑鸚鵡屬
Psittacella
Schlegel, 1871
5
74
Psittacula屬
Psittacula
Cuvier, 1800
3
75
果鸚鵡屬
Psittaculirostris
Gray & Gray, 1859
5
76
灰鸚鵡屬
Psittacus
Linnaeus, 1758
2
77
Psitteuteles屬
Psitteuteles
Bonaparte, 1854
2
78
藍腰鸚鵡屬
Psittinus
Blyth, 1842
2
79
Psittrichas
(Lesson, 1830)
1
80
Purpureicephalus
(Kuhl, 1820)
1
81
Pyrilia屬
Pyrilia
Bonaparte, 1856
7
82
Pyrrhura屬
Pyrrhura
Bonaparte, 1856
32
83
Rhynchopsitta屬
Rhynchopsitta
Bonaparte, 1854
2
84
鴞鸚鵡屬
Strigops
Gray, 1845
1
85
Tanygnathus屬
Tanygnathus
Wagler, 1832
5
86
Touit屬
Touit
Gray, 1855
8
87
Trichoglossus屬
Trichoglossus
Stephens, 1826
15
88
藍腹鸚鵡屬
Triclaria
Wagler, 1832
1
89
Vini屬
Vini
Lesson, 1833
4

繁殖方式

鸚鵡目的鳥類全部為卵生,築巢方式大多採用樹洞、岩石縫隙或崖壁洞穴,也有啄羊鸚鵡與地棲鸚鵡等在地面築巢。每窩產2-9枚卵,雛鳥明成性。雙親同時孵化和餵食小鳥。

保護現狀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 ver3.1。
全部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附錄Ⅱ和附錄Ⅲ》(CITES)2019年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