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魯賓斯坦(魯賓斯坦(俄羅斯鋼琴家安東·魯賓斯坦))

安東·魯賓斯坦(俄羅斯鋼琴家安東·魯賓斯坦)

魯賓斯坦(俄羅斯鋼琴家安東·魯賓斯坦)一般指本詞條

安東·魯賓斯坦,俄羅斯猶太裔音樂家。作曲家、鋼琴家。1829年11月28日出生於Wekhwotinech。早年隨母親學習鋼琴,後在聖彼得堡,隨維盧安(Villoing)學習鋼琴,在維也納隨德恩(Dehn)學習作曲。魯賓斯坦一生創作了《德蒙》(DerDemon)等20部歌劇,《海洋》(Ocean)等6部交響曲,5部鋼琴協奏曲,以及許多聲樂、室內樂、鋼琴曲以及其他器樂獨奏曲。他的鋼琴獨奏小品《F大調旋律》,被後人改編為小提琴獨奏曲和管弦樂曲,至今流傳不衰。在音樂觀念上,他反對強力五人團的民族主義的音樂,而追求音樂世界性,這也使他受到許多人的反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東·魯賓斯坦
  • 外文名:Anton Rubinstein
  • 國籍:俄羅斯
  • 民族:猶太人
  • 出生地:Wekhwotinech
  • 出生日期:1829年11月28日
  • 逝世日期:1894年11月8日
  • 職業:作曲家、鋼琴家
  • 主要成就:《德蒙》等20部歌劇
    《海洋》等6部交響曲
    5部鋼琴協奏曲
  • 代表作品:《F大調旋律》
個人生平,個人作品,《F大調旋律》,《浪漫曲》,其它,作品特點,人物軼事,成就榮譽,社會評價,個人評價,他人評價,

個人生平

俄羅斯鋼琴家、作曲家、指揮家和音樂社會活動家安東·魯賓斯坦(Anton Rubinstein Антон Григорьевич Рубинштейн 1829-1894),在1829年11月28日生在波多爾斯基省與別沙拉比亞之間的維赫瓦齊涅茨鎮上一個有文化的猶太人家庭,六歲時,隨家庭遷居莫斯科。魯賓斯坦的非凡的音樂才能自幼便已顯露,十歲時(1839年)公開舉行鋼琴演奏會,1841-1843年間,到西歐許多城市巡迴演出,獲得了很大成功。這期間,小魯賓斯坦得以認識西歐的一些大音樂家,如蕭邦李斯特孟德爾頌和梅耶貝爾等。此後,魯賓斯坦在柏林維也納攻讀音樂理論,並創作和出版了他的第一批作品。1849年魯賓斯坦回到聖彼得堡,後來就任大公爵夫人葉蓮娜·帕芙羅芙娜的宮廷樂師。
安東·魯賓斯坦安東·魯賓斯坦
1854-1858年間,魯賓斯坦重又出國巡迴演出,在鋼琴演奏方面獲得了世界性的聲譽。1859年回國後,定居在聖彼得堡,並著手實現他一生中的主要事業——創辦俄羅斯音樂協會,指揮協會在聖彼得堡舉辦的全部交響音樂會,並以獨奏家身份參加交響樂和室內樂演奏會,實際上成為協會的領導者。與此同時,他主持了協會開設的“音樂班”,這個班後來在1862年改建為俄國的第一年音樂學院(聖彼得堡音樂學院),由他親任院長。這所學院在魯賓斯坦的領導之下,很快地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柴科夫斯基便是這個學院的第一屆畢業生。魯賓斯坦正確地注意到專業音樂人才的重要意義,他所創辦的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和他的兄弟尼古拉·魯賓斯坦在1866年開辦的莫斯特音樂學院,是當時俄國音樂教育的真正中心。從1867-1886這二十年間,魯賓斯坦多半住在西歐,主要從事演出活動。1872-1873年間,他曾同波蘭小提琴家維尼亞夫斯基(H.Wieniawski,1835-1880)到美國旅行演奏;1885年,他開了一組按歷史編排的著名演奏會,這組音樂會包括七套音樂會曲目。
安東·魯賓斯坦安東·魯賓斯坦
1887年,魯賓斯坦重又出任聖彼得堡音樂學院院長兼教授,他對教學進行了一系列改革。1891年,魯賓斯坦移居德勒斯登,主要從事創作活動,有時也為慈善目的開演奏會,還為年輕的霍夫曼(J.Hofmann,1876-1957)授鋼琴課。1894年,魯賓斯坦回歸祖國,同年11月8日辭世。

