鴞鸚鵡科(學名:Strigopidae):是鳥綱、鸚鵡目的一個科。由兩個屬組成的科。啄羊鸚鵡屬包括卡卡鸚鵡、啄羊鸚鵡和諾福克卡卡鸚鵡(已滅絕),而鴞鸚鵡屬是單一物種,即鴞鸚鵡。啄羊鸚鵡體長46-50厘米,雄鳥體重920克,雌鳥體重800克。卡卡鸚鵡體長45厘米,體重550克,壽命20年。這種鸚鵡體形大,喙又粗又長,羽毛豐厚。鴞鸚鵡是一種肥大而渾圓的鸚鵡;體長59-64厘米,體重2-4千克。有一對相對短的翅膀,並缺少了鳥類控制飛行肌肉的龍骨,不能飛。
鴞鸚鵡是夜行性動物,喜歡獨居,而啄羊鸚鵡屬的兩種鳥類喜歡聚群活動。主要以樹葉、水果、漿果、草根、植被、花蜜。卡卡鸚鵡和啄羊鸚鵡偶爾也會襲擊羊的幼仔。所有物種都是或曾經是紐西蘭和周邊海洋島嶼(如查塔姆島、諾福克島和菲利普島)的特有種。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下級分類,保護現狀,
動物學史
鴞鸚鵡科是一個由兩個屬組成的鸚鵡科,啄羊鸚鵡屬和鴞鸚鵡屬。啄羊鸚鵡屬包括卡卡鸚鵡、啄羊鸚鵡和諾福克卡卡鸚鵡(已滅絕),而鴞鸚鵡屬是單一物種,即鴞鸚鵡。
形態特徵
啄羊鸚鵡屬共有二種鸚鵡:啄羊鸚鵡體形大,體長46-50厘米,體重800-920克。喙又粗又長,羽毛豐厚。羽毛豐厚,主要呈橄欖綠色,每片羽毛均帶有黑色滾邊;頭頂和頸部為黃綠色,每片羽毛中均帶有深色的放射狀條紋。卡卡鸚鵡是啄羊鸚鵡的表親,體長45厘米,體重550克。外表和啄羊鸚鵡非常相似,有著彎曲的鳥喙和暗淡的羽色,前額、頭頂、頸部為灰白色;有時候有些羽毛尖端帶有深綠。
鴞鸚鵡是一種肥大而渾圓的鸚鵡;體長59-64厘米,體重2-4千克。有一對相對短的翅膀,並缺少了鳥類控制飛行肌肉的龍骨,不能飛,其翅膀不足以使它飛行,而只作為一般平衡,或在樹上跳下時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撐作用。
棲息環境
卡卡鸚鵡生活於險峻寒冷的高山地區,生活在稀木灌叢中。啄羊鸚鵡主要棲息於紐西蘭山區森林、以及亞高地灌木從林區,介於300米到2000米的高地區。鴞鸚鵡不會飛的習性決定了它們只能在沒有害獸的地區存活,它們棲息於紐西蘭西南部的白堊島,總面積為154公頃,最高點為海拔151米。
生活習性
啄羊鸚鵡生活於險峻寒冷的高山地區,由於它們時常發出類似“Keeaa“的沙啞叫聲,因此得名。由於它們大多在地面上活動,用雙腳跳躍式前進。主要以樹葉、水果、漿果、草根、植被、花蜜、昆蟲、蠕蟲、幼蟲、動物死屍、營區的垃圾、人類給予的各式食物等為食。
卡卡鸚鵡是社會性相當高的鳥種,平時居無定所,大多是四處遊牧覓食。終日在森林和花叢中尋食果實,種子和花蜜,但有時也會襲擊羊的幼仔,因此有“殺羊者”之稱。
鴞鸚鵡是夜行性動物,喜歡獨居,有完善的嗅覺系統。它們在覓食時就能夠通過氣味來區分出食物;主要是草食性,原生的植物、種子、果實及花粉等,甚至是一些樹木的邊材都能成為它們的食物。
分布範圍
所有物種都是或曾經是紐西蘭和周邊海洋島嶼(如查塔姆島、諾福克島和菲利普島)的特有種。
繁殖方式
卡卡鸚鵡在野外的繁殖季為9月到翌年的3月;啄羊鸚鵡在野外主要的繁殖季為7月到翌年1月。它們會在岩石之間的縫隙、樹木根部下方以及枯死樹木的縫隙中築巢,每窩產下3-4枚卵,孵化期為27-29天,幼鳥羽毛長成約需10周。而鴞鸚鵡多在地上植物的掩護下、或是諸如樹洞般的洞穴內築巢,每窩產1-4枚卵。一般在30天后孵出。
下級分類
中文名稱 | 學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
一 | Nestor | Lesson, 1830 | |
1 | Nestor meridionalis | (J. F. Gmelin, 1788) | |
2 | Nestor notabilis | Gould, 1856 - Kea | |
3 | Nestor productus | (Gould, 1836) | |
二 | 鴞鸚鵡屬 | Strigops | Gray, 1845 |
4 | Strigops habroptila | G. R. Gray, 1845 |
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 ver3.1:
滅絕(EX)——1種;極危(CR)——1種;瀕危(EN)——2種。
鴞鸚鵡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附錄Ⅱ和附錄Ⅲ》(CITES)2019年版附錄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