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癤瘡病

魚癤瘡病

癤瘡病(furunculosis of fish)是危害養殖的淡水鮭科魚的一種細菌性流行病,也叫癤瘡病、瘤痢病,主要危害鯉魚、草魚和青魚成魚。

基本介紹

  • 別稱:魚癤瘡病
  • 英文名稱:furunculosis of fish
  • 多發群體:危害鯉魚、草魚和青魚成魚
  • 類型:細菌性流行病
  • 常見地區:歐洲、北美、日本等地
分布危害,疾病病原,臨診症狀,機理病理,預防方法,

分布危害

該病主要流行於歐洲、北美、日本等地,流行範圍較廣。該病主要危害鮭科魚成魚,魚種較少見,多有外傷。中國也有癤瘡病,也稱瘤痢病,主要危害鯉魚、草魚和青魚成魚。
魚癤瘡病魚癤瘡病

疾病病原

該病病原是滅鮭氣單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革蘭氏陰性桿菌,大小為(0.8-1.2) μm×(1.5-2.0)μm,無鞭毛、芽孢和莢膜。在PBG培養基上形成黃色菌落,在FA培養基中20-25℃培養3-4天后產生褐色水溶性色素,菌體不運動,V-P反應大多數是陰性。

臨診症狀

病魚離群獨游,活動緩慢。體色發黑,在魚體軀幹部,通常在背鰭基部兩側的肌肉組織上出現數個小範圍的紅腫膿瘡向外隆起,柔軟浮腫。隆起處逐漸出血壞死,潰爛而形成潰瘍口。特點:潰瘍範圍小,不成片,紅腫隆起,常發生在背鰭兩側。腸道充血發炎,腎臟軟化、腫大呈淡紅色或暗紅色。肝臟退色,脂肪增多。
一般分3型:急性型魚急性死亡,尚無外部症狀。亞急性型病情發展較慢,在軀幹肌肉形成癤瘡。因而有外部症狀,陸續死亡。慢性型病魚長期處於帶菌狀態。無症狀也不死亡。

機理病理

先在軀幹肌肉內形成感染病灶,隨著細菌繁殖增多,細胞溶解,組織軟化、膨出。隆起的皮膚充血,繼而出血、壞死潰爛。中心部位溶解成紅色液體,其中有大量細菌、組織崩解物和紅血球等。切片觀察可見毛細血管破壞出血,吞嗜細胞浸潤該處。最容易侵犯肝、脾、腎。隨病情發展,腎、脾等造血器官退行性變性。腸道感染時會引起卡他性炎症,腸內常混有血液。最後發展為敗血症。

預防方法

⑴用微生態製劑改良水質,可按每畝(水深1米)首次施用量1公斤,以後每隔15天施用1次,用量0.5公斤。也可用常規使用的生石灰溶液、沸石粉等水質改良劑最佳化水質。
⑵防止魚體機械性損傷:在扦捕、搬運、注射、放養時,應儘量避免魚體受傷。
⑶用蟲剋星、硫酸銅、敵百蟲、苦楝皮等殺蟲劑殺滅水中魚體外寄生蟲,以防寄生蟲侵害魚體,魚體受損而感染此病。
⑷魚種應按時注射疫苗,增強免疫力,注射疫苗後可用3-5%的食鹽水或20克/立方米濃度的高錳酸鉀液浸泡10-15分鐘。
⑸如少量魚體受外傷,可用新鮮大蒜汁抹擦2-3次。
⑹養殖期間,每隔15天按0.3-0.5克/立方米二氧化氯液全池潑灑。
⑺將中藥五倍子搗碎,用開水全部溶解後,用池水稀釋全池潑灑,用量為2-4克/立方米。還可每畝(水深1米)用大青葉5公斤加黃連1公斤加水3次煎汁至藥液為20公斤,全池潑灑,連用3天可防治本病。
⑻內服藥物:每100公斤吃食魚用三黃粉0.5-1公斤拌5-10公斤餌料投喂,每天2次,連用3-5天;每100公斤魚用丁青散20-50克拌糧投餵(地丁、大青葉、大蒜粉按5:3:2比例混合製藥);每100公斤魚用土黴素0.5公斤製成藥餌,投餵4-6天;在200-300公斤飼料中添加氟苯尼考粉100克拌勻投喂,每天2次,連用3-5天;在飼料中按每公斤拌四環素0.25克,連用3-6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