個人作品

《F大調旋律》

這一首樂曲是包含在作品3之中的兩首鋼琴小品中的第一首,屬於典型的旋律性器樂小品。樂曲結構極其簡單,歌謠形式的主旋律(片段1),前後反覆三次。就在三次反覆的連結處,加入半音階的經過句。雖說較為單純,但因為旋律很美,所以常常被改編為鋼琴伴奏下的小提琴獨奏曲或大提琴獨奏曲。這是一首頗受世界人民喜愛的樂曲。作者安東·魯賓斯坦是十九世紀俄國最傑出的鋼琴家,他將歐洲的音樂傳統移植於俄國民族音樂之中。在作曲方面,魯賓斯坦深受德國浪漫派音樂和李斯特的影響,留下了大量的鋼琴曲。但是他的所有作品中唯有這首《F大調旋律》最為深入人心,成為經久不衰的傳世之作。
安東·魯賓斯坦作品宣傳照安東·魯賓斯坦作品宣傳照

《浪漫曲》

作於1860年,原本是魯賓斯坦的鋼琴曲集《彼得堡晚會》(共六曲)中的第一曲,因其旋律優美,多以小提琴獨奏的改編曲演奏。浪漫曲(Romance)這種體裁,最早只用於描述愛情故事和騎士傳說,後來這一名詞套用於音樂作品的性質甚於實際的曲式,即浪漫曲著重於個人情感的表達,而不存在精確的結構形式。本曲具有歌唱性的旋律,極富深情而且充滿詩意。

其它

其它,如歌劇《惡魔》、《a小調第四鋼琴協奏曲》、聲樂套曲集《波斯戀歌》等。

作品特點

他作品的顯著特點是廣泛採用俄羅斯城市民間作品的曲調,同時借鑑外國音樂的固定程式,從而決定了他的音樂遺產中的矛盾性:優秀伴隨著平凡,鮮明的個性和獨特的風格伴隨著折衷的手法。著名蘇聯音樂學家、科學院院士、音樂學奠基人鮑利斯·阿薩菲耶夫在評論中指出:“他熱情洋溢地盡力用各種形式來表達自己的見解,但在展開素材時卻欠缺縝密思考的素養。”魯賓斯坦的作品難免瑕瑜互見,但畢竟瑕不掩瑜。他的創作為後起之秀的音樂家乃至比自己優秀的音樂家指明了道路,使之從中得到有益的啟迪。例如他的抒情歌劇《惡魔》是一部藝術水平很高的作品,它以刻畫人物細膩動人著稱,柴科夫斯基的歌劇中人物的刻畫就是傳承了其老師的《惡魔》的特點。在歌劇《惡魔》中魯賓斯坦獨特的風格令人矚目:氣勢磅礴、聲震林木的曲段與細膩感人的抒情曲段並行不悖,相輔相成。又如魯賓斯坦早期的交響樂作品對古典交響樂組曲的曲式落戶俄羅斯大地起了歷史性作用,同時在這些交響曲中魯賓斯坦演示了以俄羅斯世俗浪漫曲音調為主調的主題素材如何巧妙展開的手法,這使後起之秀的作曲家受益匪淺。阿薩菲耶夫就此指出:“柴科夫斯基在 70 年代由於不僅很快地理解了老師的交響樂藝術的形式,而且還掌握了交響樂的作法,從而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超過了自己的老師。”

