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觀,字杞山,武昌蒲圻人。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聘其為國子監助教,後任浙東提刑、按察司僉事、兩淮轉運使。明洪武元年(1368)為太子講書,兼為諸王講經。洪武三年升太常卿、翰林侍讀學士、國子祭酒。洪武五年任蘇州知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魏觀
- 國籍:中國
- 職業:明代官員
- 字:杞山
- 籍貫:蒲圻
- 死法:腰斬
人物簡介,史籍記載,人物詩選,
人物簡介
魏觀明代官員。字杞山。蒲圻人。元時隱居蒲山。朱元璋稱吳王,被聘為國子助教,調任浙江按察司僉事,1367年轉任兩淮都轉運使.先後兩次奉命訪求賢能,薦者多被起用。洪武元年(1368年),建大本堂,奉命侍太子說書及教諸王經。洪武三年,轉任太常卿,考試祀典。次年,因事被謫為龍南縣知縣,不久又召為禮部主事。洪武五年出任蘇州知府時,革除前任一些苛政,被升為四川行省參知政事。不久又任蘇州知府。到任後,把知府衙門修在張士誠的宮殿遺址上,犯了忌諱,被腰斬。
史籍記載
魏觀,字杞山,蒲圻人。元季隱居蒲山。太祖下武昌,聘授國子助教,再遷浙江按察司僉事。吳元年,遷兩淮都轉運使。入為起居注。奉命偕吳琳以幣帛求遺賢於四方。洪武元年,建大本堂,命侍太子說書及授諸王經。未幾,又命偕文原吉、詹同、吳輔、趙壽等分行天下,訪求遺才,所舉多擢用。三年,轉太常卿,考訂諸祀典。稱旨,改侍讀學士,尋遷祭酒。明年坐考祀孔子禮不以時奏,謫知龍南縣,旋召為禮部主事。五年,廷臣薦觀才,出知蘇州府。前守陳寧苛刻,人呼“陳烙鐵”。觀盡改寧所為,以明教化、正風俗為治。建黌舍。聘周南老、王行、徐用誠,與教授貢潁之定學儀;王彝、高啟、張羽訂經史;耆民周壽誼、楊茂、林文友行鄉飲酒禮。政化大行,課績為天下最。明年擢四川行省參知政事。未行,以部民乞留,命還任。
人物詩選
寧國溪上四首(一、四) 明·魏觀
(一)
轇輵山環水,沿洄水繞山。
鳥啼山翠里,人語水聲間。
茅屋連溪塢,松舟系淺灣。
村翁驅犢去,溪女得魚還。
(四)
野老歌仍和,篙師去復留。
水花凝鶴渚,山翠落漁舟。
竹徑歸黃犢,柴門度白鷗。
二劉多好況,杯酒共綢繆。
第一首詩的一、二兩句先從總體角度把寧國的地貌進行勾畫。寧國雖是山區,但山不是很高,而且排列錯落有致。川流密布於峰巒之間,形成了山環著水、水繞著山的山水交融的地形地貌。這種地貌是最佳的山區地貌,有了這樣的地貌,寧國人民生活的自然環境得到了提升。接下來的詩句從巨觀走向微觀:百鳥在蒼翠的山林里自由自在地鳴叫,人們在潺潺泉水聲的陪伴下歡歌笑語,茅屋蓋在溪旁,沿著溪流和山塢形成了一條帶狀的村落,用松木製成的船隻停靠在淺淺的河灣里,村莊的老翁悠閒地驅趕著牛犢到野外放牧,溪邊的姑娘捕捉到了魚蝦正自信地往家裡走。山、林、溪、水、鳥、人在這裡得到最和諧的相處,寧國人民在這桃花源式的生態環境中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詩句中的“轇輵”形容山川之間交錯糾相應纏貌。“沿”即順著水道而流,“洄”即水迴旋而流,“沿洄”形容水流彎彎曲曲,時而順道而下,時而逆道而上。
第四首詩更具體地描繪了寧國人民的生活和環境:鄉里的老人唱著山歌,旁邊還有人跟著和唱;撐船的篙師去了又來,來了又去,來來去去,往返不停;水流衝擊著站滿仙鶴的溪中小洲,泛起陣陣水花;打魚的船隻遊蕩在青山疊翠掩映下的河面上;小黃牛沿著竹徑慢悠悠地往家走;白鷗在用枝條編扎的門前飛來飛去。看到這如詩如畫的景象,作者不禁想起被稱為隋朝經學家“二劉”的劉焯和劉炫,如果他倆有這樣的好環境,就可以舉杯同飲,情真意切地切磋經學。詩句中的“野老”是指“村野的老人”。“二劉”指隋經學家劉焯、劉炫。劉焯、劉炫都是河北人,年齡也相當,二人家道貧寒,卻潛心好學,先後拜劉獻之、郭懋當、熊安生等名儒為師,刻苦攻讀十年,同時成名。二劉秉性耿直,經常抨擊時政,終為朝廷所不容,被罷官回鄉。劉焯回鄉後鬱憤而死,劉炫則窮困潦倒,四處流浪,凍死在河間城外。