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分布範圍,生活習性,亞種分化,繁殖方式,種群現狀,保護級別,珍聞軼事,
形態特徵
派斯奎特氏鸚鵡體長46厘米,體重600-800克。臉部沒有羽毛、鷹喙狀的喙部等特徵狀似兀鷹或禿鷲,外表與一般的鸚鵡很不相像,黑色與鮮亮的紅色毛羽相當美麗,有些族群的體型差異甚大,該鸚鵡不會與其他任何物種的鸚鵡混淆,體羽僅有黑色和紅色的顏色,有裸露的面部皮膚和長喙,方尾加強了其特殊的形體輪廓。
在成年雄鳥的臉上耳部附近有一塊紅色的斑點,胸部和上腹部的羽毛棕色,有淺灰色框線,這些地方呈現出鱗片狀外觀;底部的其他的地方的和翅膀的一部分覆羽鮮紅色;頂帽、頸部和背部黑色,臀部和尾巴形成明顯的對比,是暗紅色。一、二級飛羽和外側覆羽深紅色。尾巴相對較短,為黑色。鳥喙黑色,虹膜醬色,腿灰色。
兩性僅有微小的差異,成熟的派斯奎特氏鸚鵡可由外表區分性別,雌鳥眼睛後面沒有紅點存在。幼鳥和父母的外觀十分接近。幼鳥的羽毛比成鳥暗淡。眼睛後面的紅點淺,虹膜灰棕色。
棲息環境
彼斯奎氏鸚鵡偶爾在平原活動,大部分的時間都僅限於丘陵地區、森林、山區和有大樹的次森林區。這些鸚鵡主要棲息在海拔600至1200米的高度,但偶爾也會出現在海拔2000米與50米高的地區。分布密度很不均勻,在同一區域也會出現相當大的差異。這些是因為森林局部非常稀疏,使該物種的分布也發生了顯著變化。在一些偏遠的地方,仍然有傳統的狩獵來獵取該物種的羽毛,用於儀式上的裝飾。
分布範圍
分布於紐幾內亞島上的山區,包括印尼的艾利安爪哇與巴布亞紐幾內亞。
生活習性
彼斯奎氏鸚鵡族群數量少,大多單獨、成對或20隻左右一起聚集活動,棲息的樹大多是鄰近水源區的獨枝高樹,喜歡在樹冠層飛行,很容易看到。不覓食時,它們可以長時間地保持某種姿勢,站在光禿禿的樹枝上俯瞰其餘的森林樹木。進行野外實地觀察的研究人員發現派斯奎特氏鸚鵡有著與大部分鸚鵡不同的飲食行為,它們幾乎只食用少數幾種種類的無花果,這些水果有很厚的外皮,也吃其他較軟的水果,像芒果或露兜。偶爾會吃一些花蜜和花。
在飛行中,彼斯奎氏鸚鵡會發出“AAA - AAA -AAA- AAR AAR ... ”尖刻刺耳的鳴叫聲,和葵花鳳頭鸚鵡的聲音有點類似。然而,這些叫聲是急促和喧鬧的。它們體型大、叫聲大且尖銳,惹人注意,所以只在人跡罕至的山區較易發現其蹤跡。
彼斯奎氏鸚鵡幾乎完全取食幾種無花果的果實,可能是適合自己的裸露的面部,沒有羽毛就能避免弄髒果肉。 它們生澀的小幅度的拍擊翅膀,從一個樹枝跳躍移動到另一個樹梢。在其它場合,它們也會有力和快速飛行,這時會拉長脖子,在飛行中看到的是一個鮮明的輪廓。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繁殖方式
彼斯奎氏鸚鵡人工繁殖成果相當罕見,也相當困難,無法提供幼鳥合適的飼料是主因,因為派斯奎特氏鸚鵡幼鳥所需的蛋白質較一般的鸚鵡低。繁殖需要大的籠舍,提供天然中空樹幹作巢較易激起它們繁殖的欲望,需成對分開飼養,一窩產下2枚卵,孵化期約28-31天,3-4個月大羽毛長成;也許是幼鳥食物的關係,幼鳥常常在一個月大時會無徵兆的死亡,並不容易照顧。
野外大多數的彼斯奎氏鸚鵡,居住在紐幾內亞島的中央山脈,在每年的2月、 4月和5月繁殖 。這些鳥將它們的巢通常是安置在一個大樹洞內,每窩產卵子 枚,卵孵育27至31日,12月份在鳥巢附近可見幼鳥。
種群現狀
野外的派斯奎特氏鸚鵡是紐幾內亞島上56種鸚鵡中最稀少、族群情況最脆弱的兩種鸚鵡之一,它們面臨著許多危機嚴重影響它們的數量與生存條件,除了捕捉作為國際間的活體買賣、走私外,影響它們最嚴重的是棲地破壞與被土著與獵人捕殺來取其鮮艷的羽毛作為傳統頭飾、用於宗教儀式等裝飾品,它們的羽毛在某些地區是最常被買賣交易的物品之一,棲地破壞對它們的殺傷力十分的大,森林砍伐,捕捉作為寵物鳥,獵人為了偷取幼鳥將樹木砍斷,同時也將可供繁殖的巢穴徹底毀壞,加上紐幾內亞沒有啄木鳥,樹洞原本就很少,所以使得派斯奎特氏鸚鵡的繁殖緩慢且困難。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易危(VU)。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Ⅰ級保護動物。
珍聞軼事
紀連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