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環頸鸚鵡

澳大利亞環頸鸚鵡

澳大利亞環頸鸚鵡(學名:Barnardius zonarius):是鸚鵡科、紐澳鸚鵡族鳥類。共由4個亞種組成,體長依亞種不同約35-44厘米,體重約142-206克。是典型的攀禽,鳥喙強勁有力,喙鉤曲,上頜具有可活動關節,喙基部具有臘膜。肌肉質舌厚。腳短,強大,對趾型,兩趾向前兩趾向後,適合抓握和攀援生活。羽毛艷麗,具粉絨羽。羽色鮮艷,外表美麗。鳥體為綠色,頭頂和頭部兩側為黑色或亮綠色,臉頰為亮藍色;前額紅色,頸部橄欖棕並且連線頸部後方的黃色羽毛;背部下方為藍黑色,胸部和腹部藍綠色,並分部有不同程度的橙黃色條狀。

由於分布地區廣,棲息的地區包括了開闊的尤加利樹林、灌木叢、農地果園、海岸地區、沙漠區、郊外、公園等。大多在地上覓食,食物包含了花蜜、草類種子、水果、花和昆蟲等,有時會因對農作物造成損失而被獵殺,在澳洲北部的族群會有季節性的遷徙。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

形態特徵

澳大利亞環頸鸚鵡體長依亞種不同約35-44厘米,體重約142-206克。
各亞種形態
伯納德氏鸚鵡
伯納德氏鸚鵡
雄鳥一般為鮮綠色的羽毛;正面帶紅色;環繞後頸的黃色細領;藍色或黑色的上覆羽和背部;上腹部有橙黃色帶;尾綠色,末端廣泛帶有白色。鳥喙灰白色。眼睛深褐色。雌鳥總體上比雄鳥暗淡;暗綠色的上覆羽和背面帶有橄欖棕色;蒼白的翅下有條紋。
幼鳥比成年雌鳥更暗淡;存在下翼條紋,在雌鳥中更明顯。
北澳環頸鸚鵡
北澳環頸鸚鵡
雄鳥的綠色羽毛比伯納德氏亞種的更淺;紅色額斑帶缺失;腹部淡黃色。雌鳥比雄鳥稍暗;通常存在蒼白的翅下條紋。
幼鳥比成年雌鳥更遲鈍;額帶暗橙色,通常在幾個月內消失;有蒼白的翅下條紋。
西澳環頸鸚鵡
西澳環頸鸚鵡
雄鳥與林肯港鸚鵡一樣,但體型較大;綠色腹部至尾下覆羽,胸部綠色比林肯港鸚鵡淺;額帶紅色且突出;具更重、更寬的鳥喙。雌鳥總體上比雄鳥暗淡;頭上的黑色更暗沉,更棕色;額頭上的額帶更小更蒼白,有時不存在。
幼鳥與成年雌鳥羽毛一樣。
林肯港鸚鵡
林肯港鸚鵡
雄鳥具深綠色身體;頭部、頸背和上臉頰呈暗黑色;胸部和喉嚨深綠色;明亮的黃色腹部;尾巴青銅綠色,具藍色和寬尖的白色。鳥喙灰白色。虹膜深褐色。雌鳥與雄鳥一樣,但更沉悶;頭部更多棕黑色;翼覆羽偶爾有條紋。
幼鳥和成鳥一樣,但羽毛顏色較暗,尤其是頭部;頭部棕色更深;大多數雌鳥存在下翼條紋,雄鳥不存在。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低矮的桉樹屬植物以及灌木叢林中、開闊的林地、沿著河流水源經過的樹木以及合歡屬植物灌木林地的附近。大多棲息在乾燥的地區,由於分布地區廣,其所棲息的地區包括了開闊的桉樹樹林、灌木叢、農地果園、海岸地區、沙漠區、郊外、公園等,但是亞種西澳環頸鸚鵡對棲地的要求較有限制,它們偏好棲息在海岸邊的桉樹森林。