人物軼事

他曾求教李斯特並在李斯特的音樂圈裡度過一段時間,但是一向慷慨助人的李斯特卻拒絕魯賓斯坦當他的學生,而且冷酷的對他說:“作為一個天才,必須不靠別人幫助,自謀發展的達成自己目標。”對於他所崇拜的偶像卻對他這樣的態度,在他心理造成了陰影;尤其在他窮迫潦倒時,李斯特也未曾伸出援手。雖然他們表面上頗為友好,但實質上卻是冷漠的。
魯賓斯坦也嘗試著各類型的音樂,深深受到孟德爾頌舒曼蕭邦等的影響,因為他的音樂作品是國際性的所以他很鄙視當時“俄國五人組”的民族主義作風,也引此引起了“俄國五人組”排斥和攻擊,他們也就反對魯賓斯坦的弟弟NicholasRubinstein創立的莫斯科音樂院,儘管如此,他們兄弟兩人對俄國的音樂教育還是有極大的貢獻。

成就榮譽

以精湛的技術、熱情奔放的演奏躋身於19世紀偉大鋼琴家之列。
安東·魯賓斯坦安東·魯賓斯坦
安東·魯賓斯坦一生65載,從他10歲正式登台演出到1894年11月去世前還舉行了一場音樂會,他為音樂事業獻身了55個春秋。他在世時除了在國內各地的頻繁演出外,從1847年起,他還經常遠赴歐洲各國乃至美國巡演。
早在1852年,23歲的魯賓斯坦就擬訂了在彼得堡創立音樂學院的方案,但未能被當局採納。1858年,魯賓斯坦一手創立了聲樂學院,1859年1月,在他的倡導下建立了俄羅斯音樂協會,他是協會最早的理事長之一。1860 年3月,他創辦了俄羅斯音樂協會下屬的音樂學習班,隨後致函國民教育大臣申請建音樂學校。1861年,他撰文《論俄國的音樂》,發表於《世紀》雜誌第一期。文中他呼籲建立俄國職業音樂學校。1862年10月,在他的倡議下建立的彼得堡音樂學院正式開學,他就職首任院長,並直接指導合唱、管弦樂鋼琴重奏班和配器班。後來,由於與權貴們的衝突,他辭去音樂學院院長和俄羅斯音樂協會的職務遠走國外。1887年他重返彼得堡音樂學院擔任院長並主持鋼琴班,講授鋼琴音樂史,這個講座受到當時俄羅斯音樂家的關注與歡迎。同時他積極倡導開展音樂的普及教育,堅決主張創設國家音樂學院並為學院張羅新址。他還擬訂了在彼得堡開展普及的交響音樂會和普及的歌劇演出計畫。他再度講授鋼琴音樂史,此後組織了一系列的演出。由於受到反動報刊的攻擊,他認識到在沙皇俄國的條件下不可能實施廣泛的音樂教育計畫,於是再次離開彼得堡音樂學院。這年夏天,他來到喬治亞首府提比里西。8月12日為籌措當地興建音樂學校的建築費用而舉行了一場音樂會,不久即遷居德國德勒斯登直到1894年去世。此前,他經常以鋼琴家、樂隊指揮身份奔走於歐洲各地為慈善事業義務演出。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他去世前的兩年內,他收了一名波蘭少年為“關門弟子”,此人後來成了世界傑出鋼琴家之一,他的名字叫約瑟夫·霍夫曼(1876—1957)。此人曾任美國費城庫爾斯蒂音樂院院長,還出版過兩本有關鋼琴演奏技法的著作。
魯賓斯坦最大的貢獻是其音樂教育事業,至於音樂藝術成就當首推鋼琴演奏,其次則為作曲,這方面的業績令人矚目,他一生寫了15部歌劇、5部宗教歌劇和清唱劇、6部交響曲、20首室內樂曲、200餘首鋼琴曲、160首各種歌曲。他最重要的作品有清唱劇《失樂園》、管弦樂音畫《伊凡雷帝》、歌劇《惡魔》、《戲劇交響曲》(即《第四交響曲》)、《尼祿》、《俄羅斯交響曲》(即《第五交響曲》)等。魯賓斯坦的作曲道路是坎坷的,有挫折,也有失敗。1850年他寫的第一部歌劇《庫利科沃之戰》(又名《德米特里·頓斯科伊》),描寫了14世紀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大敗蒙古韃靼軍隊入侵的一場戰役,是一部內容令人震撼的歌劇,但演出未獲成功。
安東·魯賓斯坦雖非19世紀頂級的作曲家,但他也為世人留下了不少優秀作品。除歌劇外,還有弦樂曲、協奏曲交響曲、歌曲、浪漫曲、室內樂重奏以及尤足稱道的鋼琴曲。因此,安樂·魯賓斯坦也堪稱卓有貢獻的作曲家。毋庸置疑,安東·魯賓斯坦作為音樂家最大的貢獻是他的鋼琴藝術成就。19世紀譽滿西方、世界頂級的匈牙利鋼琴大師李斯特被譽為19世紀上半葉最偉大的鋼琴家,而魯賓斯坦則被公認為19世紀下半葉最偉大的鋼琴家。在他大膽以至往往有違常規的藝術處理中,鮮明地表現出複雜而矛盾卻誠摯的個性特徵,他的演奏風格豪放而又盪氣迴腸。到了晚年,人們經常感到他的琴聲流露出緊張逼人的戲劇性。在他廣受歡迎的曲目中,貝多芬蕭邦舒曼的作品占主導地位。他演奏大師們的作品時,總是忠實地詮釋大師們的思想,同時又大膽地、隨心所欲地創造自己的各種演奏方式,也肯定演員有自己獨立的創新意識。魯賓斯坦演技的一個典型特點是熱情洋溢的即興手法:通常保持原作的基本構思,但每當演奏時,這種構思又由於突如其來的精彩發揮而更放異彩。有時為了音樂畫面的完整而捨棄一些細節。他多方面的鋼琴技巧完全服從於自己的思想情感,從而他早年純熟的高超技巧或是他晚年時的個別缺失,人們都難以覺察。魯賓斯坦技藝中最傑出的一點是他掌控音樂色調與力度的高超技巧。總之,魯賓斯坦的鋼琴藝術對國內外幾代演奏家的成長產生了歷史性的影響。

