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翅鸚鵡北澳亞種

紅翅鸚鵡北澳亞種

紅翅鸚鵡北澳亞種,別名:紅翅鸚鵡幾內亞亞種,拉丁學名:Aprosmictus erythropterus coccineopterus,命名者Gould, 1865。脊索動物門鳥綱、鸚形目、鸚鵡科亞馬遜鸚鵡紐澳鸚鵡族、紅翅鸚鵡屬。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紅翅鸚鵡北澳亞種
  • 拉丁學名:Aprosmictus erythropterus coccineopterus
  • 別稱:紅翅鸚鵡幾內亞亞種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鸚形目
  • 鸚鵡科
  • 紐澳鸚鵡
  • :紅翅鸚鵡屬
  • 命名者及時間:Gould, 1865
物種特徵,分布範圍,保護等級,

物種特徵

活動覓食時通常成對或一小群家族成員約15-20隻左右一起活動,鮮少發現超過50隻的族群,除非在繁殖季結束時才會有較多數量的聚集情形,喜愛棲息在開闊的尤佳利樹林、灌木叢、開闊的熱帶稀樹草原等鄰近水域的地區,大多是熱帶或氣候較溫和的區域;天然食物包括各類種子、水果、漿果、昆蟲幼蟲、花、花蜜、核果等,它們大多倒吊在樹枝間覓食,除了撿食掉的種子等食物時否則很少到地面上去;經常發現與馬里環頸鸚鵡以及淡頭玫瑰鸚鵡集結在一起。

分布範圍

分布於紐幾內亞南部和澳大利亞北部。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09年名錄 ver 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