生活習性

澳大利亞環頸鸚鵡是群集性強的種類,經常成對或群體一起活動或覓食,平時大多成對或是組成小群體活動,偶爾會聚集高達200隻的數量,且十分吵雜。該鸚鵡個性十分害羞內向,每天會在破曉時分離開棲息的樹木,在覓食前先到地面的水坑或是小溪流飲水;在地面覓食的時候時常和澳洲當地常見的玫瑰鸚鵡屬的黃玫瑰鸚鵡、淡頭玫瑰鸚鵡、Psephotus屬紅腰鸚鵡以及藍蓋鸚鵡一起行動;在氣溫炎熱的正午會躲在樹蔭下乘涼休憩,偶爾會繼續覓食,在日落之前會再度集體飛往地面的水坑或是小溪流飲水,然後才會回到棲息的樹上過夜;平時大多會停留再同一地區活動,僅有食物短缺或是天候因素才會遷移到其他地區。在澳洲北部的族群會有季節性的遷徙。
在地面覓食的時候非常安靜,不會發出任何聲音,但是在樹上覓食則會發出較為輕柔的嘈雜聲。飛行的速度和其他種類的草原鸚鵡差不多,會伴隨相當刺耳的叫聲。
大多在地上覓食,食物包含了花蜜、草類種子、植物嫩芽、漿果、水果、花朵、昆蟲以及其幼蟲等等,有時會因對農作物造成損失而被獵殺。

分布範圍

廣布於澳洲西部、中部及南部。分布於奧古斯塔港艾爾半島高勒山脈,向北穿過澳大利亞南部的中心,在北領地延伸穿過麥克唐納山脈,位於紐卡斯爾水域和溫內克溪以北。也可能更多地向東飛,有時會飛到昆士蘭州的邊界,東部邊界以外的記錄來自新南威爾斯州的松溪(Pine Creek)。在西澳大利亞,該物種在西南部增加,集中在南部的喬治國王灣,到北部的默奇森河,到達卡爾古利和威魯納東部。再往北,散布在西北角,向東延伸至格雷河(Grey River)水系的上部。在西澳大利亞東端的加德納山脈地區,有一小群孤立的澳大利亞環頸鸚鵡。塔斯馬尼亞州的韋克菲爾德港地區( Port Wakefield)、墨爾本、坎培拉、悉尼、達爾文市和霍巴特等地都有逃逸記錄。
澳大利亞環頸鸚鵡
澳大利亞環頸鸚鵡分布圖

繁殖方式

澳大利亞環頸鸚鵡在6月至來年的2月間會開始築巢(澳北部的族群則較早),繁殖期間很具領地性,在繁殖季節開始時會發生許多爭吵。求偶時,雄性垂下翅膀,搖尾發出嗡嗡聲,大聲喋喋不休,搖頭。在求偶期間餵食也很常見。通常會由雌鳥挑選巢穴,而且大多選擇在近水源區較高的桉樹上,巢建在不同的高度,通常建在樹的天然空心處,基於裡面的廢木屑可以利用。一窩產5-7枚卵,有時會產生兩窩。約19天后孵化,前一個星期由雌鳥獨自餵食雛鳥,之後雄鳥也會加入餵食,幼鳥約會在4周后離開巢穴,但還是會與親鳥一起生活一段時間。

亞種分化

澳大利亞環頸鸚鵡(4亞種)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Barnardius zonarius barnardi
(Vigors & Horsfield, 1827)
2
北澳環頸鸚鵡
Barnardius zonarius macgillivrayi
(North, 1900)
3
西澳環頸鸚鵡
Barnardius zonarius semitorquatus
(Quoy & Gaimard, 1830)
4
Barnardius zonarius zonarius
(Shaw, 1805)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 ver3.1——無危(LC)。

種群現狀

澳大利亞環頸鸚鵡的全球種群規模尚未量化,但據報導該物種是澳大利亞小麥帶中最常見的鳥類(del Hoyo等人,1997年)。趨勢理由:由於持續的棲息地退化正在創造新的合適棲息地,因此認為該物種的數量正在增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