社會評價

個人評價

魯賓斯坦自我評價:“對德國人來說我是俄國人,對俄國人來說我是德國人。對基督教來說,我是猶太教徒,對猶太教徒來說,我是個基督徒,對古典樂派的人來說,我是華格納曲風,對華格納曲風的人來說,我是保守曲風,我不是水裡面的魚,也不是地面上的禽,我是一個未完成的男人!”

他人評價

古典流行研究小組評價:魯賓斯坦是個才華洋溢的即興演奏家。作曲家KarlGoldmark曾對他的即興顯奏讚賞有加,他的演奏非常出色,注重在音色,技巧,即興,所以不拘泥於細節常常不按牌理出牌。他的這種風格受到一些經過嚴格訓練的鋼琴家的非議,鋼琴家WilliamMason就批評他說:“如此敏銳有利的手,手指下卻空無一物”。克拉拉舒曼(舒曼之妻)對他印象更差,說他根本就不是在演奏。但是一些樂評家卻有不同的看法,有鋼琴巨人,鋼琴的宙斯,音樂中的米開朗基羅等尊稱。
畫家畫作中的安東·魯賓斯坦畫家畫作中的安東·魯賓斯坦
有句話說:“有聲譽的老師能教出優秀的學生”。柴可夫斯基以他很平凡的資質,活著的時候在音樂界起起伏伏,從來沒有很傑出的表現。但是魯賓斯坦卻能以他師長的尊貴身份,不輕視柴科夫斯基的才能,沒有任何怨尤的細心教導他,只為了能使他做得比自己還好,最後終於成功了。而且柴科夫斯基也沒有忘記往日的舊恩情,經常感謝老師對他的教誨。雖然時間過得很快,魯賓斯坦的音樂已經被遺忘了,但他的言行,還有高尚的品德與寬宏的度量卻依舊流傳在這個世界上,並成為後代音樂家學習模仿的對象。
安東·魯賓斯坦是他所處年代最偉大的鋼琴家之一,是俄羅斯音樂文化的奠基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