鱓,字從魚從單。“魚”指“水生動物”,“單”意為“大力”。
基本釋義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又《集韻》唐何切,音駝。與鼉同。《說文》魚名。皮可冒鼓。《史記·太史公自序》黿鱓與處。《注》索隱曰:鱓音鼉。《李斯上秦始皇書》樹靈鱓之鼓。註:徒何切,鱓皮可以冒鼓。《呂氏春秋》乃令鱓先為樂倡,鱓乃偃浸,以其尾鼓其腹。
鱓,字從魚從單。“魚”指“水生動物”,“單”意為“大力”。
鱓,字從魚從單。“魚”指“水生動物”,“單”意為“大力”。...... 鱓,字從魚從單。“魚”指“水生動物”,“單”意為“大力”。 目錄 1 基本釋義 2...
茅鱓,蛇也。...... 指蛇。宋 張師正 《倦遊雜錄》:“嶺南人好啖蛇,易其名曰茅鱓,草蟲曰茅蝦,鼠曰家鹿,蝦蟆曰蛤蚧,皆常所食者。海魚之異者,黃魚化為鸚鵡...
蛇鱓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shé tuó,是指蛇與黃鱔。...... 蛇鱓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shé tuó,是指蛇與黃鱔。目錄 1 詞語注音 2 詞語解析 ...
詞語解釋 同“ 黿鼉 ”。 《史記·太史公自序》:“ 少康 之子,實賓 南海 ,文身斷髮,黿鱓與處。” ...
款:道人刻意傷遲暮不寫春叢畫晚芽一種孤芳傲霜意生成原是後開花 乾隆十年四月復堂懊道人李鱓印:白文“鱓印”朱文“宗楊”“老馬”“衣白山人”“仁和沈氏曾...
李鱔(1686--1762),(鱔,一作鱓)字宗揚,號復堂,又號懊道人,江蘇興化人。為揚州八怪之一。康熙五十年中舉人,後來被召為宮廷畫師,因不願受“正統派”畫風...
同“ 三鱣 ”。宋 司馬光 《翰林彭學士輓歌》之一:“吉兆虛三鱓,凶期告兩楹。”三 : 三 sān 數名,二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叄”代):三維空間。...
亦作“ 鰍鱓 ”。 [1] 亦作“鰌鱣”。亦作“鰌鱓”。泥鰍和鱔魚。泛指小魚鮮。鰍鱔出處 編輯 《荀子·王制》:“黿鼉魚鱉鰌鱣孕別之時,罔罟毒藥不入澤...
滑魚,即鱔魚,俗稱黃鱔。鱔魚屬合鰓魚目,合鰓魚科,黃鱔屬。亦稱黃鱔、鱓魚、羅鱔、蛇魚、長魚。體細長呈蛇形,體前圓後部側扁,尾尖細。黃鱔為熱帶及暖溫帶...
假鱣字為鱓字,其來久矣。 [2] 參考資料 1. 說文解字 .漢典[引用日期2018-08-04] 2. 康熙字典 .漢典[引用日期2018-08-04] 詞條標籤: 語言, 字詞 ...
假鱣字為鱓字,其來久矣。 [1] 鱣其它相關 編輯 鱣後漢·楊震傳 有冠雀銜三鱣魚,飛集講堂前,都講取魚進曰:虵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注】續漢書,...
考證:〔以其尾鼓其腹,其音鱓。〕 謹照呂氏春秋原文鱓改英。 《說文解字》: 【卷十三】【黽部】鼉 水蟲。似蜥易,長大。從黽單聲。徒何切〖注〗𪓽。...
出處《呂氏春秋·古樂》:“﹝帝 顓頊 ﹞乃令鱓先為樂倡,鱓乃偃寢,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英。” 高誘 注:“倡,始也。” ...
鱔、鱓shàn 〈名〉 (1) 魚名,又名“黃鱔” [eel]。形狀像蛇,身體黃色有黑斑,肉可以吃。屬魚綱合鰓科。棲息池塘、小河、稻田的泥洞或石縫中 蟹六跪而二...
曲沃莊伯 荘伯 鱓 15 前730 前716 桓叔之子 18 曲沃武公 晉武公 武公 稱 39 前715 前677 莊伯之子 (前678年受王命稱晉武公,紀年沿用曲沃武公紀年...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魚部》:“鱓,今人所食之黃鱔也。”三國魏曹植《鰕䱇篇》:“鰕䱇游潢潦,不知江海流。” [1] 《康熙字典》:䱇,《集韻》...
游肇家族世系表 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六世 游鱓 游幼 游明根 游肇 游祥 游皓 游安居 游矯 ? 游馥 游思進 [8] 參考資料 1. 《魏書·卷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