鱠

鱠,讀作kuài。漢字基本解釋同“膾”。細切肉。又作鱠魚,即“鰳魚”。亦作“快魚”。(鱠)魚鱠。魚細切作的肴饌。又作方言。鱖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鱠
  • 拼音:kuài
  • 注音:ㄎㄨㄞˋ
  • 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編碼筆順,詳細釋義,古籍解釋,

編碼筆順

簡體部首:魚
筆畫數:14
統一碼:UNICODE U+9C99
五筆:QGWC
倉頡:NMOMI
鄭碼:ROBZ
四角:28132
筆順:ノフ丨フ一丨一一ノ丶一一フ丶

詳細釋義

kuài
<名>
同“膾”,細切肉 [minced meat]
魚名,亦名鰳魚 [Chinese herring]
(鱠)
kuài
ㄎㄨㄞˋ
〔~魚〕即“鰳魚”。亦作“快魚”。
(鱠)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正韻》古外切,音膾。細切肉也。《乾祿字書》膾通鱠。
又《博物志》吳王江行食魚膾,棄殘餘於水,化為魚,名膾殘,卽今銀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